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33个树种景观绿化苗木的普洱山地培育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普洱山地进行了从广东引进的31个树种和2个本地树种景观绿化苗木山地培育的试验。依据试验所获数据对普洱山地培育的各树种2年生景观绿化苗木在生长量、保存率、抗性能力3个方面的生长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其结果表明,有17个树种景观绿化苗木适宜于普洱山地培育,有13个树种的景观绿化苗木在其2年生期间生长较慢,有1个树种景观绿化苗木在生长季能正常生长,但冬季会受冻枯梢,有3个树种不适宜在普洱山地培育景观绿化苗木。从中评选出火焰树、小叶榄仁、大花紫薇3个观赏价值高、适宜普洱山地培育景观绿化苗木,而在普洱地区又很少有种植的景观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2.
杉木林冠下套种福建青冈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福建青冈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生长对比试验,表明35年生福建青冈的胸径生长明显慢于杉木,但其树高生长量明显高于相同立地条件下的杉木。同时进行了在杉木林冠下套种福建青冈等12个造林树种对比试验,分析其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的生长情况,表明在杉木林冠下生长比较好的树种有细柄阿丁枫、木荷和福建柏,可作为杉木林冠下造林的首选树种;生长较差的有酸枣、拟赤杨、檫树、厚朴、红豆树和福建青冈等,这些树种不适宜作为杉木林冠下造林树种,特别是福建青冈不宜在杉木林冠下造林,其在杉木林冠下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在全光照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 beauv),又名火焰树、喷泉树,系紫薇科常绿大乔木,原产热带非洲和热带美洲,各热带地区多有栽培。其树冠为伞形、圆锥形等,树姿婆娑,羽叶茂盛,花大,鲜红色,开花于树冠之上,极似一把把火炬,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为优美的庭院风景树及行道树,是近年来华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我场于2000年从海南引进此树种,在我市大力开展城市树种筛选的今天,特将该树种的引种试验过程进行总结。1生态特性我国最早在海南栽培此树,10年生树高可达12m,胸径15cm。喜光,耐旱,粗生,于平缓坡地、土壤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立…  相似文献   

4.
中国无忧树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无忧树(Saraca.dives Pierre),又称无忧树、无忧花,系苏木科无忧花属常绿乔木,原产我国云南东南部、广东和广西南部以及越南、老挝。其树冠为椭圆状伞形,树姿雄伟;叶大翠绿,稍微下垂;花序大型,花期长,着花多而密,盛花期花开满枝头,红似火焰,有“火焰花”之称;株形与叶形飘逸,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近年来在华南地区极为畅销的高档新优绿化树种。我场于2001年从广西引种此树种,在我市大力开展城市树种筛选的今天,有必要对该树种在汕头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1生态特性中国无忧树天然生长于海拔200~1000m的密林或疏林中,常见于河流或溪谷…  相似文献   

5.
檫树(Sassafras tzumu Hemsl))属樟科,为中亚热带树种.它生长快,材质好,用途广,是南方用材林基地的重要造林树种之一.70年代中期,本县曾进行了引种造林试验,现已取得良好结果.1 檫树的生物学特性檫树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的气候,以在平均温度12°~20℃、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土层深厚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最佳.而本县的年平均温度为15°~16℃,年降水量  相似文献   

6.
檫树(Sassalfras tzumu Hemsl)为我国的特有树种,生长快,材质好,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几年来,在造林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对树种的生理特性了解较少。我们用沙培法进行了苗木缺素培养试验,以了解缺乏不同常量元素对檫树苗木生长的影响,为培育壮苗,合理施肥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广西南部低山区乡土阔叶树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丰富造林树种,在广西南部低山区进行了17个树种造林试验,通过3年试验,结果表明:除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明显不适应外,其它15个树种生长表现较好。综合排序,以桉树(Eucalyptus spp.)生长最好,其次是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任豆(Zenia insignis)、大叶栎(Castanopsis fissa)、灰木莲(Magnoliaceae glanc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海南菜豆树(Radermachera hainan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山白兰(Paramichelia baillonii)、秋风(Bischofia javanica)、木荷(Schima superba)、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糖胶树、马蹄荷。广西南部低山区,发展乡土阔叶树种,可优先选择光皮桦、顶果木、西南桦、任豆、大叶栎、米老排、海南菜豆树、枫香及木荷。灰木莲、山白兰2个外来阔叶树种在本次试验中表现较好生长速度,尤其山白兰表现为中龄林生长快、树体高大,可选择肥沃立地规模发展。桉树具有生长快,成材快,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远大于其它所有树种。  相似文献   

8.
阔叶树种造林试验与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将乐国有林场开展台湾桤木、酸枣、毛红椿、白花树等10个阔叶树种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造林试验,通过对其适应性和9a来的生长情况分析,得出:台湾桤木、白花树2个树种可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在当地推广应用;2种不同密度造林对高、径和材积的生长影响,因树种不同而不同,因此在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时宜根据不同树种而采用其适宜的密度造林。  相似文献   

9.
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树种选择是关键。选择飞蛾槭、长花厚壳树、光蜡树等3个树种,分别在中、轻度石漠化地区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光蜡树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最高,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分别为94.1%、92.2%,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分别为97.1%、94.1%。造林3.5年后,不同树种生长量的差异也显著,其中光蜡树生长量最大,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平均树高2.03m,平均地径3.0cm;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平均树高2.55m,平均地径4.1cm,且都生长良好。飞蛾槭和长花厚壳树在中度石漠化地区均生长不良,在轻度石漠化地区则都生长较好。初步认为,飞蛾槭、长花厚壳树只适合在轻度石漠化地区栽培,而光蜡树在中、轻度石漠化地区栽培效果皆较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生长周期长的树木来说,若能根据早期生长状况预测后期的生长,就能为优良单株的早期选择、各种试验林分的早期测定提供依据。这对于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程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一直是树木育种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一些树种的早晚生长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有的树种相关是紧密的,有的树种相关是不紧密的。为了了解檫树早晚生长的关系,本文通过对14年生檫树人工林个长过程的分析,对檫树早期生  相似文献   

11.
广东适生樱花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对樱花作系统调查、引种、筛选和试种的基础上,推介适合广东地区种植的‘中国红’、‘广州’樱、和‘富贵’樱等5种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重点介绍其品种特征、生态习性、观赏特性、繁殖栽培及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灵芝适生树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列举了77种灵芝适生树种,分属20科42属,其中常用树种主要属于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段木栽培效果比较理想的树种是福建山樱花(野樱),并介绍了芝树的选伐及段木的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育观察与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福建山樱花花期、种子发育过程进行多年的定点不定期观察,开展了福建山樱花种子的不同催芽条件和不同播种方法的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山樱花4月20日左右胚珠发育成熟,采种期为4月25日左右;冷藏至翌年春播种,种子发芽率达96.8%;撒播芽苗移栽的播种方法最好,1年生苗木平均高1.72 m、平均地径1.03 cm;福建山樱花生长较迅速,3年生平均高可达3.6 m、平均地径可达3.8 cm。  相似文献   

14.
利用福建山樱花野生单瓣种、浙闽樱和食用樱桃栽培品种小桃红为砧木,八重绯寒樱为接穗,通过对不同嫁接季节、不同嫁接方法、不同种砧木亲和力和不同类型砧木的嫁接对比试验,研究总结出有利于八重绯寒樱嫁接成活和生长的最佳嫁接季节、嫁接方法、砧木种及砧木类型。  相似文献   

15.
钟花樱桃早春花先叶开放,十分美丽,具有很高观赏应用价值。本文报道野生钟花樱桃裸根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2018年收集和记录了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平远县、蕉岭县和丰顺县的50株野生钟花樱桃Cerasus campanulata(Maxim.),以其花为材料,利用PhotoshopCS5软件测定花色的RGB值,并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钟花樱桃花色RGB数值与聚类分析结果分成的类别是一致的,有深粉红色、腥红色、深红色、偏紫色和粉红色。钟花樱桃色彩丰富,可作园林观赏的乡土树种,值得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福建山樱花种子采集和处理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沙藏或冷藏的种子次年春播种的发芽率分别达94.5%和90.03%,变温沙藏的种子当年夏季播种的发芽率达83.8%,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当年播种的苗木,以变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大,分别达0.49 cm和24.47 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小;采种次年播种的,以常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最大,分别达0.90 cm和77.65 cm。  相似文献   

18.
福建山樱花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福建山樱花群落高矮和立木密集程度不同样地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垂直结构均较简单。以中小乔木和灌木占数量优势,以常绿植物占绝对优势,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优势科,拟赤杨、青冈、细叶青冈、山胡椒、香桂为优势树种;层间植物较少,且均为木质藤本植物;生活型组成则以高位芽植物占显著优势(72.1%)。群落的外貌是由小型叶(69.6%)、单叶(90.7%)、草质叶(43.8%)或革质叶(39.8%)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的,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点。群落乔木树种以中小径级占绝对优势,中径级和大径级的很少,群落处于旺盛生长期;但对群落立木结构研究表明,福建山樱花种群已处于衰退模式,有即将在群落中消失的可能,需加强对其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广东省内栽培的樱花种类品种较为单一,为筛选出适生于广东省的樱花种类,将基于19个气候因子和233个地理分布记录,利用DIVA-GIS软件结合BIOCLIM生态位模型,对大叶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高盆樱桃C.cerasoides、山樱花C.serrulata、尾叶樱桃C.dielsiana、迎春樱桃C.discoidea和钟花樱桃C.campanulata共6种原产于我国的野生樱花在当前和未来气候下的适生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在粤北地区引种除高盆樱桃外的5种樱花种类会有较好表现,也可尝试在广东其他地区引种大叶早樱、山樱花、钟花樱桃等种类,且主成分分析表明年均温是6个种共同的主导气候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不同基质、不同生根促进剂及其质量体积浓度、不同季节、不同修剪方式、不同插穗类 型对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扦插基质类型、生根激素种类及其质量 体积浓度、扦插季节、插穗留叶面积以及插穗类型均对钟花樱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 响,扦插基质采用黄心土最有利于生根;生根激素种类及其各浓度处理效果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 采用IBA 以质量体积浓度2 500 mg · L-1 速蘸10 s 处理效果最佳;于春季扦插最好;插穗留1 片或半片叶 片成活率及生根率远高于不留叶插穗;采用嫩枝扦插和带踵扦插优于硬枝扦插。因此钟花樱扦插宜在春 季,采用修剪成1 片或半片叶片带踵或嫩枝的插穗,经质量体积浓度2 500 mg · L-1 的 IBA 药液蘸10 s 后 扦插在黄心土上,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