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体细胞培养能获得稳定的遗传材料,还能通过变异获得抗性的育种材料。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体细胞培养来获得次生代谢物和进行细胞育种的技术不断完善。本文从桉树愈伤组织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等五个方面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桉树体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热带林业》2000,28(4):150-154
组织培养指以分离出植物各部分的组织(如分生组织、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表皮、皮层、胚乳组织、髓部等),或已诱导的愈伤组织为外植体的离体无菌培养。桉树组织培养研究始于60年代,据报道,有20多种桉树可通过植株的不同部分(种子、下胚轴、幼苗的根、茎段、叶柄、叶片、茎尖、结节、花药、树皮外植体和花粉粒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3.
桉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桉树组织培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全世界约有60种桉树进行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包括胚培养、芽培养及嫩茎培养、花药培养、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培养等技术,绝大部分成功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4.
以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 ssp.Lingnanensis(Merr.)Jarr.]种子为材料,通过激素打破种子休眠,获得无菌培养材料,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掌握了红桂木组织培养的相关技术:无菌芽的诱导技术,芽的继代增殖培养技术,增殖培养过程中的抗氧化褐变技术,生根诱导培养技术及生根苗炼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雷州林业局桉树组织培养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全面分析了桉树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阐明了今后桉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的领域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组织培养法繁殖葡萄 ,可达到优良萄萄快速育苗的目的 ,以满足生产需要。同时也是工厂化育苗和脱毒苗木快速繁殖的重要手段 ,并能常年进行 ,缩短了苗木繁殖周期 ,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1 试管苗的初代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无菌地培养植物的技术 ,因此 ,离体进行葡萄试管繁殖 ,脱除病毒 ,胚胎、花药和子房培养 ,细胞和原生质培养 ,离体保存等 ,都必须使用无菌材料。葡萄组织初代培养 ,其繁殖材料多取自大田 ,常带有大量细菌和霉菌 ,必须进行消毒方可获得无菌材料。材料采集在组培前 3d的晴天上午 ,取带腋芽的葡萄半木质嫩茎 ,剪取后立即拿…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世界已有很多植物种类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无性繁殖系,其中仅观赏植物就有600多种,而树木种类也有120多种。国内外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的种类已有兰花、桉树、杜鹃、非洲菊、百合、波士顿蕨、花  相似文献   

8.
我所于1978年3月进行杉木组织培养法试验,现已获得由杉木茎尖所形成的完整植株23株,高1.6—8厘米,根长0.5—5厘米,同时也获得了一批杉木组织器官的分化苗。二、材料和方法材料:取杉木茎尖,经0.1%升汞表面消毒10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在无菌条件下,用小镊子剥去顶芽外包着的叶片,即可看到透明的半圆球状的生长点。用无菌刀片切取2—3毫米长的生长点,接种在人工培  相似文献   

9.
1978年8月,我们开始对桉树进行组织培养试验,至今年3月底止,分化出绿苗87株,其中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13株,初试获得成功。现简结如下:材料和方法采用的材料是柳桉 Eucalyptus  相似文献   

10.
桉树,约占世界人工林的五分之一,其木材产量,已成为世界木材产量最多的三个树种之一,广泛用于纤维工业。为使桉树苗快速繁育,国内外正开展桉树组织培养的试验研究。不少实验室已从器官及组织培养,分化出完整植株,但尚未见诱导出胚状体的报道。我所从雷林一号桉树(Eucalyptus“leichow”“No:1”)46号、9号优树种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液浸泡法、顶尖接种法对不同的桉树无性系盆栽苗和生根组培苗进行抗青枯病性能测定,并结合林间调查筛选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的角度研究其对桉树青枯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探索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与其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18个桉树无性系中,bd1、bd2、赤桉和南宁巨尾桉为抗病无性系;U6、南宁尾叶桉、雷9、钦32-29为中抗无性系;DH32-27、钦9、南宁广9、钦8、邓恩桉、钦32-22、雷2、巨桉、尾叶桉和钦广9为感病无性系。不同抗性桉树无性系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对青枯菌没有直接拮抗作用,但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青枯病菌在抗病性强的无性系的根系分泌物及组织液中的增殖显著低于感病无性系,验证通过茎段浸泡接种筛选出的桉树无性系的准确性,同时表明根系分泌物和组织研磨液可以反映桉树不同无性系的抗病性强弱。  相似文献   

12.
桉树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各种桉树的组培技术流程的观察与研究,对桉树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①污染的发生,②外植体的褐化,③继代苗的玻璃化,④组培苗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了解决对策,对桉树的组织快繁和工厂化育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阐述桉树在我国的引种状况、生长适应性、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考察澳大利亚桉树培育分析桉树原分布区速生丰产培育模式、生物多样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探讨澳大利亚桉树经营对我国桉树可持续栽植的启示,提出我国发展桉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丽赤壳属(Calonectria)真菌中含有一些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大的病原菌。通过基于多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并结合形态学特征,我国共发现并鉴定了28个丽赤壳属物种,其中27个种是在桉树人工林叶片、桉树林下土壤或者桉树苗上发现。本文对我国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概述,对各个物种的形态特征、菌落特点、寄主范围、分布地域和危害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未来我国丽赤壳属真菌的物种分类以及引起病害的防控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桉树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桉树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流程入手,系统地介绍了桉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的培育和以组培苗营养袋苗为母株,建立采穗圃,培育大量插条用以生产扦插苗的技术。其间以尾巨桉EF7为例,插入组培苗芽增殖培养基选择,促进生根培养基的选择,以及扦插条激素处理选择等的试验方法及过程,以加强桉树优良无性系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从再生植株的途径来看,不同生长调节剂水平组合对根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4个桉树无性系组培生根培养最适生长调节剂的筛选试验,筛选出各无性系生根培养的最佳生长调节剂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桉树抗青枯病树种的无性系快速筛选和繁殖技术,配制了3种类型的培养基,采用组培方法对桉树愈伤组织的抗病性和桉树无性系的快速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以MS+6-BA0.25mg/L+NAA0.5mg/L培养基最好;对愈伤组织芽的分化,最好的培养基是MS+6-BA0.25mg/L+NAA5mg/L;诱导生根以White+IBA0.5mg/L+2%蔗糖培养基为最佳;分别对桉树愈伤组织刺伤、幼苗伤根、幼苗截顶后接种青枯病,并测定它们的抗病性,其测定结果相同,说明可用桉树愈伤组织筛选抗青枯病树种。  相似文献   

18.
全营养施肥对桉树组培容器苗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对桉树组培容器苗进行全营养施肥与传统单施N肥比较试验,分析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苗木生长、生物量以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营养施肥比单施N肥更有利于桉树苗木生长和营养平衡;在全营养施肥中,又以N50 mg.株-1处理优于N100 mg.株-1处理。在N50 mg.株-1基础上,实施全营养施肥是培育优质桉树苗的较佳施肥方案,可供桉树工厂化育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直杆蓝桉组织培养繁殖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闽北地区引种的直杆蓝桉种源试验林中选出优株 ,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利用成年芽器官作为外植体 ,建立无菌培养物 ,经过芽的增殖、诱导生根 ,筛选出一组适宜的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体系 ,培养大量组培苗 ;探索组培苗移栽和移栽后的培育管理方法 ;利用组培苗建立采穗圃 ,结合常规化、微型化扦插繁殖 ,通过促萌、取条、扦插 ,达到以芽繁芽的目的 ,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