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棉铃开裂的因素很多,除了品种不同和棉株的长势外,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肥料等都能影响棉铃的开裂。虽然环境因素对棉铃开裂,尤其是对铃壳的充分展开影响很大,然而,棉铃的开裂过程实际上是棉铃的纤维、种子及铃壳细胞正常成熟进行的生理活动所引起的膨压消失,组织失水而收缩的结果。在棉花收获期间,常常会发现有些棉铃因迟迟不能开裂或不能充分开裂而形成僵铃、霉铃。这种情况大多数是由于棉铃的脱  相似文献   

2.
乙烯的形成是棉铃成熟开裂的必要条件。我国多数棉区,由于秋季气温降低,使棉体内乙烯的代谢受阻,影响棉铃的正常开裂吐絮。我们从1974年开始应用“乙烯利”进行棉花催熟试验。1975—1977年曾在河北省40多个产棉县进行了较大范围的生产试验,效果很好。这些试验很多是属于粮棉复种的棉田。本文仅就这类棉田的乙烯利催熟效果作一简结。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用药“乙烯利”(北京农药二厂产  相似文献   

3.
一、二年生棉花种子的休眠特性1987年春测定在温室内成熟的海岛棉品种跃51—11号二年生植株棉子,只有10天的休眠期。棉铃开裂当天,棉子发芽率为38.9%。棉铃开裂后10天,棉子发芽率达100%。1987年秋季在温室内成熟的二年生株的棉子休眠期不明显,棉铃吐絮收获后12天棉子发芽率为94.8~98%。  相似文献   

4.
1997-2000年用铃体积和铃重表示棉铃大小,研究其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认为:铃重大的类型铃体积为中等偏大、子指重、衣分较高、绒长和开裂壳径表现一般、开裂角度小、铃壳较簿。铃体积大的类型铃重大、纤维长、子指重、衣分中等偏低、开裂壳径大、开裂角度中等偏小、铃壳较厚。比较理想的棉铃体积为40-50cm^3、铃重为6g以上。  相似文献   

5.
在连阴雨等气候条件下,研究棉铃成熟度对棉铃纤维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棉铃成熟度对纤维马克隆值影响最大,正常吐絮铃的马克隆值比刚开裂铃高0.19,差异显著。棉铃成熟度分别极显著、显著地影响铃重和籽指,但对衣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铃壳厚薄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2000年研究铃容重和壳重率对棉铃主要性状的影响,用4种模式105个材料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厚壳棉对铃的体积大、纤维长、开裂角度小;中等厚度铃壳棉铃铃重大、衣分高、壳径大;薄壳棉铃的体积小、纤维短、开裂角度大.  相似文献   

7.
棉花对土壤中营养物质的需要,如所周知,是不平衡的,是随着植株整个茎叶的增大而增加的。但是,达到大约与开花同时的开始形成棉铃阶段后,经过一些时间,进入植株中的营养元素,就显著地降低了,并且当第一个园锥体的棉铃成长到30天的时候,变为最少的了。在这时可看到棉花大量的结实器官—蕾、花和子房的脱落。自第一个圆锥体棉铃开裂,进入植株的营养物质,重新开始增长,然而对于产量的形成是没有良好影响的。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晚追肥),进入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氮素较多时,对产量的成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因为这难免引起植株的再度“从长”,使早形成的棉铃的营养恶化。因此,这会延迟分布在植株外围部分的棉铃开裂;并且在早霜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伴随棉花产量的提高,原棉品级和品质有明显下降。咎其原因,与近两年大力提倡的采摘老铃有关。这批棉铃的铃龄五十天,壳黄嘴开裂。实验证明,半开棉铃的纤维强力为2.7~2.9克,而全开棉铃的纤维强力则为3.8~4.0克。。由此可见,强行采摘的老铃,棉花并未真正成熟,不仅纤维成  相似文献   

9.
丰嵘 《江西棉花》1993,(1):47-48,F003
当陆地棉品种 B-557棉铃大约60%开裂的时候,用脱叶剂 thidiazuron喷施棉株。与未处理棉株相比,thidiazuron 的喷施显著提高了籽棉产量,且对棉铃组成和纤维品质无影响。两种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125ga,i·ha~(-1)的施用更适合用于棉叶脱落的棉田。  相似文献   

10.
棉花迟熟是造成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北棉区秋季多雨,棉铃开裂缓慢,吐絮不畅,往往造成大量霉铃、烂铃,不仅影响棉花的产量,也影响棉花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采摘“笑口棉”的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原棉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棉花适时采摘,越来越受植棉专业户的重视。据将棉铃从成铃到吐絮分四类测试,其强力、成熟度和细度分别为:青铃(未裂)分别为1.9克、1.39和4640千米;笑口(线裂)分别为2.9克、1.49和5700千米;半笑口(绽裂)分别为3.9克、1.65和5600千米;吐絮(全裂)分别为4.1克、1.69和5300千米。棉铃开裂越好,则纤维强力和成熟度越高。据9月份同一时期采摘不同成熟度棉铃称重比较,  相似文献   

12.
棉花后期,在低温年份,采用乙烯利催熟,具有促进棉铃开裂,加快吐絮,提高品质,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但其种子选作留种用时必须正确对待。乙烯利是一种植物激素,与果实成熟和器官脱落等过程有关。正确使用乙烯利催熟比较安全,几乎没有残毒公害,对种子、发芽以及后代没有多大的影响。但使用不当、  相似文献   

13.
棉铃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病害俗称烂铃、烂桃,有20余种,黄河流域棉区主要是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发病棉铃轻则局部纤维紧结,铃重减轻,形成低等级的黄瓣花;重则棉铃成为僵瓣、不能开裂或有1~2室坏死,甚至全铃烂掉。此病虽不是新发病害,但因该病化防较为困难,加之棉农不太重视,因此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夏秋多雨年份和群体较大、后期长势较旺的棉田,棉铃病害严重,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也可造成较大的影响,其经济损失可达10%~20%,甚至30%以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植棉叶中运用去叶剂脱叶,即棉株脱水,这个农业方法,颇大地帮助了棉铃的成熟和开裂,给收获未开裂的棉铃的机械收获工作以很大方便。但是脱叶尚没有足够的研究和探讨,在塔什干举行的植棉叶农业科学联席会议指出,必须广泛地进行这个方法的试验。我们的试验是1956年在中亚细亚机械站5公顷的田间上,按照阿·姆·波露哈洛夫拟定的方法进行的。试验中供去叶的药剂为氯酸镁和乙基黄原酸钠(C_2H_5O.CS.SNa)其浓度氯酸镁——1.5%有效  相似文献   

15.
棉籽长角象,又叫咖啡豆象,属鞘翅目,长角象甲科,咖啡豆象屑。第二、三代卵产于棉铃组织内,危害嫩蕾、嫩铃,是棉花蕾铃期的蛀食兼腐生性害虫。后期以腐生为主。被幼虫蛀食的棉铃不易开裂,常常把棉籽及纤维蛀成粉末,但以食棉籽为主。一形态特征成虫:成虫体氏3—4.5毫米。刚孵化时黄褐色,头小向下,复眼黑色明显。触角  相似文献   

16.
1990年在魏圩乡大滩村对后期离体棉铃进行了催熟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1991年又进行了乙烯利不同使用方法的催熟试验和示范。经调查,以0.2%乙烯利有效浓度在10月底对离体棉铃催熟效果最好。在同  相似文献   

17.
夏春婷 《中国棉花》2013,40(4):42-42
作物收获期是根据其成熟期来决定的.收获期掌握不好,常会造成减产和降低产品质量,使经济效益下降,棉花也不例外.现将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一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问题 我国多数棉区棉花采收期从8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中旬.近年来调查发现,在棉花采收中不注意科学采收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存在采收过早、过晚及混收混存等问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效益不佳. 1.1采收过早.由于棉田面积减少,棉农视棉为宝,为防雨淋、失窃等,往往不等棉铃完全开裂就采收(即摘"笑口棉");但此时棉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致棉农收入减少.同时,过早采收由于吐絮不畅,采收费工,且采摘的子棉水分含量偏高,不易干燥,影响棉纤维强力,进而影响纺纱性能;同时常导致色泽不正.据观测,在北方8-9月,一般棉铃在开裂后4~5 d才开畅;另据有关部门测定,棉纤维强力的高值在棉铃裂开后的第7天.所以,刚开裂或半开裂的棉花是不能采收的.尤其严重的是一些棉花繁种田不等完全成熟就采收,还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成熟期对棉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试验材料及处理供试品种为新陆早1号。分4个处理,即将9月12日、9月22日、10月2日及10月12日成熟开裂的棉铃分别贮存于试样框内,使其自然干燥,贮存期1年。测定前将种子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无纺布制成棉花保铃袋,以感虫品种中棉所49为保护对象,以棉红铃虫为防治对象,在室、内外开展套袋防虫试验;同时与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喷雾的化学防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田间,套袋防虫所获得的棉铃健康率为89.90%,比化学防虫的76.63%高出13.27%;无论是在温室内还是在田间棉铃套袋后能正常生长并能高效隔离害虫危害,棉铃套袋防虫所获得的棉铃健康率和籽棉理论产量均比化学防虫的高,说明在小范围内套袋保铃效果优于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0.
沈慧 《江西棉花》2006,28(4):38-39
1 开沟排渍 棉花最怕秋涝,棉田湿度越大,烂铃越严重。如遇连续降雨天气,更易引起烂铃。因此,在大雨天气后,要及时排除棉田积水,晾墒降低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以利于加速棉铃开裂,抑制病菌繁衍蔓延,减少烂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