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广西兴安地区单双季稻混作模式下褐飞虱发生规律,采用灯光诱捕和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早、中、晚稻田褐飞虱发生动态,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 4.8对2011年褐飞虱迁飞高峰进行了迁飞轨迹分析。广西兴安地区褐飞虱种群数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发生6代,迁飞活动主要集中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褐飞虱发生高峰期与单季中稻生长期吻合,在单季中稻田的发生量最大。2011年广西兴安褐飞虱5—6月迁入虫源主要来自海南稻区以及泰国、越南和老挝中部稻区;7—8月迁入虫源来自广西南部、东南部和广东西部稻区;回迁虫源来自湖南西南部和江西西部;10月从本地迁出的虫群主要迁向广西中部和贵州南部。研究表明,偏南方向的低空急流为褐飞虱的大规模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降雨是迫使稻飞虱降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越南水稻种植面积约6百万公顷。在北部,水稻为冬春作及夏作雨季,大约有60%的种植品种为抗褐飞虱Ⅱ型;在南部,为冬春作、夏作和夏秋作三季,大约70%以上的品种为抗褐飞虱Ⅱ型品种,但其中有不少现今已经不抗Ⅱ型褐飞虱了。在北部以夏季稻褐飞虱为害重,总发生面积10万公顷左右。在南部每年有3个褐飞虱发生高峰,即1—2月份;7—8月份和10—11月份。在1990—1991年,一个诱虫灯,一个夜晚,最高曾诱到褐飞虱成虫达10万头。1973—1975年曾种植抗褐飞虱Ⅰ型的品种,如 IR1561、IR26、IR30等,  相似文献   

3.
褐飞虱抗药性机理及其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褐飞虱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对许多杀虫剂都产生了抗药性。化学药剂的大量不合理使用是导致褐飞虱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主要包括代谢抗性和靶标抗性。本文对褐飞虱的抗药性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该虫的抗性治理进行了探讨。褐飞虱的抗性治理策略应包括抗性监测、使用新型药剂、合理使用杀虫剂及抗虫品种等。  相似文献   

4.
对2005年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针对我国2005年水稻褐飞虱暴发成灾,从药剂使用角度分析了我国褐飞虱成灾的原因。外来虫源大量迁入、种植制度和水肥管理对褐飞虱有利、农药的诱导作用是3大主要因子。农药诱导褐飞虱猖獗主要包括对非靶标生物的杀伤、施药技术不尽合理、药剂品种使用不当、耐药性或抗药性增加等因子。  相似文献   

5.
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褐飞虱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飞虱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水稻害虫。由于我国初迁虫源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水稻种植结构和栽培水平发生重大变化及长江中下游主产稻区耕作制度变化,使得褐飞虱猖獗发生。在我国褐飞虱年发生为害面积均在1333.33万hm2次以上。多年来因滥用吡虫啉,造成抗药性上升,主治药剂防治失效。江苏克胜集团最新研制开发的25%吡蚜酮悬浮剂,为验证该药剂对防治稻飞虱的药效,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006年褐飞虱在重庆市秀山县水稻后期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是1996年以来发生之最。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认为后期成虫的大量迁入、较适宜的气候条件、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长期大量施用吡虫啉引起的抗药性、防治技术差、药械落后、防治失时等是2006年水稻后期褐飞虱成灾的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开展综合防治、加强并改进虫情监测、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等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褐飞虱自1973年在大冶市水稻发生危害至今32年,只有1974年和2005年特大发生,其余年份间隙发生。笔者曾于1975年和1976年参与全国褐飞虱研究协作网,承担褐飞虱田间系统调查、室内饲养观察等任务。经多年实践,初步掌握了褐飞虱的发生为害规律,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水稻褐飞虱化学防治中抗药性的产生和治理、水稻抗虫育种中抗性鉴定方法和抗性利用及褐飞虱体内共生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讨论了褐飞虱防控关键技术的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植物医生》2006,19(4):38
近年来,东南亚不少地区稻飞虱逐年加重发生,我国江苏一带灰飞虱频繁暴发成灾。2005年,越南褐飞虱发生还不严重,但2006年其北部已开始成灾。稻飞虱生物型近年来演变较快,现已出现5种生物型混合发生的态势,且高致害力的生物3型稻飞虱普遍存在,稻飞虱抗药性也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0.
庐江县稻飞虱群落演变特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及田间试验,归纳了安徽省庐江县稻飞虱群落演变规律,分析了2006年褐飞虱发生特点、大发生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1964年以来稻飞虱群落演变规律可分为4个阶段,其间相对于白背飞虱,褐飞虱种群数量分别为高、低、平、高水平,总态势近于“U”字形。当前褐飞虱发生特点主要有迁入虫源早、迁入量大,种群增量大,危害时间长,危害世代多,危害面积广。回升和暴发可能的原因包括水稻品种、作物布局和栽培措施改变,秋季气温升高,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药性,害虫天敌下降,以及农民防治组织缺乏。防治对策强调改进虫情测报、适时早治、适当多治、选用正确药剂、改进施药方法,并建立健全基层防治组织。  相似文献   

11.
烯啶虫胺在水稻和稻田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测定了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田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土壤样品用水提取后经二氯甲烷萃取;水稻植株和糙米样品依次用水、丙酮提取,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及柱层析净化;HPLC-UVD检测。当烯啶虫胺在田水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1~5 mg/L和0.1~5 mg/kg,在植株和糙米中的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其平均添加回收率在77.2% ~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在1.9% ~12.9%之间。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植株和糙米中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1 mg/L和0.1、0.2、0.2 mg/kg,检出限(LOD)分别为0.04 mg/L和0.04、0.08、0.08 mg/kg。温室模拟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以推荐使用高剂量的20倍(有效成分1 500 g/hm2) 施药,烯啶虫胺在稻田水、土壤以及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半衰期分别为0.58、3.31及2.70 d,消解速率较快。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于大田分蘖期按推荐使用高剂量的1.5倍(有效成分112.5 g/hm2)分别施药3次和4次,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7 d后采样,糙米中烯啶虫胺的残留量均低于LOD值(0.08 mg/kg)及日本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5 mg/kg)。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对稻瘟病和稻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东省将推广的54份杂交稻组合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对稻瘟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抗病组合共49个,占90.7%;其中,高抗(抗性比≥91%)组合30个,占55.6%。对稻白叶枯病的抗病性鉴定表明:没有高抗(HR)和抗(R)的组合,仅有一个杂交稻组合(西胜2175)表现为中抗(mR),仅占1.9%,其余53个组合都表现感病,占98.1%。进一步分析表明:对稻瘟病表现高抗的30个杂交稻组合都不抗白叶枯病,而中抗白叶枯病的杂交稻组合西胜2175对稻瘟病表现为中抗,抗性比为74%。  相似文献   

13.
The four main wild rice species are: Oryza rufipogon Griff, embracing a wide range of “red rice” types closely related to O. sativa L.; O. longistaminata Chev. & Roehr, a rhizomatous perennial; O. barthii Chev. the annual wild rice of West Africa; and O. punctata Kotschy ex Steud, a small seeded annual. The distribution and importance of these specie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different systems of rice growing. Annual wild rice problems are favoured by dry sowing followed by flooding. For cultural control, soil puddling and direct sowing into water are recommended. In a series of pot experiments with O. punctata and rice, 18 herbicides were shown to be at least partially selective, including: alachlor, butachlor, S-4-chlorobenzyl diethyldithiocarbamate (B-3015), 4-(2,6-dichlorobenzyloxymethyl)-4-ethyl-2,2-dimethyl-1,3-dioxolan (WL 29226), 3-(α α-dimethylbenzyl)-1-methyl-1-phenylurea (K 1441), isoproturon, metamitron, molinate and perfluidone. B-3015 was the most selective of these but the selectivity of alachlor and molinate c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 and became comparable to B-3015 when the crop seed was dressed with the protectant 1,8-naphthalic anhydride (NA). Other herbicides for which NA provided a protective effect were: butachlor, metolachlor (CGA 24705), epronaz, ethofumesate, perfluidone and 4,4,4-trichloro-2-phenylbut-1-ene (Dowco 221).  相似文献   

14.
自生稻对栽培稻的危害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生稻在江苏许多市县都有发生,给水稻生产造成一定损失.通过对自生稻危害性的探讨,为控制自生稻的蔓延、危害创造了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控制自生稻蔓延、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直播稻田自生稻的识别与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直播具有省水、省田、省工、节本的优点,加之直播稻推迟了水稻播期,可以避开灰飞虱迁移高峰,减轻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为害,深受广大稻农喜爱.  相似文献   

16.
杂草稻与栽培稻叶片生长的竞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杂草稻造成栽培稻产量的损失主要表现为叶片间的相互竞争。争夺空间、争夺光照矛盾突出。杂草稻主茎叶片多于栽培稻,最大叶片长于栽培稻,最大叶片宽于栽培稻,叶片披散,形似杂交稻叶。如果在667 m2旱直播稻田接种2.5 kg粳性杂草稻籽,栽培稻上部全被杂草稻稻叶覆盖,栽培稻植株瘦黄、弱小,茎、蘖逐步退化消亡,造成基本绝产。  相似文献   

17.
18.
研究了稻田施用氯氟吡氧乙酸后,其在水稻植株、糙米、稻壳、稻田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振荡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稻田土壤、田水、糙米和稻壳中的平均 回收率在85.5% ~10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 ~9.9%之间;其最小检出量为2.0×10-12g, 在植株、糙米、稻壳、土壤和田水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 0.005,0.02,0.005,0.002 mg/kg 和0.001 mg/L。2007和2008年在安徽潜山、广东广州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氯氟吡氧乙酸在水稻植株中的降解半衰期为4.9 ~6.0 d,土壤中为5.5 ~8.6 d,田水中为11.0~13.8 d;收获的糙米中氯氟吡氧乙酸的最终残留量在未检出~0.13 mg/kg之间,均低于其在糙米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值0.2 mg/kg(中国)。建议5%氯氟吡氧乙酸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水稻田杂草时,施药剂量按有效成分计不得超过168.8 g/hm2,于返青期施药1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稻区水稻骨干亲本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改进的纹枯病菌接种法,对当前我国南方稻区17个骨干亲本纹枯病抗性进行了田间鉴定,测定和分析了各材料的纹枯病病级(RD)、相对病斑高度(HR)及株高(HP)。通过试验,将17个骨干亲本分为抗病、中等抗病、中等感病和感病4种类型;筛选出了3个抗病亲本(明恢63、蜀恢527、广恢128)和3个中抗亲本(绵恢725、珍汕97B和协青早B);供试亲本的平均RD为4.78,平均HR为0.52;通过分析,发现纹枯病病级(RD)和相对病斑高度(HR)呈极显著正相关(y=8.373x+0.435,y=RD;x=HR)、株高和病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2003~2004年定点调查表明,水稻条纹叶枯病在秧苗期主茎显症后,同株的分蘖全部显症,病株死亡。分蘖期主茎显症后,同株的分蘖全部显症;部分分蘖显症后,同株的主茎和其余分蘖全部显症,病株死亡或不成穗。拔节期主茎显症后,同株的大部分分蘖(68.9%~79.2%)显症,部分茎、蘖(32.9%~23.0%)成穗,产量损失较大(80.8%);部分分蘖显症后,同株的主茎不显症,其余分蘖部分显症(分蘖总显症率为53.0%~66.7%),全部主茎和部分分蘖成穗(总成穗率61.1%~48.1%),产量损失较小(34.5%)。病株不侵染同穴健株。由此提出治虫防病、改茬和病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