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杂交技术是水稻育种工作者必需掌握和熟知的 ,通常包括选穗、去雄、授粉和套袋挂牌等几个主要步骤 ,其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莫过于去雄和授粉了。下面围绕这二个环节结合常规技术浅谈新技术的优点。一、去雄1.常规去雄方法 常规去雄方法很多 ,如温水杀雄、剪颖去雄、化学杀雄等 ,水稻育种较多采用的是前两种。温水杀雄去雄较彻底 ,但操作不便 ,效率低 ,不能满足高效育种工作的需要 ;剪颖去雄是水稻育种应用最多的方法 ,操作简便、实用 ,但剪颖去雄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 ,那就是将一朵颖花中的花药完全剪去的同时 ,很容易伤及雌蕊柱头。…  相似文献   

2.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主要作物中,玉米、高粱杂交种用于生产较早,近年来,水稻杂交种也首先在我国推广应用。由于杂交种的推广利用,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棉花杂种一代优势也很显著,一般可增产30%左右,这一事实早被人们所认识,但因制种困难,限制了它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国内外正从三系配套、化学杀雄、指示性状、昆虫传粉、人工去雄授粉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直到目前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我省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从1972年开始。我们设想了用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在生产上应用其一、二代的途径,因为棉花  相似文献   

3.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的发展和研究利用的情况,从棉花人工去雄授粉.棱雄性不育系制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制种和化学杀雄荆制种4个方面时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与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探讨;概述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棉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大面积种植杂交棉的国家之一。杂交棉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良特征特性,一般较常规品种增产15%左右,深受广大棉农的喜爱。杂交棉的制种方式也有很多种,例如人工去雄授粉法、指示性状利用法、化学杀雄法、二系法以及三系法,等等。目前,制种基地广泛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去雄授粉法。  相似文献   

5.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廖雪  朱东生 《江西棉花》2009,31(5):7-10
回顾了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历程与杂交棉优势表现,阐述了棉花人工去雄授粉、化学杀雄、雄性不育系等杂种优势的利用现状与途径,提出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并建议在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棉花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广泛利用需将棉花杂交种与种植方式改革紧密结合,尽量选择F2仍有较高优势的杂交组合,建立相应的杂交棉种生产体系,进一步加强转基因抗病虫杂交棉育种研究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6.
l 化学杀雄剂的选用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杂种,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以往关于化学杀雄剂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的报道很  相似文献   

7.
谷子太阳能杀雄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太阳能杀雄的杀雄时期,杀雄温、湿度和杀雄效果。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杀雄时期和温度下,不同品种在同一杀雄时期和温度下,杀雄效果都有明显的差异。但杀雄一般在40%的始花期,温度40℃以上,只需3-6d杀雄效果就很理想。太阳能杀雄应根据品种熟期和特性,灵活制定适合自身的杀雄方案,使父母本花期相遇更好,达到理想的杀雄效果。太阳能杀雄为改善杂交技术及杂交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物化学杀雄制种利用杂种优势,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一项新技术。以往对油菜的化学杀雄与制种技术报道较少,更没见用于生产。 本文着重报道三年来在较大面积上进行油莱化学杀雄制种及其杂种一代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粟贵武于1967年开始从事水稻化学杀雄研究,七十年代初正式列题,对50多种植物的重要酶抑制剂进行水稻杀雄筛选。多年试验结果证明:氨基磷酸钙、甲基砷化合物及氟乙酰胺都是具有一定选择杀雄活性的高效杀雄剂。但氟乙酰胺因残毒等问题难于在生产上应用。该课题还研究了上述杀雄剂的化学结构对杀雄活性的影响及杀雄机理,对杀雄谱、有效杀雄期和剂量以及副作用等均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并在一定面积上应用于杂交水稻生产。1983—1984年对化学杀雄剂选择活性提出了定量的评价方法,建立了估价的数学公式。 1987年2月26…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红麻不去雄杂交方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导。据菲律宾对红麻开花习性观察,认为红麻的雌蕊成熟比雄蕊早,雌蕊从开花前一天的7时30分起到开花当天的17时止的34小时内都有授精能力,花粉生活力为7小时半。所以不需要去雄也能确保异花传粉的天然杂交率种子达88%。为了加速红麻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单产;减少人工去雄和理化杀雄的麻烦,  相似文献   

11.
化学杀雄是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之一。红麻杂种一代优势显著,但目前尚无有效的制种方法。据国外报导,用0.01—0.05% Embutox(2,4—二氯苯氧丁酸钠)处理红麻可产生部分雄性不育。为了探索红麻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可能性,我所于1979—1980年进行了化学药剂诱导红麻雄性不育的研究,初步筛选出二氯丙酸和茅草枯两种药剂对红麻均有较好的杀雄效果,可达到高度雄性不育。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去雄期间的摘叶量与产量、质量和施氮量的关系W.W.Wilhem等在种子生产田里,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要求只有来自父本的花粉才可用于授粉。采用机械和手工去雄是为了防止母本散粉。去雄时摘叶数取决于植株形态、与雄花穗出现时间有关的去雄时间、花粉散落...  相似文献   

13.
棉花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一般杂种一代可增产15%~30%,同时对改进纤维品质、增强抗逆性等有明显效果。近30多年来,中国、美国、印度、前苏联等都先后开展了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和生产实践,取得了可喜进展。在杂交应用方面采用的方法有三系法、两系法、一级法、人工去雄和化学杀雄等。国内外有关专家分析,在近10年内棉花育种及棉花生产的更大突破依靠利用棉花杂种优势将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水稻化学杀雄早在五十年代国外已有报道。国内自七十年代起,广东、湖南、山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开展了化学杀雄研究,并筛选出了若干化杀药剂,如甲基砷酸锌(杀雄剂1号),甲基砷酸钠(杀雄剂II号)和氨基磺酸钙等。与此同时,对化杀药剂导致雄性不育的机理,曾就遗传学、细胞学、解剖学和生理生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杀雄药剂与遗传因素引起的雄性不育,在物质和能量代谢方面,有不少相似之处。 杀雄剂1号诱导水稻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表明,喷药后能迅速运往穗部,使花药中流基(-SH)活性受抑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及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育种中,杂交杀雄工作是一项繁重而重要的工作。实验以水稻育种实践中的10份材料为操作对象,比较了温汤杀雄和剪颖杀雄对其杀雄效果,并仔细研究了剪颖杀雄法中最佳杀雄时间和剪颖长度。结果表明:温汤杀雄较剪颖杀雄杂交结实率更高,自交结实率更低,是相对高效的水稻杀雄方式。但剪颖杀雄操作时间较为灵活,能够操作更多的颖花和稻穗。在大规模杂交工作中,剪颖杀雄是更为可行的杂交杀雄方式。授粉前一天下午,剪颖2/3长度,是最佳的剪颖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在玉米制种工作当中,发现部分自交系如素湾1611、478、8001等,在抽雄时,雄穗还没有完全抽出苞叶,或刚露出顶叶时。就开始散粉,按常规去雄方法,很难保证去雄及时、干净、彻底,难以保证制种质量。只有采取超前带叶去雄技术2~3次,做到干净、彻底,才能切实保证玉米制种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工去雄及塑料袋简便杀雄法获得了6个同源四倍体高粱品系与约翰逊草的种间杂种。在40条染色体水平上两种间杂交不存在遗传障碍,杂种F1在生长势上表现了巨大优势,在主要形式上介于双亲之间。  相似文献   

18.
抗虫杂交棉种子室内纯度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 ,杂交抗虫棉种子的制种面积越来越大。棉花制种主要是利用手工去雄杂交 ,由于在做杂交过程中 ,少数制种户去杂不严格 ,去雄不彻底、清理漏花不及时形成自交铃 ;收获、晾晒、轧花、储存、剥绒、脱绒、运输等环节多 ,生产和加工过程较其它作物种子生产加工过程复杂。棉花种子纯度不高 ,严重影响棉花种子杂种优势的发挥和抗虫性的表达。另外 ,也有少数个人 ,掺杂使假 ,用常规棉子和不抗虫棉子冒充杂交抗虫棉子 ,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给种子企业信誉度造成恶劣影响。因此 ,种子企业在严格控制制种过程的同时 ,为了确…  相似文献   

19.
杂交棉制种有不育系制种法、化学杀雄制种法和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等 ,综合分析多种因素 ,今后几年内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仍以人工去雄授粉制种法占绝对优势。从 1 998年在河南省大面积制种到现在 ,全省年制种面积已达 2 0 0 0公顷 ,在南阳市和周口市曾创造了每公顷产种子 30 0 0 kg以上的高产记录 (纯度 97%以上 )。由于标杂 A1 和标杂 A2杂交棉 F1 代杂交种有独特的标记性状 ,杂交种纯度易于控制和保证 ,而杂交种没有标记性状的杂交棉大面积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 ,因此 ,严格落实杂交棉制种…  相似文献   

20.
化学杀雄剂1号对棉花花药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化学杀雄剂 1号及其改良配方对棉花植株进行杀雄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化学杀雄剂 1号后 ,花药 16种蛋白质氨基酸中 Met,Ile,L eu,His,Tyr等 5种氨基酸的含量不受杀雄剂 1号的影响 ,而 Pro,Asp,Glu,Phe,L ys,Val,Thr,Ser,Gly,Arg和 Ala等 11种氨基酸含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化学杀雄剂 1号中添加脯氨酸以及添加混合氨基酸 (脯氨酸和谷氨酸 )的两种改良配方使花药 Pro,Glu,Phe,L ys,Thr,Gly含量恢复到接近对照水平 ,而对其它氨基酸含量则没有显著影响 ;其杀雄效率与单独喷施化学杀雄剂 1号无显著性差异 ,而毒副作用明显减轻。杀雄剂 1号引起的氨基酸代谢失调可能是造成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