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测定光合效率来计算禾谷类作物的理论最高产量是可能的。这样可以与在最适条件下获得的实际产量和各国的平均产量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推算出氮肥水平与平均产量的关系,进而从对环境的适应性来估价其效益。 禾谷类作物同其它绿色作物一样,能行光合作用,它的实质是以水和大气中的CO2为原料,利用太阳能形成碳水化合物。基本的光合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12H2O+6CO2+光能→C6H12O6(葡萄糖)+6H2O+6O2-2803千焦 这个反应的理论能量可推算如下:形成一个碳水化合物单元(CH2O)需要分解二分子的H2O和一分子的CO2。分解二分子H2O需要 4个波长…  相似文献   

2.
绿豆籽粒产量大约每公顷400~1200公斤,显著地低于大豆和花生。目前,为了选育高产绿豆品种,亚洲蔬菜研究及发展中心(AVRDC)正在大力进行研究。一些新品种已经向世界各地不同的研究中心投放。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一套构建好的重组自交恢复系和不育系辽99A组配所得的杂交粳稻为试材,对此杂交粳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并分析了产量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整个杂交粳稻群体来说各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矛盾并不明显。杂交粳稻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每穴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杂交粳稻的产量随着有效穗数的增加产量迅速提高,充足的有效穗数是高产的必要因素。当穗粒数逐步提高时,产量也随着其提高而增加。同时,结实率的增加也能显著的提高产量。而千粒重的表现则与产量没有必然的联系。通过研究杂交粳稻产量构成要素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绿豆(Vigna radiata)是印度重要的豆类作物。Solomon等(1957)曾首次报道过豆类的杂种优势,但关于绿豆的资料却有限。为了培育高产品种,在开辟一条把分散于不同基因型中的众多理想性状组合于一单一品种内的途径时,必须对育种材料中的变异性进行严格地评价。双列杂交系统(Griffing,1956)是研究配合力的最好方法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  相似文献   

6.
世界糖产量     
据《IndianSugar》2003,2报道:李希特公司第2次预测2002~2003年世界食糖总产量为1.4462亿t(原糖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92万t。甘蔗糖产量为1.0764亿t,增加482万t,占总产量的74%。甜菜糖产量为3698万t,增加410万t,占26%。全球食糖产量最高的是巴西,预计比上年增加330万t,亦是增长  相似文献   

7.
以墨西哥西北部雅魁盆地的小麦为例,对承报模型估计产量增长的方法进行了效验研究。该盆地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小麦温带春灌区环境的条件的代表,也是过去30年中进行小麦研究的主要高投资目标区。1968-1990年研究期间,小麦产量每年以57.2kgm^-2或1.27%的直线增长;然而,产量和生长季节的平均气温都有着显著的变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包括说明甘蔗主要的生长和产量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限定、限制和减少三个广义因素提供甘蔗种植者有关关键的生产方面,其中多数是管理方面的资料。运用这些知识可以显著地降低潜在生产量与实际产量之间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四川安宁河流域玉米、大豆间(混)作制中,玉米、大豆不同结构形式引起的遮光程度,模拟四种光照强度的大豆遮光试验,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确定产量因素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并采用BASIC语言程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式,提出不同结构形式的玉米、大豆间(混)作制中大豆的栽培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小麦产量三要素的产量条件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单个QTL水平上解析产量与产量三要素的遗传基础,利用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的168个家系的DH群体及其遗传图谱,在5个环境下对产量进行了非条件QTL分析和基于产量三要素(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的条件QTL分析,共检测到9个非条件QTL和28个条件QTL。其中,检测到2个主效QTL(QY.sdau-4D和QY.sdau-6D.2),它们可分别解释15.77%和10.16%的表型变异。分别检测到6个"一因多效"QTL和11个微效QTL;其中,QYsdau-4D.2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而影响产量,QYsdau-2D.1和QYsdau-3A.1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不影响穗粒数,即单位面积产量和穗粒数在该位点上几乎没有关联。本研究结果为通过分子设计聚合高产有利基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培育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小麦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墨西哥西北部雅魁盆地的小麦为例,对根据预报模型估计产量增长的方法进行了效验研究。该盆地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小麦温带春灌区环境条件的代表,也是过去30年中进行小麦研究的主要高投资目标区。1968—1990年研究期间,小麦产量每年以57.2(±12.8)kghm ̄(-2)(r ̄2=0.49)或1.27(±0.26)%(r ̄2=0.51)的直线增长;然而,产量和生长季节的平均气温都有着显著的变异。为了估计年际间的气候变异,假定品种和管理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利用两个产量模型(一个是模拟模型,一个是回归模型)预报了每年气候条件所具有的产量潜力.由于温度微有升高,研究期间预报产量明显地呈直线下降趋势。根据预报产量对盆地的平均产量进行校正以考虑气候变异时,整个产量增长的直线斜率提高到103(±14.8)kghm ̄(-2)年 ̄(-1)(r ̄2=0.69)或1.91(±0.22)%年-1(r ̄2=0.78)。把气候变化因素扣除以后,改进作物管理和育种的报酬一直高于盆地实际产量增加所应得的报酬。  相似文献   

12.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大豆相关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其中包括: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大豆结荚习性与产量的关系及大豆品质与产量的关系。分析了大豆的产量潜力及达到高产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咖啡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商品作物.它的栽培对许多国家是很重要的,并且在一些国家是很重要的经济因素,这不仅在咖啡的原产地(土耳其或北非洲),而且在很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是这样.尽管咖啡的经济意义很重要,但根据气象资料测定植株生长速度和可获产量的研究却很少见过.在埃塞俄比亚根据土壤水分平衡进行预测,而在肯尼亚则根据开花初期的降雨量和在花芽发育期间的温度作预测.在安哥拉学者们正在研究温度和太阳辐射对叶片吸收CO_2的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导.誉曰移..‘‘誉誉叼言盆‘导.忍.总‘忍﹄.言.舍。公忍﹄.宫导。曰音礴年份1 9 671 9 611 9 691 9 701 9 711 9 721 9 731 9 741 9 751 9 761 9 771 9 78单产(吨)24,40324,41826,24827,64826,98426,22928,63924,17326,09224,75826,30325,811州冲剑冲日咯召口哈g日哈国月哈心日今日例冲州冲佗喻四曰今月口李日公哈召亩哈竺日哈g份今月.哈四自哈召畏坦昙“自价.畏.会昙﹄界.急﹄自,国忍加昙‘忍白畏峋县昙.幕价急﹄息﹄显﹄孙注:1%7一1977年产量来源1978年版台湾统计手册; 1978年产量来源于经济导报总1614期台湾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水稻产量因素的遗传特性对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承101和长白20两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3 a在其适应地区多点正常栽培条件下,研究穗的大小、粒数多少以及千粒重等遗传特性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粒穗、结实率,无论单相关还是偏相关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穗长与穗粒数未达到显著水平,由此可见,穗长不一定穗粒数多。因此,初步明确了丰产性好的水稻品种主要源于分蘖力强、成穗率好,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对如何选育高产稳产型水稻品种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棉纱产量1993年,我国棉纱产量估计为449.3万吨,纺织品产量为234.19万吨,化纤纱产量为194.68万吨,纱厂用棉量为465.60万吨,国民生产总值速率为6.5%,大大高于世界平均1.7%的速率。王淑民中国棉纱产量@王淑民...  相似文献   

18.
产量的影响     
为明确15%炔草酯WP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油菜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开沟深度、不同时期施用15%炔草酯WP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及炔草酯与其他药剂混用的效果,同时研究了该药剂对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深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在禾本科杂草处于1~2叶期时进行药剂处理,一般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炔草酯与草除灵混用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都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15%炔草酯WP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15%炔草酯WP的施用对油菜株高、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影响较大,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灌溉次数和在不同生育期灌溉对蚕豆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连续或按植株生长阶段以不同组合交互施行的三种灌溉处理(间隔7天,10天和14天灌溉)。植株的发育分为下列三个阶段:1.播种到始花(营养生长阶段);2.始花到100%结荚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岳尧海  周小辉  任军 《玉米科学》2006,14(6):059-061
选用30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产量、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r=0.5366),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穗长(r=0.4989)、千粒重(r=0.4512)与产量的关系呈正相关。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穗长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