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结合规模化牧场的生产数据,对10 头出现屈腱挛缩的初生荷斯坦犊牛病因进行分析讨论,并浅谈了预防和治疗效果,以期为规模化牧场解决犊牛屈腱挛缩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犊牛屈腱挛缩病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犊牛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1临床症状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时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者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后天性屈腱挛缩,初以蹄尖负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蹄踵增  相似文献   

3.
手术结合夹板固定治疗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李铁拴(河北农业大学牧医系,保定071001)徐丰勋(河北农大教学实验场)某奶牛场近几年先后发生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9例,经手术结合夹板固定进行治疗全部治愈,报告如下。一、临诊症状9例患牛中6例症状较轻,3例症状较...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治疗几例新生犊牛屈腱挛缩病,列出了治疗该病效果较好的几种方法,并针对性的分析了该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供业内人士参考. 屈腱挛缩病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笔者所在牛场近两年发生的16例新生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并介绍了相关治疗情况,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犊牛屈腱挛缩症俗称“栽蹄”、“滚蹄”。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将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1症状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时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症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后天性屈腱挛缩,初以蹄尖负重,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蹄踵增长,呈木脚姿势,球节向前方突出。如果不加矫治,常引起创伤,损伤关节,并发化脓性关节炎。2治疗2.1将患肢的球节拉开,使蹄面完全着地,用夹板、绷带加以固定。2.2如果症状较重时,除上述方法矫正外,还应静注10%葡萄糖酸钙40毫…  相似文献   

7.
近1年中我场和其它单位及个体户时有发现犊牛先天性浅屈腱挛缩,这些犊牛出生均以腕关节作为支点爬行,体质健壮,食欲良好,基本与正常犊牛相同。这些犊牛过去均未被利用而被淘汰。笔者手术治疗2例,效果良  相似文献   

8.
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的简易疗法昆明市第一农场(650221)沈宝清我场近几年来发生犊牛先天性屈健挛缩9例。现将临床症状及简易疗法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9例犊牛患部均在前两肢。其中3例症状较轻,经观察,病轻者生后能够站立,患肢系部屈健紧张,蹄尖稍能着地,蹄...  相似文献   

9.
初生犊牛屈腱挛缩的矫正奶牛胎儿出生后屈腱挛缩,其表现为不能站立或一经站立则蹄不能着地,而球节栽地负重。新生幼畜可朔性强,生长势快,矫正治疗,可获痊愈。(一)治疗方法取宽5厘米,长10厘米,厚0.8厘米竹片或木板二块,宽10厘米绷带一卷,棉花适量。用棉...  相似文献   

10.
幼畜先天性腱挛缩主要发生在屈腱,是牛最为普遍的先天性缺陷,犊牛多为两前肢患病,后肢发病的极少。在北京黑白花牛群中,几乎每年每个牛场都有此病发生,我场牛群1986—1989年初生犊发病率为0.7%强(6/843)。治疗该病以往多采用石膏绷带或夹板绷带固定等保守疗法,对严重病例疗效不够理想,且医疗费用较高,病程亦长。几年来,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屈腱挛缩分别采用绷带固定和切腱术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症表现程度不同,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导致残疾而失去行走能力,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甚至丧失生产能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轻的,常以蹄尖负重,行走容易猝跌,球节腹曲为特征。严重症则球节基本不能伸展,球节前面接触地面行走。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治,常引起创伤,损伤关节,继发化脓性关节炎直至淘汰。1判定标准犊牛自出生后,精神、食欲均正常,两后肢正常站立负重,而两前肢或一前肢微弯曲,但勉强能  相似文献   

12.
新生骡驹屈腱挛缩或松弛是胎儿肢蹄畸形发育所致,若不予矫正,育成后影响使役,甚至报废。1978年以来,我区某军马场先后发生新生骡驹屈腱挛缩和松弛共15例。屈腱挛缩的,前肢6例,后肢8例;四肢屈腱松弛1例。屈腱挛缩的症状是:驻立时患肢提举不愿着地,并且以蹄前壁或系关节前面着地。运步时呈明显跛行,患肢拖拽在地甚至呈三肢跳跃。屈腱挛缩以一肢或两肢为多见。两前肢或后肢同时患病严重者,患驹不能自立。屈腱松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较为少见,如不及时合理治疗可造成残废。笔者遇到2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病例本场水库一奶牛产的犊牛出生后即卧地不能自行站立,两前肢系关节弯曲。用人扶起后,两前肢以球节前面接触地面,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4月 5日 ,江苏双宝乳业公司奶牛场 1头母牛产 1母犊 ,出生后两前肢球节屈曲 ,球节背侧接触地面 ,行走时易跌倒 ,精神及食欲均正常 ,两后肢正常。治疗 :包扎石膏绷带 ,在打绷带同时 ,将患肢的球节拉开 ,使蹄负面完全着地 ,再用石膏绷带固定。每天驱赶运动 3~ 4次 ,以防发生褥疮。 1 0天后拆除绷带 ,犊牛基本恢复正常。体会 :犊牛先天性两前肢屈腱挛缩较少见 ,发现后应及时治疗。否则 ,球节背侧长时间接触地面 ,可引起损伤 ,甚至继发化脓性关节炎 ,最终被淘汰。犊牛先天性两前肢屈腱挛缩的治疗@王世国$江苏省连云港市双宝乳业有限公…  相似文献   

15.
新生犊牛先天性屈腱挛缩,在牛奶场时有发生,过去病牛多被淘汰。笔者试用“夹扳法”治疗7例,均痊愈,方法如下: 用竹扳做成长约15—20厘米,宽约2—3  相似文献   

16.
幼畜先天性腱挛缩主要发生在屈腱。在牛,本病是最为普遍的先天性缺陷,许多品种的牛都可罹患。犊牛多为两前肢患病,后肢发病的极少。在北京黑白花牛群中,几乎每年每个牛场都有此病发生,就我场牛群而言,1986—1989年初生犊发病率为0.7%强(6/843)。关于该病的治疗,以往大多采用石膏绷带或夹板绷带固定等保守疗法,对严重病例疗效不够理想,且医疗费用较高,病程较长。几年来,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屈腱挛缩分别采用绷带固定和切腱术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奶犊牛屈腱挛缩,临床上并不多见。但是因本病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常导致病牛淘汰,给养牛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们采用夹板简易固定疗法,对数例病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犊牛屈腱断裂症例时有发生。以往在断腱缝合上,多采用扣袢和8字扣袢缝合法。但常因患畜挣扎或起立,屈腱紧张时,造成缝线撕裂腱组织,影响治疗效果。2002年,我站收治一头屈腱割断犊牛,采用“双减法”(减张缝合、减张固定)予以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指深屈肌腱头(简称ICL)切断术用于马后天性屈肌腱挛缩的治疗价值,作者将本技术用于治疗13个指深屈肌腱挛缩病例和3个指浅和指深屈肌腱混合性挛缩病例。临床上人们将年轻马的腱挛缩分为指浅屈肌腱(简称SDF)挛缩、指深屈肌腱(简称  相似文献   

20.
杨云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22-123
指(趾)深屈肌腱切断术是用于马属动物慢性屈腱炎引起的腱性突屈,幼驹先天和后天性屈腱挛缩的一种外科矫形手术。笔者20多年来用马属动物指(趾)深屈肌腱切断术治疗了200多例病例,从患部解剖、麻醉、切口等总结了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