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摆脱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人类脱贫史上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2.
澜湄流域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贫困区域之一,澜湄流域拥有相似的气候、植物物种和地理环境,在减贫经验方面具有相互借鉴的基础。文中在分析澜湄国家贫困演变历程和现状以及森林资源状况基础上,总结我国云南省和泰国林业减贫的成功实践,结合对澜湄流域的贫困林区、森林管理机构和农户的实地调研,阐述了澜湄国家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社区林业减贫的需求,提出了澜湄流域的林业减贫对策与建议,以期助力澜湄流域减贫事业。  相似文献   

3.
正贫困,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历史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消除贫困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谱写了人类反贫史上的辉煌篇章。在我国,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区高度耦合:占国土面积近80%的山区、林区、沙区,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人口、80%的深度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4.
正在过去的5年里,我国累计减贫6800多万人,消除绝对贫困人口2/3以上,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但成绩的背后,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全国还有3000多万贫困人口,如何啃下"硬骨头",打赢硬仗中的硬仗,决定着脱贫的成效和质量。对于今年的脱贫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精准脱贫力度,2018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定下全年减贫  相似文献   

5.
正当新年钟声敲响,亿万中华儿女满怀豪情迎来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20,21世纪进入第三个新十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将要完成,中华民族千年梦想的全面小康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实现。回眸刚刚过去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驾驭"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坚定前行,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从稳中求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到保障民生使群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6年来,我国累计减贫823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85个百分点,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现在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7.
不同贫困程度农户退耕还林的收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剖析退耕还林工程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探究退耕还林工程能否有效提高不同贫困程度退耕农户收入以及缓解退耕地区农村贫困状况,明确该工程对退耕农户收入效应的影响机制,为探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减贫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剔除城镇住户、流动人口样本以及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省份后保留7 150户农村住户样本,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SR)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分别估计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用以检验退耕还林工程能否有效提升退耕农户收入水平,基于收入类型进一步剖析工程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收入影响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明确工程对退耕农户收入效应的影响机制。【结果】基于反事实假设,从家庭整体收入水平来看,参与退耕显著增加了一般贫困退耕农户和重度贫困退耕农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且重度贫困退耕农户的增收效应更明显;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直接效应表现为,与未参与退耕的反事实相比,参与退耕的重度贫困农户的人均转移性收入和人均经营性收入分别增加15.9%和18.6%;退耕还林工程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收入的间接效应表现为,非贫困农户、一般贫困农户和重度贫困农户的人均工资性收入分别提高了4.0%、7.9%和24.6%。【结论】退耕还林工程可增加一般贫困农户和重度贫困农户收入水平。其中,通过人均转移性收入和人均经营性收入对重度贫困农户收入有直接影响;通过人均工资性收入对不同贫困程度农户均有正向间接影响,且随着贫困程度的加深,间接效应越大。因此,对不同贫困程度退耕农户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和非农生产就业的知识技能培训能更有效利用工程资金,可为实现工程增收和减贫目标及建立减贫长效机制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和贫困减少,但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以及农业科研投资都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本文把中国分为八个农业生态区域,利用1990—200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比较了不同区域的农业科研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规划方法,研究了如何优化配置区域间的农业科研投资,从而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科研投资的边际经济收益和边际减贫效果都较为显著,但区域间相差悬殊;优化农业科研投资区域分配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经济增长率和减少贫困人口,但农业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目标之间有些冲突,需要综合权衡两个目标分配各个区域的农业科研投资。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社会发展描绘出的新蓝图,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的重大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至今,在我国广大山区、林区、沙区分布着480个贫困县和许多贫困乡村,这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乡村不能掉队。  相似文献   

10.
正海南昌江王下乡,曾是海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然而从去年"五一"假期至今,这座偏远黎寨却累计涌入游客约10万人,一跃成为海南人气最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74岁的林亚公过去这一年在乡里见到的人,比过去几十年加起来还要多。"这里一穷二白、山高路远,谁愿意来?"林亚公所在的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曾是海南最贫困的乡镇之一。曾经,年轻人在外不敢说自己是王下人,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社会发展描绘出的新蓝图,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最新部署,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城乡融合的重大战略。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劣势地位,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至今,在我国广大山区、林区、沙区分布着480个贫困县和许多贫困乡村,这已经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共同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乡村不能掉队。因此,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林业  相似文献   

12.
贾波 《绿色科技》2019,(16):260-262
指出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的绿色减贫是推进精准脱贫的有效方式,贫困村绿色减贫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需要通过培育扶贫开发工作者和贫困村民的绿色发展意识,构建和创新约束激励、生态扶贫、人才开发等长效机制,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时间新故相推一往无前,奋斗接续发力永不止步。即将过去的2018年,是攻坚克难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年。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这一年,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一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博览会,启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界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看到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中国决心。在广泛征求专家、读者意见基础上,我们整理出2018年度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相似文献   

14.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中国再次走到重要历史节点。十一月八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关系到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会议,将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的发展确立方向。回望过去的十年,风云际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牢牢把握机遇,在不平坦的道路上迎难而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黄金岁月"。  相似文献   

15.
在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王光美倡议下,1995年2月,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社联合发起了一项专门救助贫困母亲的行  相似文献   

16.
<正>"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向世界宣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70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将一片片荒凉  相似文献   

17.
<正>时间新故相推一往无前,奋斗接续发力永不止步。奋斗的征途上,一个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正是我们前行的坐标。即将过去的2018年,是攻坚克难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第二艘航母出海试航,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水上首飞,北斗导航向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这一年,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这一年,举办首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以政府牵头、靠政策推动的大规模扶贫工作已进行了整整 10年。但到 1996年底仍有 6 80 0万人处于贫困线以下 ,而减贫速度却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 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使得因政策因素导致贫困的黄淮海地区迅速脱贫 ,但主要原因还是剩余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资源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的中西部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风沙危害区 ,有的缺乏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生产的条件 ,脱贫难度增大。就山西来讲 ,全省有 50个贫困县 ,主要集中在山区、丘陵区。由此看来 ,我国目前的贫困问题 ,主要是贫困山区问题。分析我国贫困山区的特点 ,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三五"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发展林下经济事关民生林业与生态林业工作大局,事关"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龙岩建设,"十三五"期间,发展龙岩林下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一、现状与特点龙岩是全国重点集体林区、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平原林业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农村改革的大潮迅速发展起来的。到1991年底,全省94个平原、半平原县已全部达到林业部颁发的平原绿化标准,成为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最多、面积最大的省。古老的中原大地崛起一项庞大的“绿色产业”。河南是农业大省,平原面积达9.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7%,拥有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和70%的耕地。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形成了大面积连绵起伏的沙丘和风沙盐碱地。过去,树木稀少,风沙肆虐无阻,“车在滚滚尘中去,人在沉沉雾里行”,农业种不保收,群众经济贫困。如今,绿化了的千里沃野,林网如织,林带纵横,绿浪滔滔。全省平原地区林网面积达到346.7万公顷,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