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在南方高大平房仓实施以进口大豆水分12%、杂质2%、储粮平均温度20℃~24℃、粮堆氧气浓度5%为储藏工艺指标控制参数,根据来粮质量、时间、温度等特点确定入库管理工艺,采取春季密闭隔热,夏季空调、内环流控温与充氮气调相结合,秋冬季通风的储藏工艺技术路线,控制影响大豆储藏安全的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达到既确保大豆储存安全,又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为南方高大平房仓进口大豆安全储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空调控温储藏在中温高湿储粮区对进口大豆仓温、粮温和大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调仓能较好地保持大豆的品质,抑制大豆虫害的发生,避免熏蒸,经济可行,能确保大豆安全度夏和实现绿色储藏。  相似文献   

3.
戚浩 《粮食储藏》2023,(1):20-23
针对进口大豆储藏特性差的特点,以中温高湿储粮区的进口大豆浅圆仓存储为例,集成机械通风技术、富氮气调技术、内环流均温技术和空调控温技术等绿色储粮措施,结合储粮区气候特点,选择适当的储粮技术应用时机,开展了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集成工艺储藏实践。结果表明:该绿色集成储藏工艺可实现中温高湿储粮区浅圆仓进口大豆长期安全储藏,可降低0.595 kW·h/t的吨粮保管能耗。以期为中温高湿储粮区的进口大豆浅圆仓绿色储藏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豆安全储藏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曹毅  崔国华 《粮食储藏》2005,34(3):17-23
在综合分析大豆主要储藏特性、影响因素和保管要求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大豆储藏技术工艺,提出综合应用通风储藏、低温储藏和间歇密闭等储粮技术,可确保大豆安全储藏,并达到延缓品质劣变、控制虫霉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储存大豆水分降低带来的数量减少问题,项目组结合东北地区大豆储藏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了大豆保水储藏技术工艺,通过采取分阶段通风降温及平衡水分、适时排热散湿、粮面隔热压盖、膜下机械补冷环流均温、缓速通风均衡降温等技术措施,达到了安全储粮和保持水分的目的,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保温性能非常差的简易平房仓进行大豆低温储藏度夏试验。针对简易平房仓保温性能差,热量容易进入粮堆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天气,开启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可以将热量排出仓外,再通过地下冷源二次降温,仅环流4 d,试验仓最高粮温降到20℃以下,实现了大豆低温安全储藏。试验仓度夏期间,大豆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充氮气调储藏对大豆老化的影响。控制氮气体积分数分别为98%和78%,比较了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大豆发芽率、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氮储藏和普通储藏的大豆种子在储藏过程中发芽率会逐渐下降,水分12.2%的大豆在20℃储藏180d时发芽率保持在85%以上,而高温(30℃)高水分(14.9%)储藏大豆储藏至90d时,发芽率已降至零,种子完全丧失活力;充氮储藏的大豆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比普通储藏的对照组大豆低,根据相关性分析,发芽率、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充氮气调储藏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豆在储藏过程中的老化。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粳稻和优质籼稻保质减损绿色储藏工艺优化与示范”,南方稻谷准低温储藏试点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稻谷全周期控温储藏工艺、粮仓隔热改造措施、粮堆表层靠墙垂直热皮粮温控温等关键技术。多个粮库应用实践表明,通过不同综合控温技术方式,所有的示范仓均实现了准低温储藏,储藏稻谷品质保持良好,延长了保质储藏期,为稻谷购销轮换争取了更多市场时机,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央储备稻谷、玉米在南方高温高湿、中温高湿地区推行控温储藏技术,是延缓品质劣变、控制品质沉降速率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粮库控温储藏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具体做法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为各地控温储藏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进口大豆不耐高温的储藏特性,决定了储粮温度对大豆储存期间的重要性,如果储粮温度过高,会加速大豆品质劣变速率,而且还会导致大豆的走油赤变,对后期的加工品质、经济效益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大豆在浅圆仓内储存期间仓温、墙壁对其的影响,从而找到好的解决方法来改变大豆的储存环境。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储藏管理技术是影响种子种植质量的关键所在,而不同的农作物种子在存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了保证存储质量、提高存储效率、降低存储过程中种子的浪费问题,有效提高农耕产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对玉米和大豆种子储藏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豆的储存特性和天津地区夏季气候特点,以及储粮仓房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控温储粮技术,包括仓房外顸部水幕喷淋降温;仓房外项部、墙身遮阳网隔热;仓房内聚苯乙烯隔热板吊顶控温等,在高温、高湿的夏季,使储粮仓房最高仓温降低3℃~3.3℃,最高粮温降低2.2℃~3.2℃,抑制了虫、霉的繁育,提高了大豆在储存期间的稳定性,保证了大豆安全度夏,取得了较好的储藏效果。  相似文献   

13.
Ranjana Narayan等报导,将1976,1982和1984年收获的大豆分别于室温(16℃——40℃,相对湿度50——90%)下储藏,并对储藏时间为9年、3年、两年和1年的大豆进行了理化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大豆色泽由乳黄变为浅褐色.储藏三年的大豆有轻微的虫害感染,而储藏九年的则被害虫严重侵害.储藏前后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南方地区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延长高水分大米储藏期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条件相近、不同批次的高水分大米进行试验研究,探索在南方气候条件下,高水分大米延长安全储藏期限、实现保质保鲜的有效措施。研究期间,我们通过对比试验,对采取不同保管技术措施储藏大米的粮温、品质等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单一的保管措施,利用延长粮堆成堆时间、粮堆布设通风道、负压通风、六面密闭熏蒸以及准低温储藏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保管高水分大米,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和控制粮温,减缓大米的品质劣变速度,有效实现保质保鲜,延长高水分大米的安全储藏期限。  相似文献   

15.
大豆储藏在不同的地区和各种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为:1、大豆品质与水溶性氮、发芽率,总酸度,酸价和脂溶性磷酯相关。2、当大豆中水溶性氮指数低于70%,或是大豆油酸价是4mg KOH/克时,大豆不能再储藏。3、大豆品质变化指标与储藏时间,储藏温度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以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羰基值为评价指标,探讨了在20℃、25℃、30℃、40℃条件下,常规储藏、充入纯氮、98%氮气、95%氮气的大豆原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大豆原油储藏过程中,温度对油脂品质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氮气浓度。整个储藏过程中,酸值变化较为平缓,过氧化值在储藏过程中出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现象,茴香胺值和羰基值在整个储藏过程中不断升高。大豆原油在储藏过程中,储藏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下。充氮储藏大豆原油,能很好地抑制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和羰基值的升高,氮气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7.
高温高湿地区浅圆仓大豆气调储藏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翁胜通 《粮食储藏》2010,39(5):26-28
探讨了氮气气调储藏技术在高温高湿地区对进口大豆保管中杀虫、抑菌的效果。结果表明:大豆仓实施气调储藏杀虫效果理想,避免或减少熏蒸,推进大豆实现绿色储藏,但防霉抑菌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8.
大豆储藏品质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晨斌  吴青 《粮食储藏》2007,36(6):36-39
通过对不同类型仓房、不同储藏形式的大豆进行品质分析,说明在不同储藏条件下,温度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同等条件下散仓储藏形式的大豆品质要优于包装储藏形式的大豆.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大豆储藏特性,在三年半储存时间里,我们采取控制仓内温度、湿度、预防虫害等方式,控制好大豆储藏条件,延缓了储存大豆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20.
用磷化铝片剂对混合的大豆进行熏蒸,再在室温下[28(±2)℃]对带壳的、脱壳的和大豆粉在密闭的塑料容器、村聚乙烯织物的聚丙烯袋和一般的聚丙烯袋里储藏12个月,以寻找较好的大豆储藏形式,保持营养品质。这项研究表明,干燥的带亮大豆储藏在密闭容器或储藏在村聚乙烯织物的聚丙烯袋内效果最好。去壳大豆和大豆粉不宜储藏在一般聚丙烯袋内或一般的麻袋内。储藏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刘平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