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高效引诱剂实仓诱捕储粮害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特定的组分,利用食物中的挥发性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几种主要储粮害虫的信息素成分进行混合,利用多孔淀粉进行包埋,制成的一种高效引诱剂。分别在山东省鲁北国家粮食储备库和广东省中山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对这种高效引诱剂进行了实仓的诱捕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引诱剂在山东鲁北库不仅可以有效预测到储粮书虱的发生,与传统的扦插取样检测相比,其诱捕的数量和实际发生程度一致;且可以预测出害虫发生的部位。在广东省中山市储备粮管理公司的实仓结果表明,与TraceR○翼型诱捕器及其配方的诱芯的诱捕效果相比,该引诱剂和自制诱捕器结合对储粮书虱具有显著的诱杀效果,最高每天诱捕到的数量为6500头书虱,并且发现诱捕器放在西北角和西南角时诱捕书虱的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信息素诱捕器、波纹板诱捕器、探管诱捕器和人工取样过筛方法,在夏季害虫发生初期跟踪监测了高大平房仓散存稻谷粮堆表面的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诱捕器检测可以比人工取样过筛检查早1个月以上发现害虫,插入粮堆表面下的探管诱捕器只可以诱捕到麦蛾成虫,波纹板诱捕器可以诱捕到麦蛾、玉米象和锈赤扁谷盗,信息素诱捕器可以诱捕到麦蛾和锈赤扁谷盗(但未包括玉米象)。在麦蛾、玉米象等都有发生的情况下,人工取样检查要晚1月后才发现少量书虱和锈赤扁谷盗。诱捕器监测粮堆表面害虫表现出了发现害虫早、数量多、种类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杨大成 《粮食储藏》2001,30(2):10-15
有3种富士诱捕器分别在各类加工厂的仓房、用塑料薄膜密闭的粮库“双低仓”和不密闭的仓库中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用信息素制作的诱捕器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诱捕害虫、灵敏、准确、持效期长,对人无毒、不污染粮食,用于虫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仓虫种群的活动,为及时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稻谷粮仓内试验了带有昆虫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的诱捕器检测与控制锈赤扁谷盗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为:在平均粮温19℃以上时锈赤扁谷盗成虫可以活动并被诱捕器诱捕到;平均粮温21℃~22℃时采用取样筛检法未能检测出害虫时已有较多成虫被诱捕到。在较低粮温(23℃)下,同一天的早、中、晚三个时段诱捕器诱捕害虫的数量差异不明显。当粮温25℃下单个诱捕器诱捕锈赤扁谷盗成虫达30头以上时,取样筛检法的检测结果仍属于基本无虫粮等级。当取样筛检结果还处于一般虫粮等级时,单个诱捕器诱捕到的成虫数量即可达40头以上。采用具有昆虫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的诱捕器在温度升高时诱捕数量增多,对害虫种群控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用比较了几种不同的缓释技术:变性淀粉的两种包埋工艺和硅胶垫缓释及其在不同的诱捕器中对储粮书虱混合引诱剂在实仓中对书虱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变性淀粉与琼脂混合后的混合引诱剂不仅引诱的时间延长,最长时间达到5个多月,而且引诱的数量和其它缓释技术相比,差异显著(P<0.05)。另一方面,变性淀粉包埋的引诱剂结合自制的粮堆专用的诱捕器中诱捕效果显著高于硅胶垫包埋的诱芯。说明了变性淀粉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性的缓释剂用于储粮书虱混合引诱剂产品中。  相似文献   

6.
用比较了几种不同的缓释技术:变性淀粉的两种包埋工艺和硅胶垫缓释及其在不同的诱捕器中对储粮书虱混合引诱剂在实仓中对书虱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变性淀粉与琼脂混合后的混合引诱剂不仅引诱的时间延长,最长时间达到5个多月,而且引诱的数量和其它缓释技术相比,差异显著(P<0.05).另一方面,变性淀粉包埋的引诱剂结合自制的粮堆专用的诱捕器中诱捕效果显著高于硅胶垫包埋的诱芯.说明了变性淀粉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性的缓释剂用于储粮书虱混合引诱剂产品中.  相似文献   

7.
书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近年来,书虱在我国“双低”储粮中已上升为优势种群,引起了广大储粮保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书虱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书虱发生的生态因子以及采用气调技术、生物措施、化学药剂、诱捕法和惰性材料等方法进行防治的优缺点,提出出书虱综合治理的对策,这对于进行书虱的抗药性和抗气性治理,防止书虱的发生危害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诱捕方式(频振式杀虫灯、干式诱捕器、三角形粘胶诱捕器)对玉米地玉米螟和棉铃虫成虫的田间诱捕效果,在兵团第四师六十四团开展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亚洲玉米螟,频振式杀虫灯的诱捕效果优于性诱器,3种性诱器处理中,以浙江宁波纽康生物生产的性诱捕器+诱芯诱捕的玉米螟数量最高;对于棉铃虫,干式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频振式...  相似文献   

9.
我库地处山东省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气爽,冬季寒冷少雪,极端最高气温41℃。我库在书虱防治方面一直进行探索应用,为确保储粮安全,在书虱较严重的仓房,进行玫瑰香精诱杀试验,以控制和除治书虱。  相似文献   

10.
在高大平房仓散装小麦堆中夏季高温期间分别采用取样筛检和探管诱捕器诱集检测的方法,定点检测粮堆中发生的书虱和锈赤扁谷盗的数量,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到害虫的数量均随着夏季环境温度的上升和粮温上升而增加。在粮温21~31℃的情况下,每间隔3 d检查探管诱捕器中的害虫数量与取样筛查的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以代表性的检测点进行比较,对于书虱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线性关系为:Y=0.329x-7.1423,对于锈赤扁谷盗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线性关系为:Y=0.1489x 0.9363。  相似文献   

11.
在本试验条件下,陷阱测虫器在高大平房仓内可检测出书虱、玉米象、谷蠹、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印度谷蛾幼虫等害虫。用陷阱测虫器调查书虱种群数量变化动态,书虱在仓库粮堆内不同方位的分布与用扦样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平房仓散储小麦降温期间嗜虫书虱的种群密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平房仓散装小麦堆秋冬降温期间采用取样手工筛检和探管式诱捕器诱集的方法,定点检测观察了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的种群密度变化。结果表明,嗜虫书虱在小麦堆的种群变化因粮温的降低而减少。在粮温15℃以上时,可以检测到较多的书虱成(若)虫,当粮温降到5~2℃左右时,检测到的书虱密度几乎为0。在粮温25~1℃的散储小麦堆中,采用探管式诱捕器诱集每7 d检测一次的方法与取样手工筛检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灯光诱杀和DDVP诱杀是利用储粮害虫趋光性和趋香性进行防治的常用方法。通常灯光诱杀是使用220 V外接电源通过导线供给灯泡工作,或采用充电式照明实施诱杀。如仓内长时间使用该方法,存在火灾隐患和仓温升高的副作用,充电式照明则存在持续工作时间不足的缺点。因此,如何把灯光诱杀和香饵诱杀结合起来,达到持续、有效、安全、节能的效果成了值得尝试的课题。通过多次试验,用LED灯和DDVP为香饵制作的灯光诱捕器能有效捕杀趋光性和趋香性储粮害虫。  相似文献   

14.
对卷材粘虫板应用于书虱爆发期的防治效果及成本进行评估,探索将其应用于书虱防治的可能性。通过在粮仓书虱发生严重区域铺高卷材粘虫板,诱集40 d,虫口密度下降率达到70%,一定程度抑制了书虱数量的增长,且应用成本不高,可以考虑作为解决书虱防治难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豆在自然条件下储存,易遭受鳞翅目(蛾类)害虫危害,特别是夏、秋季节,蛾和幼虫非常难防治,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鳞翅目(蛾类)害虫具有的趋光性和趋味性特征,在储粮区域内安装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和气味信息杀虫剂,构成双重诱捕杀虫法。试验表明,该方法达到了节能减排环保的效果,实现绿色生态环境下储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大力开展“四无”粮仓运动中,怎样巩固现有成果,并向“四无”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低虫口密度储粮中的害虫问题。各种诱捕方法(其中也包括普通灯光诱杀),过去也作过一些试验,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限,应用起来总不太理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了一种波长为3650—4000(?)的紫光灯, 目前已在农业上用来诱捕水稻三化螟收到了显著效果。但对储粮害虫是否有效,效果多大,这还是一个新问题。因此,我们于1979—1984年三次结合学生的毕业实习,在渠县城效粮站、梓潼复兴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波纹板储粮害虫诱捕器在立筒仓散装粮面的使用,分析其结果,得出诱捕器法平均值与扦筛法测值关系:y=2.4405x 0.877,R2=0.9852,相关性强;害虫诱捕器的最高值与扦筛法测值关系:y=1.2333x 6.9333,R2=0.5518,相关性弱.而诱捕器在包装粮堆表面使用表明:诱捕器法最大值与扦筛法测值关系:y=1.3682x 0.8885,R2=0.874;诱捕器法平均值与扦筛法测值关系:y=1.1135x-0.077,R2=0.8908,相关性尚可.害虫诱捕器在散装粮面的使用,相对传统方法简便易行,数据可信,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库尔勒市及其周边果园梨木虱的发生规律、为害情况及黄色粘虫板的诱杀效果,于2021年梨木虱成虫活动期,利用黄色粘虫板按五点取样法定期调查成虫诱捕数量,分析其当年发生动态;并于梨木虱活动期之后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调查对照区果园与悬挂黄板处理区果园的梨木虱为害率,对比分析黄色粘虫板对梨木虱为害的防控效果。经调查,在库尔勒地区,梨木虱主要在嫩梢期、花期前后、及果实成熟期前为害,全年有两次虫口发生高峰,分别在3月底和4月底。至8月初库尔勒地区梨木虱数量开始大幅减少,其为害几乎贯穿梨树的整个生长期。黄板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梨木虱成虫出枝活动期是防虫控害的关键时期,处理区梨木虱较对照区为害率减少43.76%。这说明悬挂黄色粘虫板对梨木虱为害有实质性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诱捕器与诱芯对桔小实蝇的诱捕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制作方法诱捕桔小实蝇效果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自制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比厂家生产的Steiner诱捕器效果好,在2个试验点诱杀效果分别提高了78%和49.8%。用棉花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用诱蝇醚包装瓶直接当成诱芯使用效果好,诱杀效果分别提高30%~47%、50%~57%。  相似文献   

20.
采用GJ89型良虫陷阱检测器对钢板仓害虫物种分布组成及主要害虫书虱和螨类在不同储藏期各部位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4月仓库昆虫物种组成简单,为书虱和长角谷盗两种,分别占捕获总虫量的99.5%及0.5%;8月份仓库昆虫7种,主要种类是书虱和螨类,分别占捕儿总量的61.9%和38%,次要害虫种类有赤拟谷盗、长角谷盗、玉米象、谷蠹及花斑皮蠹。不同储藏期、不同粮层、不同方向害虫分布存在差异。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