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古典园林往往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文化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同时期的古典园林的风格。中国与韩国的古典园林在历史空间上有一定的连系性,又各有独到之处。在文化思想方面也不例外,类似的传统观念,在古典园林中就有不同的体现,对此,文章分析了阴阳五行思想、神仙思想和儒教思想在中韩古典园林中的差异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历史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气质与特征,使得人与自然、人与艺术和谐相处这一理念得到深刻地体现。深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可以从其美学意蕴角度出发做一些深入地探讨,以挖掘出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的现代价值,使中国古典园林在新时期得到发扬光大。1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1.1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推崇的是"小中见大"的理念,尤其是宋代园林设计,在细节的处理上,反映了宋代园林设计者的自觉追求。而到了明清时期,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文化瑰宝,更是全人类珍惜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对世界建筑美学、历史文脉等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古典园林对我国现代艺术和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及其不可替代作用的论述,阐明随着造园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视影的逐步开阔,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艺术传承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我国古典园林竹文化历史悠久,竹子在古代就被广泛栽植。通过盘点竹子在各个时期的栽培历史,剖析了古典园林竹景的造园艺术,以弘扬中国古典园林竹文化之精华,更重要的是将传统的艺术手法因地制宜地应用到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使我国的园林竹景造园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扎根于本土,是适应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瑰宝。在社会高速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中国古典园林也需要不断继承与创新,才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并得以健康发展。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观与当代社会生态文明观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态设计理念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在理念与山水城市之间的构建关系。希望能通过深入的探究,让中国古典园林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文学对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史和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回溯与再现,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时期的每一种文学形式都对园林在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园林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历史的进程,从而更好地开展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7.
王瑞强 《林产工业》2023,(10):99-100
<正>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注重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表达,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手法,将自然、人文、历史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能够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而运用国画元素和古典园林意境的手法创造出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独有一种幽静、雅致、古朴、自然的环境氛围,使人们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在本文中,将探讨纪录片《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中的国画元素与古典园林意境共通之处,为优化园林设计理念,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西泠印社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典型的山地园林。它位于西湖风景区,依托周边环境优势,整体依山而建,在总体布局、空间分布、意境营造方面形成了其独特的氛围和气质,被陈从周先生誉为"湖上园林之冠"。对西泠印社的历史、空间营造以及园林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其独有的文化艺术特色,探析了其空间布局之精妙以及意境之深远,以便更深刻地理解传统古典园林的造景文化及内涵,为现代景观设计的意境与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运兴 《广东园林》2007,29(5):13-14
在中国古典园林四大构成要素中,石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历史发展和传统山水审美的角度,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背景,就置石的艺术手法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0.
湖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文中结合针对湖州府城吴兴区和典型市镇南浔古镇为重点开展的湖州古典园林实地调查及大量古籍文献资料,从园林的历史脉络方面对其起源、发展、全盛、衰败和最后的昙花一现等几个历史阶段进行梳理分析,为湖州园林的保护、开发、传承提供历史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其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通过分析水景在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及作用,结合创作实践,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式给予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而叠石艺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特有的、独具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海是一座有着840多年历史的古典皇家园林,北海的叠石艺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景观丰富。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北海的叠石历史沿革、叠石类型及分布区域、叠石的价值与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北海叠石景观保护与传承中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私家园林都有其独特性。山东作为早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发源地之一,不论造园水平、文化内涵还是地域风貌都有其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是私家园林建造的兴盛时期,留下大量的可供考证史迹文献,然而大量传统的山东园林现今都已经荒废,少数幸存的私家园林被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的声誉所掩,山东地区私家园林渐渐销声在历史的长河,研究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和实地调研,对明清时期山东私家园林进行分析,总结其造园要素、选址布局等特点,挖掘造园艺术上的文化特色、建筑特色、石水特色和植物特色,为保护山东私家园林的地域性特征提供理论依据,对山东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式"是目前中国景观设计的一种风格。"新中式"景观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现代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古诗词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古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提取其在中国古典园林运用中的精髓,并运用到澄江县晨辉会所庭院"新中式"景观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浅析现代园林设计师继承古典园林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爽 《广东园林》2008,30(3):25-26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园林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当西方规则式园林随着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之后,中国古典园林正在逐渐被遗忘中。这种遗忘,不只是世人对它的遗忘,更多的来自于园林设计师自身的遗忘。怎样继承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师必须关注的问题,继承中要跨越哪些障碍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该文就从古典园林的特点分析找出现代园林设计师在继承古典园林时所要遇到的古典文学和绘画两大障碍。  相似文献   

16.
受自然及人文环境差异的影响,并同时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北方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各具特色又颇有共性,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一法多式"的造园思想.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清代私家园林为例,通过对造园要素的调查分析,对两者造园艺术的不同点进行对比,并从形式手法、意境追求和细节处理等方面探讨总结了两者造园艺术的相同之处,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地域差异及历史文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其独特的造园思想,以何园作为研究对象,从园林建筑要素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归纳了何园的建筑艺术特色、何园自身的建筑景观规划布局和其独特的建筑思想。提出了何园结合西方和中国的园林造园思想,形成了具有其何园自身独特建筑景观的扬州古典园林,这也对后期修复何园部分建筑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植物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内涵的体现、意境的形成,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取代和超越的。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园林中以植物为造景主题的景点题名进行梳理,从植物景点命名历史发展来探析植物文化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寺观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重要支系,具有丰富的宗教内涵、人文内涵以及历史底蕴,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对通海县秀山的寺观园林进行调查,对其园林选址、建筑格局、空间处理、植物配置、宗教文化进行分析,总结其园林构景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园林作为一门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受一定的设计观念影响和支配的。设计观念在一定意义上说,即是审美观念,它的形成,既有其历史文化的背景,又有其时代的背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支配下产生和发展的。随着传统文化的衰败,古典园林最终无法摆脱日趋没落,乃至衰亡的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