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试验以Vangal、波C、讷16、春薯4号和内薯7号5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添加物硝酸银、活性炭、马铃薯提取液对马铃薯花药培养的褐化率和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20mg·L-1硝酸银、0.5g·L-1活性炭和50g·L-1马铃薯提取液能够提高马铃薯花药愈伤诱导率,同时褐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克新13号、克9723-20和讷16等8份马铃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L3(2 81×48)正交设计,对影响马铃薯花药褐化、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胚状体发生率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花药培养对基因型有很大的依赖性,讷16、克9723-20、俄8和波C等4份材料具有较强的花药培养再生能力;花药接种密度对褐化率影响较大,40个.瓶-1的花药接种密度比较合适;硝酸银浓度30 mg.L-1、活性炭浓度200 mg.L-1能有效地减轻花药的褐化程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最大,NAA 0.5 mg.L-1、2,4-D 1.0 mg.L-1、KT 0.5 mg.L-1的配比适合多数材料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胚状体的发生,以麦芽糖代替蔗糖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培养基中加入马铃薯提取液能够促进胚状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褐化是芦荟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严重影响组织培养的效果。以库拉索芦荟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5种防褐剂活性炭、硝酸银、维生素C、L-谷氨酰胺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愈伤组织诱导中褐化现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防褐剂都具有抑制外植体褐化的作用,其中15mg/L的AgNO3是最合适的防褐剂,其外植体褐化程度最轻,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且愈伤组织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4.
抑制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褐化是植物组织培养中一种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组织培养能否成功。为了控制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选取‘丹黄25’、P138、H21 3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着重探讨胚龄,2,4-D、甘露醇、L-脯氨酸和AgNO3浓度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选取授粉11天的‘丹黄25’幼胚、13天的P138和H21幼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待长出愈伤后转移到添加2 mg/L 2,4-D、10 g/L甘露醇、10 mg/L L-脯氨酸、10 mg/L硝酸银的继代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褐化率显著降低,表明培养基的种类及添加物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稻愈伤组织发生褐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水稻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与褐变发生有关的五种影响因系。结果表明,水稻基因型的影响在所研究的诸因系中居首位。水稻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发生褐变的褐化率差异很大,品种间最低与最高褐化率可相差6.67倍。培养基的不同pH值对愈伤组织褐变发生也有明显的影响。在灭菌前培养基pH6.0~6.4(灭菌后pH5.6~6.0)范围内,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最低,而当大于或小于此pH范围时,褐化率则明显上升。培养持续期在1~3周内,愈伤组织的褐化率与褐化指数均随培养期延长而增加。用水预先浸胚处理可增加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褐化率。紫外光预先照射稻胚处理也会增加愈伤组织的褐化率,但其影响程度基因型间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优化籼稻品种的组织培养特性,以N6培养基为基础,分析了微量元素3种不同浓度处理对籼稻品种粤泰B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影响不大,而对褐化的控制有明显的影响,在1.2倍浓度下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最低为10.35%,并且愈伤组织致密、状态较好,0.8倍次之,褐化率为26.15%,而一般使用的1.0倍浓度下褐化率为44.55%,褐化情况是最严重的,并且愈伤组织软化,状态很差。  相似文献   

7.
以木薯试管苗顶部1~3处的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种类、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不定芽生根的影响,并探讨了愈伤组织褐化过程中减轻褐化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含0.5~1.0 mg/L 2,4-D的改良MS培养基上,可诱导木薯叶片产生愈伤组织,其愈伤诱导率为73.33%~89.44%;在愈伤组织的继代过程中,添加了200~300 mg/L PVP的处理可减轻愈伤褐化和提高愈伤增殖率;产生不定芽的最适激素条件是在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0.75~1.00 mg/L ZT;不定芽产生的嫩枝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25~0.50 mg/L IBA的条件下,其生根率达81.13%~90.63%。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处理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8年生杜鹃红山茶为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材料、灭菌方式、培养基种类、激素种类及配比、活性炭浓度等对杜鹃红山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灭菌方式下,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均明显高于叶柄外植体和花瓣外植体.采用0.1%HgCl2灭菌5 min,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48.89%.(2)MS培养基是最适合叶片和花瓣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叶片和花瓣在该培养基中的愈伤诱导率均最高,分别达42.12%、37.62%.(3)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与GA3对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率具有显著影响,低浓度的6-BA和高浓度的GA3有利于提高愈伤诱导率,愈伤诱导率最高的激素组合为1 mg/L 6-BA+1.5 mg/L NAA+0.6 mg/L GA3,诱导率达61.67.(4)外植体褐化率随添加活性炭浓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添加活性炭浓度为1.2 g/L时,叶片和花瓣外植体褐化率最低且愈伤诱导率处于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番茄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个番茄F1代杂交种的花药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材料基因型、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不同浓度的2,4-D、蔗糖和硝酸银对番茄花药培养中组织褐化和愈伤组织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银和材料基因型是组织褐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2,4-D,而蔗糖和低温处理的影响较弱。06-176经低温48h处理,培养基中添加2,4-D0.1mg/L、蔗糖120g/L和硝酸银50μmol/L是减轻组织褐化的最佳培养组合;而2,4-D是愈伤组织生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材料基因型和低温处理,蔗糖和硝酸银的影响较弱。06-506经24h低温处理,培养基中添加2,4-D1.0mg/L、蔗糖30g/L和硝酸银50μmol/L是提高愈伤组织发生率的最佳培养基组合。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甘孜藏族自治州野生手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茎尖、根尖、侧芽)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4-D、6-BA、NAA)对手参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检测愈伤组织中药用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茎尖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根尖和侧芽,在MS+NAA 0.5 mg/L培养基中手参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59.5%),且单独添加生长素时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于组合添加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根尖的褐化率最高(100.0%),茎尖的褐化率最低(38.5%);附加NAA 0.5 mg/L的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天麻素和dactylorhin A含量均高于附加2,4-D 0.5 mg/L的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手参的品质,增强我国药用植物产业的竞争力,为后续商业化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一些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的头孢霉素既能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又不影响幼胚的愈伤诱导;诱导和筛选培养基中添加5 mg/L硝酸银能有效抑制玉米愈伤组织褐变,显著改善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化培养基中添加2μmol/L的嘧啶醇能延缓试管苗的生长速度,使苗更健壮。利用优化的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将抗草甘膦基因(EPSPS)转入玉米杂交材料HiⅡ中,获得了PCR阳性植株。  相似文献   

12.
金钱树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褐化的防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培养基MS+NAA1mg/L+6-BA2mg/L,对金钱树的老熟叶片进行培养,35天后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80%。在继代培养中,采用液体培养对防止愈伤组织的褐化效果最佳,在培养基中添加1g/L的活性炭,采用N6培养基而不用MS培养基,对防止愈伤组织的褐化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外源激素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胀果甘草下胚轴、子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胀果甘草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2,4-D以及6-BA、NAA组合下的子叶、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化率均具有极显著差异;NAA对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好于2,4-D,较高浓度的6-BA、NAA及较低浓度的6-BA、2,4-D更易导致下胚轴、子叶愈伤组织的褐化;供试范围内胀果甘草下胚轴和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mg·L-1NAA+0.5mg·L-16-BA和MS+2.5mg·L-1NAA+0.5mg·L-16-BA.  相似文献   

14.
椰子愈伤组织诱导与防褐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椰子成熟胚和幼花序研究了愈伤组织诱导和控制褐变的方法。结果表明:椰子幼花序比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的速度快且效果好。在幼花序愈伤组织的诱导中,以佛焰苞长度为16.5 cm的幼花序诱导效果最好。在Y3培养基中添加浓度为25 mg/L的2,4-D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加入2.5 g/L活性炭和5 g/L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于培养物褐变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水稻愈伤诱导、愈伤继代等过程中,影响愈伤褐化因素较多,包括水稻基因型、培养条件、培养基成分以及继代时间等,且不同因素对愈伤褐化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简要概述了引起外植体和愈伤组织褐化的机理、褐化类型及引起褐化的因素,同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甘蔗嫩叶鞘外植体褐变相关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个甘蔗品种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甘蔗品种、取样季节和光照培养条件对外植体褐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基本培养基中,以N6培养基的外植体褐化率最高(35.44%);当蔗糖浓度为40g/L时,外植体褐变程度最大,而当蔗糖浓度为30g/L时,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最高;不同甘蔗品种之间的外植体褐化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以Badila的最高,福农81-745的最低;在冬季取样,6个品种外植体褐化率极显著增加,而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则极显著降低;与全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12h/d)的外植体平均褐化率(35.44%)显著增加。因此,在春季取样、采用适当的基本培养基和蔗糖浓度,在暗条件下对甘蔗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可显著减少外植体褐化率,并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相似文献   

17.
以'冬美人'(Pachyveria pachyphytoides Walth)的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从不同外植体、消毒方式、激素浓度、光源等方面研究了'冬美人'外植体在诱导愈伤组织过程中适宜的培养条件与环境因素.结果表明,'冬美人'愈伤组织诱导最适宜的外植体为叶片;在消毒方式上,采用75%酒精中浸泡5s,0.1%HgCl2溶液浸泡10s,1.5%抗坏血酸溶液浸泡10s,可以大幅度减轻外植体褐化的程度,并且污染率也较低;不同类型光源,以日光灯培养效果最好,褐化程度也相对较轻;在激素配比上,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1.0mg/L,诱导率为64%;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可以少量减轻外植体的褐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马铃薯品种秦芋31号试管苗诱导愈伤的器官来源,以秦芋31号茎尖为材料.在5种含不同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两种植物激素(6-BA,KT)对秦芋3l号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观察愈伤组织的生长状态,并对共诱导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秦芋31号茎段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0mg/16-BA+1.0mg/1KT,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可达63.3%。而高于2.0mg/1的激素浓度会产生体积过大、膨松、褐变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9.
非洲菊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洲菊深圳5号为材料,研究了几种因素对非洲菊花托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托在1/2MS 6-BA 10 mg/L NAA 0.2 mg/L IAA 0.3 mg/L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的速度最快,诱导率达100%;花托在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较少褐变,且易分化不定芽;将愈伤组织转接到1/2MS 6-BA 3 mg/L NAA 0.2mg/L IAA 0.1 mg/L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可有效降低褐化率,不定芽分化率达67.5%、不定芽平均数为2.3株,指出高效的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再生频率为非洲菊基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中华卷柏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外植体、不同光照条件、不同激素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茎尖是诱导中华卷柏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2)黑暗培养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发生;(3)茎尖在1/2MS+6-BA 0.5 mg/L+2,4-D 2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率最高,达55.6%。同时研究了不同继代时间对愈伤组织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 d继代1次可使褐化率降至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