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不同色温白光LED光照处理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色温3000K光照12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5000K和5700K处理,在色温5700K光照16h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显著高于色温3000K和5000K处理,但与色温3000K光照12h处理无显著差异,二者均显著优于荧光灯下培养材料。色温3000K处理的最大茎粗出现在光照16h培养环境下;色温5000K处理的最大茎粗出现在光照14h培养环境下;色温5700K、不同光照时间处理间茎粗的差异不显著,但色温3000K光照12h、色温5000K光照14h、色温5700K光照16h处理的铁皮石斛组培苗茎粗与荧光灯12h下培养材料的茎粗无显著差异。不同光照环境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最低生根数量也在5条,达到铁皮石斛优质苗对根数的要求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色温3000KLED白光完全可替代荧光灯应用于铁皮石斛组培苗培养,光照时间以12h为宜。  相似文献   

2.
以兰花‘霞光’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R)、蓝光(B)、绿光(G)和白光(W)等不同光质的配比组合光对组培苗进行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兰花‘霞光’组培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红蓝绿复合光(RBG)、单色红光(R)和红蓝复合光(1RB)对组培苗的株高、叶长、叶数、根长、根数等有影响,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1RB处理下植株的干重显著高于CK。(2)与CK相比,在白光光源(W)下,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光质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3)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霞光’组培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比之下,LED红蓝白复合光(RBW)处理下的‘霞光’组培苗长势最好,可替代普通荧光灯光源,作为‘霞光’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ED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也为碧玉兰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蓝、绿光等,进行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碧玉兰组培苗在单一红、蓝光下均生长不良,复合LED光质下形态正常。红蓝绿复合光(RBG)处理的叶片色素含量最高。红光有利于可溶性糖的合成,蓝光有利于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红蓝复合光(2RB)处理碧玉兰组培苗的根长、根数、植株干重、可溶性糖和能效指标最高。【结论】LED红蓝复合光(2RB)是碧玉兰组培苗生长的最佳光源,LED光照系统可替代荧光灯成为碧玉兰幼苗组织培养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5.
以红掌愈伤组织和组培苗为材料,研究光强光质对其愈伤增殖分化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培架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差异很大,斜射、散射光是重要的受光途径。不同光质光源间光照强度差异大,其中,白光组合光大于单色组合光,红光大于蓝光。不同品牌LED灯光强光质可能会有明显差异。红掌愈伤培养以1支白光LED灯管为宜,光照过强则愈伤组织增殖放缓,褐化死亡率增加。红光促愈伤分化,蓝光则无此作用。白光LED灯管间距16 cm左右(2支灯管)光强满足红掌组培苗生长需要,且最经济,1支灯管易造成组培苗徒长。红掌愈伤增殖和组培苗生长以光质配比较均衡的组合光源1红∶1蓝∶1黄、1红∶1白、全光谱-1为好,优于单一色光或一种色占比较大的光源。  相似文献   

6.
以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光源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普通荧光光源为对照,研究LED光源对组培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色红光(R)处理下株高、叶长、干重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促进生根;(2)2RB处理下总叶绿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高,且与其他光源处理下差异显著,红蓝白复合光(RBW)照射下,叶绿素b的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单色蓝光(B)处理下,叶绿素a/b比值最高;(3)红蓝复合光(2RB)有利于组培苗可溶性糖合成;LED白光光源(W)处理下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差异显著(p0.05)。说明LED不同光质对组培苗生长影响明显,综合比较各项指标,LED红蓝复合光(2RB)可作为墨兰‘绿墨素’×大花蕙兰‘世界和平’F1代组培苗生长的理想光源。  相似文献   

7.
光质对不同紫叶生菜生长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紫叶生菜生长适宜光质配比,本试验采用4种LED灯光质配比处理(红∶蓝为2∶1,2R1B;红∶蓝为1∶1,1R1B;红∶蓝为1∶2,1R2B;LED白光作为对照组(CK)进行人工光照。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下对不同品种紫叶生菜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其中红蓝光对紫叶生菜的株高、整株鲜重、地下干物质积累、光合色素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2R1B处理下红油阿拉斯的整株鲜重、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并且壮苗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LED不同光质对观赏海棠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寻找最有利于海棠组培苗生长的光质条件,为其高效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以海棠组培苗为试材,以白光为对照,分别进行红、蓝LED光照射,通过测定组培苗株高、干重、分化量等形态指标及SOD、POD活性等生理生化参数,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LED不同光质对海棠组培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蓝光LED下植株生长旺盛,愈伤组织形成最好,株高、鲜重、干重与白光处理的差异显著,分别为白光的1.28、1.53、1.33倍;红光LED环境中组培苗增殖系数、鲜重、干重分别为对照的69.59%、76.04%、88.10%,与白光下无显著差异。(2)红、蓝LED单色光环境下,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白光相比都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3)红光对海棠组培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有显著影响,分别为白光的26.07%、17.36%、200.15%和73.55%;蓝光下,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为对照的37.25%和53.38%,CAT活性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MDA含量显著高于白光处理,为白光的1.42倍。综合来看,蓝光处理的海棠组培苗生长健壮、茎秆粗壮,其株高、干鲜重等显著高于白光处理,蓝光可以缩短培育周期,增大繁殖系数,培育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碧玉兰组培苗增殖的影响,探索碧玉兰组培苗增殖阶段的最适宜光源。[方法]以野生碧玉兰组培苗为试材,采用LED光源单色红光、蓝光、绿光及白光不同光质配比7种组合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对碧玉兰组培苗的增殖指标进行差异比较研究。[结果]LED白光(W)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高,为21.4株/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LED复合光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较高。对照荧光灯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较低,为14.1株/瓶,其次为单色红光(R),增殖量为12.8株/瓶。单色蓝光(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量最低,为11.9株/瓶。LED白光(W)处理的组培苗增殖率是单色蓝光(B)处理的组培苗增殖率的1.798倍,是单色红光(R)处理组培苗增殖率的1.672倍,是对照荧光灯(CK)处理组培苗增殖率的1.518倍。[结论]LED白光(W)是碧玉兰组培苗增殖阶段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LED新型光源的不同光质对烟草组培苗增殖的影响,为植物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云烟"87"号为试材,通过组织培养方式研究LED光源发射的单色光谱红光、蓝光、绿光等不同光质配比组合,以荧光灯作为对照的光质对烟草组培苗生长增殖效果的影响。[结果]红蓝绿(RBG)光质处理下的烟草组培苗增殖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荧光灯(W2)127.2%(P0.05)。[结论]LED红蓝绿(RBG)组合光质是烟草组织培养增殖阶段的最佳光源。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用于红掌和观赏凤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LED光配方灯,以红掌和观赏凤梨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LED光配方灯对其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和传统的白色荧光灯相比,光质配方为深红/白/中蓝的LED光配方灯显著降低了红掌芽块和观赏凤梨侧芽的增殖系数,但对红掌的不定芽分化无影响;而光质配方为深红/白/远红/中蓝的LED光配方灯对红掌芽块增殖、不定芽分化和观赏凤梨侧芽增殖均无影响。鉴于LED光配方灯在照明和空调的能耗上更加节能,宜选用光质配方为深红/白/远红/中蓝的LED光配方灯代替荧光灯应用于红掌和观赏凤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大花萱草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红蓝光质比LED对组织培养过程中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更利于大花萱草丛生苗生物量和可溶性糖以及生根苗株高和生物量的增加,但不利于大花萱草色素和可溶性蛋白的积累;蓝光有利于大花萱草色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但不利于生根苗叶数、根数和生物量的增加;红蓝组合光有助于提高丛生苗增殖系数、生根苗叶数和根系活力,并能够促进大花萱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和积累。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大花萱草增殖阶段的最适光质为红蓝光质比1∶1,大花萱草生根阶段的最适光质为红蓝光质比6∶4,该结果为LED光质在大花萱草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厚荚相思光自养微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厚荚相思组培苗为材料进行光自养微繁殖的生根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质对厚荚相思的生根有显著影响,以河沙为最优;不同营养液对厚荚相思的生根也有显著影响,以不合营养成分的水分为最优;不同光强模式在透气性好的河沙和透气性差的琼脂培养基上,对厚荚相思的生根、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光强模式2(0—7d低光强,光强为2500~3000lx,光照时间12h/d;8~10d光强达到4000~5000lx,光照时间14h/d;10d以后光强要达6000~8000lx,光照时间14h/d)为最优。  相似文献   

14.
以红叶石楠"红罗宾"试管组培苗为材料,以普通荧光灯光源为对照(CK),研究100%R、80%R+20%B、70%R+30%B、50%R+50%B、100%B等5种红(R)、蓝(B)不同比例光质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对红叶石楠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光源为全红光(100%R)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株高相对较高,为22.0 cm,整株干质量、鲜质量相对较大,分别为201.3、46.6 mg/株;LED光源为80%R+20%B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叶长相对较长,为24.9 mm;光源为70%R+30%B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叶宽、根数、根长、地上部干物率、叶绿素(SPAD值)、根系活力等指标值相对较大,分别为10.7 mm、3.6根、62.9 mm、25.53%、67.0、10.5 mg/(g·h),叶片下表皮气孔面积和开放程度优于其他处理;光源为传统的三基色荧光灯时,红叶石楠组培苗的叶片数相对较多,为13.9张。因此,LED红光、蓝光以70%R+30%B进行处理时有助于红叶石楠组培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及其不同配比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本试验以3种百合杂种的试管苗为材料,采用红光、蓝光和远红光的亮度都为100%的LED A型和红光亮度为100%、蓝光和远红光亮度为66%的LED B型光源,研究不同光源对百合杂种试管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以期缩短植物组培生长周期,提高组培苗生长质量,也为光质对植物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结果表明,Black out × Lollypop、卷丹×Cheops、卷丹×Loreto 3种杂种苗在LED A型和LED B型光源下叶片数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在LED A型光源下叶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卷丹×Cheops在LED A型和LED B型光源下叶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lack out×Lollypop在LED B型光源下根鲜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卷丹×Cheops、卷丹×Loreto在2种LED光源下鳞茎颜色表现为紫红色.综合分化和生根结果,得出红/蓝/远红光下培养有助于百合叶的生长,对根的生长和鳞茎的增殖影响不大.品种间存在光质敏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红蓝光配比对水培大麦生长的影响,分析合适的光质。【方法】以水培牧草大麦为研究对象,分别用LED白光、LED蓝光及LED红蓝光配合进行处理,测定一个生长周期下大麦的株高、根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结果】不同光照条件下,大麦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在白光照射条件下,大麦株高为8.92 cm,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蓝光处理的大麦株高最低,为6.62 cm,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照射下,大麦的根长最长,为10.42 cm,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处理。蓝光和红蓝光配合处理间的鲜草、干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白光处理的生物量。【结论】人工光水培条件下,LED白光促进大麦植株上部分茎的伸长,株高增大,而鲜重和干重及下部分的根系生长受抑制。LED蓝光可促进大麦下部分根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的累积,株高伸长受限。红蓝光LED组合处理可促进大麦生物量的增加,是水培方式下培育大麦牧草采用的光质。  相似文献   

17.
以京藏香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cv.Jingzangxiang)匍匐茎茎尖为试验材料,以LED白光为对照,研究了红光、蓝光、组合光(红∶蓝∶远红=1∶1∶1)不同LED光质对草莓茎尖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茎尖诱导分化阶段,丛生芽分化时间快慢依次为红光组合光白光蓝光;诱导分化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增殖系数大小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生根率高低依次为组合光白光蓝光红光,植株生长势强弱依次为组合光白光红光蓝光。综合而言,LED组合光质有利于草莓茎尖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8.
以生根能力不同的2种牡丹试管无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对其生根的影响,为牡丹组织培养专用LED光源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在接种后前8 d均无根产生;易生根品种乌龙捧胜在红光和黄光条件下的生根时间主要在接种后11~12 d;生根潜能差的品种璎珞宝珠组培苗红光、黄光、黑暗处理13~14 d时有根产生。乌龙捧胜、璎珞宝珠在黑暗、红光和黄光中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根长、根鲜重出现先增高后降低的现象,在绿光、蓝光及复合光下组培苗的根长和根鲜样质量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由此说明红、黄光有利于牡丹组培苗生根和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两种黄花高山杜鹃(Bob’s yellow和黄杯杜鹃)组织培养的不同阶段对光质需求的规律,从而提高种苗质量及生产效率,促进其推广应用和保护。【方法】以两种黄花高山杜鹃组培苗为材料,在8种LED光质和传统荧光灯下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比较其增殖系数、增殖苗和生根苗叶绿素含量、生根率及生根苗株高等5个指标。【结果】纯红光最适宜Bob’s yellow增殖和生根,增殖系数为8.53,生根率为93.33%;纯蓝光适宜黄杯杜鹃增殖,增殖系数为4.2;红蓝光(2RB)处理下黄杯杜鹃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3.33%;红蓝绿光对两种高山杜鹃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但促进叶绿素合成。【结论】不同光质对两种黄花高山杜鹃组培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不同,同一基因型增殖和生根所需的光质配比也不相同。针对高山杜鹃不同基因型及不同的生长阶段,探索适宜的光质类型,可提高种苗质量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桔梗组培苗生长是洋桔梗组织培养环节中很重要的环节。该试验以洋桔梗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将试验材料分为8组,研究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处理中1 RB光照下的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最高,为2.313 7 mg/g,2 RB光照下的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最低,为1.008 7 mg/g。因此,组合光1 RB较传统光源荧光灯更能促进组培苗淀粉生成,该试验结果可为洋桔梗组培苗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