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适应市场对裸仁南瓜籽需求,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径,在选育裸仁南瓜新品种同时,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通过种植地区、播期、定植期、病虫害防治等的研究,总结出贵州裸仁南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南瓜种子俗称“白瓜籽”,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炒食香脆可口,可作制造糕点的原料。在我国餐宴与零食中,和西瓜籽具有同样价值.南瓜子也是外贸出口物资,全国每年外贸出口量甚大,一般南瓜籽用机器脱壳容易打碎种仁,我国出口的去壳南瓜子均用人工剥皮,既费工,外商也嫌不卫生,裸仁南瓜籽,可以省去剥皮的繁杂工序,为出口提供廉价原料.  相似文献   

3.
无壳南瓜籽能缓解精神紧张,提高耐温能力,而且以其多种药用价值位居葵花子、西瓜子之上。2010年,农六师土墩子农场采用滴灌技术种植无壳南瓜73.33 hm2,平均单产为106 kg/667m2,最高单产达到128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南瓜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葫芦科瓜属。其果肉丰厚(多为黄色 ) ,含有丰富的糖和维生素 A,具有蔬菜之王、最佳美容食品之称。常食用南瓜可防治糖尿病、高血压 ,且具有减肥之功效。尤其是南瓜籽 ,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蛋白质、脂肪 ,是宾馆、娱乐场所及家庭的最佳食品。近年来 ,由于价格可观 ,畅销 ,南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甘南 1号是我所经杂交及系统选育 ,于 1997年培育出的早熟、多籽、抗病强、产量高的新品种 ,1998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命名。1 品种特征特性1.1 生育性状及产量表现 :甘南 1号茎圆筒形 ,表皮生有腺毛。独蔓 ,…  相似文献   

5.
无壳南瓜是籽用南瓜的一个特殊种类,种子由种皮和种胚(种仁)组成,在分类上属于葫芦科,南瓜属中的中国南瓜种,其主要特点是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皮退化成翠绿色薄膜,看似无壳,因此,又称为无壳南瓜,天然瓜子仁南瓜。其种子生产在2000年以前主要是常规种,因为品质差,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而停止生产。从2000年开始,武威金苹果种子公司选育出了几个无壳南瓜的杂交种,委托酒泉市农林科技学校进行生产,技术人员总结经验,并改进了制种技术,使天壳南瓜籽种子由原来的600kg/hm^2提高到了2004年的1275kg/hm^2。  相似文献   

6.
正籽用南瓜俗称籽窝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三个栽培种中食用种子的栽培品种的总称,系一年生草本蔓性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籽用南瓜加工晾晒的制品"白瓜籽"(南瓜籽、窝瓜籽)咬磕易开,仁肉香酥,富含有铜、铁、锰、锌、铬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为炒货中之佳品,东南亚、印度、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际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市民保健食品结构的改善,以及食品加工和医药原料对白瓜籽需求的日益增长,籽用南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籽用南瓜病虫草鼠害发生较为普遍,有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7.
南瓜籽壳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为充分利用南瓜籽壳中的功能性成分,对南瓜籽壳进行超微粉碎。结果表明,超微粉碎30 min后样品的粒度分布从100~800μm可以降低到0.1~100μm,其有效成分溶出特性有明显改变;测定南瓜籽壳粉的物理特性,表明微粉的均匀性比粗粉更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南瓜籽油的溶剂提取法,分别使用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提取南瓜籽油,确定南瓜籽油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乙醚,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5 h,南瓜籽的出油率为47.29%.气相色谱分析南瓜籽油表明,南瓜籽油中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南瓜籽油的溶剂提取法,分别使用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提取南瓜籽油,确定南瓜籽油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乙醚,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5h,南瓜籽的出油率为47.29%。气相色谱分析南瓜籽油表明,南瓜籽油中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南瓜籽油的溶剂提取法,分别使用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提取南瓜籽油,确定南瓜籽油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为乙醚,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5 h,南瓜籽的出油率为47.29%.气相色谱分析南瓜籽油表明,南瓜籽油中主要含有4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  相似文献   

11.
<正>南瓜俗称白瓜、窝瓜,属葫芦科。由于南瓜籽在食品、保健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及经济价值的提升和产业带的形成,已成为黑龙江农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生产过程中如何降低种植风险、增产、增收,除草剂在南瓜田上安全应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发芽条件对南瓜籽油提取率和亚油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发芽率为80%的南瓜籽为原料,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南瓜籽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南瓜籽油中的亚油酸含量进行测定,对发芽前后提取的南瓜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在发芽温度为22℃,发芽时间为2d.浸泡时间为1h的条件下,南瓜籽油提取率提高了18.1%;当发芽温度为28℃,发芽时间为4d,浸泡时间为5h时,其游离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提高了13.23%。【结论】采用发芽的方法可提高南瓜籽油的提取率及亚油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正南瓜籽:预防前列腺癌。南瓜籽中含锌和一种特殊的固醇类物质,这两种营养素可以减少前列腺病变的风险。另外,南瓜籽中含有亚油酸和植物蛋白,对调节血糖、血脂有一定功效。南瓜籽可以放在凉菜里、米饭里或是面包上,还可以炒着吃。猕猴桃籽:有助降血脂。检测显示,从猕猴桃籽提取到的猕猴桃籽油中富含黄酮类、微量元素硒及其他生物  相似文献   

14.
周磊 《科学种养》2009,(2):42-42
1.猪喂南瓜籽可驱虫用新鲜南瓜籽喂生猪,能有效驱除蛔虫。取有仁南瓜籽(不用晾干)捣烂,体重50千克以下的猪喂量为300克,50千克以上的喂量为500克,首次喂服在清晨未进食前进行,分两次间隔8小时服完即可。  相似文献   

15.
南瓜粉的营养保健作用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瓜最早出自南方,因此名为南瓜。南瓜不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理价值。据《本草纲目》等药典记载,南瓜味甘,性温,人脾气,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明目定睛之功效。近年来,南瓜被开发成多种产品,南瓜粉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以南瓜籽为试材,测定了南瓜籽植物甾醇对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作用、对猪油氧化的抑制作用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南瓜籽植物甾醇可有效清除自由基,且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质量浓度为3 mg/mL时,对DPPH.清除率为46.2%,IC50=3.715 mg/mL;对OH.清除率可达72.6%,IC50=1.560 mg/mL。对猪油的氧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与柠檬酸、VC和VE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其中与VE的协同增效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3.0 mg/mL时可以完全抑制供试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黑籽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中种子为黑色的栽培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国仅在云贵高原乌蒙山区有零星种植。近年来,由于黄瓜和西瓜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苗栽培,可有效地防治枯萎病等瓜类土传病害,同时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其黑籽南瓜的经济价值培增。我省具有黑籽南瓜生长的独特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抓住时机开发我省黑籽南瓜资源,对我省“三高”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黑籽南瓜分布在我省高寒贫困的乌蒙山区,还可以为我省高寒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南瓜粉由南瓜加工而成,是一种特效食疗营养保健产品,也是多种果茶的主要配料,既可冲饮,又可作为食品添加剂。1.独特疗效糖尿病是一种顽症,也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可诱发其他疾病,很多患者受害于糖尿病后期的并发症。近年来,南瓜粉防治糖尿病已被国内外所公认。研究人员证实,南瓜粉具有降低血糖和胰岛素的作用,糖尿病人服用南瓜粉后,70%~90%的患者会使血糖下降。南瓜粉中的果胶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以预防结肠病,抑制胆固醇吸收,预防动脉硬化。它含有的橡黄素、钼及某些酶,具有防癌和抗环境毒物致病的特殊疗效。经国内外医学专家反复…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常用各种植物来点缀家居,如:兰花、富贵竹、发财树等等。如果你想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家居环境,让自家的庭院或阳台别具一格,不妨自己动手试一试在家里栽种玩具南瓜。 什么是玩具南瓜呢?南瓜属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草本植物,英文俗名有“pumpkin”、“Squash”和“gourd”。南瓜除了我们十分熟悉用来食用外,它的另一个价值就是观赏。观赏南瓜属于美洲南瓜系统,种类相当多,体积大小相差悬殊,大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配比>芯材与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由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配方的最佳配比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总固形物含量为25%(W/V)。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主次顺序是: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30MPa。在上述条件下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0.2%,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