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生态耦合分析视角,将乡村旅游目的地视为局域性的社会—生态系统,"旅游活动"视为对系统的扰动,"参与旅游"视为农户生存理性下的适应性生计策略;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对福建省5个案例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综合运用主客观权重法对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类对比分析,探究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在改善农户生计资本的同时也对当地社会—生态系统形成全面扰动和冲击,农户生计脆弱度整体处于中高水平。不同案例村、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的农户生计情况表现出较大差异。除了生计策略,农户生计资本还受到旅游公司合作、村干部能力和农户互助交流的显著正向影响。社会子系统遭受的不利扰动是农户"降低脆弱性"的最大障碍,社会资本和认知资本本身的高度不稳定性是驱动生计脆弱度上升的关键因素。因此,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确保农户土地增值收益,引导农户自组织建设,以制度供给保证农户对社区公共事务的主导权,改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建立更高覆盖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抵御生计风险的能力,降低生计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宁夏盐池县属于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生态脆弱区,承担着区域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研究选取盐池县8个典型乡镇、26个行政村调研,基于279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主客观综合权重法、综合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对农户生计资本定量分析,探讨影响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农户生计脆弱性指数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特征,且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指数与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指数发展趋势相吻合.禁止开发生态区农户生计处于高度脆弱状态,强限制开发生态区和中限制开发生态区的农户生计处于中高度脆弱状态,弱限制开发生态区农户生计处于中度生计脆弱状态.②物质资本的高度不稳定性、认知资本的耦合复杂性、人力资本本身的区域差异性是驱动生计脆弱性变化的关键.农户生计资本受其生计方式、环境保护意识、政策认知程度、牲畜存栏量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显著影响.③生态补偿政策(社会政策制度)对农户生计方式选择和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产生显著影响,使社会生态系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生计脆弱性水平.有助于我们从新视角全面对人地关系演变趋势做出及时预测,缩减应对环境变化风险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牧户的生计脆弱性,不仅可以了解牧户所受到的不同生计风险,而且还能了解牧户生计资本的现状。进而从多方面提升牧户生计资本水平,抵御风险,降低牧户生计脆弱性,改善牧户生活水平。通过查阅关于牧户生计脆弱性研究文献,阐述了牧户生计脆弱性的概念,描述了生计风险、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对生计脆弱性的影响,为降低其生计脆弱性,从保护草原生态以及牧户自身发展2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安徽省合肥市、宿州市等研究区域农户的调查数据,借鉴国际上应用广泛的可持续生计SL框架——DFID模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定量测度了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之间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脆弱性背景对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负向影响,且通过影响生计策略间接影响生计结果;生计策略对部分生计结果有显著影响,影响力大小和方向各不相同;生计资本中仅部分资本对转出户相应生计策略选择产生影响;生计资本对生计结果存在显著直接影响,同时通过影响生计策略间接影响家庭恩格尔系数,但影响力大小和方向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立安  许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8):211-214,234
通过界定农户生计资本的脆弱性,建立农户生计资本的量化指标,并在广东省东海岛东山镇、东简镇和民安镇随机抽取210户农户进行生计资本情况的调查,在对样本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东海岛农户生计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户生计资产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金融资本这5个方面,各资本之间相互补充和转换,一个或者多个生计资本的缺乏都会直接影响农户脆弱性;东海岛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基本都在2.0以上。因此,今后对东海岛地区进行相关生态补偿时需要根据农户的脆弱性采取合理的补偿措施,以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探究农户生计面临的各种风险,利用7个平衡点矩阵对三峡库区沿江村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导致研究区域农户生计脆弱的原因,从而,制定出科学应对风险和提高农户自身发展能力的方案。研究表明:三峡库区沿江村农户生计所面临的风险具有多样性。想要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必须重视农户生计脆弱性,增强脆弱人群的适应能力。农户生计脆弱性研究有助于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可持续发展,以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结合草海周边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与访谈资料,对农户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5种生计资本进行界定,分析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生计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生计总体水平较低,各项资本差异大,农户生计资本脆弱。基于此,对农户生计的改善和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周边农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视角,将乡村旅游地视为局域性的社会—生态系统,应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对福建省永春县北溪村乡村旅游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冲击及其所采取的适应性生计策略,并定性评价农户生计资本及生计脆弱性。结果认为:(1)乡村旅游改变了北溪村传统的生计方式,农户生计资本总体改善,但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2)旅游资源控制权的丧失使当地社会—生态系统暴露于旅游业固有的周期波动性所产生的外部冲击,农户生计脆弱性上升;(3)旅游对农户生计的胁迫大于机遇,适应能力差异驱动农户生计结构异质化。乡村旅游对农户影响作用的发生有赖于农户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适应,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扶持措施增强农户对旅游扰动的适应力,降低农户生计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以鄂温克族自治旗为研究区域,基于1995-2010年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其生态脆弱性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995年至2010年间,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878 98增长至0.699 19,其脆弱性等级由轻度脆弱发展为中等脆弱,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造成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驱动力是其恶劣的生态环境背景情况以及不合理的产业发展结构和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调控对策,以期为鄂温克族自治旗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旅游生计策略逐渐成为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南京高淳大山村为案例进行剖析,梳理了乡村旅游背景下农户旅游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并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修正,得到乡村旅游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农户旅游生计策略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表现为农户心理因素,客观因素由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构成,农户生计资本、社区旅游生计资本分别位于微观、中观层次,脆弱性背景、结构和制度转变位于宏观层次。②影响农户旅游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户和社区生计资本、结构和制度转变、农户心理因素。最后,结合案例地现状,提出协调乡村旅游农户和社区关系、创新乡村旅游管理和培育机制、提升农户旅游经营和发展认知等可持续生计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是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各种生计资本的匮乏影响到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提高生计资本存量和多样化成为消除农民工贫困、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基础与关键。文章对杭州市农民工的生计资本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评估了生计资本对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杭农民工生计资本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近郊区农民工的生计资本总值最高,中心城区次之,远郊区最低;②在杭农民工各类生计资本转化能力普遍不高,突出表现为物质资本薄弱、人力资本不足、金融资本虚化、社会资本匮乏;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在杭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核心要素。最后,提出了增强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调控对策,以期为实现在杭农民工生计可持续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与适应力,对于降低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提高生计适应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粤北山区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对贫困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及适应力的因素。研究表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与农户自身因素是影响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的主因;贫困农户生计资本的结构性变化、生计的自适应、政策协同是贫困农户生计适应力的举措。研究为粤北山区乃至我国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识别及适应力提供决策参考,对于促进偏远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探索了社区参与、社区增权、社会资本和地方依恋对民族旅游地社区韧性的影响。基于构建的概念模型,实证检验居民社区参与对旅游地社区韧性的影响,以及社会资本和社区增权对其关系的中介作用和地方依恋的调节作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支持所有的假设,结果显示:社区参与促进了社会资本和社区增权对社区韧性的支持,社会资本和社区增权对这些关系起着中介作用,而地方依恋对中介模型起着调节作用。研究强调从各方面增强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建议景区管理者、政府和地方当局宣传社区韧性的积极影响,并帮助增强社区韧性,以确保居民的全面支持。此外,管理者应确保居民充分意识到其所拥有的权力,并且能够利用这种权力来积极参与社区的发展,增强社区韧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306篇文献为例,运用CiteSpace软件量化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的研究现状、内容、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国内农户生计资本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总量仍然较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生计、精准扶贫、生计资本、生计转型、生计脆弱性5个方面;生计资本、可持续生计、农户、生计策略等构成了国内农户生计资本领域的研究热点;生计脆弱性、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等问题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周萍  戚迪明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0):163-168
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抽样调查浙江开化国家公园古田山自然区居民,分析农户的生计策略及其转化效果,运用生计资本评估体系测度保护区居民生计资本状况,采用Logistics回归与多元回归模型检验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及其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物质与人力资本的提升会促使纯农型农户向非农型与兼农型转换,自然资本使其更偏向兼农型;物质、人力、金融与自然资本的提升会促进农户收入来源的多样化,而物质、人力、社会、自然的提升会加强农户家庭成员的职业多样化。因此,要转化保护区生计策略,需要在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生态补偿等方面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16.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边缘区的居民生计易受到土地流转、产业转移、人口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生计安全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构建了符合城市边缘区居民生计特征的生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杭州城市边缘区居民生计安全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估。研究认为,杭州城市边缘区居民生计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金融资本虚化、物质资本薄弱、自然资本弱化、社会资本匮乏、人力资本不足、空间分异显著等特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杭州城市边缘区居民生计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SLA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以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为研究单位,运用实地问卷调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能力脆弱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社会资本越来越成为影响职工家庭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因素,理顺职工家庭的社会关系是职工家庭社会资本再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三峡库区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有助于分析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制定扶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以重庆市奉节县为研究区域,基于1 496份贫困农户问卷和60份村干部问卷,建立适用于三峡库区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估指数模型对奉节县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受生态退化影响最大的是低收入、纯农户以及处于极强度生态退化区域的贫困农户;②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是影响奉节县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的主要因素;③生态退化严重区域降低贫困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关键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以及进一步通过相关扶贫政策引导区域贫困农户生计方式多样化,提高其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业科学》2019,(8):160-166
随着牧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新疆典型牧区发展陷入了生态退化和生计脆弱的双重困境,牧户面临多种生计风险。本研究以奇台县为例,采用参与式牧户评估方法,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及其与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并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影响牧户生计风险的因素。结果发现:自然、健康、经济、市场和社会风险为各类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但不同地区、不同生计方式以及不同收入水平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有所差异;生计资本对牧户生计风险有显著影响,其中自然风险主要受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影响,健康风险主要受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经济风险主要受金融资本的影响,市场风险主要受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而社会风险主要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现阶段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对“生计脆弱性”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农户分为三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估农户生计脆弱性的综合分析框架和指标体系,并利用重庆市合川区入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纯农户的生计脆弱性程度最高,外出务工农户次之,当地非农就业农户最低;缺乏完善的养老保障和农业发展落后是纯农户生计脆弱性的主要原因,外出务工对外出务工农户生计脆弱性存在双向影响,当地非农产业的脆弱性是导致当地非农就业农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制定改善农户生计脆弱性的相关措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户类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