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白千层叶片、果实中的挥发油,得率分别为1.446%、0.277%。通过GC-MS分析,从白千层叶片、果实中各检测出31、28种成分,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量的95.442%、92.460%。白千层叶片与果实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8种,叶片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桉树脑(48.372%)、凤蝶醇(13.641%)、α-松油醇(10.004%)、蒎烯(6.411%),而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水菖蒲烯(35.475%)、蒎烯(14.828%)、凤蝶醇(11.174%)、桉树脑(7.541%)和D-柠檬烯(6.301%)。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白千层叶片、果实挥发油对桉树青枯病菌等7种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表明白千层叶片和果实挥发油对供试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叶片挥发油对桉树青枯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花中的挥发油,得率为0.067%(以鲜重为基础)。通过GC-MS分析,挥发油共鉴定出46种成分,占总相对含量的91.90%,其中主要成分是(1R)-α-蒎烯(28.22%)、D-柠檬烯(14.82%)、间异丙基甲苯(7.51%)和α-水芹烯(4.11%)。南美蟛蜞菊挥发油对黄瓜角斑病菌Pseudomonas lachrymans和番茄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0±1.0)mm和(15.7±1.5)mm;对黄瓜角斑病菌的抑制活性要明显强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8.0±1.0 mm),对桉树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菌活性与阳性对照硫酸链霉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枫香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挥发油的出油量为考查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粉碎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的最佳组合方式优化枫香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枫香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打浆、不浸泡、蒸馏提取6h.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出47个化合物,检出率为98.11%;其中萜类化合物30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2.28%;脂肪族成分为1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14.01%;芳香族成分为3个,占挥发油总量的1.82%.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21.18%)、α-蒎烯(20.70%)、(E)-2-已烯醛(7.64%)、柠檬烯(7.59%)、β-石竹烯(6.08%)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球桧叶片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并对该挥发油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球桧挥发油中共检出了46种化学成分,以烯萜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占总成分的98.75%。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香桧烯(16.88%)、松油烯-4-醇(9.84%)、D-柠檬烯(7.38%)、δ-杜松烯(7.45%)和乙酸龙脑酯(7.33%)等,其中一些成分是医药或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该研究未发现金球桧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金球桧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尾巨桉桉叶精油,比较了12个月份尾巨桉叶片中精油含量的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及质量分数,最后应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尾巨桉桉叶精油含量以2到3月份为最高,GC-MS共鉴定出精油的46种成分,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6.153%,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35.98%),其次是α-蒎烯(26.32%)、α-松油醇乙酸酯(16.38%)、柠檬烯(5.07%)、反式-α-罗勒烯(2.46%),其对DPPH.自由基的IC50为0.045mg/mL,抗氧化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6.
长蕊木兰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对长蕊木兰叶片中挥发油进行提取,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文献比对分析法,将长蕊木兰叶片挥发油中分析得到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已报到的木兰科其他属种挥发油的化学主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以探讨长蕊木兰叶片挥发油的主成分作为其化学分类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从长蕊木兰叶片的挥发油中共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其中的26个化合物,占挥发物组成的92.92%。长蕊木兰叶片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主要由醇和烯类化合物组成,3-蒈烯相对百分含量占52.11%,为长蕊木兰叶片挥发油中相对百分含量最高的成分。其余成分还包括右旋柠檬烯(2.59%)、Tricyclo[2,2,1,0(2,6)]heptane,1,3,3-trimethyl(2.36%)、3-Thujene(9.67%)、罗勒烯(3.77%)、4-蒈烯(2.2%)、黃樟素(2.81%)、马兜铃烯(2.94%)、4-杜松二烯(4.42%)、反式-橙花叔醇(2.64%)、α-毕橙茄醇(2.14%)。长蕊木兰挥发油化学成分中3-蒈烯的相对百分含量较高,并且与木兰科其他属种挥发油的主成分不同,因此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3-蒈烯有望作为长蕊木兰中区别于木兰科其他属种的一个重要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福建省闽侯产与长汀产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年含量变化,分析不同产地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DS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主要为萜烯与萜烯醇类化合物.闽侯产挥发油检出成分35个,占总峰面积的84.09%,含量5%以上的主要成分为β-荜澄茄烯(16.31%)、β-杜松烯(10.78%)、Elixene(8.36%)、τ-杜松烯(5.23%);长汀产挥发油检出成分32个,占总峰面积的72.08%,含量5%以上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11.29%)、β-芹子烯(8.72%)、τ-杜松烯(8.23%)、τ-依兰油烯(6.68%)、香树烯(6.24%)、α-古芸烯(5.58%).福建闽侯、长汀产轮叶蒲桃叶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相近,主要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Maxim.)针叶中的挥发性成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臭冷杉针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和鉴定出11种化合物,分别为左旋乙酸龙脑酯(47.44%)、莰烯(20.40%)、(1R)-(+)-α蒎烯(12.78%)、2,5-二甲基-2,4-己二烯(3.64%)、2-莰醇(3.07%)、石竹烯氧化物(2.99%)、右旋柠檬烯(2.33%)、(1S)-(+)-3-蒈烯(2.21%)、3-硝基-丁醇(2.03%)、3,4-二甲基-2-环戊烯-1-酮(1.77%)和三环萜(1.33%)。臭冷杉针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标准样品叠加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鳞皮冷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189个色谱峰中鉴定了42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67.89%),α-蒎烯(10.69%),β-蒎烯(2.57%),月桂烯(2.08%),β-石竹烯(2.03%),和Δ~3-蒈烯(1.75%)等。  相似文献   

10.
不同采收期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采收时期(早、中、晚)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35%、0.41%和0.3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采收期蔓荆子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得到19、22和29种成分;虽然仅有5种相同成分:1,8-桉油精(1,8-环氧对薄荷烷)、反-水合桧烯、β-葑基乙醇、β-荜澄茄油烯和τ-萘醇等(在早、中、晚期样中这5种成分总质量分数分别为13.778%、12.871%和15.097%),但主体成分均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3个时期样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6%、90.2%和94.1%)。不同采收期的蔓荆子挥发油主要成分各有特征:早期呈高蒎烷型,中期呈高乙酰氧基-对-薄荷烷型,晚期呈高对-薄荷烷(二烯)型;具代表性的首要成分分别为α-蒎烯(34.994%)、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63.943%)和dl-柠檬烯(4-薄荷烷-1,8-二烯,31.819%)。早期挥发油中质量分数较高的还有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22.972%)、β-水芹烯(10.753%)、1,8-桉油精(8.151%)和桧烯(7.842%)等,而晚期有β-蒎烯(15.798%)、β-石竹烯(10.043%)和1,8-桉油精(5.927%)。此外,中期出现4种脂肪族化合物(占总质量的6.08%);晚期不含有1-乙酰氧基-对-薄荷烷-4(8)-烯,而出现一些沸点较高的三环倍半萜类如δ-古芸烯(3.584%)、β-荜澄茄油烯(6.774%)。  相似文献   

11.
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蒸气蒸馏的异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和贝壳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共分离鉴定出36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21%,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35.38%)和芮木泪柏烯(33.57%);大叶南洋杉叶挥发油有27种成分被鉴定,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6.68%,其主成分为hibaene(77.88%);贝壳杉叶挥发油鉴定了37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7.44%,β-荜澄茄烯(56.34%)为其主要成分。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除主含萜类化合物外,还含烷、醇和酮等化合物,其中贝壳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醛、醚和酯,异叶南洋杉叶挥发油还含少量的呋喃类化合物。3种南洋杉科植物叶挥发油中,含有α-蒎烯、柠檬烯、α-石竹烯、γ-依兰二烯、β-荜澄茄烯、杜松烯、匙叶桉油烯醇、α-杜松醇和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等9种共同成分,但挥发油的主成分类型和含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2.
花椒挥发性化合物的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提取挥发物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花椒叶片、嫩枝和韧皮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花椒叶片中分离鉴定出56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反式-β-罗勒烯(16.82%)、α-罗勒烯(16.42%)、石竹烯(13.27%)和1R-α-蒎烯(6.28%);嫩枝中分离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石竹烯(26.10%)、荜澄茄油烯(17.27%)、乙酸香叶酯(15.89%)和1R-α-蒎烯(6.17%);韧皮部中分离鉴定出3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石竹烯(48.17%)、1R-α-蒎烯(25.91%)、律草烯(9.32%)和月桂烯(6.68%)。三者均以萜烯类含量最多,为进一步研究花椒害虫的寄主选择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进一步以乙醚为溶剂从蒸馏馏出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了二者的化学成分,根据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通过表征和分析比较得到:柠檬叶挥发油油相成分得率为0.33%(以鲜叶计),确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油相成分总量的96.35%,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29.91%),其后依次为β-蒎烯(20.37%)、香茅醛(18.52%)、桧烯(5.74%).柠檬叶水溶性成分得率为0.03%(以鲜叶计),确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水相成分总量的97.94%,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0.33%)、香茅醛(21.88%)、β-蒎烯(19.83%)、桧烯(6.49%).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特点,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5种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运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含量和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芳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41%,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樟脑、石竹烯、桉叶油醇等;异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为异橙花叔醇、芳樟醇、桉叶油醇、樟脑等;油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67%,主要为桉叶油醇、芳樟醇、松油醇、樟脑等;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5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73%,主要为樟脑、芳樟醇、石竹烯、桉叶油醇等;龙脑樟叶挥发油共鉴定出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61%,主要为龙脑、芳樟醇、左旋乙酸冰片酯、樟脑等。5种化学类型樟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有所差异,鉴定出的共有成分有25种,主要为芳樟醇、桉叶油醇、松油醇、樟脑等,但是含量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陇南花椒挥发性成分,利用SPME-GC/MS方法从陇南3个花椒品种(武都大红袍、武选无刺大红袍和武都小红袍)中共鉴定出80种挥发性物质。武都大红袍的挥发性物质共41种,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前5种挥发物分别为:罗勒烯(23.13%)、右旋萜二烯(15.4%)、G-萜品烯(14.4%)、芳樟醇(8.79%)、G-榄香(6.47%)。从武选无刺大红袍中共检测出28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的前5种化合物分别为:罗勒烯(22.85%)、右旋萜二烯(17.17%)、4-蒈烯(12.40%)、芳樟醇(8.82%)、G-萜品烯(7.74%)。从武都小红袍中共检测出41种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最高的前5种化合物为:3-蒈烯(23.69%)、β-蒎烯(7.44%)、1,2,4,5,6,8 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5.74%)、β-水芹烯(5.71%)。武都大红袍和武选无刺大红袍共有的挥发性物质14种;武都大红袍和武都小红袍共有的挥发性物质13种;武选无刺大红袍和武都小红袍共有的挥发性物质10种;3个品种共有的挥发性物质8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GC-MS法对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女木兰叶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对其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天女木兰叶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9种化学成分,鉴定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3.27%,主要成分有榄香烯(17.87%)、3-亚甲基-6-(1-甲基乙基)环己烯(12.03%)、4-萜烯醇(7.43%)、橙花醇(4.03%)、2,4-Cycloheptadien-1-one,2,6,6-trimethyl-(4.02%)、右旋柠檬烯(3.89%)、反式-橙花叔醇(3.38%)等。天女木兰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萜类等挥发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以墨西哥柏鲜叶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柏木精油。使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对精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鉴定,通过归类比较,以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为依据,筛选出组成独特的植株,将墨西哥柏划分为柠檬型、石竹烯型、蒎烯型、衣兰型、桧烯型、香紫苏型等6种类型。6种不同化学类型的精油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共有的成分为7种,包括α 蒎烯、桧烯、柠檬烯、β 石竹烯等。其中柠檬型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柠檬烯的含量为41.6%;石竹烯型共鉴定出19种成分,β 石竹烯的含量为27.9%;蒎烯型共鉴定出28种化学组成,α 蒎烯的含量为42.7%;衣兰型共鉴定出21种成分,顺式衣兰油 4(15),5 二烯的含量为32.0%;桧烯型共鉴定出23种化学组成,桧烯的含量为23.5%;香紫苏型共鉴定出28种成分,香紫苏醇的含量为14.2%。通过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对组成特殊的墨西哥柏进行筛选,选出成分特殊的优良品种,可以有目的地对墨西哥柏木品种进行培育种植,为墨西哥柏木的选种育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叶竹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汉松科植物长叶竹柏(Podocarpus fleuryi Hickel)叶片中的挥发油,得油率为0.5%,采用GC-MS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首次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7.29%。长叶竹柏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主要有α-蒎烯(8.67%)、(-)-β-榄香烯(2.68%)、β-石竹烯(3.97%)、( )-喇叭烯(2.11%)、大根香叶烯(21.56%)、4-异亚丙烯基-1-乙烯基烯(45.13%)、β-杜松烯(2.02%)和(-)-斯巴醇(3.15%)。  相似文献   

19.
选取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榉树(Zelkova serrata)、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银杏(Ginkgo biloba)4个园林绿化中常用的彩色乔木树种,采用动态顶空采集法和TDS-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有机物(VOCs)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4种彩色乔木树种中共鉴定出76种VOCs,萜类化合物是4个彩色乔木树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从银杏中共检测到61种VOCs,含萜类13种,相对含量为26.31%,萜类化合物主要是长叶烯(8.26%)和长叶松萜烯(7.79%);从枫香中共检测出31种VOCs,有萜类13种(57.46%),萜类物质主要是长叶烯(35.97%)、长叶环烯(5.15%)、长叶蒎烯(3.15%)、雪松烯(2.81%);从榉树中共检测出29种VOCs中,含有萜类12种(60.03%),萜类化合物主要是长叶烯(36.85%)、长叶环烯(4.52%)、雪松烯(3.37%)、长叶蒎烯(2.96%)、石竹烯(2.73%);从三角槭中共检测出23种VOCs中,含有萜类11种(72.67%),萜类化合物主要是长叶烯(47%)、α-蒎烯(7.13%)、长叶环烯(5.23%)、雪松烯(2.6%)。  相似文献   

20.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联用技术和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法分析了黄果冷杉〔Abies recurvata var.ernestii(Rehd.)C.T.Kuan〕挥发油的化学组成。从分离出的11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44个成份,其中主要成份为α—蒎烯(21.11%)、乙酸龙脑酯(13.86%)、莰烯(9.00%)、柠檬烯(8.73%)、β—石竹烯(8.45%)、β—蒎烯(4.27%)、月桂烯(5.47%)等。鉴定出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