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吡虫啉(高巧,60%悬浮剂)包衣处理对油菜蚜虫发生的影响。播种前对油菜种子进行不同浓度(药种比分别为1∶5、1∶25、1∶125)的药剂包衣处理,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油菜在苗期和花期后的蚜虫发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并且花期后不同浓度药剂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药种比最低的处理上发生少量蚜虫而药种比最高的处理上蚜虫未发生;药剂包衣处理后的油菜上有翅蚜的比例发生显著变化,最低药种比处理中有翅蚜比例维持在6%~10%,中浓度药种比处理中在油菜苗期不发生有翅蚜,但在花期其有翅蚜比例超过20%,至结角期有翅蚜比例仍达到15%左右;中浓度处理田块中有翅蚜可在未经过药剂处理的油菜上快速繁殖并建立种群,个体发生量与对照差异虽不显著(P=0.6),但在数值上略高。以上结果说明,不同浓度吡虫啉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控蚜虫对油菜的为害,但中浓度处理可导致有翅蚜大量发生及蚜群后代繁殖力提升。  相似文献   

2.
种子包衣和烯效唑调控油菜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种子播种前进行包衣处理,在油菜幼苗三叶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于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种子包衣和烯效唑对油菜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在苗期能显著地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最大叶的长度和宽度,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与地上部的干物重显著增加。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使其绿叶数增多,叶片变小增厚,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茎杆增粗,延缓其衰老。种子包衣对油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起调控作用,增加油菜的一次分枝、角果数及地上部的干物重,并促进每角粒数的增加,因而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22.3%,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生长的调控主要是延缓植株衰老,增强其光合作用能力,使其根重、茎重、单株种子重增加,最终达到高产,籽粒产量比对照增加24.8%。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春油菜青油-46为供试材料,在花期进行剪叶处理,研究源的减少对库器官的分化和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油菜花期去叶减少了源的面积,影响了油菜光合产物的积累,使油菜株高降低,茎秆变细,分枝减少,角粒数下降,千粒重增加,角果大小、单位角果皮面积的生产力(PPA)、单位角果皮面积负担的籽粒数(SNPA)下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降低,对分枝产量的影响大于主花序,且去叶越多下降越大,其中去短柄叶的影响大于长柄叶。  相似文献   

4.
酸化土壤调理剂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酸化土壤施用调理剂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及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调理剂能明显改善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油菜单株角果数、成角率和每角粒数,进而提高油菜籽粒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调理剂后油菜苗期、蕾薹期、初花期、角果期株高与叶片SPAD值分别增加19.6%、12.5%、12.2%、11.6%和0.5%、6.3%、9.3%、10.2%;油菜一级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成角率、每角粒数和籽粒产量分别提高41.7%、42.7%、10.5%、20.9%和25.4%。酸性土壤施用调理剂能明显提高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苗期、花期、角果期和成熟期土壤pH值分别提高了0.13、0.03、0.11和0.38。酸化土壤施用调理剂能明显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提高籽粒产量和土壤pH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甘蓝型油菜光合性状杂种优势的真实表现,为油菜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套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F1(杂油59、秦优7号、秦杂油3号、秦杂油1号)及其亲本为材料,在不同生育时期比较了其光合面积、主要气体交换参数、群体生长量、群体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相关性。【结果】①在整个生育期内,甘蓝型油菜杂种F1在光合面积、群体生长量方面都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主要气体交换参数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正向优势,叶绿素含量无明显的杂种优势,群体生长速率则在大多时期表现为明显的负向杂种优势。②甘蓝型油菜各个光合性状之间的杂种优势表现为:光合面积(平均中亲优势(MP)57.02%,平均超亲优势(HP)39.46%)>群体生长量(MP 41.77%,HP32.39%)>主要气体交换参数(MP 2.70%,HP-3.72%)>叶绿素含量(MP 1.75%,HP-0.52%)>群体生长速率(MP-4.14%,HP-17.47%)。③不同生育时期间的杂种优势表现:光合面积为蕾臺期>角果期>花期>苗期;主要气体交换参数中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为:蕾薹期>花前-花中>苗期>角果期>花后期,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为:角果期>花后期>花前-花中>蕾臺期>苗期;群体生长量为角果期>花期>蕾臺期>苗期;群体生长速率为:花期>角果期>苗期>臺期>越冬期;叶绿素含量为:臺期>花期>苗期>角果期>终花期。④双亲尤其是母本、双亲中值和高亲的光合性状与F1的光合性状极显著相关。【结论】通过选育高光效亲本,结合杂种优势利用进行油菜的高光效育种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个油菜品种在初花期进行淹水处理,在收获期测定各品种的产量及株高、根长、分枝数、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同时检测菜籽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芥酸和硫苷的含量,考察淹水胁迫对油菜产量性状以及油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初花期遭受渍害,会严重影响产量,20个品种平均产量下降21%。品种间耐渍性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的耐渍性不同,对产量造成的影响也不同;渍害主要是通过影响油菜的角果数来影响产量,并导致油菜产油量显著下降,蛋白质含量升高。淹水胁迫后,株高、主花序长度、主根长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分枝高度升高。油菜的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均极显著下降,而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没有变化。淹水胁迫使油菜的芥酸、硫苷含量增加,从而影响油菜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温室内进行的试验发现,pH≤4.0的模拟酸雨会引起油菜单株角果数少;pH3.5的模拟酸雨会使油菜叶片受到伤害,并会降低油菜叶片和角果皮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和角果皮的光合速率、植株高度、每荚角果内的籽粒数和种子的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油菜种子包衣后对种子的发芽率、生育期、株高以及产量等性状的影响,海北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油菜种子包衣直播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可以极显著降低黄条跳甲和茎龟象的危害率,可以极显著提高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可促进株高生长、提高实收产量。  相似文献   

9.
在甘蓝型油菜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其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的研究表明:三叶期喷施10、25和50mg/L烯效唑能显著地抑制苗高,增加根颈粗、绿叶数和干物重;叶片叶绿素含量、超氧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根系活力以及乙烯释放量也显著增加.烯效唑还能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和每株角果数,10和25mg/L烯效唑处理的籽粒产量分别提高7.4%和8.5%.喷施烯效唑对油菜籽的品质无不良影响,对油菜生育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在种衣剂中应用烯效唑防止油菜高脚苗及田间应用的效果.试验在油菜种衣剂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并用于包膜3个油菜品种的种子,经室内试验筛选得到较适烯效唑浓度的种衣剂配方.田间试验表明,筛选出的含较适烯效唑浓度的油菜种衣剂Coat I包膜种子后可以有效防止油菜苗期的蚜虫危害,显著降低三叶期幼苗苗高、根颈长,显著增加叶龄和绿叶数;促进根颈粗和苗干重的增加.Coat I包膜处理还能改善油菜的经济性状,增加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提高了3个品种的籽粒产量,其中双72品种增产达18.9%.表明烯效唑通过种衣剂包膜种子处理能提高幼苗素质,有效解决油菜高脚苗问题,为油菜的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油菜的源库关系研究Ⅲ.油菜库容变化对粒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密度、不同角果大小和植株不同部位角果的籽粒体积、单位角果皮面积上承担的籽粒数(SNPA)、单位角果皮面积上承担的籽粒体积(SVPA)等与粒重的关系,探讨油菜库容量的变化对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主序、上部第2分枝和上部第5分枝上角果的粒重与籽粒体积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粒重随籽粒体积增大而增加的幅度不同;②籽粒体积、SNPA、SVPA和粒重都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通径分析显示,调节密度主要是通过改变籽粒体积而影响粒重;③籽粒体积与角果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SNPA和SVPA随角果增大而呈指数函数的下降趋势。通径分析显示,角果大小对粒重的直接效应较小,主要是通过影响籽粒体积而影响粒重。  相似文献   

12.
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纯氮360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2885kg/hm~2,以施纯氮270kghm~2处理较高产、经济;(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籽粒含油率、油酸、棕榈酸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亚油酸、亚麻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没有规律;(3)增加施氮量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增加,而千粒重呈下降的趋势;(4)油菜苗期、蕾薹期绿叶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颈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播种量、肥料处理对油菜角果层结构特征的影响。[方法]以德油15号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即播种量(1.50、2.50、3.00、3.75、4.50 kg/hm~2)、氮肥(0、75、150、225、300 kg/hm~2)、磷肥(重过磷酸钙约含P2O512%,0、300、600、900、1 200 kg/hm~2)、钾肥(K2O,0、75、150、225、300 kg/hm~2)4因素5水平,对油菜角果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播种量、施氮量、施磷量以及施钾量的不同,对油菜单株有效角果结角层长度、角果数、角果总表面积,角果风干重、籽粒风干重均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角果数、角果总表面积、角果风干重、籽粒风干重在不同处理中均有较大的差异。但不同的处理对于油菜的经济指数(即籽粒风干重与角果风干重的比值)并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该试验为四川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种子包衣和烯效唑调控油菜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种子播各前进包衣处理,在油菜幼苗三叶期叶面喷施烯效唑,于不同生育期取样测定种子包衣和烯效唑对油菜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了包衣在苗期能显地促进的幼苗生长,增加最大叶的长度和宽度,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根系地上部的干物重显增加,烯效唑对包衣油菜的生长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使其绿叶数增多,叶片变小增厚、叶色变深,叶绿素含量增加,茎杆增粗,延缓其衰老、种子包衣对油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喷施草甘膦对抗草甘膦油菜物质生产的影响。[方法]以抗草甘膦油菜品种N07为试验材料,在施用氮、磷、钾和不施肥条件下,设置喷施草甘膦和不喷施草甘膦2个处理,测定油菜的产量、产量构成等。[结果]抽薹期喷施草甘膦,降低了抗草甘膦油菜初花期、终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干重以及最终籽粒产量。籽粒产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角果数的减少所致,受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抽薹期喷施草甘膦降低了抗草甘膦油菜抽薹后7d、初花期和盛花期叶片中以及结角中期角果皮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抗草甘膦油菜的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秦优九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锌处理对油菜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在植株地上部器官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低浓度锌处理(100 mg·kg-1),一定程度刺激了油菜的生长,植株的花期生物量、光合速率、产量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土壤中锌浓度的增大,植株的花期生物量、光合速率、产量、主要矿质元素含量、株高和主花序长等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而一次分枝数变化不明显。油菜地上部不同器官对锌的富集特征差异显著,总体上呈现出茎秆中的含量大于籽粒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氮肥运筹(氮肥用量及施氮次数)对直播油菜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苗期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于2011/2012年在四川省成都平原开展了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 N kg/hm~2)和同等施氮量(225 N kg/hm~2)下不同施氮次数(一次性底施、底肥+1次苗期追肥、底肥+2次苗期追肥)两个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直播油菜苗期各生物学性状(株高、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和增加产量,提高功能叶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施氮量与苗期各生物学性状以及功能叶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总体上呈线性关系,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抛物线关系。同等施氮量下,NT2(底肥+1次苗期追肥)处理的苗期生物学性状明显或显著高于NT1(一次性底施)处理、NT3(底肥+2次苗期追肥)处理。施氮次数与苗期功能叶生理指标呈线性关系。直播油菜苗期各生物学性状指标和功能叶生理指标均与籽粒产量呈二次函数抛物线关系,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体系条件下,直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的经济合理施氮量为180-225 N kg/hm~2,且适当减少施氮次数(分底肥+1次苗期追肥两次施氮),有利于冬前苗期维持适宜的株高、单株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甘蓝型油菜种子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构建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库和丰富基础资源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蓝型油菜9226种子为试材,采用培养皿萌发与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EMS浓度(0、0.4%、0.8%、1.4%、1.8%和2%)诱变处理下,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率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EMS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浓度为1.4%时,发芽率降至39%,最为接近半致死率。经诱变处理后的农艺性状指标存在丰富变异,变异系数依次为全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第一有效分枝部高度=一次有效分枝数>角果长度>主花序有效长度>株高;以全株有效角果数最高,为0.50,诱变影响最为突出;部分农艺性状间具有紧密联系,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变异株系分别为株高降低(Ⅰ类)、角果数增多(Ⅱ类)、角果增长(Ⅲ类)和一次有效分枝数增多(Ⅳ类)4类突变体。【结论】EMS诱变甘蓝型油菜种子,可获得农艺性状变异丰富的突变体材料,最佳处理浓度为1.4%。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干旱胁迫下初花期油菜的农艺性状和产量,为油菜耐旱机制研究和耐旱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在人工控水条件下,以30个油菜品种(品系)为材料,研究初花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油菜株高、分枝数、主花序长、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质量、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单株产量显著减小,而千粒质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株高、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角果长度、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单株产量的耐旱系数与耐旱性综合评价值呈极显著相关,这些指标可以作为耐旱性鉴定的辅助指标。以耐旱性综合评价值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30个品种(品系)划分为耐旱型、较耐旱型、不耐旱型3种类型,其中耐旱型品种为丰油730、阳光2009、浔油8号。  相似文献   

20.
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期剪叶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油菜库器官分化发育不同时期进行剪叶处理。研究源供应强度对库器官分化形成和物质生产的影响及其互作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剪叶使后期既作为库器官又是主要源器官的角果数目减少,从而使总干物质生产量剧降,2)剪叶后,结实期间的净同化率随库源比升高而增加,茎秆和叶中的总糖,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开花前差异较明显,开花后差距缩小,3)剪叶处理对角果皮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的规律性影响,果柄的过氧化氢酶活必一起角果形成初期趋于增加,中后期无明显差异。4)在籽粒充实前期,角果皮同化物向籽粒的运输强度以剪叶处理者为大,随籽粒发育差异缩小,后期则有低于CK的趋势。5)剪叶后,单株角果数急剧下降,每果粒数减少。且无叶片时结籽过程可能会产生某种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