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嘉67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02)。嘉67品种株型较为紧凑,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1产量表现经2013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每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4):672-672
正中嘉8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08)。该品种属中熟单季常规粳稻,生长整齐一致,分蘖力较强,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1嘉67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02)。该品种株型紧凑,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后期转色好,丰产性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1.1产量表现参加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2013年平均每667 m~2产量662.5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12.0%,  相似文献   

4.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4):692-692
<正>嘉67系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201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6002),是目前浙江省水稻主导品种,被评为2018年"浙江省十大好味稻品种"之一。嘉67品种株型较为紧凑,株高适中,长势繁茂,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1 产量表现经2013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662.5 kg,比对照秀水09  相似文献   

5.
浙糯优1号是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杂交单季晚粳糯稻品种,2010—2011年在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中表现生育期较长,茎秆较韧,感光性较强,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糯性佳,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等特点。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3021),适宜在浙江省及其生态条件相仿的晚粳稻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科学施肥、防病治虫、适时收获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6.
浙优12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浙04A与浙恢H414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粳稻组合。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温岭沿海地区作直播栽培,表现高产、抗病、抗倒,食味品质好。总结了浙优12号的免耕直播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
晚粳稻浙粳22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浙粳22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选育而成的大穗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或连作晚稻推广种植。总结了浙粳2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邮编:310021,电话:0571-86404197)、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共同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新品种"浙粳37",前不久通过了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浙辐粳83属迟熟常规粳稻,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010),具有生长整齐一致,分蘖力中等,株高适中,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浙优10号是BT型不育系8204A与恢复系浙恢9816配组选育成的高产杂交晚粳新组合,其中浙恢9816由恢复系浙恢93-1与皖恢9号杂交后经5a的加代选育获得。2003年-2004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085t/hm2,比对照秀水63平均增产5.4%。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浙优10号具有植株繁茂,杆粗抗倒,穗大粒多,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中抗稻瘟病,米质较优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嘉禾239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平湖市及浙江其他县(市)作单季晚稻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特介绍其品种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以供参考。嘉禾239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8007)平湖市于2018年引进推广种植,该品种表现株高适中,株型紧凑,长势较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绿,无芒。着粒密,穗型大,直立穗,谷色较暗,生长整齐一致,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好,适宜作单季晚  相似文献   

12.
浙粳23(ZH98272//DP51653/Rathu Heenati)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于2001年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各级区域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中抗白叶枯病和褐飞虱、易于栽培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晚粳稻“宁88”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88"在奉化市的试种表现和推广概况"宁88"原名"宁03-88",是由宁波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品种。2003年定型,2004—2005年参加宁波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绍兴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绍兴市单季晚稻生产试验,同年,在宁绍地区试种面积达1万余亩。2008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秀水321     
秀水321(浙审稻2012009)系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单季常规晚粳稻品种。该品种属单季常规晚粳稻。生育期适中,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米质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中感褐稻虱。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注意条纹叶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秀水04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1984年参加苏州市单季晚粳新品种(系)引种鉴定试验,1985~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区域试验,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丰产性辅助试验,表现丰产、稳产,抗性突出。1987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于太湖地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州市的吴县、吴江县、昆山县大面积种植,并已成为本市单季晚粳的主栽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秀水04的增产效能,现根据试验资料进行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并据此提出高产栽培途径,为大面积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丰产性:秀水04属中熟晚粳型品种,比同类型的品种具有更高的丰产性。据1984  相似文献   

16.
《浙江农业科学》2016,1(10):1748
<正>浙糯优1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单季杂交晚糯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3021),具有高产稳产、抗性强、糯性佳的优点,适宜在浙江省及生态相似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浙粳22”(原名ZH222)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和杭州市种子公司合作选育的中熟偏迟晚粳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浙江省品审委审定(浙审稻2006013)。属密穗型中熟晚粳稻;株高适中,茎秆粗壮,较耐肥抗倒;分蘖中等,穗大粒多,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后期青秆黄熟。适宜杭州市作单季晚稻种植。2007年列入省水稻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18.
晚粳稻浙粳6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粳6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杭州市良种引进公司合作育成的密穗型晚粳稻新品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栽培容易。2013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其主要栽培技术为因地制宜,适期播种,降低大田用种量,增施磷、钾肥,控制高节位分蘖,适当延迟收获。  相似文献   

19.
<正>中浙优10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该组合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米质优。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14),2014年通过广西省审定(桂审稻2014035号)和福建省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4〕第001号)。1产量表现2009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试,中浙优10  相似文献   

20.
《浙江农业科学》2014,(5):800-800
正中浙优10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该组合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米质优。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14),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