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番茄幼苗对不同比例红蓝光的响应机制,以‘金棚朝冠’为试验材料,采用LED光源,以白光为对照(W),研究不同红蓝光[(红光(R)、蓝光(B)]光质配比[红∶蓝=2(2R1B),红∶蓝=1(1R1B),红∶蓝=1/2(1R2B)]对番茄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叶片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R1B处理下叶片中叶绿素a/b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不同比例红蓝光处理幼苗会导致叶片结构的改变,1R1B和1R2B处理下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更整齐、紧密且与海绵组织有明显的界线;2R1B和1R1B处理下,叶绿体基质、基粒片层清晰,基粒类囊体垛叠较多且排列整齐致密;W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与2R1B处理无显著差异,1R1B次之;叶片气孔导度随蓝光比例的增加先升后降,其中1R2B处理下气孔导度最高,而1R1B与B无显著差异;1R1B处理番茄幼苗植株比其他处理株型更加紧凑,且2R1B和1R1B处理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地下部和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综合分析,红蓝组合光能有效优化番茄叶片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从而影响叶片捕获光的能力,提高番茄幼苗的光合速率,进而促进番茄幼苗的干物质积累,因此,番茄幼苗生长较适合的光质配比是2R1B和1R1B。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3种不同比例的LED红蓝光处理,探究不同红蓝光质比对水培红边生菜和紫叶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B=4时,红边生菜和紫叶生菜地上鲜重及地上干重最大,株高,叶长和叶宽最大,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均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而降低;R/B=1时,红边生菜和紫叶生菜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随着蓝光比例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植物工厂中不同光质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用5种不同红蓝光配比的LED光质开展了试验。结果表明: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下生菜叶片数、株高、茎粗、主根长、叶面积、植株干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最大,有利于生菜的营养生长;红光∶蓝光=1∶1与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下植株鲜重和壮苗指数均较大,且差异不显著;红光∶蓝光=3∶2的光质配比有利于生菜叶片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增加,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综合各指标表明,红光∶蓝光=3∶2是适于植物工厂生菜育苗的光质配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筛选出适宜紫叶生菜生长的红蓝光配比。【方法】以白光作为对照处理,探究其余7个红蓝光配比对紫叶生菜生长形态、营养品质、光合色素、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紫叶生菜在红光(R)及红蓝光配比(4R1B)处理下生长更佳,且在4R1B的红蓝光配比下,紫叶生菜的根冠比(鲜质量)、壮苗指数、地上部鲜质量及干质量和地下部鲜质量及干质量都表现出升高趋势;在1R1B的红蓝光配比下,除硝酸盐含量和胞间CO2浓度下降外,紫叶生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花青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全部一致提高,且1R1B处理也能够显著提高紫叶生菜的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在6R4B的红蓝光配比下,紫叶生菜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绿素总量与其余处理相比均提升。【结论】4R1B处理能够促进紫叶生菜的生长,而1R1B处理能够显著改善紫叶生菜的叶色、品质等。  相似文献   

5.
LED株间补光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LED株间补光对温室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日光温室中以番茄品种‘瑞粉882’为试材,以红蓝光LED灯管为补光光源,设置3种红(R)蓝(B)光比例(R/B=4∶1、R/B=7∶1、R/B=9∶1),以未补光植株为对照(CK),研究不同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对番茄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均显著提高番茄产量,R/B=4∶1、R/B=7∶1、R/B=9∶1处理较对照分别增产25.9%,28.5%和22.7%。3种红蓝光比例株间补光处理地上部分总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6.2%,30.4%和28.4%,果实干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1%,38.6%和36%,株间补光处理番茄果实干物质分配比例较对照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株间补光提高了番茄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波长在500~650nm的光吸收率;降低了叶片的比叶面积。【结论】株间补光显著提高了番茄地上部分总干质量及果实产量,改善了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能力,但不同红蓝光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意大利生菜为试材,在植物工厂光照培养架上,以红蓝光R∶B=1∶1作为对照,红蓝光配比分别设为R∶B=6∶3、R∶B=5∶4、R∶B=4∶5、R∶B=3∶6、R∶B=2∶7等5个水平,设置光强为150μmol/(m~2·s),每天照光12 h,研究不同红蓝光配比对生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红蓝光配比条件下,随着处理天数的延长,生菜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硝态氮含量都显著提高,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在同一光强条件下,红光比例最大的处理生物量积累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还有利于促进叶绿素a及可溶性糖的积累,而增加蓝光则有利于叶绿素b、可溶性蛋白及维生素C含量的累积。R∶B=6∶3时最有利于生菜生长。  相似文献   

7.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为试材,采用水培法,以LED灯为光源,设置红蓝光比例为4∶1(R4B1)、1∶2(R1B2)和全红光(R)、全蓝光(B)4种光质水平和叶面喷施外源硒溶液(0、24、48μmol/L)3种浓度水平,两者完全随机组合,共12个处理,研究不同光质下外源硒对生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人工光环境下生菜高效栽培和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1)红光更有利于生菜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的积累和硝酸盐含量的降低,蓝光更有利于生菜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类黄酮和总酚物质的积累;(2)在不同光质下喷施48μmol/L外源硒进一步增强了光质对生菜生长和品质不同的促进效果,其中,在红蓝光比例为4∶1的复合光下喷施外源硒对生菜的生物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物质、硒元素的积累及硝酸盐含量的降低效果最显著;(3)对生菜的生长和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红蓝光比例为4∶1的复合光配施48μmol/L外源硒的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光质与硒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效果及二者的互作效果均显著。综合考虑,在红蓝光比例为4∶1的复合光与蓝光下喷施48...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采前连续光照光质对水培生菜(Lactuca sativa L.)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红(R)蓝(B)光质比例(1R:4B、1R:2B、1R:1B、2R:1B和4R:1B)对水培生菜生长、光合特性、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含量和AsA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续光照前相比,不同比例LED红蓝光连续光照后,生菜地上部鲜重的增幅为38.82%~77.65%,2R:1B处理下的地上部鲜重最大达到30.23 g;根鲜重的增幅为27.43%~73.14%,4R:1B处理下的根鲜重最大为3.03 g。红光比例越高,生菜的叶面积、SPAD和可溶性糖含量越高,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不显著。与其他处理相比,1R:4B的连续光照处理后,生菜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达到最大。提高采前连续光照中的蓝光比例可显著提高生菜AsA含量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酶活性,1R:4B处理下叶片AsA的含量最高达到3.22 mg·g-1,1R:4B处理下的生菜叶片MDHAR酶活性显著增加了0.81 U·mg-1 FW。综上,降低采前连续光照的蓝光比例,可显著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可溶性糖等的含量,而提高采前连续光照蓝光比例可显著提高AsA的含量,这是因为采前连续光照蓝光比例的升高提高了MDHAR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波长LED光源对生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设施园艺中推广应用LED光源提供依据,研究了660 nm红光(R)、450 nm蓝光(B)以及由红光、蓝光和300 nm紫外光(UV-B)组成的配比光(R∶B=4∶1、R∶B=8∶1、R∶B∶UV-B=20∶5∶1)对生菜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荧光灯相比,红光显著提高地上生物量的积累,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降低维生素C和粗蛋白质含量;蓝光具有明显矮化植物的效果,同时提高生菜的维生素C和粗蛋白质含量;复合光质(R∶ B∶ UV-B=20∶5∶1)显著降低生菜的叶面积,提高维生素C、粗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了LED红、蓝不同光质配比对草莓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LED红光和以红光为主的光质配比明显促进生物量的积累,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通过隶属函数分析,R7/B3光质配比的促进效果最突出,应选择R7/B3作为补光最佳光质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红蓝LED光源在番茄设施栽培生产上的精准化应用,为番茄苗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樱桃番茄千禧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光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1R1B)、红/蓝=7∶3(7R3B)、红/蓝=3∶7(3R7B)、单红光(R)和单蓝光(B)。于3叶1心期开始进行光照处理,研究不同光处理30 d后对樱桃番茄生长的影响。测定不同光处理下番茄植株生长状态指标(干鲜重、壮苗指数、根冠比)、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LED光处理下番茄植株鲜重均高于对照,其中7R3B最高,比对照增加了50.5%,其次为1R1B处理比对照增加了31.3%;番茄植株干重在1R1B下最高,比对照(1.11 g)增加了61.0%;壮苗指数在1R1B下数值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研究还发现3个红蓝组合光下的植株壮苗指数均高于对照,而两个单色光处理下的壮苗指数均低于对照。使用LED光照处理后,单色红光处理对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有抑制作用,其他光处理下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都有所上升。POD活性随着处理中红光比例的增加而提高,蓝光会降低POD活性;SOD活性在6个光处理下没有显著性差异;MOD活性在1R1B下数值最高,在红光下数值最低。【结论】红蓝1∶1组合光下植株生长健壮,番茄植株的干物质积累量大,光合效率较高,可以作为人工栽培光源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光质的响应机制,可为深入分析生菜不同生长阶段最佳光照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Lactuca sativa var.)种子为试材,研究了5种不同红蓝配比的LED光质(9R∶1B,7R∶3B,5R∶5B,3R∶7B,1R∶9B)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荧光灯)相比,7R∶3B处理更有利于生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3R∶7B处理有利于生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增加,9R∶1B和7R∶3B处理的生菜幼苗根系生长较优。7R∶3B、5R∶5B和3R∶7B处理对生菜叶片叶绿素荧光促进效果显著。1R∶9B处理的生菜色素和叶绿素荧光较差,种子的活力指数和根系活力较低。[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可将7R∶3B、5R∶5B和3R∶7B作为后期研究不同光照模式对生菜生长影响的最适光源。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光质或波长的光,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植物的形态建成、光合作用、器官生长发育、品质形成等。为探索适宜种植不同食用器官蔬菜的最佳光谱,以上海青油菜和樱桃萝卜为试验材料,探索不同光质对叶菜类蔬菜和根菜类蔬菜地上部、地下部形态建成的影响。通过仿日光LED(λp=640 nm,Δλ=132 nm)为对照,设红光LED(λp=640 nm,Δλ=10 nm)、红/蓝(5∶1)、蓝光LED(λp=460 nm,Δλ=10 nm)处理,测量早期株幅、株高等生长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对株幅、真叶的数量无显著影响。相对仿日光(对照),蓝光下植株显著矮化,但地上部鲜重无显著变化;红光促进株高,地上部鲜重显著增加。红/蓝光(5∶1)显著提高了叶菜株高及鲜重,但对根菜株高、地上鲜重、肉质根鲜重及膨大直径均无显著作用。初步表明红光LED(λp=640 nm,Δλ=10 nm)和蓝光LED(λp=460 nm,Δλ=10 nm)不利于肉质根正常膨大;较高红蓝光质比(5∶1)和红光LED可有效促进叶菜植株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彩色马蹄莲组培苗为材料,设置纯蓝光(B)、红蓝光组合R∕B(1∕2)、R∕B(1∕1)、R∕B(2∕1)、纯红光(R)5种LED光质,以白光为对照(CK),研究不同光质对彩色马蹄莲组培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R∕B(2∕1)光质条件下,彩色马蹄莲苗的增殖率比CK处理高42.9%;植株的株高、鲜重、...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LED光源对黄瓜苗期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光源对黄瓜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方法】以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和光强(红光、蓝光、白光和红蓝混合光),白光作为对照,黄瓜品种银胚99为试材,研究不同光质LED光源(W、R、B、7R/3B、8R/2B、9R/1B)对幼苗的影响。【结果】在不同光质的影响下,黄瓜幼苗生长存在差异。蓝光(B)处理下可以明显提高植株的茎粗、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红蓝组合光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7R/3B、8R/2B、9R/1B处理下壮苗指数、植株干物质量、Fv/Fm、ФPSII和qP均高于单一的红(R)、蓝(B)光处理;红光(R)处理下黄瓜幼苗的生物量和NPQ最大,处理期间叶绿素a/b值居高,呈现阳生植物的特性。【结论】红蓝组合光有利于黄瓜幼苗的生长,其株高、壮苗指数、植株干物质量及Fv/Fm、ФPSII和qP值与对照和单色光处理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增强了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和光能转换效率,保护了光系统Ⅱ的健康,尤以8R/2B处理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不同比例红蓝光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罗马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6种不同比例的红(R)蓝(B)光质(2R/1B,4R/1B,8R/1B,1R/2B,1R/4B,1R/8B)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的白光相比,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2R/1B,4R/1B,8R/1B)促进种子萌发效果明显,其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红蓝复合光对生菜幼苗的形态建成、根系活力、叶片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均有促进作用,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促进效果优于以蓝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在以红光为主的复合光处理中,2R/1B,4R/1B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8R/1B。总之,不同红蓝光比例显著影响了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其中以2R/1B和4R/1B处理最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宜观赏性石斛克隆苗增殖及生根壮苗的优质LED光质组合,为种苗质量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设红、蓝、绿3种LED光和白光共8种不同光质组合,研究其对‘迷你’秋石斛、‘口袋情人’春石斛两种石斛组培苗增殖、生根壮苗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迷你’秋石斛在R6B3G0光质培养下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到2.35个/株,其鲜重、干重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3.941、0.2731 g/株和7.06%;而在R6B3G3组合光质处理下生根效果最佳,根数和平均根长分别为14.20根/株和2.81 cm。‘口袋情人’春石斛在R3B6G0光质培养下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达到3.11个/株,其鲜重、干重和干物质含量分别为0.258、0.0218g/株和8.58%;在R6B3G0组合光质处理下生根效果最好,根数和平均根数分别为10.98根/株和3.00 cm。采用PCA主成分分析对上述两种石斛生根苗进行分级,‘迷你’秋石斛在R3B3G3、R3B6G1、R3B6G3光质培养下的一级苗最多、达46.7~53.3%,驯化苗成活率达100%;而‘口袋情人’春石斛在R6B3G0光质培养下的一级苗最多、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LED光质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为石斛花期调控和试管花卉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无菌铁皮石斛原球茎为试材,进行4种LED光质[红蓝绿复合光(RBG)、红光(R)、蓝光(B)和白光(W)]照射处理,以白色荧光灯照射为对照(CK),100 d后测定各处理组培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经4种LED光质处理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叶片数、叶长、叶宽、根粗和株高与CK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经R处理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根数、根长和鲜重均最大,分别为8.67条、3.20 cm和0.32 g,其中根数和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不同光质处理铁皮石斛组培苗瓶内开花率排序为RBG处理>W处理>CK>R处理>B处理,其中,B处理未开花,RBG处理铁皮石斛组培苗瓶内开花率最高,为45.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平均每株开花3.33朵,始花期也最早,比CK提前14.67 d;RBG处理铁皮石斛组培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4.23%和4.6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RBG和B处理植株的全氮含量最高,均为3.68%,显著高于其他处理;RBG、R和W处理的C/N差异不显著,但三者显著小于CK,显著大于B处理.[结论]以LED光质中的红+蓝+绿光复合照射铁皮石斛组培苗有利于其在瓶内开花,且花期早,开花率高.  相似文献   

19.
以中华芦荟为试验材料,采用可通过计算机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湿度、CO2浓度进行自动监控和调节人工智能气候室进行培养,根据LED光源特性以及植物对光质的反应,设计了红光(R)、蓝光(B)、黄光(Y)、红蓝黄配比光(R/B/Y=7∶2∶1、5∶4∶1、1∶8∶1)六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了以LED为光源的不同光质对芦荟生长、蒽醌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白光相比红光、黄光及复合光(5R/4B/1Y)明显促进中华芦荟中总蒽醌的积累,黄光、复合光(7R/2B/1Y)处理对可溶性糖含量有促进作用,蓝光、复合光(7R/2B/1Y)处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促进积累的作用。LED光源可以在中华芦荟的设施栽培中应用,并且(在传统单色光与红蓝配比复合光中加入)有较少比例的黄光,对于芦荟品质有提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紫外线在植物工厂生产中的应用,在人工光源的水培试验室中,以红边生菜和紫叶生菜为材料,在红蓝组合LED光源中加入不同强度的UV-A,测定生菜的生长量及品质。结果表明:与红蓝组合光质相比,添加UV-A后,两种生菜的株高降低,随着辐射强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两种生菜地上鲜重经UV-A照射后均比对照下降,红边生菜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紫叶生菜在UV-A强度为50μmol·m~(-2)·s~(-1)地上鲜重比对照显著降低。两种生菜的地下鲜重和地下干重随UV-A辐射强度逐渐增加,对叶片数无显著影响。添加UV-A增加了两种生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随UV-A强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两种生菜花青素含量经UV-A辐射处理后比对照均提高,红边生菜在UV-A强度为30μmol·m~(-2)·s~(-1)时花青素显著提高,紫叶生菜在UV-A强度为30μmol·m~(-2)·s~(-1),50μmol·m~(-2)·s~(-1)时花青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