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浙油51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优质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3017),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科学》2014,1(7):1132-1132
正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优质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3017)。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性好,商品性较好,综合抗性好,适宜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  相似文献   

3.
<正>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优质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3017)。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性好,商品性较好,综合抗性好,适宜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南  相似文献   

4.
浙油50     
<正>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3品种名称:浙油50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品种来源:沪油15/浙双6号以往审定情况:2009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大,顶裂叶圆形,叶色深绿,裂叶两对,叶缘全缘,光滑较厚,叶缘波状,皱褶较薄,叶被蜡粉,无刺毛;  相似文献   

5.
浙油50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3品种名称:浙油50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品种来源:沪油15/浙双6号以往审定情况:2009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种。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大,顶裂叶圆形,叶色深绿,裂叶两对,叶缘全缘,光滑较厚,叶缘波状,皱褶较薄,叶被蜡粉,无刺毛;  相似文献   

6.
浙油19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度进入浙江省油菜区试,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油19是一个集高产、高抗、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浙江农业科学》2011,(3):732-732
浙油19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该品种2004-2005年度进入浙江省油菜区试,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油19是一个集高产、高抗、优质于一体的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5):875-876
正1油菜浙油51浙油5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高油、高产、优质的甘蓝型、半冬性、双低油菜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油2013017)。2014年通过浙江省  相似文献   

9.
浙油5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油菜新品种,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通过品种区域试验、丰产示范、抗病性比较试验,对浙油51的品种特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油51具有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熟期适中、适宜机械作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双低油菜浙油18及稻板免耕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油18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该品种引入文成县作稻板免耕直播栽培,结果表现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耐寒,抗病抗倒力较强。栽培技术为机械开沟,适时播种,间苗定苗,加强肥水管理,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油菜浙油51     
《浙江农业科学》2014,(12):1905-1905
油菜浙油51(原名M417)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檨有限公司选育,201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14001)。檨2010-2011年度参加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93.2 kg,比对照浙双72减产檨檨0.9%,减产不显著;每667 m^2产油量89.3 kg,比对照增产4.8%。2011-2012年度省油菜区域试檨验平均每667 m^2产量169.4 kg,比对照增产0.8%;每667 m^2产油量83.0 kg,比对照增产13.2%。  相似文献   

12.
浙油18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高产、高油、双低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引入文成县作稻板免耕直播栽培,结果表现综合农艺性状好,高产,耐寒,抗病抗倒力较强.栽培技术为机械开沟,适时播种,间苗定苗,加强肥水管理,抓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浙油18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余姚市稻茬免耕直播机械收获栽培,表现产量高、抗逆性强、强抗裂荚、品质优等特点。生产中要把握适时早播、适宜播量、合理施肥、防好病虫草害和及时收割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4.
浙油60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产、双低、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28)。在长江中游区域试验中平均产油量1178.3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2.5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59.7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0.27%。浙油601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23.78μmol/g,含油量44.94%,属高含油量双低品种。目前已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农家顾问》2004,(8):1-1
为推动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发展,农业部种植业司组织了有关专家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进行了评选,确定15个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沪油15人选其中。沪油15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采用双交法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级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浙油50系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油菜品种.品质优,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26.0μmol·g-1,优于国家“双低”油菜标准.含油量达50.79%,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茎杆粗壮、抗倒性好,丰产性好.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油2009001).2011年在富阳市洞桥宜桥畈、高桥观前畈两地示范14.5 hm2,平均产量为2.634t·hm-2,比全市平均产量增产13.4%,其中攻关田6块,面积0.5 hm2,平均产量为3.780 t·hm-2.总结在富阳市试种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17.
农大高油115     
农大高油115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以GY220为母本,1145为父本组配的玉米杂交品种,1996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浙油50是浙江省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沪油15/浙双6号育成,产量好、出油率高,200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11013号)。  相似文献   

19.
浙油33     
<正>审定编号:国审油2016002品种名称:浙油33申请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种者: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品种来源:(9715/鉴6)F4//(鉴6/沪油12)F6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品种。全生育期229.8 d,比对照秦优10号晚熟2.8 d。幼苗直立,叶绿色,叶缘波状,裂叶2对,有缺刻,叶面有蜡粉,无刺毛;花瓣黄色、覆瓦状重叠排列;籽粒黑色,抗  相似文献   

20.
浙油50油菜种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油50是浙江省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沪油15/浙双6号育成,产量好、出油率高,2009年通过浙江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11013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