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给予出院后中风患者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探讨该护理方法对中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脂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17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脂指标。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出院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血脂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结构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结构化健康教育,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末梢血糖水平、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等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对比。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结构化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控制血糖效果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行手术治疗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性护理19例为对照组(A组),预见性护理干预20例为干预组(B组),干预组实施康教育护理路径,包括超前镇痛护理计划、用药依从性护理教育及日常活动能力护理教育,术后1、3、6个月随访且临床评价。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同一时间点B组VAS评分、用药依从性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评价显示,特别在早期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且同一时间点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布鲁杆菌病性脊椎炎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202-203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对对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患者60例,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组均3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接受压力管理干预,分住院期和出院恢复期两阶段进行。采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干预前、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3个月焦虑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日常生会活动能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对初诊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50例试验组患者及其亲属于入院1d后至出院前1d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采取问卷调查法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80d对100例初诊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依从性调查评定。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180d试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后180 d两组患者得分与入院时比较均下降(P<0.05),但较出院时有所回升(P<0.05)。结论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有效的治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将其贯穿于糖尿病患者的整个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防治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5-12月间神经内科接诊的224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方式),选取2016-01—2016-12月间接诊的236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精细化组(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对比组间医院感染防治效果、患者满意度评价以及年终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的差异。结果精细化组医院感染率(9.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精细化组护理满意度(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8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细化组护理操作评分、危重症护理评分、护理风险管理评分、并发症防治评分、护理记录书写评分、护患关系处理评分、护理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家属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健康行为的促进、健康教育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在所用药物相关知识、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疾病相关知识、儿童预防保健知识等方面知识正确率及按医嘱用药、常见症状家庭处理方法、预防儿童常见病方法等健康行为方面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心流程再造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拓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促进患儿家属健康行为、提高患儿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微信平台延伸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作用.方法 8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1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或常规护理联合微信平台延伸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Spitzer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69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B组36例,早期即开始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明显高于A组(P〈0.01),B组的流产发生率和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分别为0%vs 12.1%,5.6%vs 24.2%,均P〈0.05)。A、B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分别为(2 533±142)、(3 175±158)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9,P〈0.01)。结论早期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妊娠合并甲亢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并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农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60例农村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包括饮食,用药干预,心理干预,认知干预等(干预时间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家属参与干预组患者合理膳食,体重控制,遵医用药,血压监控,心理调节等遵医行为依从性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家属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农村MHD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对孕期焦虑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孕期焦虑发生率及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于孕37周将300例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包括帮助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对其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各位孕妇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问题制订措施,有针对性给予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向孕妇教授放松技术。分别于孕36周和入院分娩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调查。结果入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量表评分分别是(38.61±8.17)和(40.07±7.73),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分娩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量表评分分别为(34.81±7.71)和(41.21±8.05),干预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入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分别为54.7%和60.7%(P>0.05),入院分娩时则分别为30.7%和6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孕期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5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在同样的治疗下,教育组在常规的基础上,以改善生活方式、心理疏导、用药指导、自我监测血糖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一般的护理.在健康教育前及干预期满1年分别对两组改善生活方式、治疗依从性、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教育组在改善生活方式和治疗依从性、糖尿病低血糖知识掌握情况和血糖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预防低血糖反应健康教育对其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改善疗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 IMB)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介入溶栓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接受介入溶栓术的ACI患者,按照随机盲选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IMB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Barthel指数]、疾病管理能力(服药依从性、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出院前,2组患者NIHSS、Barthel、服药与功能锻炼依从性、GSES及WHOQOL-1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后,2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服药与功能锻炼依从性、GSES及WHOQOL-100评分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I患者介入溶栓术后的延续性护理中应用IMB可有效改善患者出院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活动功能状态,提高其服药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护理组(简称康复组)47例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组(简称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此外,康复组实施了以早期强化康复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每例患者在入院时和1个月后分别测试ADL能力。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入院时的ADL评分分别为(41.5±12.4)、(44.8±11.8),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康复组与对照组的ADL评分比入院时均明显增加,差值分别为(27.1±10.8)和(19.6±9.3),以康复组增加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应用于经皮穿刺肾组织检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给予健康指导。结果出院时试验组健康知识得分较对照组高;试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8%;试验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82.7%;试验组并发症腰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穿刺肾组织活检患者实施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的质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建立疾病自我管理模式对癫痫患者日常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神经内科住院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自我管理模式。于入院时和管理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对两组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估。结果管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ESCA得分较管理前及同期的对照组提高(P〈0.01),对照组只有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及总分项的评分较管理前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SF-36QOL评分较管理前及同期的对照组提高(P〈0.01),对照组只有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及疼痛项的评分较管理前提高(P〈0.05)。结论癫痫患者建立疾病自我管理模式,可其日常自我行为管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的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3、6、12个月后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疾病复发情况、患者焦虑程度及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复发率、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人性化健康教育模式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充实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胸腔镜手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及传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为指导施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儿遵医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及其家属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遵医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方式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遵医依从性和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0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蓝光治疗的依从性、疗效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整体护理后,观察组中的哭闹患儿明显少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光疗中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和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效果,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糖尿病患者能更好地按医嘱进行治疗、饮食、建立健康行为,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出院后并对其进行为期2a的护理随访指导,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按时检查、控制饮食、药物疗法及血糖检测的遵医率分别为75.0%、80.0%、93.3%、8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运动疗法的遵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vs31.7%,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随访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融洽护患关系,从而开拓门诊、社区服务领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