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复合肥施用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菜农在番茄设施生产中普遍过量施用复合肥的现象,就否减量施用复合肥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番茄产量随着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加,当复合肥施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开始下降;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随施肥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是先增加到一定水平而后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同复合肥施用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综合比较各施肥水平,当复合施用量为1 125 kg.hm-2时,番茄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腐殖酸肥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腐殖酸肥不同用量(300、600、1 200、1 800 kg·hm~(-2))对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番茄植株形态指标和果实产量品质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蔬菜专用复合肥)相比,施用腐殖酸肥对各处理均有增产作用;腐殖酸肥施用量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量品质的提高,适量腐殖酸肥的施用才能显著提高番茄经济效益;1 200 kg·hm~(-2)腐殖酸肥的追肥用量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植株生长状况最好,番茄产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兴玉1号在兴安盟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和合理的施氮量,研究了玉米新品种兴玉1号在兴安盟地区种植密度、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在60 000株·hm~(-2)以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但密度超过60 000株·hm~(-2)后,产量反而下降;一定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玉米产量增加,但氮肥施用量要适当,施用量超过300kg·hm~(-2)会造成产量下降。因此,推荐兴玉1号在兴安盟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0 000株·hm~(-2),最佳施氮量为300kg·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沼肥在设施草莓生产中的作用,以‘红颜’草莓为试材,施用沼肥和氮、磷、钾复合肥进行对比试验,对土壤肥力、草莓生长、果实品质和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5 000 kg/hm~2沼渣做底肥,追施1:2沼液5 000 kg/hm~2,叶面喷施1∶2沼液45 kg/hm~2可以有效促进草莓营养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与常规的氮磷钾复合肥相比,果实单株产量增加了24.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28.75%和29.96%。因此,沼肥是草莓生产的优质有机肥。  相似文献   

5.
化肥减量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优化氮磷钾化肥(1 545 kg/hm~2)施用及其减量20%条件下有机肥用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优化施肥减量20%处理番茄产量并未降低,在此基础上施用有机肥3~9 t/hm~2番茄产量平均提高6.48%,其中以6 t/hm~2有机肥用量的番茄产量最高,666.7m~2为7 252.6 kg,但化肥减量20%基础上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而化肥偏生产力则明显提高。施用有机肥可提高番茄果实VC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化肥减量20%基础上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生长中后期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麦轮作系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找到合适的施肥措施来提高作物产量,培育高产土壤微生物区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金坛市的长期肥料试验点为研究对象,设置6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常规氮、磷、钾化肥(NPK),3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替代3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1),6 000 kg·hm~(-2)猪粪有机肥替代5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2),1 8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5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OI1),3 6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70%常规化肥施用量(NPKMOI2)。测定水稻、小麦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并利用氯仿熏蒸-硫酸钾浸提法和高通量测序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与NPK处理相比,猪粪有机肥(NPKM1、NPKM2)和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NPKMOI1、NPKMOI2)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无显著降低,且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NPKMOI1和NPKMOI2处理能够增加土壤细菌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改变土壤细菌区系,且这种改变随着化肥替代量的增加而变大。[结论]3 600 kg·hm~(-2)猪粪有机无机复合肥替代70%常规化肥施用量处理能够提高作物产量,是一种具有培育高产土壤微生物区系潜力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21,(1):87-90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探讨了春茬茄子产量、品质和农学性状、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对四种肥料和土壤调理剂组合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施肥模式(有机肥30 000 kg·hm~(-2),复合肥750 kg·hm~(-2),硫酸钾112.5 kg·hm~(-2))相比,新绛和仲元两种组合模式可显著提高了茄子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其硝酸盐含量。从收获后土壤养分含量上看,新绛模式和仲元模式土壤pH值和全盐含量均有所降低,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提高。因此,仲元肥料模式为本次温室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养分配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在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高渗环境下稳定性好的不同功能性微生物,分析不同浓度菌液与有机-无机复合肥配施后,对番茄果实品质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为基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番茄有机种植和提质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不同功能芽孢杆菌以芽孢形式分别接入等量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摇瓶,室温保存,采用平板计数法定期检测菌落总数,筛选出耐受性好、稳定性高的菌株,将此菌株按不同浓度比例制备生物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在番茄两穗时期开始,每隔10 d分别施用生物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与常规肥料,49 d后检测番茄果实品质与生理活性的差异。【结果】贝莱斯芽孢杆菌LYT-5(Bacillus velezensis LYT-5)在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中稳定性最强,在高渗环境下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可有效与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复配。与对照(常规肥料,300 kg/hm2)相比,T3(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300 kg/hm2+菌液,15 L/hm2)处理后番茄果实品质综合提升最高,49 d后番茄单果均重增加15 %,果形指数增大13 %,可溶性多糖含量显著提高43 %,糖酸比增大13 %,可溶性蛋白增加6 %,适宜短期内食用和加工等;且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功能菌处理49 d后,番茄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最高增加220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增加21 %,有效提高了番茄果实抗逆性与耐储能力。【结论】筛选出一株可在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中稳定存在且活性较高的功能菌株,且浓度在T3(有机-无机液体复合肥,300 kg/hm2+菌液,15 L/hm2)时施用后能明显提高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减少摘后损失。  相似文献   

9.
《天津农业科学》2016,(7):106-110
通过研究不同氮钾比对湘西南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探索出生产湘西南特色优质烤烟的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烤烟种植施氮量在112.5~142.5 kg·hm~(-2)时,随着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明显提高;当氮钾比为1∶3.0时,烤烟产量、产值最高,质量最优。建议氮肥施用量为127.5 kg·hm~(-2),钾肥施用量为382.5 kg·hm~(-2)。  相似文献   

10.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番茄为指示植物,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农民习惯施氮量(N1,尿素,纯氮1 000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N2、尿素,纯氮700 kg·hm-2)、7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N3,尿素,纯氮700 kg·hm-2)、50%农民习惯施氮量结合调节土壤C/N和采用滴灌(N4,尿素,纯氮500 kg·hm-2)对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用氮肥相比,减施氮肥处理(N2、N3和N4)的番茄产量没有降低.N4处理产量最高,比N1增产9.7%.N2和N4处理氮肥的农学效率和肥料的产投比均显著高于N1处理(P<0.05),其中N4处理最高,为28.9 kg·kg-1和12.6,施肥效益最高.不同施氮肥处理间果实Vc含量虽没有显著差异,但N4处理是N1处理的1.2倍.番笳果实的硝酸盐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旱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8307,P<0.05),N3和N4处理果实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Nl处理(P<0.05).0~100 cm土层累积的硝态氮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N1处理土层累积的硝态氮含量最高,减施氮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对硝态氮的累积.土壤硝态氮多累积在0~40 cm土层,硝态氮的相对累积量约为50%,这部分残留的氮素可被下季作物吸收利用.果实硝酸盐含量与土壤累积的硝态氮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2=0.800 3,P<0.05),说明土壤硝态氮含量过高能够增加果实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在寿光设施蔬菜生产条件下,在农民习惯施氮量基础上减氮30%~50%既町以保证较高产量和较好的果实品质,同时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累积.从产量、肥料效益和土壤可持续利用角度来看,N4处理更具优势,具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蚯蚓消解牛粪产生的蚓粪替代20%的无机复合肥,以基肥的方式施用于温室大棚条件下已连作3年黄瓜的劣变土壤中,研究蚓粪施用对黄瓜生长发育及盛果期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相比,施用无机复合肥750 kg/hm~2对黄瓜盛果期的温室连作劣变土壤的氮磷钾碳等元素赋存和对土壤基本性质影响不显著,对黄瓜产量和品质也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黄瓜株高;低量蚓粪(3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EC值以及黄瓜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CEC值和p H;中量蚓粪(6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CEC和EC值,以及黄瓜单果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也显著增加了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但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大量蚓粪(24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CEC和EC值,以及黄瓜产量和单果重,但显著降低了黄瓜株高。综合来看,推荐采用6 000 kg/hm~2蚓粪替代20%的无机复合肥作为基肥施用于温室连作劣变土壤。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以STP-F318番茄为试材,磷、钾肥施用量固定,在生育期内设置3个滴灌水平(W1~W3分别为4 646.25 mm/hm~2、3 097.50 mm/hm~2、1 548.75 mm/hm~2)和6个氮肥梯度(F1~F6分别为572.42 kg/hm~2、542.30 kg/hm~2、512.17 kg/hm~2、482.04 kg/hm~2、451.91 kg/hm~2、0 kg/hm~2),以常规农户土栽水、氮管理(7 650.00 mm/hm~2、600.00 kg/hm~2)为对照(CK),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的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等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氮耦合能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其中SPAD值以W1F4处理最大,为44.83; W1F2处理净光合速率最大,为16.69μmol/s~2·m。同时,各处理显著改善番茄果实品质,Vc含量以W1F3处理最高,为30.46 mg/100 g FW,较CK增加17. 61%,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番茄红素含量与V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为5. 21~7. 80mg/100 g FW。有机酸含量较CK有降低的趋势。W3F2、W1F1和W1F3处理糖酸比分别为8.25、8.26、8.85,口感较佳。产量以W1F2处理最高,为170 985.48 kg/hm~2,较CK增产27.73%。氮肥农学利用率(NAE)与水分利用率(WUE)分别以W1F4、W3F4处理为最高,为87.34%、96.64 kg/mm·hm~2。综合分析认为,水氮耦合利于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番茄产量和水氮利用率,生育期内滴灌4 646.25 mm/hm~2、追施氮肥542.30 kg/hm~2是基质栽培番茄较为理想的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腐植酸复合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腐植酸复合肥作为番茄底肥研究了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腐植酸复合肥对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都有显著效果。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叶绿素值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如果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则会使促进增长效果降低。腐植酸复合肥处理协调了番茄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改善了番茄后期养分的营养水平,从而增加了番茄产量。腐植酸复合肥可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粗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并能降低硝酸盐含量来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对设施番茄进行硫酸钾镁肥的减量试验,结果表明,番茄产量、株高、茎粗和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随硫酸钾镁肥施用量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总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对番茄中硝酸盐含量有抑制作用。当硫酸钾镁肥的施用量为450 kg·hm^-2时,番茄产量最高、生长最旺、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吨谷1号和龙谷3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处理(N1:108 kg·hm~(-2)、N2:144 kg·hm~(-2)、N3:180 kg·hm~(-2)、N4:216 kg·hm~(-2)、N5:252 kg·hm~(-2))对谷子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调减氮肥施用量的N2处理,可以维持谷子灌浆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吨谷1号和龙谷31成熟期的生物量分别为14 777和15 953 kg·hm~(~(-2));提高谷子的收获指数和群体产量,与N3处理相比,吨谷1号N2处理的产量增加7.2%;龙谷1号N2处理的千粒重、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N4和N5,适当调减施氮量可以达到增产提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滴灌下氮盐交互对加工番茄荧光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新疆有着全中国最大面积的盐碱地和加工番茄的种植基地。在新疆开展两年试验以研究加工番茄在氮盐交互下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获得适宜新疆盐碱地种植加工番茄的合理施氮量和土壤盐分范围,为新疆扩大加工番茄种植面积和合理施氮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技术途径。【方法】试验于2017和2018年在石河子大学现代节水灌溉兵团重点实验基地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3166为试验材料,2017年试验共设置4个土壤含盐量水平:1.5、4.0、7.0和10.0 g·kg~(-1)及4个氮素水平:201、166、131和96 kg·hm~(-2),2018年在2017年的基础上去除10.0 g·kg~(-1)的土壤含盐量,增加5.0 g·kg~(-1)的土壤含盐量和不施氮量处理。试验测定和分析加工番茄的荧光叶绿素参数、产量和品质指标。【结果】在氮盐交互下,加工番茄荧光参数及产量等指标均呈现出复杂的变化规律。绝大多数的荧光参数及产量受土壤盐分的主导作用较氮素强,在同等氮素水平下,7.0 g·kg~(-1)和10.0g·kg~(-1)的土壤盐分对加工番茄荧光指标抑制程度最大;低盐分水平下,166 kg·hm~(-2)的中等偏高的施氮量对加工番茄的荧光指标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施氮201 kg·hm~(-2)的处理;在中等偏高的盐分水平下,96 kg·hm~(-2)的低氮对加工番茄的最好,其次为不施氮水平。加工番茄的鲜果产量总体上符合"盐高产低"的规律,但低氮高盐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同盐度的氮素水平下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均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逐渐增大,糖酸比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低盐处理,盐分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影响远高于氮素,二者交互对加工番茄的品质并无显著性影响。通过图形叠加分析方法,得出了加工番茄获得相对最优产量和品质的合理施氮范围和土壤含盐量区间。【结论】在盐碱程度偏高的土壤可通过少施氮素来提高加工番茄产量;加工番茄获得相对最优产量和品质的合理施氮范围和土壤含盐量区间为N:98.12—119.60 kg·hm~(-2),S:3.57—5.58 g·kg~(-1)。  相似文献   

17.
西瓜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施用优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钾肥管理是西瓜生产的关键因素,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西瓜的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优化施用的机制。[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钾肥不同施用水平下西瓜各生育期的干物质量、钾素吸收量、钾素吸收速率以及西瓜的产量与品质。[结果]西瓜对钾素的吸收量与西瓜干物质量、产量和品质存在正相关关系。西瓜在不同生育期对钾肥水平的反应不同,幼苗期对钾肥最敏感,基肥施用量为90 kg·hm~(-2)K_2O时,西瓜根、茎、叶中的钾含量最高,施用量高于180 kg·hm~(-2)K_2O时,西瓜叶中的钾含量低于对照;在膨果期,钾肥追肥量为180 kg·hm~(-2)时西瓜钾素吸收速率最大,该时期的钾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量的67.9%;在成熟期,450 kg·hm~(-2)K_2O水平下西瓜叶片中钾含量最高,600 kg·hm~(-2)K_2O水平下果实皮和瓤中的钾含量最高。钾肥施用量为300 kg·hm~(-2)时,西瓜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钾素总吸收量最高,此时西瓜产量最高,且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结论]西瓜钾肥施用的最佳方案为基肥施用90 kg·hm~(-2),坐果期追肥180 kg·hm~(-2),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为1∶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春季设施栽培番茄光合作用、产量、品质及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巴宝丽’番茄品种为试材,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CK;施有机肥,T1;有机肥+复合肥,T2;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T3;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T4),分析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肥+复合肥处理相比,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处理使番茄增产21.69%,且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7.12%、11.82%和50.57%;增施30%有机肥+复合肥+微生物菌剂使番茄增产29.03%,果实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还原糖质量分数分别提高62.50%、21.30%和97.31%,土壤氮、磷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4.56%、18.73%和63.12%。研究认为增施有机肥(30%)和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强土壤肥料利用率,促进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最终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建议在杨凌地区春季设施番茄的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9.
肥料是农业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收集了主要肥料中重金属的含量,以及湖南省1989年~2012年耕地面积和农田施肥量,计算了湖南省单位面积耕地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评价了农业生产中施肥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贡献。结果发现,肥料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为磷肥和复合肥。农田重金属输入量最多的是Zn,达到了2.5151 kg·hm~(-1),其次是Cr,输入量为1.3683 kg·hm~(-1),Cu的输入量为0.1573 kg·hm~(-1),As为0.1103 kg·hm~(-1),Pb、Ni、Hg和Cd的输入量分别为0.0855 kg·hm~(-1)、0.0617 kg·hm~(-1)、0.0220 kg·hm~(-1)和0.0023 kg·hm~(-1)。磷肥和复合肥是农田重金属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劲素专用底肥(17-17-17)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15-15-15、15-5-25)的应用效果,以芹菜为试材,通过对比不同施肥处理的芹菜生长指标(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指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来评价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对芹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作底肥相比,劲素专用底肥在促进芹菜生长及产质提高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作用,芹菜产量可增加3 134.7 kg/hm~2,增幅为5.42%;与普通的复合肥作追肥相比,劲素硝硫基复合肥能够显著促进芹菜后期的生长、提高芹菜的光合作用能力、提高芹菜的VC含量,产量可提高2 134.1 kg/hm~2,增幅为3.50%。与芹菜整个生长期均施用普通复合肥相比,施用劲素系列肥料可显著增加芹菜产量5 268.8 kg/hm~2,增幅为9.12%,且芹菜生长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及最终芹菜的品质均有显著改善。由此表明,劲素专用底肥和劲素硝硫基复合肥在芹菜生产上均具有较好的肥效,将这2种肥料作为套餐肥使用,对于芹菜的生长促进和产质提高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