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扫描电子显微技术,研究了长白山高山珍稀濒危植物牛皮杜鹃、毛毡杜鹃及苞叶杜鹃的叶片结构,分析了其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3种杜鹃叶片均为异面叶,具表皮附属物。上表皮由1~2层细胞组成,有角质层,无气孔器;下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有气孔器分布。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有2~8层,海绵组织细胞间隙大,中脉维管束为圆形外韧型。此外,叶片的表皮附属物类型,气孔器特点,海绵组织细胞排列方式等差异明显。3种杜鹃植物的扫描电镜结构特征,既为种间鉴别提供了依据,也反映了其对高山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耐寒杜鹃叶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辽宁地区耐寒杜鹃(Rhododendron)8种植物的叶片结构,结果表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形态结构特征。杜鹃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由1~2层细胞组成,内大外小,均无气孔器,有些种具有较厚的角质层;下表皮均由1层小细胞组成,分布有很多气孔器,气孔类型及分布密度因种而异;栅栏组织由1~3层长柱状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较短,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但是在种间也存在结构差异,如叶片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形态以及分布类型、表皮附属物的类型以及中脉维管束的类型等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差异既是抗寒、抗旱性的表现形式,也在分类学上为种间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石蜡切片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喀什霸王(Sarcozygium kaschgaricum Boriss)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喀什霸王叶片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栅栏组织分布于叶片的上下表皮内方,为等面叶。从叶片横切面上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层较厚,上表皮角质层较下表皮的厚,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仅分布在下表皮上,微下陷;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由1~2层圆柱形细胞组成,其外层细胞转化为异细胞,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约为1∶2,海绵组织位于叶片中央,细胞呈凌乱分布下表皮内具有1~2层由异细胞组成的下皮层;主脉发达。以上特征均反映出植物结构与环境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4.
运用冷冻切片技术,用光学显微镜对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C.G.&Th.Nees)Bl.〕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阴香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上下表皮均由一层排列紧密形状不规则细胞组成,上表皮细胞外角质膜较厚;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上,气孔类型为无规则型;叶肉组织不甚发达,具分泌腔,栅栏组织由1~2层排列疏松的柱状细胞组成,海绵组织有发达的胞间隙,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为1∶1.6;主脉发达,为外韧维管束,具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侧脉有发达的由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延伸区。这些特征反映出阴香叶片结构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潮州产抗癌植物穿心莲叶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冷冻切片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潮州产抗癌植物穿心莲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穿心莲叶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形状不规则的表皮细胞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厚、上、下表皮细胞均含有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细胞,且上、下表皮均被有少数腺鳞.气孔类型为横列型,下表皮密布,上表皮仅有零星分布,叶肉组织发达、栅栏组织为1~2层排列整齐的圆柱形细胞组成,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组织排列疏松;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约为1:2.28.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呈月牙形.上述特征主要与穿心莲的生活特性以及其生长环境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显示,从横切面观察,火棘叶片解剖结构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大部分组成。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都是单层,排列整齐有序,外切向壁加厚为角质层,无表皮毛,下表皮的气孔凸出叶表面,有孔下室。典型异面叶,叶肉分化明显,富含叶绿体,栅栏细胞长柱状,排列有序,整齐划一,2~3层,海绵细胞排列无序,细胞形状不一,大小不一。主脉维管束发达,充分体现了其运输功能,另在维管束上下两侧有少量的机械组织,侧脉维管束结构简化。以上特征与干旱等环境条件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大花君子兰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花君子兰营养器官根和叶片的解剖学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其不定根为肉质,具有发达的复表皮,复表皮最内层细胞具有分生组织细胞,向外分裂形成新的细胞;根尖组织分化属封闭型,根冠与表皮同源,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加厚,初生本质部多原型。叶为等面叶,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外壁均被有厚的角质层,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为肾形,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叶肉细胞同型,无栅栏细胞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平行脉序,维管束具有维管束鞘。  相似文献   

8.
山莓生态习性与叶的解剖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湖南省广泛分布的山莓实地踏察和生态习性观察表明,山莓系荒地的一种先锋植物,耐贫瘠,适应性强,属阳性植物.在林缘、山谷阳坡生长,有阳叶、阴叶之分,是湖南省植被的一个广布种.叶的解剖结构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二面叶,由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叶柄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叶片显著特点为:第一,单细胞表皮毛的数量多于腺毛.腺毛头部大略为球形,多细胞柄部较长,由一行或两行细胞组成.第二,幼叶、阴叶栅栏组织呈“小丘”状,阳叶栅栏组织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孔隙度小,海绵组织疏松,气下室空腔大.第三,主脉、叶柄的厚角组织和薄壁细胞内多数有晶簇,成含晶异细胞.  相似文献   

9.
邵世光  郑典元  许云华  张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99-10600
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牛蒡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蒡叶为典型异面叶。上表皮具极少的表皮毛和多数棒状的粘液毛,气孔数较下表皮少,气孔与表皮细胞平齐,同时存在拱起气孔;下表皮密被绒毛。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两者厚度比为5∶3,栅栏组织2层。中脉具3个维管束,小脉外具一层维管束鞘,具有典型的C4植物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用石蜡切片法制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蒙山野生白棠子树叶与人工驯化的白棠子树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白棠子树叶为典型的异面叶,表皮由1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组成,上表皮无气孔,下表皮有不定式气孔,上、下表皮外侧可见非腺毛、腺毛。主脉维管束呈外切型,排列成槽形,凹槽上方有厚壁组织,且主脉的上、下表皮均有厚角组织存在。叶肉细胞明显分化,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1~2层,位于中脉处有间断,海绵细胞3~4层排列不规则,排列较疏松,主要靠近下表皮。2种不同生境下的白棠子树叶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不同生境下叶的组织厚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橄榄种质资源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14个橄榄种质的叶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橄榄叶为典型的异面叶,上表皮由1~2层排列紧密的形状不规则细胞组成,上表皮厚度大于下表皮厚度,叶脉突起,栅栏组织由1~2层长柱形细胞组成,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较短,排列较疏松,细胞间隙较大。不同种质在叶片厚度、表皮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同一品种的叶脉突起度和细胞结构紧密度变化相对较小。据此探讨了橄榄叶片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及抗寒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不同分布区地枫皮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冷冻切片和叶表皮离析法,对广西靖西、马山、平果3个自然分布区地枫皮叶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地枫皮叶为典型异面叶,叶片中脉发达,平均厚度为546.67μm,木质部所占比例约50%;栅栏组织2~3层,第1层排列整齐且紧密;海绵组织3~4层,细胞疏松;上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外侧具有角质层,厚度为靖西马山平果;下表皮角质层较薄,有气孔器分布,气孔器为平列型,密度为197~288个/mm~2,气孔指数为13.53%~17.37%,气孔器长25.77~26.44μm,宽15.75~18.50μm,3个分布区地枫皮的气孔数目、大小及数量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并非呈线性。3个分布区地枫皮叶片的组织成分差别不大,仅一些成分数量和部分组成区域有差别。地枫皮叶的解剖特点显示出其具有旱生植物的特点,随着海拔增加及光照强度增大,主要表现在上表皮细胞变小及角质层增厚、栅栏组织较紧密、下表皮气孔器密度增大,从而适应干旱、光照强、土层浅的石灰岩裸露山顶的恶劣环境。  相似文献   

13.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植纹鉴定技术和石蜡切片法对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moena)和大叶野豌豆(V.pseudo-orobus)叶片作比较解剖学研究,旨在了解其种间叶片结构差异及其生态适应性,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野豌豆叶片均为异面型;气孔突出,为无规则型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栅栏薄壁组织1层,海绵薄壁组织发达;主脉由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山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浅波状、C型,气孔长宽比较小,叶片表现较原始;角质层较薄,纹饰为线状、颗粒状;无表皮毛;栅栏薄壁组织较薄,海绵薄壁组织有明显胞间隙,耐阴性较强;大叶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深波状、F型,气孔长宽比较大,叶片表现较进化;角质层较厚,纹饰为线状、脊状,下表皮细胞较厚,有单细胞表皮毛,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栅海比和细胞结构紧密度较大,细胞结构疏松度较小,主脉及维管束较发达,抗旱性、抗虫性和抗寒性较强.研究表明,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叶片表现出的结构特征是对生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杜鹃品种胭脂蜜[Rhododendron obtusum(Lindl.)Planch.cv.Yanzhimi]、花蝴蝶(R.obtusum cv.Huahudie)和西施(R.obtusum cv.Xishi)为研究试材,在光照培养箱内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利用石蜡切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杜鹃叶片仅有下表皮具有气孔,上、下表皮都有表皮毛和腺毛等附属物,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气孔开度变小,到中后期气孔闭合。叶片受干旱后变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之比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胭脂蜜的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之比变化幅度最大,并且抗旱性较强的胭脂蜜气孔的闭合时间相对更晚,说明叶片细胞结构对于杜鹃抗旱性强弱的决定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5.
短叶罗汉松叶的发育起始于茎端侧面分生组织区细胞分裂形成的叶原基。在叶的发育过程中,维管束下方的3个树脂道最先分化发育,然后,维管束内的原生木质部由近轴面向远轴面分化发育,同时原表皮下的一层薄壁细胞发育形成厚壁组织纤维,起支持幼叶的作用。当木质部基本成熟时,转输组织和韧皮部以及副转输组织开始发育,最后,叶肉组织分化发育为发达的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在叶内部结构分化发育的同时,表皮细胞的外侧形成较厚的角质层。在短叶罗汉松叶的结构中,发达的栅栏组织和角质层对于其生长在干旱和寒冷地区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典型部位叶肉组织为样品,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成熟叶片比处于生长期的叶片厚,且两者各组织占叶片总厚度的比例也不同.在生长叶的叶边缘部位,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分别占叶总厚度的31.1%和51.9%,越靠近主脉的部位栅栏组织减少得越明显,靠近主脉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分别占叶子总厚度的11.6%和78.7%.成熟叶的叶边缘部位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分别为46.2%和26.5%,而在叶中间部位和靠近叶脉处,栅栏组织消失,海绵组织增厚.相同叶片各组织的细胞中,除上下表皮细胞没有明显差异外,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在叶边缘部位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尺寸较大,而在越靠近主脉部位,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都减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研究园艺观赏植物金心吊兰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①金心吊兰的叶片为等面型叶,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组成,上表皮厚度约为下表皮的2倍,气孔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叶脉结构简单,由木质部、韧皮部和机械组织组成;②园艺栽培变种金心吊兰的叶片更厚,主要叶细胞更大,不同于叶片全绿的原变种宽叶吊兰;③金心吊兰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叶绿体的发育对叶表皮和叶肉组织的发育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黄色条纹区叶细胞明显较绿色条纹区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石蜡切片方法,观察了鸡屎藤根、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鸡屎藤主根和侧根均由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主根的周皮比侧根的厚约130μm,在主根和侧根的皮层薄壁细胞中都有棕色的含晶细胞,主根中的含晶细胞比侧根中的要多;茎由表皮、厚角组织、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13个维管束呈环状分布1周;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构成,上表皮比下表皮细胞厚约28μm,叶肉中栅栏组织仅有1层,平均厚度44μm,海绵组织的平均厚度71μm,主叶脉中的维管束呈扇形排列.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不同海拔牛皮杜鹃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比较了长白山北坡9个海拔高度(1 700~2 600 m)牛皮杜鹃叶片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牛皮杜鹃叶片的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及叶片紧密度均呈增加趋势,而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海绵组织厚度、主脉直径和叶疏松度呈减小趋势;叶片长宽比、表皮厚度及表皮细胞层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野生头花蓼、GAP基地种植头花蓼、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选育的四倍体及其二倍体头花蓼品种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期望为头花蓼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分别对4种头花蓼叶片结构和叶表皮进行观测。[结果]头花蓼叶片气孔器为无规则型,上表皮气孔数明显少于下表皮。表皮毛仅分布于叶脉上,下表皮相对较多。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2个部分,其中栅栏组织2列,细胞呈长柱形;海绵组织细胞近圆形,排列疏松。叶脉为外韧维管束类型,主脉具两个维管束,上下排列,近轴面维管束较小,其韧皮部朝下,木质部朝上;远轴面维管束相对较大,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与近轴面维管束相反。[结论]在研究的4个头花蓼材料中,与其他3个二倍体品种相比,多倍体形态解剖结构特征有明显差异。四倍体品种气孔密度较小,叶片较厚,栅栏组织发达,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