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掌握旅游对黄山景区的生态影响,本试验采用样方和室内分析方法,对黄山主要景点的植被和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对灌木层的高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对盖度影响很大,尤其是游径附近的盖度变化较大。游径0 m处的草本层的高度降低明显,10 m以外距离没有变化,同时旅游干扰增加了草本层的物种数量。此外,旅游活动显著降低了游径附近0~5 m的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PH值,但对10 m以外的距离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旅游开发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采用样方分析法对长白山主要景点各样方内的土壤和植被群落进行调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旅游干扰主要对乔木层幼苗数有一定的影响,对灌木层盖度和草本层的高度影响明显,尤其是对游径边缘5 m以内的近景区。旅游干扰使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随着干扰强度增加,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全氮及全磷含量逐渐减低,而土壤容重、PH值、全钾含量则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人为干扰对川西碧峰峡木荷(Schima superba)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碧峰峡景区周边次生林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碧峰峡木荷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设置12块20m×30m的代表性样地,以乔木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及各林层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轻(远离核心景区80~120m)、中(距离核心景区40~80m)、重(紧靠核心景区0~40m)3种人为干扰强度下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1)木荷次生林群落总的物种数随人为干扰强度增加而减少,重度干扰群落组成比轻度干扰下少了26科42属64种。(2)轻度干扰下,木荷次生林群落乔木个体径级呈倒"J"型分布,个体数呈现低高度级中高度级高高度级分布,群落天然更新能力强;中度干扰下,乔木个体径级呈正态分布,低、中高度级乔木个体数多,群落稳定;重度干扰下,乔木个体径级呈近似正态分布。(3)木荷在不同强度干扰群落中依旧占据优势地位。重度干扰下,大熊猫主食蓉城竹(Phyllostachys bissetii)濒临消失,该灌木层新出现细叶楠(Phoebe hui)、宜昌润楠(Machilus ichangensis)等乡土树种幼苗,草本层遭到严重破坏。(4)随干扰强度的增加,乔木层、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均降低,草本层降幅最大;灌木层各指数值在中度干扰群落中最大,符合中度干扰假说。【结论】重度人为干扰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乡土树种萌发生长,但普遍会引起植物物种多样性消失,群落发展不稳定,不利于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揭示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规律。【方法】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和旅游影响系数等综合指标,分析旅游干扰对研究区植物落景观的影响特征。【结果】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的敏感水平基本上是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说明近景区游览频率高;群落景观重要值差异显著,基本上呈现出中>远>近的变化趋势,说明中景区植被群落的旅游价值大,生态环境质量好于近景区。水平距离与信息指数存在密切联系,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近,信息指数愈小,随着距离的增加,信息指数增大。根据旅游影响系数评价分级可知,整个风景区管理水平呈良级。【结论】结果阐明了旅游干扰对太姥山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的影响,进而为景区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戴月  吴瑞云  崔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03-15307,15340
采用典型样地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模型法调查和分析了二妃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植物88科243属329种,以灌木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较高,乔木物种尤其是常绿乔木的多样性偏低。山体植被主要分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8个群系、21个群丛,包括零散分布在下坡的落叶阔叶林,较大面积分布于中上坡的常绿针叶林,以及大面积连通或点缀其间的灌丛和灌草丛。山上缺乏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由于垃圾填埋、挖方、修路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都较简单,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的复层林甚少,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不高。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D和均匀度指数Jsw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草丛群落。群落内各层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落叶阔叶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皆以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为提升二妃山作为城市生态绿楔的价值,促进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保护和优化其现状植被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宁南黄土区4种典型人工林(山杏林、山桃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山杏×柠条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固定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计算,比较分析了宁南黄土区人工纯林和混交林林下草地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群落种类组成在不同林分中总体呈现多年生草本与1年生草本伴生,且多年生草本优势较明显;(2)4种林分下重要值综合分析也表明不同人工林地植物群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不同的林分类型对草本层植物群落的组成及其重要值变化差异明显;(3)4种林分下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即生态优势度表现为山杏林山杏×沙棘混交林山桃林山杏×柠条,均匀度表现为山杏×柠条山杏×沙棘混交林山杏林山桃林,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山杏×柠条山桃林山杏林山杏×沙棘混交林;(4)4种林分下植被的总盖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2016年高于2017年,主要受区域降水量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本冲绳岛琉球松林台风干扰后的群落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述亚热带地区琉球松林受到干扰后的演替规律,就日本冲绳地区琉球松人工林在强台风干扰后,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琉球松林经台风干扰后演替形成两种群落类型,即琉球松-峨嵋木荷群落和琉球松-峨嵋木荷-蕨类群落;两者在林分结构和树种组成特点方面差异明显。琉球松-峨嵋木荷群落中,出现乔灌树种26种(DBH≥3.0cm),树种多样性指数为2.55,林下植被特别是草本层盖度低,没有蕨类植物分布。而琉球松-峨嵋木荷-蕨类群落中,出现乔灌树种33种,树种多样性指数为3.51,林下植被特别是草本层发育较好,并有大量蕨类植物分布,其盖度达55%。此外,经受干扰的琉球松林出现了大量的较耐荫的常绿阔叶树种,尤其是山茶科和樟科的树种,而没有出现本地天然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壳斗科的栲类(Castanopsis spp.)。充分说明强台风干扰促进了琉球松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相似文献   

8.
京承高速公路岩石边坡植被重建3 年期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京承高速公路(三期)为例,调查分析了不同类型岩石边坡人工植被重建3 年期的群落特征,以期探明主要 立地因子对边坡植被恢复的影响以及植被恢复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边坡人工植被总盖度达到80% 以上 时,土石坡 岩石坡,阴坡 阴阳坡 阳坡,缓坡 陡坡,不同类型边坡之间分盖度比总盖度的差异显著性更明显, 乔灌木层分盖度随阳坡—阴阳坡—阴坡的坡向改变呈逐渐增加趋势,草本层则相反;边坡植被群落特征受立地条 件影响明显,乔灌木层以胡枝子、紫穗槐为优势种,刺槐为亚优势种,草本层以沙打旺、狗尾草为主,胡枝子在阴坡 优势更突出,紫穗槐则在阳坡表现更好,沙打旺在缓坡优势突出,狗尾草则在陡坡更突出;人工植被物种多样性受 边坡类型影响较大,物种多样性与优势度相反,优势种突出的边坡类型多样性指数较低,岩性和朝向对植被特征及 养护措施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东祁连山柳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干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盖度、重要值和多度作为测度指标,对东祁连山高寒地区柳灌丛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盖度和重要值作为测度指标时较为一致,而多度差异性较大。(2)在柳灌丛群落内物种多样性水平上,草本层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3个指标均大于灌木层,但Alatalo均匀度指数则低于灌木层。灌木层中,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发生在海拔3150-3250m;草本层中,最大值均发生在海拔3100m处。(3)Whittaker指数和Routledge指数共同表明了灌木层β多样性水平高于草本层的多样性水平,而cody指数则未表征。在灌木层,β多样性随海拔增高而降低;草本层,在海拔3150-3200m间,物种替代的程度最高;在此海拔之上,物种的替代速率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4)割灌试验表明,干扰前后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则发生了变化:物种丰富度指数(dMe)、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均有一定程度增长,其中,又以DMe值上升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大岗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在物种组成方面的差异。大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与立地条件、林分郁闭度及受干扰的状况有关。一般立地条件较好,林分郁闭度小或林分受强度干扰后正处于次生演替的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较高。植物生长型与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关系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草本层与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小,灌木层种类丰富。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常绿阔叶林群落重要值先增后减,中海拔的丰富度最大,由此认为干扰严重低海拔重要值增加,而乔木层在低海拔丰富度最小,草本层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给宁夏盐池沙边子地区荒漠草原的生态维护提供依据,选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和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2种典型植物群落,采用之字形样线法,在每种植物群落样地设置5条样线,每条样线上取6个1m×1m样方,调查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和频度等。计算每种植物的重要值,分析该地区2种典型植物群落的植被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苦豆子群落中有15种植物,隶属于9个科15个属,芨芨草群落中有14种植物,隶属于7个科11个属。2种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植物种类虽少但其多度和频度较高。2种植物群落多样性虽不是很高,但相对于荒漠草原其稳定性较强,2种群落属于轻度相似,但优势种又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给宁夏盐池沙边子地区荒漠草原的生态维护提供依据,选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和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2种典型植物群落,采用之字形样线法,在每种植物群落样地设置5条样线,每条样线上取6个1 m×1 m样方,调查植被的高度、盖度、多度和频度等.计算每种植物的重要值,分析该地区2种典型植物群落的植被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析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苦豆子群落中有15种植物,隶属于9个科15个属,芨芨草群落中有14种植物,隶属于7个科11个属.2种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植物种类虽少但其多度和频度较高.2种植物群落多样性虽不是很高,但相对于荒漠草原其稳定性较强,2种群落属于轻度相似,但优势种又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对于植被恢复和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铜陵叶山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其内设置1.8 hm2(150 m×120 m)的大样地,对样地所在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有33科、43属、52种植物。乔木层优势树种为麻栎,伴生树种有青冈栎等,落叶阔叶树林木株数、断面积占大样地林木株数和断面积的比例以及重要值之和均大于常绿阔叶树,该群落具备了北亚热带低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乔木层林木直径(大于5 cm)分布呈偏左正态分布,表明该林分具有同龄林直径结构特点。灌木层优势植物种为溲疏,亚优势种有青冈栎等;草本层优势植物种为半岛鳞毛蕨。分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生态优势度指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灌木层有多种乔木层的幼苗和幼树,乔木层和灌木层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以金塔沙漠不同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金塔沙漠不同类型的人工林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土壤水分含量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金塔生态环境脆弱,人工林植被群落物种组成简单,共有植物种26个,分属10科24属,主要以胡杨、沙枣、梭梭、花棒、假苇拂子茅、黑沙蒿、小果白刺、骆驼刺、沙拐枣、柽柳为优势种,反映了沙漠植被的特征。2)金塔沙漠人工林有乔木林和灌木林2种类型,乔木林植被群落类型为胡杨(柽柳、芦苇)×沙枣(花棒、黑沙蒿)群落、胡杨(假苇拂子茅)×沙枣(芦苇)群落,灌木林植被群落类型为柽柳(花花柴)×小果白刺(骆驼刺)群落、梭梭(河西菊)×沙拐枣(芦苇)群落。3)乔木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物种组成稀少,其物种丰富度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均高于灌木层,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比灌木层的小,呈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物种的集中程度较高、均匀度偏低的规律;灌木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也较低,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比草本层的小,Simpson指数比草本层的大,反映出灌木层物种的集中程度偏高、均匀度偏低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选择贵州省草海流域典型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不同类型植被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种间联结性、优势种种间关系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草海流域森林植物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物种间存在正关联性,其中乔木植物种群间显著正关联,而灌木、草本植物种群间关联性不显著。草海流域森林群落优势种种对间存在显著关联性,其中部分优势种种对显著性正关联,而负关联种对不显著,灌木层群落稳定,乔木层、草本层群落存在竞争,群落不稳定。草海流域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中,灌木层群落相对较为稳定,而乔木层和草本层群落存在优势种间竞争,群落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选取成都市城市公园的40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记录各植物群落中每种植物的物种名、树高、冠幅、胸径、盖度、叶面积指数等相关数据,根据盖度及叶面积指数计算出绿量。通过分析成都市城市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与绿量的相关性,研究影响植物群落绿量变化的结构特征因子。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市公园主要群落结构模式是双层乔+灌+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个层次的平均Shannon-winner指数分别为0.69、1.03、0.76,平均物种丰富度均在4左右;群落绿量与优势种的胸径极显著正相关,与优势种的高度、冠幅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海拔梯度上分析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有4种植物群落类型,随着海拔(1 330~1 530m)的升高,其中3种多样性指数变化基本一致,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乔、灌木物种多样性受海拔变化影响较大,草本相对较小。红崖山水库以下,群落各层次的多样性特征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在水库以上,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泰山3种类型刺槐人工林林下植被的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刺槐侧柏混交林下灌木层的高度、盖度及草本层高度为最大,刺槐油松混交林次之,刺槐纯林最小;草本层的盖度表现为刺槐油松混交林>刺槐侧柏混交林>刺槐纯林。(2)刺槐纯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小,而均匀度指数最大;刺槐油松混交林除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较低外,其丰富度指数、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刺槐侧柏混交林。(3)建议营建混交林以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围封年限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情况,采用常规调查法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围封后,多年生草本的优势地位增加,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草群密度、植株高度和盖度都有所增加;随围封年限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指数先降低后升高;围栏封育有利于草地植被群落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以山西省吕梁山脉北段管涔山、中段关帝山、南段五鹿山为研究区,在垂直方向上分不同海拔梯度进行植被群落多样性特征(包括乔木基径、高度以及灌草物种多样性)调查,探讨吕梁山植被群落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结果表明,乔木的基径与高度符合等速生长模型(幂指数平均为1.079,P0.01),且基径与高度随海拔升高均显著增大(P0.05),但常绿乔木变化较为平缓且不显著(P0.05),落叶乔木呈显著增大趋势(P0.05)。灌草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表现为偏低单峰变化曲线,灌木峰值出现在1 586 m处,草本峰值出现在1 800 m处;灌木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显著降低(P0.05),草本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海拔梯度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海拔梯度导致的环境差异对吕梁山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垂直空间分异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