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茶尺蠖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在中国广泛分布,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观测,研究了灰茶尺蠖的形态特征、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在浙江新昌地区年发生6~7代,第1代幼虫出现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以后约每月发生一代,10月中下旬陆续开始以蛹在茶树根际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羽化。灰茶尺蠖幼虫4~5龄,总食叶量平均736.2 mg·头-1,3龄后食叶量总计占96.01%,各龄食叶量呈指数增长,食叶量(y)与虫龄(x)的指数曲线为y = 1.012e1.5857x。在室内饲养条件下,灰茶尺蠖每雌平均产卵2910粒,卵、1~3龄幼虫、4~5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93.8%,98.6%,98.6%,98.6%,82.2%和92.0%,雌雄性比为1∶0.85,种群增长指数为98.9。  相似文献   

2.
苏云金杆菌与EoNPV混用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nuc leopolyhedrovirus,EoNPV)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 t)的联合作用。5组不同含量EoNPV制剂(1.50×107PIB/m l、1.25×107PIB/m l、1.00×107PIB/m l、7.50×106PIB/m l和5.00×106PIB/m l)中混合2 000 IU/mg B t制剂后共毒系数在106.02至128.03之间,表明B t与EoNPV混用具有增效作用。其中以1.00×107PIB/m l EoNPV制剂与2 000 IU/mg B t制剂混用增效作用最明显,LC50为817.03μg/m l。对2龄茶尺蠖的杀虫速度,EoNPV B t制剂(1.00×107PIB/m l EoN-PV 2 000 IU/mg B t)的LT50较单独使用EoNPV(2.00×107PIB/m l)缩短了2 d,且EoNPV B t制剂对茶尺蠖具有拒食作用,茶尺蠖对EoNPV B t制剂处理茶树的食叶量比单独使用EoNPV制剂的食叶量减少65.9%。EoNPV B t制剂对茶刺蛾、茶银尺蠖等茶树鳞翅目害虫的兼治作用分别达85.8%和88.7%。多点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EoNPV B t制剂药后10 d对茶尺蠖防效达81.80%~93.24%。  相似文献   

3.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obliqua nucleopolyhedrosis virus,EoNPV)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为进一步明确该病毒对茶尺蠖两近缘种的毒力差异,采用叶盘法对3龄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进行了EoNPV的毒力测定。研究显示,EoNPV对灰茶尺蠖的半致死剂量LD50(median lethal dose)为茶尺蠖的28.9倍,EoNPV对灰茶尺蠖的致死中时间LT50(median lethal time)大于茶尺蠖。结果表明,EoNPV对茶尺蠖两近缘种间的毒力存在差异,EoNPV对茶尺蠖具有更高的致病力,研究结果对EoNPV田间防治茶尺蠖两近缘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接骨草代替茶叶饲养灰茶尺蠖幼虫,并增殖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结果表明,接骨草饲养的灰茶尺蠖生长正常,形成完整的生活史。室内病毒增殖试验表明,用接骨草饲养灰茶尺蠖增殖病毒的适宜时期为3龄幼虫,适宜浓度为5.0×106 PIB·mL-1,且以灰茶尺蠖第1、2、3和6代增殖病毒效果最佳。毒力回归方程为y=-4.152 3+1.53 x,LC50=5.25×105PIB·mL-1,接骨草饲养的产毒量略高于茶叶饲养的产毒量。  相似文献   

5.
4种性诱剂诱芯对茶园尺蠖的引诱与预测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与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为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的2个近缘种,两者在我国茶区的地理分布存在差异。为有效地预测预报和防治尺蠖,本研究对3种茶尺蠖诱芯和1种灰茶尺蠖诱芯对试验区茶园尺蠖的引诱效果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灰茶尺蠖诱芯诱虫数最多,与3种茶尺蠖诱芯的引诱效果相比有极显著差异。通过线粒体COⅠ序列比对分析明确试验区尺蠖为灰茶尺蠖,所以灰茶尺蠖诱芯在该试验区引诱效果最好。另外,对调查期内灰茶尺蠖诱芯诱捕成虫数量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确定6月25—27日、7月19—21日、8月12—14日分别为灰茶尺蠖第2、3、4代成虫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文章测定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Mabr NPV)对农业生产中5种主要夜蛾科害虫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MabrNPV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小地老虎幼虫均有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其对五种夜蛾科害虫2龄幼虫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1.19×10~5、2.02×10~5、4.30×10~5、2.15×10~6、1.29×10~(16)PIB·mL~(-1),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毒力最高,对小地老虎毒力最低,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与其他3种夜蛾毒力差异显著。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毒力随虫龄增加而降低,幼虫对病毒易感性随虫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饲毒浓度下,MabrNPV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致死中时间LT_(50)随虫龄增加而升高;同一虫龄下,LT_(50)随MabrNPV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种群发展的影响,为茶园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室内鲜叶饲养的灰茶尺蠖第5代1龄幼虫为材料,设置光照强度分别为40,80,120,140,240和340 lx绿光(波长520~525 nm)处理和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80头幼虫。其中绿光处理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用不同光照强度的绿光持续照射12 h;对照灰茶尺蠖白天用普通日光灯(150~200 lx)持续照射12 h,夜间持续黑暗12 h。测定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对灰茶尺蠖幼虫发育历期、存活率、蛹质量、化蛹率、成虫羽化率、成虫寿命、产卵历期、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随着绿光光照强度的增大,灰茶尺蠖幼虫的总发育历期缩短,其中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灰茶尺蠖5龄幼虫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各绿光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除40 lx绿光处理外,其他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灰茶尺蠖化蛹率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雌虫和雄虫的蛹质量均有所下降,且雄虫的蛹质量低于雌虫。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灰茶尺蠖成虫的羽化率呈下降趋势,其中120,140,240和340 lx绿光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对照相比,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成虫寿命显著缩短,单雌最高产卵量和平均单雌产卵量均显著下降,产卵历期也显著缩短。与对照相比,不同光照强度绿光处理的卵孵化率显著下降,最低仅为17.00%。【结论】240和340 lx绿光处理显著缩短了灰茶尺蠖幼虫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的寿命,降低了羽化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从而抑制了灰茶尺蠖种群的发展速度,表明这2种强度绿光能有效防控茶园灰茶尺蠖。  相似文献   

8.
枣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对6种幼虫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枣尺蠖核多角体病毒 (CzNPN)天津毒株病毒悬液 ,采用浸叶法 ,浓度为 2 5× 1 0 7PIB/ml,分别感染饲喂枣尺蠖 (ChihuozaoYang)、槐尺蛾 (SemiothisacinerariaBremeretGrey)、柳毒蛾 (LeucomasalicisLinnaeus)、舞毒蛾[Lymantriadispar (Linnaeus) ]、折带黄毒蛾 [(Euproctisflava (Bremer) ]、榆叶蜂 (ArgecaptivaSmith) 6种 3~ 4龄的幼虫 ,仅枣尺蠖 1种幼虫感病死亡 ,而其它 5种幼虫未见到感病症状 ,说明CzNPV对原始寄主枣尺蠖有较强专一性 ,可作为枣尺蠖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防治暴食性害虫灰茶尺蠖的有效应急药剂,采用浸叶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灰茶尺蠖2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杀虫剂较低浓度处理48 h比24 h的校正死亡率高,毒杀效果明显。虫螨腈处理24 h对灰茶尺蠖毒力最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次之,茚虫威和唑虫酰胺毒力较低。本研究可为茶园夏秋季应急防治灰茶尺蠖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鄂东南茶叶种植区,采用喷雾法实施了自制高含量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50 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0 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茶尺蠖1~2龄幼虫的田间防治效果随着施药剂量的增加与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每公顷使用量900~450 g,药后1 d对茶尺蠖1~2龄幼虫防效为36.94%~28.14%;药后3 d防效达到86.35%~77.96%;药后7 d对茶尺蠖幼虫防效显著,达到94.44%~86.43%,每公顷施药900~675g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EC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病虫防治时,推荐使用0.6%苦参碱水剂600倍稀释液(1 125.00 m L/hm~2),在茶尺蠖1~2龄幼虫期每公顷对水675 kg于傍晚均匀喷雾到茶树全株,既节约成本,又达到最佳防效。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省襄阳市采用不同浓度茶核·苏悬浮剂、0.6%苦参碱、30%茶皂素开展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幼虫试验。结果表明,0.6%苦参碱、30%茶皂素、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均有一定防治效果,3 000 mL/hm~2茶核·苏悬浮剂对茶尺蠖防治效果最好,综合防效达到83.0%;各处理药剂对茶树鲜叶和害虫天敌均没有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烟青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as NPV)侵染所引发的免疫机理,本试验以浓度105PIB/μl、106PIB/μl和107PIB/μl Heas NPV侵染5龄幼虫,分别测定了处理后烟青虫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量、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数量、酚氧化酶(PO)的活性以及血淋巴的体外黑化率,同时还用显微镜观察了Heas NPV侵染血细胞的过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6PIB/μl和107PIB/μl的Heas NPV溶液处理导致5龄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量、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数量显著上升(P0.05),并且在感毒后3 d达到峰值。105PIB/μl的Heas NPV溶液处理后,烟青虫5龄幼虫血淋巴中血细胞总量、浆血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数量呈缓慢上升趋势。106PIB/μl的Heas NPV溶液处理的5龄幼虫的PO活性先增长后下降。在连续观察的5 d内,对照组幼虫血淋巴体外黑化率始终为100%,而处理组幼虫血淋巴体外黑化率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说明,烟青虫幼虫血淋巴中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Heas NPV侵染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幼虫感染病毒后通过血细胞数量的增加和PO活性的升高来清除外来病原物。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并推广茶尺蠖的绿色防控防治措施,对铜仁市茶园中主要害虫的田间危害情况进行绿色防控,通过连续2年针对铜仁市茶尺蠖发生规律的试验研究,基本探明了使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对茶灰尺蠖成虫防治捕杀的时间节点、技术要点、用量等技术措施。使用生物和植物源农药防治茶尺蠖田间效果进行药效药剂筛选试验,探明了植物源农药苦参碱、生物农药茶核·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对茶尺蠖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防治成本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考虑,优于传统的化学防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茶尺蠖性信息素诱芯对茶灰尺蠖成虫防治捕杀的时间节点是2月下旬捕杀越冬代成虫,使用生物农药防治茶园茶尺蠖害虫选用高效低毒、选择性较强的植物源类农药和生物类农药可以替代目前茶园普遍使用的化学农药,以减少茶叶农残,提升茶叶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作为一种易爆发成灾的迁飞性害虫,是我国危害最重的粮食害虫之一.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9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株对黏虫致病力,筛选出一株对黏虫具有较高致病力菌株Bt46.该菌株对1龄幼虫致病力最弱,对2龄幼虫致病力最强,致死中浓度LC50为5.25×106芽孢·mL-1,在1×108芽孢·mL-1浓度2龄幼虫24 h校正死亡率达81.08%,96 h达100%.菌株Bt46对黏虫成虫具有致病性,其致死中浓度LC50为4.66×108芽孢·mL-1,1×1010芽孢·mL-1处理成虫168 h校正死亡率达80.77%.该菌株半致死浓度处理黏虫对黏虫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处理幼虫虽对当代存活群体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但后代卵孵化率显著降低;处理成虫,其寿命显著缩短、产卵量减少约2/3,后代1龄幼虫死亡率达24.29%.研究结果为Bt在黏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提供理论和试验证据,有助于推动黏虫绿色防控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用9.44×108 OB/mL和9.44×107OB/mL病毒液分别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和成虫,观察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1NPV)对宿主子1、2代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4~6龄初幼虫饲毒后,F1代、F2代化蛹率分别下降了12.73%~18.59%、5.88%~10.21%,羽...  相似文献   

17.
茶尺蠖病毒Bt生物农药尺蠖清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筛选茶尺蠖高毒苏云金杆菌菌株02-85,联合茶尺蠖病毒专性致病作用,研制出茶尺蠖病毒Bt制剂尺蠖清。试验结果表明,尺蠖清对茶尺蠖防效达92.4%,保叶率达92.1%。  相似文献   

18.
在仪征地区使用生物农药"茶核·苏云菌"开展了茶尺蠖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茶核·苏云菌"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进一步总结出了"茶核·苏云菌"的高效使用技术,防治适期应选择在茶尺蠖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期之间,茶核·苏云菌使用量为1 500~2 250m L/hm~2,施用方法上可优先选择细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9.
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张掖株(CypoGV-zy)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首次分离到的1株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本土株系,苹果蠹蛾颗粒体病毒张掖分离株(CypoGV-zy)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4龄幼虫期的LD50分别为4.55×103、1.20×104、3.43×104、2.11×105PIB.mL-1。在0.50×105PIB.mL-1病毒浓度下,1~3龄幼虫在感染病毒7~9 d后校正死亡率达100%,LT50分别为3.59、4.074、.66 d;4龄幼虫LT50为7.60d,1~4龄幼虫的LT90分别为5.51、5.91、6.53、16.06 d。该病毒分离株对我国西北疫区的苹果蠹蛾具有较强的毒力,具有生防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固醇转运蛋白(SCP)的多克隆抗体,并检测灰茶尺蠖SCP2蛋白在灰茶尺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SCP2对胆固醇的转运和利用机制以及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灰茶尺蠖5龄1 d幼虫中肠cDNA为模板,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EgSCP2片段,将EgSCP2目的片段连入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利用DNAMAN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准确性及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以测序正确的EgSCP2基因片段为模板,扩增EgSCP2的开放阅读框,通过BamHⅠ和Hind Ⅲ限制性内切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进行原核表达,离心收集并超声波破碎菌体,取上清液和沉淀分别进行SDS-PAGE检测,在不同温度、不同IPTG终浓度条件下优化EgSCP2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经Ni-NTA树脂层析柱纯化得到EgSCP2重组蛋白。将该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兔抗EgSCP2血清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了该血清抗体的效价,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EgSCPx和EgSCP2蛋白在灰茶尺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得到EgSCP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预测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16 ku。优化蛋白诱导条件的试验表明,28 ℃、IPTG浓度为1.0 mmol/L时,EgSCP2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该条件下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的EgSCP2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4 ku,其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且其在上清液和沉淀中均有表达。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制备的兔抗EgSCP2抗体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效价达到1∶256 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58 ku EgSCPx在5龄2 d灰茶尺蠖的表皮、脂肪体和中肠均有表达,且在中肠的表达量远高于表皮和脂肪体;16 ku EgSCP2仅在表皮和脂肪体中表达。58 ku EgSCPx蛋白在4龄和5龄灰茶尺蠖的幼虫中肠大量表达,在蛹期少量表达,在成虫期几乎不表达。【结论】纯化获得了EgSCP2重组蛋白,其最优表达条件为温度28 ℃、IPTG终浓度1.0 mmol/L;制备了高效价的灰茶尺蠖EgSCP2多克隆抗体,明确了灰茶尺蠖EgSCPx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