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个杜鹃花品种‘粉珍珠’(Rhododendron‘Fen zhen zhu’)和‘状元红’(Rhododendron‘Zhuang yuan hong’)为材料,经过30℃6 d的热锻炼后,分别在38、42℃高温下胁迫6 d,研究经过热锻炼的2个杜鹃花品种光合作用、叶片解剖结构、渗透调节物质以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以期探究热锻炼对不同杜鹃花品种耐热性影响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热锻炼处理通过气孔导度(G_s)、细胞间隙CO_2摩尔分数(C_i)及蒸腾速率(T_s)的不同变化进而提高2个杜鹃花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_n);热锻炼提高栅栏海绵组织比,保证了叶片组织结构的稳定;热锻炼处理后,2个品种中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均下降;热锻炼处理后,叶片中过氧化氢(H_2O_2)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下降且差异显著性不同,‘状元红’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在38℃高温胁迫下变化显著,这是2个品种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差异的结果。这些结果说明,热锻炼处理能提高杜鹃花植株的耐热性,其减轻伤害的机理与植物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2.
选择2个抗旱性较差的杜鹃花品种‘蓝茵’(Rhododendron‘Lan Yin’)和‘宁波红’(Rhododendron‘Ningbo Hong’)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作用下,观察叶片形态并测定各项生理指标,判断其对杜鹃花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水杨酸后,‘宁波红’在水杨酸浓度为0.3、0.5 mmol·L-1受旱害较轻,‘蓝茵’在水杨酸浓度为0.3、0.5 mmol·L-1及0.7 mmol·L-1受旱害较轻。适当浓度的水杨酸能提高杜鹃花叶片的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和束缚水含量,保持较低的自由水/束缚水,能促进其叶绿素的合成,提高细胞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等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浓度,防止细胞膜受损,抑制过氧化氢及丙二醛的积累,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减轻干旱胁迫对杜鹃花的伤害,提高杜鹃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杜鹃花耐热性的影响,以杜鹃花品种‘笔止’Rhododendron ‘Bi Zhi’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法,研究根内球囊霉Glimus 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等3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高温胁迫下对杜鹃花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比较高温胁迫下接种前后杜鹃花叶片解剖结构中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海绵组织比的差异,筛选出最佳AMF。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接种AMF不仅延缓了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并且使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摩尔质量分数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外,接种AMF后杜鹃花叶片解剖结构受损较轻,栅栏海绵组织比明显提高。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度对AMF提高杜鹃花的耐热性进行评价,其从强到弱排序为Gi,Gm和Ge,其中接种Gi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AMF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杜鹃花品种‘笔止’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4.
以迁西地区5个板栗品种‘紫珀’‘燕山早丰’‘迁西早红’‘迁西晚红’‘迁西壮栗’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土壤干旱胁迫0、10、20、30、40 d以及复水14 d后叶片中MDA质量摩尔浓度及SOD、POD活性,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叶片水势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干旱时间的延长,5个板栗品种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呈增加趋势;干旱胁迫40 d,各品种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显著高于各自的对照。5个板栗品种叶片SOD活性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均在干旱胁迫30 d时达到最大值,且均高于各自的对照;干旱胁迫40 d,各品种叶片SOD活性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5个板栗品种叶片POD活性呈升高-降低的趋势;叶片POD活性均在干旱胁迫10 d时达到最大值,除‘燕山早丰’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余4个品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40 d,各品种叶片POD活性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5个板栗品种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总体呈升高趋势;干旱胁迫40 d,5个板栗品种叶片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达到最大值,但与各自的对照差异不显著。5个板栗品种叶片水势均呈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40 d,各品种叶片水势显著低于各自的对照。复水14 d后,5个板栗品种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有所降低。各品种板栗叶片SOD、POD活性,水势较干旱胁迫40 d时有所升高。经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5种板栗的抗旱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燕山早丰’(0.52)、‘紫珀’(0.46)、‘迁西晚红’(0.42)、‘迁西早红’(0.36)、‘迁西壮栗’(0.34)。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实生苗叶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份2年生野生葡萄实生苗为试材,通过塑料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自然干旱胁迫下喀斯特山区野生葡萄叶片组织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过程中,野生葡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CTR值等结构参数指标均与野生葡萄种质抗旱性存在密切的关系.抗旱性强的野生葡萄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叶片失水变薄,但栅栏组织厚度降幅较小,CTR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降幅较小;抗旱性弱的野生葡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及叶片组织紧密度降幅较大.干旱胁迫下,各项叶片解剖指标与旱害指数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具有优良抗旱性的小麦特异材料,通过表型分析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干旱胁迫对不同彩粒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材料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植株表型、复水后成活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多个指标均显示2份彩粒小麦材料抗旱性较好,即‘ZHW’/‘小偃22’杂交后代和‘0705-39’/‘INDB’杂交后代材料。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植株复水后成活率与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叶片相对含水量与F_v/F_m、ETR、q~P存在显著相关。抗旱表型分析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显著影响不同彩粒小麦的苗期生长发育,且不同彩粒小麦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筛选的2份抗旱性较好的彩粒小麦材料可用于进一步的抗旱分子机制解析和旱地小麦育种。  相似文献   

7.
以4个5年生杜鹃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杜鹃植株在不同干旱程度下的形态与生理响应。旱害指数结果表明:‘国旗红’抗旱性最强,‘玉蝴蝶’次之,胭脂蜜抗旱性最弱。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深,杜鹃的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随干旱胁迫程度加深呈上升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则因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国旗红’、‘大青莲’、‘胭脂蜜’的CAT活性在重度胁迫后下降,这时可能已经达到植株耐受干旱的极限,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降低。通过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发现CAT活性、可溶性糖、MDA含量、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与杜鹃抗旱性密切相关。采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杜鹃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国旗红’>‘玉蝴蝶’>‘大青莲’>‘胭脂蜜’,与旱害指数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旱生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的旱生结构,为其引种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叶片进行解剖,选取12项抗旱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品种进行两两多重比较,得到各指标的灵敏度,最后以叶片厚度、中脉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3个指标为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的抗旱性解剖结构之间差异极显著。各指标的灵敏度大小依次为:叶片厚度>中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上表皮厚度>气孔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下表皮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气孔长度>角质层厚度。聚类结果分析表明,17个紫花苜蓿品种可聚为3个级别:其中‘保丰苜蓿’、‘新牧1号’、‘中苜1号’、‘卫士302+Z’、‘路宝’、‘改革者+Z’和‘爱维兰’具有较好的抗旱性结构;‘爱菲尼特+Z’、‘超级阿波罗’、‘巨人201+Z’、‘牧歌401+Z’、‘射手’和‘牧野’的抗旱性结构中等;‘新疆大叶’、‘全能+Z’、‘胜利者’和‘超级13R’叶的抗旱性结构较差。【结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叶片具有不同的抗旱性结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热锻炼对杜鹃花Rhododendron耐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经30℃热锻炼的杜鹃花品种‘状元红’Rhododendron ‘Zhuangyuan Hong’在不同热胁迫下(38℃,42℃)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热胁迫下,经过热锻炼的叶片与未经热锻炼的叶片相比,解剖结构受损较轻,能保持较高的栅海比和结构紧密度(RCT);净光合速率(Pn)得到了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降低;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减少,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均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38℃高温下均降低,在42℃高温下均增高。试验表明,热锻炼处理能较好地保持叶片结构的稳定,并能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同时减轻细胞受损程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杜鹃花品种‘状元红’植株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0.
石榴耐盐性研究与指标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个石榴Punica granatum品种的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150,300,450 mmol·L-1)氯化钠胁迫对各品种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筛选适合评价石榴耐盐性的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珍珠’ ‘Hongzhenzhu’的生物量随氯化钠浓度升高而降低,而低盐胁迫(150 mmol·L-1)下,‘泰山红’ ‘Taishanhong’和‘超大籽’ ‘Chaodazi’的生物量增加。随着盐浓度增大,各石榴品种盐害加重;单位质量新鲜叶片中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脯氨酸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钠离子质量分数升高;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升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和钾离子质量分数先升高后降低,300 mmol·L-1处达到最大值;氯化钠浓度不超过300 mmol·L-1时,钾钠离子比均大于1。研究说明:石榴能够抵抗中度盐胁迫(≤ 300 mmol·L-1),主要通过增加脯氨酸、钾离子等渗调物质质量分数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盐害。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单株生物量、SOD酶活性、盐害指数、钾钠离子比值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作为评价石榴耐盐性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干旱胁迫条件下狗头枣叶片解剖学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条件下狗头枣叶片在解剖学方面的变化。[方法]栽养狗头枣嫁接苗,4个不同梯度干旱胁迫46d后,取植株相同部位的叶片,经过石蜡切片法制片,进行解剖结构的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的密集度等抗旱性指标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较,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的大小、下表皮细胞的大小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减小,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的密集度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狗头枣叶片厚度、上表皮细胞的大小、下表皮细胞的大小均为极显著性差异。而对于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的密集度这一指标,轻度胁迫和中度胁迫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的解剖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为选育抗旱性强的枣树品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小麦植株抗旱性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叶片和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与小麦植株抗旱性和产量的关系,选用3个抗旱等级不同的小麦品种(‘洛旱7号’‘周麦18’‘西农979’),分别设置干旱和对照处理,研究不同品种叶片和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积累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和茎鞘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随着花后时间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且均在花后20d质量分数最高。干旱胁迫下,3个品种叶片和茎鞘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NSC总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不同品种之间表现为,‘洛旱7号’叶片和茎鞘中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高于其他2个品种;其中在10DAA时,‘洛旱7号’叶片和茎鞘蔗糖质量分数平均较‘周麦18’高8.54%和6.77%,较‘西农979’高0.31%和12.40%。其中干旱胁迫下‘洛旱7号’产量较对照降低13.3%,‘周麦18’和‘西农979’则分别降低39.0%和41.5%。NSC与穗粒质量及产量相关分析表明,开花期茎鞘中蔗糖和淀粉质量分数与穗粒质量、产量显著正相关。说明,提高小麦植株的NSC质量分数特别是茎鞘中质量分数可能有助于缓解小麦干旱,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下枣树叶片解剖学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梨枣嫁接苗,设置4个不同梯度干旱胁迫处理,46 d后,取植株相同部位的叶片进行解剖学结构的观察和比较分析,探讨干旱胁迫下枣树叶片的解剖学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枣树叶片的解剖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的大小、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的密集度等抗旱性指标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意大利银白杨(I-101)×毛白杨4个优良杂种无性系和4个对照无性系(84k、I-101、新疆杨、毛白杨30号)的抗旱性进行研究,比较8个无性系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之比等9项旱生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3项典型性高的指标,包括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法对8个白杨派无性系的抗旱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抗旱性差异明显,抗旱性强弱表现为‘03-4-22’84k新疆杨I-101‘03-5-17’毛白杨30号‘03-6-11’‘03-4-9’;研究认为无性系‘03-4-22’抗旱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抗旱能力较强的鲜食葡萄品种,研究了叶片解剖结构与鲜食葡萄品种抗旱能力之间的关系。以10个鲜食葡萄品种1年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干旱胁迫,测定其生长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片解剖结构,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鲜食葡萄品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10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旱害症状呈现不同程度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呈现大幅度的下降,将各抗旱相关指标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依据抗旱系数进行排序,依次为栅海比>细胞紧实度>栅栏组织厚度>下表皮厚度>叶片厚度>茎节粗度=新梢长度>上表皮厚度=茎节长度>细胞疏松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宽度>叶片长度。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10个鲜食葡萄品种的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黑脆无核’>‘阳光玫瑰’>‘深红玫瑰’>‘火焰无核’>‘户太8号’>‘夏黑’>‘浪漫红颜’>‘紫甜无核’>‘丝路红玫瑰’>‘甜蜜蓝宝石’。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鲜食葡萄的品种引进和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选取叶片厚度、主脉厚度、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和下层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等旱生指标,对3个黑杨新无性系、母本69杨、南抗杨和陕林3号的叶片旱生结构进行解剖比较研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6个黑杨无性系(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8项叶片解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种)旱生能力强弱依次为.03-南4-1>03-北1-15>南抗杨>69杨>03-南1-13>陕林3号.以叶片解剖结构作为评价指标,新无性系03-南4-1和03-北1-15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03-南1-13.8项叶片解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角质层厚度>下层栅栏组织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厚度>主脉厚度.其中角质层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和下层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等可作为黑杨抗旱性主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葡萄砧木抗旱性之间的关系,为抗旱性葡萄品种的筛选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方法】以17个葡萄砧木品种多年生田间树为材料进行干旱胁迫处理(21 d),测定其茎叶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观测比较其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葡萄砧木品种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干旱胁迫导致17个葡萄砧木品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大幅度下降,茎相对含水量则出现小幅度的上升和下降两种趋势,叶片和茎的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各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对干旱胁迫敏感程度的顺序为栅海比>细胞结构紧实度>细胞结构疏松度>上表皮细胞厚度>叶片厚度>下表皮细胞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结论】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葡萄砧木品种的抗旱性关系密切,可用来鉴定其抗旱性。1103P、5BB和河岸9号的抗旱性极强,3309C、河岸2号、河岸10号和山河4号的抗旱性较强,1613C、Dogridge、贝达和山河1号的抗旱性中等,山河3号、河岸7号、Riparia Glorie、101-14MG和河岸4号的抗旱性较弱,Ganzia的抗旱性最弱。  相似文献   

18.
探究黄竹幼苗对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为培育优质抗旱黄竹苗及其抗旱性锻炼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黄竹实生苗为研究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探索黄竹幼苗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叶片形态的变化,及其对黄竹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细胞保护酶和叶绿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质量分数(0~30%)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黄竹叶片的萎蔫等级和相对含水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反,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EG-6000质量分数在0~15%范围内,复水后各抗性指标值均恢复到对照同一水平,说明黄竹幼苗具有一定的耐旱性,但重度干旱胁迫会对其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适度干旱胁迫有助于增加黄竹幼苗抗旱性,叶片萎焉程度、相对含水量、膜脂产物、渗透调节物和细胞保护酶活性可作为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PEG-6000质量分数为0~10%范围内的短期胁迫可用于黄竹幼苗抗旱性锻炼。  相似文献   

19.
以杂交葡萄‘M10’及其母本‘白木纳格’、父本‘莫莉莎无核’为材料,观测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特性。结果表明:‘M10’与‘白木纳格’在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主脉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与‘莫莉莎无核’在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主脉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果实膨大期‘M10’没有光合午休,而父母本存在不同程度的光合午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方面,‘白木纳格’最大,其次是‘M10’,‘莫莉莎无核’最小;净光合速率与栅栏组织厚度极显著正相关。转色期‘M10’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极显著低于‘白木纳格’且极显著高于‘莫莉莎无核’。可见,杂交葡萄‘M10’与其亲本的叶组织结构、光合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M10’的光合能力介于父、母本之间;‘M10’及其亲本果实膨大期叶片光合能力与栅栏组织厚度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短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瓜‘津优1号’Cucumis sativus‘Jinyou No.1’为试材,采用水培法,通过在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比例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短期干旱胁迫对黄瓜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处理24 h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均下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抗坏血酸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质量摩尔浓度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在胁迫条件下升高,其中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增加明显(P0.0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呈现出中度胁迫下显著升高(P0.05)和重度胁迫下略有下降的趋势。以上表明:短期干旱胁迫引起了黄瓜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酶促抗氧化系统比非酶促系统在抗氧化过程中起到了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