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的五家渠市水资源极端短缺。外调水工程的开通对于缓解水资源紧张局势有重要作用。文章建立水资源配置模型,通过设定不同的情景与方案,采取不同的求解策略,探求五家渠市合理可行的水资源配置方案,为五家渠市水资源规划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种业导刊》2009,(4):42-42
谷子是当前河南省区域性重要作物,在旱作农业生态中有重要作用,针对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它更是旱地农业的战略储备作物。  相似文献   

3.
干旱缺水是新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紧缺的 13个国家之一 ,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 2 30 4m3 ,只相当于世界人口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处在缺水上限量 30 0 0m3 /人和下限 10 0 0m3 /人的中值偏高一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急剧增长 ,使我国本已十分紧缺的水资源状况更趋紧张。水是农业的命脉。每年农业生产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 80 %以上。作为用水大户 ,今后农业的发展 ,水资源短缺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因此 ,发展节水农业 ,提高农业水资源的有…  相似文献   

4.
干旱是全球发展和稳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缓解水资源短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食物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国家需求。  相似文献   

5.
安维  余璐 《贵州茶叶》2004,32(2):12-12
全球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现象,世界各国不断在研究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成为未来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我省也是水资源贫乏的省份,同时茶园又较集中在山区,水资源更为缺乏。水份直接影响着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甚至病虫害的发生,因此保证充足的水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即水资源信息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动态监测水资源;能快速编制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在塔里木河流域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赖以生存的基础。拜城县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农业灌溉供需矛盾突出。加大地下水开发利用力度,是提高灌溉保证率,增加复播面积,解决粮食生产安全、农民持续增收问题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大局,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对拜城县水资源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从当前持续发展水利的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制约拜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拜城县当前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节水农业水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广敏 《华北农学报》2003,18(Z1):14-16
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系用水紧张国家.河北省人均水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是极度贫水地区.节约用水是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潜力大,发展节水农业,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至关重要.发展节水农业必须坚持农业节水与工程节水并重,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襄阳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水资源短缺风险系数,在探讨风险评价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风险短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较系统地分析评价了襄阳市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襄阳市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峻,8 个行政分区中襄阳市城区、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等5 个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这一结论与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经验证方法可行、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10.
山东枣庄地区现有果园总面积81万亩,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技术管理水平较低,大面积推广喷、微灌等先进灌水技术还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面灌溉技术仍是该地区果园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鉴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必须加大力度研究和推广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在苹果矮化砧木的选育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视抗逆性、抗病性等的综合抗性性状的选择。由于水资源短缺这一世界性的问题,选育抗旱、矮化苹果砧木显得尤为重要,并势在必行。中国有丰富的果树种质资源,其中苹果属植物山定子(Malus baccata L.Borkh.)在中国分布广泛,并在不同的自然分布区域内形成 了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国际国内一直受到世人关注.本文以奎屯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利用工程、引用水等现状,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水库带病运行及灌溉工程老化、耕地盐渍化等实际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为今后奎屯河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世界粮农组织(FAO)公布的模式,计算了陇东塬区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需水量,并分析了该区域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水资源丰歉度、可生长季水资源构成和农业生产对策。分析显示:陇东塬区冬小麦冬前生长期水资源过剩,返青后生长期水资源短缺,短缺最严重的时段是成穗期,即4月中旬到5月中旬,水资源总量只占需水量的67%,80%保证率为31%,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春、夏、秋三个可生长季节中,春季麦田水资源以早春土壤贮水为主,夏季以自然降水为主,秋季初秋土壤贮水和自然降水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接近。植株生长期水资源、成穗期水资源和全生育期耗水量和冬小麦产量相关程度较高,幼苗期和籽粒形成期水资源对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农业生产上要根据不同时期水资源构成特征科学决策种植模式,并采取工程措施或生产措施有效降低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麦田冬前旺长水肥损耗、晚秋和早春秋白地水分无效损耗,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的发展、农作物种植规模以及生产水平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实际上我国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对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1有关粮食安全制约因素概述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国家粮食安全主要包括产前生产总量的安全和产后保数量或供应量以及保持质量完好的安全。我国人口众多,总体消费需求量大,但耕地资源少且趋向进一步减少的压力巨大,支撑粮食生产的水资源短缺、多变的气候因素等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趋严重。同时随着全国性城镇化发展、现代工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是我国栽培葡萄最古老、面积最大的优质葡萄产区之一。优越的自然、生态和资源条件,使其鲜果及加工品(葡萄干)以高品质驰名中外,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性水资源日趋短缺,节水灌溉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传统的地面灌逐渐被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所代替,吐鲁番盆地处于干旱内陆荒漠气候区,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在葡萄灌溉方面仍沿用着地面沟灌、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研究吐鲁番地极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将对西部干旱区发展高效节水葡萄种植业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04,2(6):846-846
干旱成为21世纪和未来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特别是通过生物节水和工程节水及农艺措施相配合,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国民经济,成为当前和未来的研究热点问题。引起世界“绿色革命”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N E.Borlaug(2000)讲到:“我们如何在有限可能利用的水资源条件下,生产更多的食物来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人口需要,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制约塔里木垦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科学用水,合理用水在此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塔里木垦区洗盐方式采取1遍春灌和冬灌春不复水2种措施,用水量180~230m^3/667m^2,占全年用水量550~600m^3/667m^2的32.7%~38.3%,冬春灌采用大水漫灌洗盐压碱,将土壤盐分随水从排渠中排出,用水量较大。2008年三十一团在三连试行了铺膜滴水补墒示范播种技术的应用,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棉花高产栽培阶段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О团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热量丰富,光照资源充足,水资源稳定,非常适宜棉花生长,种植棉花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团场通过增加投入,治理盐碱,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棉花生产呈快速发展态势,单产也不断提高,而棉花获得高产,各阶段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关键的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依据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对贵州省2001—2012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数平滑法对贵州省2013—201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01—2012年间贵州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贵州省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均大于生态足迹,存在一定的生态盈余,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情况较好;2013—2016年贵州省人均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201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微下降,水资源仍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生态盈余量有所减少。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应该充分考虑贵州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调度、利用水资源,促进贵州省整个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