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许建红 《科学养鸽》2008,(4):134-135
2007年已经过去,我们现在来盘点一下各大公棚的赛事。赛事虽可圈可点,但也可以说忧多于喜,有的公棚赛事甚至可以用一个“惨”字来形容。为什么要用一个“惨”字来形容呢?因为这些公棚决赛当天仅归十几羽、几十羽,这样的赛绩和交鸽前的赛鸽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实在是有点儿“惨”。多数公棚在训放阶段就已经有大批的赛鸽飞失,当然在决赛上笼时所剩赛鸽就会不多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赛鸽飞失呢?而造成失鸽的原因又在哪里呢?以我之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朱仔 《科学养鸽》2008,(4):74-81
世界上有人类参加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鸽界,也有鸽友举办的奥林匹克赛鸽大会。所不同的是,全世界的赛鸽无法集中起来进行比赛,而是依据该只赛鸽以往的比赛成绩来判断其输赢。奥林匹克赛鸽大会,每二年举办一次,每个国家只能派遣最近2年内表现最优秀的3只鸽子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3.
大田诚彦先生自19岁起,对赛鸽文化发生了浓厚并兴趣进行研究,至今已48载。大田诚彦先生在荣誉与金钱,苦心搜集研究赛鸽起源与发展资料,在国际上奠定了大师级的崇高地位。大田诚彦先生赞赏《科学养鸽》杂志矢志推动赛鸽新文化的定位与努力,并将他在日本发表的《2001世界赛鸽文化》一书的系列文章,经中国台湾省赖铭涺竞翔集团编译后,授权《科学养鸽》连载出版,《科学养鸽》将精彩内容加以整理,陆续刊载于本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任普 《科学养鸽》2008,(5):102-104
夏秋季节是赛鸽疾病多发的季节.同时也是赛鸽一年之中比赛最为关键的一段时间。为了保证赛鸽能健康参赛,并获得好的成绩,许多鸽友总会或多或少地在鸽群中使用一些药品。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鸽》2009,(1):102-115
国际爱鸽家日本大田诚彦先生自19岁起,对赛鸽文化的历史发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研究,至今已五十多年。大田先生不计心血与金钱,苦心搜集研究赛鸽起源与发展资料,在国际上奠定了大师级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信鸽协会每年举办的赛鸽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并对推动中国赛鸽运动的迅猛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上海市信鸽协会每年承办一届的幼鸽特比环大奖赛,南、西、北不同方向、不同距离的多关赛,以及多区联合举办的大奖赛等。而且这些比赛的参赛鸽羽数如此之大.参赛会员如此之广,在全国乃至世界鸽坛已经是赫赫有名了,可以说上海市已经成为世界赛鸽强豪们向往参赛的都市。  相似文献   

7.
《科学养鸽》2008,(3):120-125
国际爱鸽家日本大田诚彦先生自19岁起。 对赛鸽文化的历史发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研究,至今已五十多年。 大田先生不计心血与金钱,苦心搜集研究赛鸽起源与发展资料, 在国际上奠定了大师级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鸽》2008,(3):16-19
李学保,著名赛鸽家,出生于北京,受京城赛鸽气息的熏陶,自幼喜欢鸽子。1983年加入北京市信鸽协会,1991年下海经商,事业有成,并结识了赛鸽名家徐福江先生,尊为老师。1996年正式建棚,投资数十万元引进了“VIP”、“詹森05”、“穆勒”等纯正血系,凭着对鸽子的酷爱和在鉴鸽、育种、养驯上的独特见解,在很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杨从1983年开始玩赛鸽,之后加入位于荷兰瓦末(Wamel)的一个鸽友俱乐部(P.V.De Gevleugelde Vrienden)。事实上.杨并不是来自一个赛鸽家庭。在孩提时代,他的伙伴们拥有一些鸽子,因此让他对鸽子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愫。现在的杨已经从职场上退休一年了,并一起与艾莉冲刺其赛鸽生涯。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鸽》2008,(5):112-121
国际赛鸽家日本大田诚彦先生自19岁起,对赛鸽文化的历史发生了深厚兴趣并进行研究,至今已五十多年。大田先生不计心血与金钱,苦心搜集研究赛鸽起源与发展资料,在国际上奠定了大师级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1.
樊德永 《科学养鸽》2009,(4):118-119
每位赛鸽饲养者都希望自己的赛鸽能够取得佳绩。在他们看来,自己的赛鸽无论血统、眼砂结构.还是体形结构、羽毛等都非常不错,理应有所收获,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特别是在幼鸽比赛众多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任普 《科学养鸽》2008,(6):74-77
通过上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了药物从进入机体到被机体代谢并排出体外的整个过程。本文笔者将进一步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另外一些特性。所有鸽友都知道,我们在临床上使用药物时都希望根据药物的特性来治疗赛鸽的疾病,以达到保证赛鸽健康的目的。而这一过程就是药物的治疗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又可以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  相似文献   

13.
赛鸽比赛讲究的是公平、公正,特别是要具有可比性。国人在赛鸽中借鉴了公棚比赛这一形式,且在奖金“钱”的刺激下风起云涌,甚至被人以武侠小说的比喻方式说成是“南特比北公棚”。  相似文献   

14.
一羽优良赛鸽要具备两个条件:既能作为种鸽又能参加竞翔。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凡是赛鸽都能作种,或其后代均能参赛,而真正能作种的赛鸽毕竟占少数。既不能做种也不能竞翔的纯属于一种退化现象,这种鸽子最终会被淘汰。如果不能正确地辨别各类赛鸽的功效,而乱用一通.那么失败就会降临在你的头上。所以.我们应根据经验对其进行区分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对于邱嗣高先生,国内不少鸽友可能早已熟悉。上世纪70年代中至上世纪80年代末,邱先生就已活跃在上海鸽界,积极地参与赛鸽运动。2003年,在阔别上海近二十年后,邱先生回到上海并组建了“新大陆鸽舍”,又重新开始了他的赛鸽之路。邱先生的种鸽来自甘纳斯,由于他与甘纳斯先生的关系非常好,所以可以在其鸽舍随意挑选鸽子。鸽舍现有赛鸽棚12间,种鸽棚15间,种、赛鸽500多羽,其中种鸽150多羽,且都是鸽王的子代。  相似文献   

16.
赛鸽DNA鉴定     
为了协助侦查有关赛鸽作弊、掳鸽勒赎以及血统证明书造假的买卖欺诈案件,我们建立了一套最先进而又客观的赛鸽DNA鉴定系统。此系统除了可以鉴定赛鸽的身份和性别外,也可以鉴定赛鸽的亲子关系,同时还可以对所检赛鸽是否真如血统证明书上所记载的那样是某冠军鸽之后代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鸽》2008,(5):105-107
我棚2006年全国1500公里总冠军的母亲现已接近11周岁,但仍能以其旺盛的生育和遗传能力在我棚种鸽队伍中正常服役,并生出甲等一级鸽蛋,连续作育出十几羽全能型极品种赛鸽,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由它作育出的一羽赛鸽在2008年6月8日山东省信鸽协会举办的“庆奥运省联赛”的省际信鸽大奖赛中.在逆风的情况下分速突破1000米,并一举战胜了所有的外血赛鸽,  相似文献   

18.
胡斌 《科学养鸽》2008,(4):96-97
就现代赛鸽运动而言,鸽主平时若不加强对赛鸽的训练,在比赛时是绝对不可能赢的。“训时多流汗,赛时少流血”是训练运动员的座右铭,而对于我们养鸽者来说就是训练赛鸽的座右铭。只有在平时训鸽时严格对待,风雨无阻,才能将赛鸽打造出一付好身架,锻炼出坚韧的意志,造就出不死必归的精神。这样比赛时,才能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为分离鉴定引起辽宁省某赛鸽养殖场赛鸽患病及死亡的病原菌及其特性,本实验从采集的病死赛鸽肝脏、肺脏、脾脏、心脏等病料样品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并对其进行常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属于鸡杆菌复合群-3,命名为HLD-1;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HLD-1对种鸽有一定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LD-1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敏感。本研究首次从辽宁省赛鸽分离得到鸡杆菌复合群-3,为进一步研究赛鸽源鸡杆菌复合群-3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福生 《科学养鸽》2009,(5):110-112
信鸽界多年来总结出的最精辟的三字经就是“种、养、训”。“种”在前,“训”在后,“养”居中。在三字经中“养”不但起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而且“种”中有“养”,“训”中也有“养”,“赛”更离不开“养”。“养”始终贯穿于培养赛鸽的各个环节,养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赛鸽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