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脉冲星物理因脉冲星具有极高的密度、极强的磁场强度等极端物理环境而成为天体物理研究的热点.在两 极辐射外间隙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如下考虑:① 就对产生过程对脉冲星外间隙厚度因子的限制进行了深 入分析;② 考虑了脉冲星磁倾角对加速带电粒子运动的影响,计算了带电粒子投射角;③ 采用了新的计算伽玛射 线辐射立体角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改进的模型运用到 FermiLAT 新观测到的类 Crab脉冲星(Crab-likePulsar):PSRJ2229 6114,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外间隙模型能够较好的解释这颗脉冲星观测到的能谱和光变曲线.  相似文献   

2.
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XNAV)是一种新型的卫星自主导航技术。使用卫星上的相位测量值和脉冲星钟预报的相位值,可以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由探测到的脉冲相位,计算出沿着脉冲星视线方向的卫星相对于地心的距离。同时测量三颗脉冲星,就可以计算出卫星在惯性系下的位置。结合距离测量方程和轨道动力学,设计了广义卡尔曼滤波算法。仿真验证表明,该导航算法能实现卫星的精确导航,定轨精度在百米以内。此外还分析了影响导航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磁场提取黑洞旋转能量的统一模型基础上,给出了MC过程的功率和力矩表达式;并计算了MC过程情况下吸积盘辐射的高发射率指数α.通过研究发现,XMM-Newton天文卫星对Seyfert-1型MCG-6-30-15星系观测到的发射率指数能很好地被有MC过程情况下的薄盘辐射所拟合.  相似文献   

4.
在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础上,讨论了辐射阻尼影响下非相对论性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经典运动.导出了辐射带电粒子的运动方程(阿伯拉罕-洛仑兹方程),利用微扰法求解该运动方程的初值,得到了带电粒子的轨道方程,得出带电粒子辐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讨论了所得结果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室内温度计算模型和改进平面肋片模型,以昆明住宅建筑单身房间为例,考虑内热源的影响,对透过南窗之太阳辐射和地板辐射供热对室内热环境的贡献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只考虑太阳辐射时夏半年室内最高温为25℃,室内无过热现象发生.但冬半年部分月份室内温度低于16℃,未能满足室内热环境要求.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的房间进行温控处理,将地板辐射热视为辅助热源,同时考虑南窗和地板辐射供热时,冬季室内热环境明显优于南窗对房间热环境的影响;室内温度大于17℃,高于只考虑南窗采暖时2~3℃.  相似文献   

6.
研究城市气象参数与城市近地面污染物对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并尝试建立水平面太阳辐射与气象、城市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1)收集了广州市2009~2012年水平面日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数据、近地面空气污染物历史记录数据;2)根据太阳辐射传输理论和前人相关研究进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3)对水平面太阳总辐射、地面气象、近地面污染物浓度的观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别建立了总体样本和分区间样本下的水平面太阳总辐射与气象、空气污染物观测数据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单一回归模型解释各种影响因素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并不合理,而分区间样本下的分段回归模型反映了水平面太阳总辐射的随气象变化和颗粒物浓度变化的规律,预测结果也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根据福建福州地区1961~2003年逐日辐射观测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福州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建立太阳日辐射的计算模型,并与前人的2种模型进行比较。对3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和实测值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误差最小,拟合优度最高,较适用于当地日总辐射的估算。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田实测数据对ORYZA2000模型中的辐射模块进行了评估与改进。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对散射辐射比例变化敏感。但是模型模拟的1 d不同时刻太阳辐射中散射辐射比例与实测值相比存在较大误差,傍晚时刻的均方根误差可达0.15。而该模拟偏差(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差值)与大气透射系数呈二次曲线的关系,利用模拟偏差与大气透射系数之间的关系改进了模型对散射辐射比例的模拟。改进的辐射模块对1 d 3个时刻散射辐射比例模拟的均方根误差分别缩小了0.01、0.02和0.02。该结果可为ORYZA2000模型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及周边的17个站近50年的观测资料,应用1998年FAO灌溉排水丛书第56分册最新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历年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分析了海拔高度与ET0的相关性.石羊河流域ET0值空间变化比较大,从山区到绿洲平原ET0多年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同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5和Arcyiew3.1建立了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式模型,本研究只考虑了海拔高度对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暂未对坡地上的辐射及温度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0.
设计了耦合辐射的三维热化学非平衡流场计算方法,以适用于任意形状的网格。采用Jameson有限体积法求解耦合辐射源项的三维N-S方程。化学模型包含11个组元,20个化学反应。辐射源项通过直接求解辐射输运方程RTE获得。在空间和方向上分别离散后,利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不同方向上的辐射输运方程,精确计算了波长为100-1500nm所有主要组元的吸收系数,逐条计算了目前已观测到的空气组元的原子谱线,而对分子的带状谱采用了带模型计算,并最终得到了驻点处辐射密度随波长变化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车辆调度优化模型(VSP模型)对陌生户问题的考虑不足,通过引入陌生度和陌生系数两个新的参数,改进了物流配送车辆调度优化模型,以解决陌生户问题,并采用C-W算法进行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证明了改进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孔径雷达以其独特的成像机理及其全天候全天时的成像能力成为了区域和全球森林参数反演的一种全新手段.但是由于SAR独特的成像机理及其几何构象关系,使得地形对SAR影像的几何和辐射特性都有巨大的影响.分析了地形对SAR影像的几何、辐射的影响方式及目前国内外采取的相应改正模型,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地形的正射校正过程中,目前的模型虽然定位精度达到了相当水平,但其亮度重采样对遥感反演造成的影响却未见考虑;同时对于阴影叠掩等造成辐射失真的改正方法达不到反演的要求;特别是在入射角造成不同地表覆盖类型的改正方面还鲜有可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的株高生长不随时间单调增加,在生长末期因生长动力小于生长阻力,株高随时间小幅度减小.采用宁夏固原上黄生态站柠条林的生长观测资料,以经典Logistic方程为基础,添加了生长阻力因素,建立了柠条林生长的改进模型,使得生长速率在生长末期出现负值;并以高密度柠条成林多年生长观测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连年生长模型.用数学建模和统计检验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其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较Logistic方程具有更高的拟合度和相关系数.建立的模型与传统生长方程不同,由于微分方程中引入了阻力因子,故生长曲线中存在极值坐标且不具有严格单调性.将多年的株高生长曲线综合到一个坐标系内后,新模型中位置参数a与内禀生长率b的比值随着生长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改进模型的生长顶点出现在8月,与柠条林株高的实际生长过程吻合;计算了新模型的生长顶点与生长期结束时的株高的差值,并将该值记为生长损失.由于柠条林的灌丛较为矮小,在越冬时干梢现象对株高的影响不可忽略,该过程导致生长方程中第二年初始点小于第一年最末点;在考虑了该现象后所建立的连年生长模型中,2002年和2003年干稍现象的终止点位于2月,与植物生长的节律吻合.本研究为描述半干旱区灌木林生长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有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模拟模型(Soil-C)为基础,针对湿地垦殖的特点及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属性,将原模型中土壤有机碳单一分室改进为轻组和重组两分室进行模拟,并利用较大时空差异的土壤有机碳测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湿地垦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原模型对垦殖湿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模拟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在制动器模拟试验台上应用Kalman滤波进行电惯量控制,综合考虑系统状态变化与观测的不确定性以及实际电机输出电流的物理约束,将预测最小能量误差的电机电流的控制问题转化为数值最优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原位土壤观测的SWAT关键参数及模拟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现场观测土壤属性数据,对基于传统数据库的率定值和监测数据的参数计算值进行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以三江平原阿布胶河流域的现场观测数据,通过物理机制中公式或模型,计算得到SWAT模型关键土壤属性参数的值,再进行两次SWAT模型的模拟。先运用基于土壤数据库参数率定值模拟,再用观测数据计算的参数值替换掉部分率定的参数值;与已经率定好的模型进行对比,评价参数计算的结果。结果表明,SOL_AWC、SOL_K、SOL_BD和USLE_K等4个参数在基于数据库的率定值和观测数据计算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而SOL_CRK的率定值和基于观测数据的计算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模拟结果相比,发现基于观测数据的农业面源负荷在数值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年尺度和月尺度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观测数据的SWA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农业面源负荷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土壤温度相对于气象因子的滞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XWG03自动气象站干2007年3-6月对烟台市-果园内表层土壤温度及环境气象因子进行了观测,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情况下土壤温度相对干气象因子的滞后效应,并建立了基于气象因子的土壤温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①在典型的晴天情况下,土壤温度相对于大气温度、太阳总辐射和风速分别存在20min、10 min和60 min的滞后时间;在典型的情况下,土壤温度相对于大气温度、风速、湿度和大气压分别存在250 min、10 min、270 min和110 min的滞后时间.②在典型晴天情况下,考虑滞后前后土壤温度预测模型决定系数由0.891提高到0.911;在典型阴天情况下,决定系数由0.634提高到0.855,考虑滞后效应可提高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8.
山苍子油减压连续精馏分离提纯柠檬醛的工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山苍子油减压连续精馏分离柠檬醛的工艺进行了模拟.在考虑各组分特性的基础上,首先设计了分离工艺流程;然后采用DSTWU简捷法模型对精馏装置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得到了各塔的塔板数、回流比和温度等操作参数;最后采用RadFrac严格模型对精馏塔进行了验证,并就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讨论了理论塔板数、回流比、馏出量等参数对精馏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可以将柠檬醛质量分数提高到98.10%,柠檬醛总收率为93.82%.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方法大多局限于时间域内的分析,且没有考虑计算过程和物理过程,通过网络实时交互对系统行为所带来的影响等问题,扩展了传统模型以刻画系统中的时空相关、网络交互以及模型结合等问题,将时间和空间的事件信息明确地抽象到编程模型中,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形式化的描述及一体化建模。以猪舍中风扇开启为例,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证明该模型可应用于精准农业中,从而有利于设计人员更好地分析网络化计算过程在与物理过程融合、物理环境交互中的动态行为,对加深系统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延吉站1990—2019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料,采用Q=Q_0(a+bs)模型估算月太阳总辐射,并通过线性回归建立逐月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计算模拟的延边地区1—12月太阳总辐射绝对误差在15 MJ/m~2以内,模拟效果较为显著,可用于模拟延边地区无辐射观测站点的月太阳总辐射。对延边地区太阳总辐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季节上夏季为最多,空间上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