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的合成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氢氧化钙为引发剂,合成了无磷、非氮和可生物降解的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PESA),得出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甘草酸为原料,以杂多酸作为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乙酰甘草次酸甲酯;采用元素分析、薄层层析、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了所合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江宏玲  周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201-204
以生物质稻秸为研究对象,基于已有的生物质费托(FT)合成的模拟工艺流程,计算得到了转化过程的生产成本。总结了生物质FT合成油生产成本的构成比例,并与煤基FT合成油生产成本进行了对比,另外针对生物质原材料成本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以现阶段煤价为例,考虑生物质补贴,生物质制FT合成油的生产成本会低于煤基FT合成油的生产成本。随着更多生物质的经济补贴机制的建立,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取FT合成油的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芒果皮提取物合成纳米银及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芒果皮提取物作为还原剂,采用生物法合成纳米银粒子。研究了合成过程中pH值、芒果皮提取物添加量和硝酸银浓度对合成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通过表征,分析得到合成的纳米银的粒径介于7~27nm之间,其结晶为立体对称晶体,pH值为11,芒果皮提取物的添加量为0.1mL,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5mM,反应条件为80℃,水浴15min时,合成的纳米银粒径最小。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合成的纳米银粒子的抗菌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烟酸与锌盐为原料,用室温固相合成方法合成烟酸锌配合物,考察了锌源、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以醋酸锌为锌源,反应时间为6h,醋酸锌∶烟酸(摩尔比)=1∶2.通过摩尔电导、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采用优化路线以松香为原料合成脱氢松香酸,简化了合成步骤,产率达44.3%.  相似文献   

7.
以己酸为原料,经六步合成出标题化合物。对于中间体——3-苯基-3-羟基-1-辛炔(Ⅳ)。设计了两条不同的合成路线,即由乙炔基锂或乙炔基溴化镁与酮反应高产率地合成出(Ⅳ)。研究了二氢吡喃和三甲基氯硅烷保护(Ⅳ)的反应条件。最后,利用三正丁基锡烷为氢化剂,碘为卤化剂,由3-苯基-3-三甲硅氧基-1-辛炔以93.2%的产率立体专属性地合成出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用氢氧化钾为催化剂,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经O-酰化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通过正交试验探究了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最优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的4%,水杨酸与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5 min,阿司匹林产率可达84.72%。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环保,产品质量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负载固体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固体酸为催化剂,以甘油和共轭亚油酸为原料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考察了对甲苯磺酸的负载浓度、酸醇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加入量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催化活性高,后处理简单;确定了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4∶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0h,催化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酸质量的8%。酯化率可超过92%。  相似文献   

10.
三头基双链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乙胺、环氧氯丙烷、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多烷基多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BDT。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摩尔比等因素对中间产物BDC和最终产物BDT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采用IR和元素分析对BDT进行结构表征,测定合成产物BDT的熔点;考察了合成产物BDT的表面活性。结果表明,产物BDT的熔点为110~114℃;BDT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75mmol/L,比普通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低2~3个数量级,表面张力最低可降至15.46mN/m,合成产物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较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用核型分析方法对由亚比棉与陆地棉、海岛棉合成的三元杂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验证三种杂种的真实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元杂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52条,但其染色体类型有异于亲本。三元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2M+44m(2SAT)+6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在6.12%~2.56%之间。臂比值变化于1.02~1.82之间,平均臂比为1.35。核型类别为1B。三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海岛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44m(2SAT)+8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在6.91%~1.99%之间,臂比值变化于1.01~2.31之间,平均臂比为1.37。核型类型为2B。并且从染色体参数上初步断定了三元杂种某些染色体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13.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已引起广泛关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d,p)水平下,计算2-甲基咪唑与四氟硼酸结合能为-1 100.09 kJ/mol,并且采用NBO理论与AIM研究其结构与分子内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以PC-05为催化剂的催化合成氯化石蜡-70的新方法.着重讨论催化氯化反应机理,催化反应速度和各因素对氯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并探讨催化法的优化条件.反应条件:氯化温度50~60℃,反应时间70~90分钟,氯气流速18~20〔克/公斤·分〕,催化剂浓度0.03~0.05%(重量).研究工作表明,催化氯化法具有反应速度快,生产周期短,产品质量好和工艺先进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对双官能团离子液体[Promim]+[CF3CO2]-支撑丙酮与邻-硝基苯甲醛不对称aldol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的脯胺酸和咪唑基团一起对反应产生催化作用.整个反应包括:丙酮的羰基与脯胺酸基团的胺基间的亲核加成反应,咪唑2-位氢参与的脱水反应生成亚胺IM1-2,丙酮甲基脱氢反应生成烯胺I M1-3,苯甲醛与烯胺的亲核加成反应,水加成反应和催化剂再生反应.第一步骤是速率控制步骤,产物羟基位碳原子的手性在苯甲醛与烯胺的亲核加成反应中产生.另外,在咪唑环2-位氢参与的脱水反应中生成的水分子辅助丙酮甲基脱去α-氢生成烯胺.苯甲醛邻位吸电子基团能降低醛基碳原子的电子密度,增强醛基碳原子的亲电性,从而增强反应物活性.离子液体[Promi m]+[CF3CO2]-产生的溶剂化效应使反应势垒降低(除开催化剂再生步骤).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考察了七元瓜环(Q[7])与阿德福韦(PME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Q[7]与PMEA相互作用形成包结比为1∶1的主-客体包合物,包结平衡常数为(2.81±0.04)x104L/mol;在0<pH<6范围内均能观察到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在...  相似文献   

18.
塑料大棚结构计算 塑料大棚一般可按两铰拱建立数学模型,见图8。 例题1 8m跨圆弧塑料大棚计算  相似文献   

19.
A multicatenane is described in which two belts consisting of four annelated rings attached to the wide rims of two calix[4]arenes are interwoven in such a way that each ring of one belt penetrates two adjacent rings of the other belt and vice versa. The key step of the synthesis of this [8]catenane is the exclusive formation of preorganized heterodimers between a multimacrocyclic tetraurea calix[4]arene and an "open-chain" tetraurea calix[4]arene containing eight omega-alkenyl groups. When a tetraurea calix[4]arene containing four alkenyl groups is used, a bis-[3]catenane is formed analogously.  相似文献   

20.
Benzo[a]pyrene deposited on a glass fiber filter reacts rapidly in the dark or light with ambient levels of ozone to yield a mixture of products that display strong direct mutagenicity in the Ames assay. The major stable contributor to this activity has been identified as benzo[a]pyrene-4,5-oxide, a DNA-binding metabolite in biological systems, known to be a strong direct mutagen with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rain TA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