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蕹菜白锈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存留于土壤中,少量附着于种子上越冬。卵孢子大量形成于病株根部和茎基部的肿瘤组织内,部分产生于植株上部的病茎组织中。卵孢子具陆续萌发侵染的特性,早期形成的卵孢子部分在当年就能萌发侵染,但多数是在次年萌发,还有少部分可延至第三年才萌发侵染。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30℃,还需有水膜。用孢子囊接种表明,病菌只能侵染植株的幼嫩组织。在福州地区,蕹菜白锈病常年在5月下旬左右开始发生,发病盛期是在7~9月。土壤中卵孢子量的多少是发病程度不一致的主要原因,连续降雨或台风暴雨能加剧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和天津等地调查研究了大白菜霜霉病的初侵染来源问题,并对幼苗的有限系统侵染现象进行了研究。卵孢子是初侵染的重要来源,华北和东北各主要白菜产区的白菜病叶和菜田土壤中存在有大量霜霉病菌的卵孢子。这些卵孢子可以侵染幼苗而引起发病,在田间形成初发病株成为再侵染的来源。田间卵孢子一年不止形成一次,春菜上形成的卵孢子到秋季即可侵染。种子带菌情况因地区而异。山东“胶州白”因种株上易罹病害,莢果组织中的卵孢子可以夹在种子间传播。1961—1962年在京津两地收集的种子上未检查到卵孢子。唯在部分春播采种的种子上,病菌菌丝可潛伏于种皮中并产生孢子囊。以菌丝在留种株上潛伏而在次年带到田间成为春菜初侵染来源的可能性仍需进一步研究。首次报导了大白菜幼苗上 Peronospora parasitica 的有限系统侵染可以达到第一对真叶。病菌从茎基部侵入后,菌丝向上扩展进入子叶和第一对真叶,但不进入第二对真叶。田间最早发生的病株大多是有限系统侵染的。这一发现对了解病害流行起点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谷子白发病菌分生孢子在一定湿度条件下,能从谷子的分生組織分蘖分枝幼芽、幼穗、幼叶、幼苗和胚芽上侵入而形成系統侵染发病;所产生的分生孢子与卵孢子侵染产生的分生孢子,在侵染致病特性上并无差異。在谷子各个生育阶段的病征也与卵孢子侵染完全一致,并丰产卵孢子。由于分生孢子的系統侵染,因此陕西省陕北和关中地区谷子白发病在多雨年份比少雨年份、低湿田块比高燥田块田間发病显著严重。白发病菌还可能通过分生孢子系統侵染而进行杂交产生新生理小种。  相似文献   

4.
1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淡绿色病斑,后逐渐扩大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淡绿色转为黄至黄褐色,病斑背面长出明显的白色霜霉。包心期若环境适宜,病斑可迅速扩大,使叶片连片枯死,从植株外叶向内叶层层发展、干枯,最后剩下一个叶球,造成大白菜严重减产。2病原及传播途径大白菜霜霉病是由十字花科霜霉菌侵染所致,病原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土壤及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种株及田间残余病株上越冬。翌年气温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侵染引起发病。3发生条件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时,霜霉病极易流行;重茬地、低洼潮湿地、浇…  相似文献   

5.
榆林市是马铃薯的最适宜生长区,常年种植面积达 17万 hm~2。近年来二十八星瓢虫的猖獗发生,直接威胁着马铃薯的安全生产。据榆林市植保站 1992~ 1993年在绥德、佳县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达 120~ 396头,卵量为 1 300粒左右,严重地块单株虫口超过 300头,被害株率达 100%,有些马铃薯整株死亡,个别地块造成绝收,为害损失率达 45%左右。 1994~ 1995年在米脂县、榆林区夏薯田调查,百株虫量平均达 940头,卵量 4 541粒,被害株率 100%,严重地块已全部死亡,为害损失率达 20%~ 50%。秋薯受害也严重。本市各县植保站 1992~ 1994…  相似文献   

6.
程廉 《植物保护》1994,20(3):41-41
苹果圆斑根腐病有严重发生的趋势程廉(陕西杨陵西北农业大学,712100)作者近几年在陕西苹果主要产区的礼泉、白水、澄城、合阳等县调查,有些5一7年生的苹果园苹果圆斑根腐病的发病株率达15%—30%,严重的高达5O%以上。一些果园死株率达10%左右。该...  相似文献   

7.
应用微机组建了油菜菌核病的预测预报模型,1997-2001年预报准确率达95%;当油菜开花率10%-30%,即1次分枝开花株率50%-100%时,花瓣保湿培养带菌率最高,是菌核病菌侵染花瓣主要时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菌核病防治最佳适期为主茎开花株95%-100%至1次分枝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22%增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250g/hm^2防治1次,防效达70%左右,保产15%以上,隔5-7d再用药1次,防病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谢明全 《植物保护》1989,15(5):59-59
大豆菌核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年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主要大豆产区都有发生。1985—1986年黑龙江省和内蒙古呼盟、兴安盟发病率达30%左右,平均减产15%,严重地块基本绝产。1987年我所大豆普遍发病,病株率达22.3%;与向日葵毗邻田的发病率达75.4%,减产55%左右。  相似文献   

9.
王宽仓 《植物保护》1986,12(4):22-22
芫荽白粉病是近年来银川市芫荽(Coriandrum sativa)留种株的重要病害。1985年市郊罗家庄一块(200m~2)留种地普遍发病,病株率达100%。此病一旦侵染,在田间和植株上扩展迅速,造成开花不结实或空秕,使种子产量和发芽率显著降低,有些田块甚至无收。  相似文献   

10.
汤建国 《植物保护》1990,16(4):46-46
据《江西经济植物病害志》报道,1977年我省主要棉区棉苗疫病(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大发生,死苗一般30—60%,1989年此病在我县再度暴发,据笔者调查,1989年4月28日出现寒潮,4—7天后叶片呈黑绿色失水状,最后变褐枯蕉脱落。据5月10—14日重点棉乡抽查,如芙蓉乡发病面积达80%以上(其中重发面积占30%左右),病株率30—50%,死苗在20—30%,重发地段死苗达50%以上:有些棉田重播。据初步统计,全乡平均仅种子和  相似文献   

11.
棉花轮纹叶斑病(AlternariamacrosporaZimm.)又称棉花黑斑病,可造成棉花叶片焦枯脱落,严重影响棉花产量。棉花轮纹叶斑病过去在馆陶发生很轻,2001年突然严重发生。据调查,该病为害棉花叶片,发病初期在中、下部叶片上出现红褐色小圆斑,后扩展成不规则形或近圆形褐色斑,有的病斑出现不明显的轮纹,发病后期上部叶片也出现病症,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据县植保站调查,7月31日发现病叶,当时发病部位为中、下部叶片,病株率30%,病叶率15%左右,到8月14日有病棉株上部叶片也出现病斑,病株率达50%,病叶率达80…  相似文献   

12.
此病1985年9月8日作者于江苏国营新曹农场调查发现,二刀留兰香田100%发病,病株率均在90%左右,最高死苗率达54%。1986年在湖北五三农场调查发现病情也相当严重。病株叶片枯死、脱落,后期全株枯死,菌丝在叶面蔓延,同时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  相似文献   

13.
甲霜灵抑制棉疫病菌卵孢子的产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甲霜灵抑制棉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卵孢子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含甲霜灵0.04μg/ml的利马豆培养基(LBA)平板上,棉疫病菌的卵孢子产生量仅为对照的50%,0.10μg/ml条件下,病菌完全不能产生卵孢子。在接种的棉苗叶片上,喷施10~20μg/ml的甲霜灵可以明显抑制病菌在病组织内产生卵孢子,卵孢子产生量比对照下降了13~160倍,喷施40μg/ml的甲霜灵,受侵染子叶不发病。  相似文献   

14.
山茶花藻斑病又称白藻病,过去在金华市发生很轻,2002年春季突然严重发生,造成山茶花感病叶片大量发黄脱落,使新梢变细而短,新叶小而少,严重影响树势,甚至全株死亡。据3月中旬调查,一般株病率40%~60%,叶病率30%左右,严重田块的株、叶病率均达100%。全市发生面积320hm2以上,发病最严重的是绯爪芙蓉(主栽品种),其他发病品种还有六角大红、粉霞、十样景、红露珍等,而在小五宝、松子、胭脂莲、狮子笑等山茶花品种上未发现该病。1症状据观察,该病为害山茶花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褪绿的针尖状小圆…  相似文献   

15.
粟白发病(Sclerospora graminicola(Socc.)schroet.)是一个不易彻底防治的病害,重要原因之一是难于彻底肃清它的侵染来源。俞大绂教授曾指出土壤中和种子上的卵孢子是白发病的主要来源(谷子白发病,1951,中华书局),但最近又认为肥料传带卵孢子是诱发该病的重要条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粗缩病过去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多年来未见南方有粗缩病的报导。自1987年在兴山县南阳镇首次发现后,逐年加重。1998年湘坪乡文武村、落步河村春玉米发病面积50%以上,较轻的发病株率20%左右,严重的田块达80%以上,不少农户进行毁种,改种...  相似文献   

17.
桑树断枝病是近年新发生的病害。病部发生在新梢基部,由内向外侵染,呈现黑色斑点,并紧缩成颈状,继而坏死,导致枝条基部干枯,断枝。据调查,发病地区株发病率达95%以上,枝发病率为20%~30%,断枝率10%,严重地区高达60%,影响桑叶产量。该病害的致病...  相似文献   

18.
刘宏谋  唐辰  洪尤文 《植物保护》1965,3(4):156-156
河南中牟县茄子上酸浆瓢虫发生早、而为害严重。据1963年7月间在城关调查,被害株率100%,有一半茄株因为害落叶80%左右;8月中旬每株一般有虫30—50头,多的达百头以上,严重影响茄子的生产。 据初步调查;酸浆瓢虫主要为害龙葵、茄子、马铃薯等。也能为害曼陀罗和洋茴茴菜;在食料缺乏时还发现为害棉花。  相似文献   

19.
大豆疫霉根腐病是由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最具毁灭性的大豆病害之一.病原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在条件适宜时导致下一年大豆发生根茎腐烂.病原菌卵孢子也可以存在于患病种皮内,但其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不清楚.卵孢子是大豆疫霉的主要传播方式.本研究中对大豆疫霉卵孢子的致死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使用60℃湿热处理大豆疫霉卵孢子20min或80℃干热处理大豆疫霉卵孢子20min,其萌发率为0,且死亡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1984—1986年在宜昌市江北菜区调查10个塑料大棚,茄子菌核病平均发病株率分别为2.42%、4.78%、8.65%;平均发病枝率为0.98%、1.43%、3.92%;1986年5月上旬在窑湾农科所一塑棚内调查,病株率达32.45%,病枝率达8.73%,蕾、花、果发病率计25.4%。此病已成为宜昌市郊塑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