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的理论基础是由国际权威组织正式颁布实施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及其相关理论支撑体系;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实践的有效开展则有赖于国际栽培植物登录权威体系的建立、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的组建和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规则的制定。据此,文章系统介绍了《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的基本情况以及与《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的相互关系,国际栽培植物登录权威(ICRA)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与法定植物登录权威(SPRA)的相互关系,申报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目的、意义、必要性及其资源基础,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申报与批准,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工作的组织形式、操作方法、阶段性成果及发展趋势,旨在为世界各产竹国、产竹区和从事竹资源研发、培育、生产、加工、交流和利用的机构、企业及个人开展竹类栽培品种国际登录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就是按照国际规则对竹栽培品种进行命名和注册,这是一项具有国际意义和科学价值的重要工作。为了确保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规范、准确和统一,使其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笔者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竹类植物的自身特点,对竹类国际栽培品种登录的意义、原则与方法(包括竹栽培品种的命名、描述、发表、登录和建立等)进行了扼要整理。  相似文献   

3.
栽培竹新品种的确认与国际登录准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竹产业的科学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探索实践中,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相关规则和要求,开展竹类栽培品种国际登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先弄清竹品种可能产生的基本条件,在对其进行初步判断、并进一步掌握相关证据之后,再对竹品种进行大致确认,然后正式提交国际登录申请,无疑将有利于提高竹品种国际登录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实践中,常常遇到许多专业术语语义不明、翻译困难等问题,给竹类栽培品种国际登录申请者及相关工作人员造成困扰。为便于准确使用登录用语、提高登录工作效率,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ICRCB)组织相关专家,以《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第八版和第九版附件《术语表》为基础,结合竹类植物的具体实际,编撰了这套适于竹品种国际登录的《术语表》并介绍了每个术语的基本含义。该《术语表》中的术语排序,是按汉语拼音的字首字母排列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5.
关于竹类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的命名问题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在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实践中,命名问题是一个关键性问题,事关国际登录工作的成败,理应引起各从事竹品种研究、开发、培育、生产、推广、加工和贸易的单位、企业或个人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中关于栽培植物命名的相关规定,结合竹类植物的具体特点,对竹栽培品种的命名规则、要求与方法进行了专题阐述,目的在于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从而减少在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不必要的精力、时间和成本付出。  相似文献   

6.
全世界竹亚科(Bambusoideae)方竹属(Chimonobambusa Makino)植物约有30余种及种下分类群,主要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各地区及西藏东南部)、日本和越南,缅甸、美国、欧洲也有少量引栽。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相关规则和要求,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ICRCB)组织有关专家,对竹亚科方竹属的栽培品种进行了系统整理。到目前为止,已经确认全世界有17个栽培品种,涉及4个不同的方竹属竹种。现将这些栽培品种及其相关信息整理报道,以便查阅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竹亚科(Bambusoideae)单竹属(Lingnania McClure)是竹类植物中的一个特殊类群,由于其节间较长,特别适于劈蔑编制生产和生活用品,历史上一直都是其分布区居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被广泛栽培和应用。单竹属植物种类较少,全世界近20种,中国产14种,主要分布于华中及华南部分省区。越南有少量分布。为适应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工作的需要,依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规则和要求,经系统整理,已确认单竹属传统栽培品种4个,新登录栽培品种1个,再加上2个原栽培品种,共计7个栽培品种,分属于2个不同竹种。现将这些栽培品种及其相关信息整理,以便查阅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际栽培植物登录体系和法定栽培植物登录体系均为当今国际公认的栽培植物权利保护的权威手段,因而被各个国家或地区所普遍采用。在对国际两大栽培植物登录体系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权威的申报、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及其工作情况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帮助有竹子分布和竹子栽培地区的各级政府以及从事竹业管理、研究、教育、生产、加工、贸易的机构、组织、企业或个人了解和掌握国际栽培植物登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规则,这对竹类新品种的国际登录实践甚至整个竹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竹藤通讯》2013,(4):40-40
2013年7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栽培植物分类学研讨会上,中国林科院西南花卉研究开发中心被国际园艺学会品种命名与登录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际竹栽培品种登录权威机构”。这是中国继1998年获得梅花品种国际登录权威、2004年获得木犀属国际品种登录权威之后,第三批获得的国际栽培植物登录权威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国际生物科学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IUBS))的规定,全世界野生植物的拉丁学名均由《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ICBN)》加以规范[1],而因人类选择、培育和生产的栽培植物的名称则由《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加以规范[2]。只有经国际园艺学会(ISHS)命名与登录委员会(Commission for Nomenclature and Registration,CNR)批准的负责相关植物类群登录的"国际栽培品种登录权威  相似文献   

11.
‘七彩红竹’Indosasa hispida ‘Rainbow’是由蒲竹仔I.hispida McClure引种、选育而成的竹子新品种。该竹因秆中下部呈现不同程度的红色至紫红色、叶具白色至淡黄色纵条纹而极具园林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关于七彩红竹陆续涌现出不少相关的文献记录或论文资料,所使用的品种名称随意性较大,混乱异常。文章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对七彩红竹的名称进行规范和修订,以利后续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园(ICRGB)是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环节,是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中心(ICRCB)授权集中保存世界各地竹栽培品种活体标本的专门设施与场所。一个合格的国际竹类栽培品种登录园,应当能够满足竹种质资源的收集、竹栽培品种活体标本的保存、竹品种的繁殖和定向培育、优质竹品种的展示和宣传、竹品种国际登录的技术服务等专业功能需求。根据国际惯例,申请者需向ICRCB提交申请书和承诺书,只有当ICRCB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并正式批准后,才能合法设立和建设ICRGB。文章详细介绍了ICRGB的概念、基本功能以及如何申请、规划建设及日常的管理任务等,可为相关机构申请建立ICRGB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南京梅国际登录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介绍我国梅花品种国际登录现状与意义的基础上,对南京梅品种登录研究工作的情况与贡献进行了简要全面的总结,并对今后南京梅品种国际登录工作提出了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4.
方竹属植物属于优质笋用竹类,历史上一直受到竹子从业者的喜爱和推崇,因而人工栽培比较广泛,并涌现出大量特色鲜明的栽培品种。截至目前,中国已提交13个方竹属新品种的国际登录申请,共涉及5个不同竹种。经资料审理、专家论证和实地考察,其中10个竹品种获得了国际登录认证。文中介绍了这10个方竹属竹品种,并阐述了其国际登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优势与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竹产业发展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国家,竹林培育和竹材加工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产业初具规模。但在新形势下,竹产业正面临技术变革,推动竹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亟需创新技术与模式设计。文章主要以竹材加工产业为重点,从竹材的资源分布、文化属性、经济价值、国际贸易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竹产业的特色与优势。进而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培育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制约中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统筹规划、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政策扶持、认知提升、标准体系建立、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提出了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