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铜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造血、新陈代谢、维持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铜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提高日粮铜水平对猪增重速度和耗料无改善作用~([1])。但是,也有报道称,高铜促生长作用在生长前期(体重15~40 kg)明显,生长后期几乎没有作用~([2])。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在肉鸡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铜可以提高肉鸡的日增重,且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3])。目前,铜在蛋鸡生产中的作用报道还不一致~([4-5]),本研究旨在进一步确定铜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 ospira)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1])。此病为人畜共患传染病,由钩端螺旋体或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所有年龄的犬均易感,公犬和幼犬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2])。近年来,随着宠物饲养的迅速发展,有25%~60%的犬都感染过此病~([3])。犬感染钩端螺旋体后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正>传染性腺胃炎俗称"肉鸡矮小综合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秋季多发,尤以8—9月份为重。本病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肉鸡和蛋鸡,但以生长快速的肉鸡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于15~20日龄,个别病例可在5~10日龄发生。发病率为8%~33%(与季节有关),病死率5%~25%(与继发感染有关)。该病病程长,而且易反复。一般病鸡生长缓慢,发育不整  相似文献   

4.
<正>肛周腺(perianal gland tumors)又称肝样腺(hepatoid gland tumors)是犬科动物和有袋类动物特有的组织,是一种特化了的皮脂腺~([1])。高发于未去势老年雄性犬,发病率占犬常见肿瘤的第3位~([2]),国外有报道称,肛周腺腺瘤占犬肛周腺肿瘤发病率的31%~([3]),肛周腺腺癌发生率占3%~17%~([4])。随着北京地区老年犬数量的增多,肛周腺肿瘤病例显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临床表现以缩颈、头下垂、呈昏睡状,排泄白色稀粪等特点~([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每年多流行于3月份~6月份。自然感染以3周龄~6周龄最易感。本病一旦发生,发病率高达55%以上,死亡率10%~25%,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主要的传染性疫病之一。2014年4月,笔者曾处理一例初步诊断为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疫  相似文献   

6.
<正>鸡安卡拉病又称鸡心包积液综合征(Angrara disease),是1987年3月首先于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的安卡拉地区发现,由此而得名~([1])。安卡拉病早期主要是肉鸡的发病与感染,该病对3~6周龄雏鸡易感,潜伏期短,发病快~([2、3])。近几年,进贤县及周边地区有感染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且发病地点和发病数量明显呈增多趋势。1病原学本病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为腺病毒感染,该病毒分为Ⅰ、Ⅱ、Ⅲ亚型,Ⅰ亚型就是引起安卡拉病的病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个试验,研究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不同屠宰日龄(47~65d)的两个商品肉鸡品系(罗斯508和Cobb500)胸深肌病(deeppectoralmyopathy,DPM)的发病率。试验在意大利一家一流的家禽加工厂进行,在为期6个月的试验期内随机从151个屠宰肉鸡群中选取120700羽肉用公鸡,根据胸小肌有无眼观肌病以及肌肉损伤的病变程度(分发病早期(表现为出血)和发病后期(灰色或绿色)对肉鸡的DPM进行评估。检测表明,各肉鸡群屠体的DMP总体发病率平均为0.84%(其中处于发病早期和发病晚期的屠体比例分别为0.62%和0.22%),各试验肉鸡群之间的DPM发病率波动幅度很大(0%~16.7%),另外处于发病早期和发病晚期的肉鸡所占比例变化也很大,分别为0%~12.0%和0%~5.6%;对两个肉鸡品种的DMP发病率比较后发现,罗斯508肉鸡的发病率高于Cobb500肉鸡(P≤0.01),该结果是由于罗斯508肉鸡的DMP发病早期(0.94%(罗斯508)对0.26%(Cobb500),P≤0.01)和发病后期(0.33%对0.09%,P≤0.01)比例均高于Cobb500肉鸡。  相似文献   

8.
正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在我国又有猪喘气病之称~([1])。该病广泛存在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屠宰场检验显示,曾经有30%~80%屠宰猪有支原体肺炎典型病变。血清学调查显示,猪支原体肺炎血清阳性率在60%~80%。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寒冷季节或环境差更易导致该病暴发~([2])。患此病的猪群生长缓慢、饲料转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肉鸡生产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疾病~([1])。鸡群感染疾病不仅会造成其成活率下降、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降低、饲养成本升高,还会导致鸡肉的微生物污染和药物残留~([2-3])。因此,加强卫生防疫管理、预防疾病发生是当今肉鸡产业发展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肉鸡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基本都已被养殖者所关注,然而由于在孵化过程中的感染造成养殖过程中鸡只出现症状的情况却常常被忽视,这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鸡淋巴白血病是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蛋鸡和肉鸡临床常见的肿瘤性疾病~([1]),该病即可以发生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种鸡传播给种蛋,造成病毒在上下代之间的垂直传播~([2])。鸡淋巴白血病是雏鸡容易感染的疾病之一,对雏鸡的品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枣庄市6个地区13个肉鸡群和13个蛋鸡群的ND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13个疑似ND肉鸡群的发病日龄一般在7~49日龄之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5%~90%和35%~68%;13个蛋鸡群的发病日龄在70~480日龄之间,发病率、死亡率和产蛋下降率分别在10%~60%、3%~18.7%和10%~50%之间;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肉鸡以冬季多发,蛋鸡以春、秋季多发。通过SPF鸡胚接种和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从26个疑似鸡ND的病鸡群中分离到了20株NDV,其中12株为强毒株,5株为中等毒株,3株弱毒株。用分离的NDV株感染30日龄非免疫鸡,发现发病率为100%,病死率在75%~100%之间,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鸡相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探明了枣庄地区鸡场发生ND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正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各种年龄阶段鸡均可发生的传染病~([1]),主要侵害10~2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较高,常导致大批死亡,成年鸡多呈隐性感染,可长期带毒和排毒。随着规模化养鸡的快速发展,鸡白痢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容易与大肠杆菌、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并发或继发,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王红宁~([3])报道,部分规模鸡场鸡白痢抗体阳性率高达  相似文献   

13.
正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以发烧、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关节炎等为主要特征;猪链球菌共有35种血清型,其中猪链球菌2型,致病性强,传播迅速,猪病死率高~([1])。本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5月一11月份易出现大面积流行,各个年龄段猪,均可感染,以保育猪和架子猪多发,急性败血性猪链球菌病病死率可达80%~100%~([2])。现分享一例急性败血型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病。临床表现以缩颈、头下垂、呈昏睡状,排泄白色稀粪等为特点~([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每年多流行于3~6月份。自然感染以3~6周龄最易感。本病一旦发生,发病率高达55%以上,死亡率为10%~25%,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2015年10月,笔者曾处理一例初步诊断为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经过综合防治,疫情获得较好的控制。现将  相似文献   

15.
肉鸡腹水症是当今国内外肉鸡养殖业的一大难题,与减蛋综合症、痛风并列为肉鸡养殖业的三大新病,最常发于肉仔鸡,尤其是某些较大型的肉鸡,多在3~5日龄发生,死亡高峰常见于3~4周龄。一般情况下公鸡比母鸡的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发,死亡率也显著增高。所以,防治腹水症是促进肉鸡养殖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肉鸡的饲养周期比较短,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肉鸡产生很强的耐药性,以及严重的药物残留,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房海等~([2])报道了长期食用含有高浓度药物残留的肉类食品会导致食物中毒,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益生素、中草药、寡糖、酶制剂等可以代替抗生素,减少药物的残留量~([3])。中药与益生素等合用作为一种绿色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养鸡业,降低药物残留~([4])。益生素对减少有害菌的相对数量,调  相似文献   

17.
正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引起的不同日龄鸡、火鸡、鸭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危害7~20日龄雏鸡,临床上以酱糊样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该病在育成鸡和成年鸡上呈慢性或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病愈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可长期带菌或经种蛋传播病原~([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鸡白  相似文献   

18.
<正>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由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原虫病~([1]),呈世界性分布,可以感染人和几乎所有的恒温脊椎动物(超过30种鸟类和300种哺乳动物)~([2])。据WTO 2009年报道,全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人口感染弓形虫病,2005年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人弓形虫病平均感染率为7.88%~([3])。弓形虫病对人畜的危害很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温度较高,湿度大。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该病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10%~20%。本文就一例817肉鸡法氏囊病诊断和治疗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瑞利绦虫主要感染禽类,是危害陆生禽类较常见的绦虫病的病原,多见于半圈养半放牧的黄羽走地肉鸡。感染鸡的常见瑞利绦虫有3种,即棘沟瑞利绦虫(Raillietina echinobothrida)、四角瑞利绦虫(R.tetragona)和有轮瑞利绦虫(R.cesticillus)。瑞利绦虫感染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的养鸡区域均有感染发病的相关报道,各年龄阶段的鸡均可感染,但以幼龄鸡易感性强,死亡率高~([1]),发病率可达20%~70%,25~40日龄鸡死亡率较高~([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