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调查延边地区真菌性皮肤病犬的发病现状,试验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延边地区5所大型动物医院、1所训犬基地及延边地区郊区农户饲养犬中326例真菌性皮肤病病例共为调查对象,通过伍德式灯检验、真菌培养、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延边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原体中68.7%是犬小孢子菌;7月份发病数最多(53例),夏季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高发期,发病数154例,占总病例47.2%;幼犬及老龄犬的发病率高于成年犬,幼犬发病率最高(35.6%)。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动物医院真菌性皮肤病患犬的调查,了解该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特点,为该地区犬皮肤真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与依据。结果表明,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年龄主要在2岁以内,占调查病例的73.29%,犬真菌性皮肤病流行的时间为5、6、7、8月,占调查病例的58.64%;不同性别的犬发病率不同,其中,公犬发病数占53.92%,略高于母犬(46.02%);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腹部、颈部和背部,分别占30.89%、23.04%和18.32%;发病率最高品种为贵宾犬和京巴犬,分别占调查病例的24.61%和18.32%,发病率最少的是吉娃娃,占发病病例的2.09%;引起犬真菌性皮肤的主要病原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分别占37.17%和24.08%。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温州地区犬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期间就诊的120例疑似皮肤真菌病患犬,采集患处被毛,接种到沙氏葡萄糖蛋白胨培养基进行培养,应用马铃薯培养基和皮肤癣菌鉴别培养基进行鉴别培养,根据菌落形态进行种属鉴定。结果:120例样本分离到真菌107株,检出率为89.26%;鉴定出3种真菌,其中犬小孢子菌检出率最高(44.86%),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26.17%)和马拉色菌(18.69%);7-10月份发病率高(48.6%),12月龄前的幼犬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42.06%);发病部位以头部最多(36.45%),其次为腹部(26.17%),背部发病率最低(6.54%)。  相似文献   

4.
正本研究对北京8家动物医院2026例犬皮肤病临床初诊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临床症状、伍德氏灯检查和直接镜检进行犬真菌性皮肤病初步诊断,以SDA等进行接种纯培养和镜检分离鉴定致病真菌病原。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2026例犬皮肤病病例中,皮肤真菌病245例,占12.09%;犬小孢子菌157株,占犬皮肤真菌病病例的64.08%;犬小孢子菌感染幼龄犬77例,占49.04%;母犬81例,占51.59%;6~11月发病104例,占66.24%;头部发病46例,占29.30%。结论:犬小孢子菌为致病的主要病原真菌,幼龄犬、母犬、6~11月、头部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济南市犬体表皮肤癣菌的分离鉴定,了解皮肤癣菌在该地区犬体表的携带分布状况,为人畜共患皮肤真菌病的防治提供一定流行病学依据。分别从116只犬体表的4个部位刷集毛样,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皮肤癣菌试验培养基上接种培养,行铜圈法小培养,并在尿素沙氏培养基、米饭培养基及马铃薯培养基上接种。根据菌落形态、小培养镜下结构及培养基色素变化鉴定种属。结果表明,116只受试犬真菌镜检阳性率为31.89%,真菌培养阳性率为30.17%。共分离皮肤癣菌86株,其中犬小孢子菌占45.35%,石膏样小孢子菌占32.56%,须癣毛癣菌22.09%。腹部分离的皮肤癣菌数最高占35.34%(P0.05),幼年犬皮肤癣菌携带阳性率高于成年犬只(P0.05),不同性别间皮肤癣菌携带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济南市犬体表皮肤癣菌携带率相对较高,为避免造成人畜共患皮肤真菌病的发生,应做好相应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经过对北京地区15家动物医院的猫皮肤病临床病例进行临床病变初诊、伍德氏灯检查、被毛皮屑采样镜检,获得疑似猫癣菌病病例样本892例,采用SDA、DTM及PDA培养基分离培养,892例病例样本均检出猫癣菌,检出率为100%。在检出的猫癣菌中,犬小孢子菌检出率最高(53.70%),其次为石膏样小孢子菌(14.13%);夏秋两季发病率(分别为41.91%、35.02%)明显高于春冬两季(分别为10.07%、13.00%),而在夏秋两季中又以8月、9月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1.07%、18.55%);患病年龄以1岁龄以内幼龄猫发病率最高(48.88%),其次是7岁龄以上老龄猫(39.13%);病变部位以四肢及指(趾)部最高(28.70%),其次是背部(24.55%);雌雄患病比例基本持平(雄性为47.08%,雌性为52.92%)。提示北京地区猫癣菌病病原菌以犬小孢子菌为主,以8、9月份发病率最高,发病部位以四肢及趾部最高,1岁龄以内的幼年猫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我场养犬从1998年8月形成规模至今,已有11个品种82只基础母犬,年产仔犬1000多只,困扰成活率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过渡期胃肠炎。仔犬生后35~45天开始进入幼犬期,即过渡期,常因环境的改变(离开母犬单独生活)、饲喂方式的改变(从吃母奶到吃饲料)、人为的因素(管理方法不得当)以及生理因素(肠胃功能较差)等易引发胃肠炎。发病率最高时,802只幼犬就有561只发病,发病率69.95%;死亡239只,病犬死亡率高达42.60%。几年来,我们采取有力措施,以预防为主,使仔幼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2002年6月,幼犬发病68只,经过治疗只有2只死亡,死亡率仅为3%,治…  相似文献   

8.
1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3-11月,我院共接收等孢子球虫感染病犬37只,其中犬场饲养犬16只,占43%;家养宠物犬21只,占57%.从病犬品种看,大型犬13只,其中雪橇犬12只,占35%;中型犬2只,占5%;小型犬22只,其中博美犬17只,占59%.病犬均为1~4月龄幼犬.经过治疗,70%病例康复,30%治疗无效死亡.患病的家养宠物犬多从宠物市场购买,一般在30天内发病,感染因素与宠物市场品种繁杂、饲养密度高、环境卫生差等密切相关.带虫成年犬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通常春季流行本病,特别在高温、高湿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9.
<正>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人兽共患皮肤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但是接触被污染的美容器具、梳子、垫物等也能引起间接接触传染,幼犬、老年犬以及体质衰弱、皮肤抵抗力低下的犬易感,致病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其次是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发癣菌,主要侵袭感染犬体皮肤、被毛和爪甲等处,在犬皮肤病中占16.86%,螨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的感染率高达43.07%。临床上以皮屑增多、结痂、  相似文献   

10.
犬急性胰腺炎的诊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腺炎是多发生在成年犬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发病率不高,占门诊或临床发病率的0.5%,但是该病死亡率高,特别是幼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从接触的病例来看,只有极少数的病例属于原发病,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肠胃炎、犬细小病毒、犬瘟热和肝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11.
1 发病情况  某养犬场在 1 998年 1 0月份共存栏 789只犬 ,其中 3~ 4月龄的幼犬 42 0只 ,青年犬和成年犬 36 9只。进入 1 1月份后 ,犬群陆续发病 ,尤以幼犬为重。病程 4~ 7天 ,病犬开始死亡 ,病初 7天每天死亡 3~ 5只 ,以后逐日增加 ,至 1 1月 2 0日发病数达 46 0只 ,发病率为 5 8.3% ,其中幼犬占发病率的47%左右 ,死亡 1 2 0只 ,病亡率为 1 5 .2 % ,其中幼犬占死亡率的 1 3%。2 临床症状  病犬精神萎靡 ,体温升高至40℃~ 41 .5℃ ,呈稽留热型。咳嗽 ,食欲不振或废绝。粘膜苍白 ,呼吸困难 ,多数呈腹式呼吸 ,达 85~ 1 2 0次 / min。…  相似文献   

12.
猫癣菌病俗称圆癣或钱癣。猫的癣菌病由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毛菌引起。患猫98%由犬小孢子菌引起,石膏样小孢子菌及须毛癣菌仅各占病例的1%。随着我国城市、乡村养猫数量的增加,这种病给人类公共健康事业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3.
吉林市犬瘟热的发病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市2009年犬瘟热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收集8个动物医院全年接诊的4 517例疑似犬瘟热病犬,通过临床检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3 334例患犬发生不同类型的犬瘟热。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多以混合型和呼吸型病例为主,分别占36.47%和38.05%;犬的品种影响犬瘟热的发生,纯种犬的发病率最高,占65.93%,土种犬发病率最低,占12.84%;3~12月龄的幼犬多发,占发病数的77.59%;4~6月份和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占总发病数的44.60%和41.15%;免疫次数也影响了犬瘟热的发生,每年2次免疫可以显著降低犬瘟热的发生。因此,选择高质量的疫苗,增加免疫次数,选择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多发季节和多发年龄段对犬的保护是减少本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本地区犬皮肤病病原类型及发病规律,调查研究了郑州金水区多家宠物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临床接诊的104例犬皮肤病病例,对患犬发病特点、病原类型等综合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皮肤病患犬病例中多发生于春夏季节(5~8月份);以寄生虫性皮肤病感染率最高(44. 23%),其次是真菌性皮肤病(29. 80%);犬皮肤病病例数随着犬年龄增加而减少,1周岁以内的幼犬发病率较高(46. 15%);雌性患犬有46例,占44. 23%,雌雄比例为1. 26∶1,雄性患犬高于雌性患犬;调查的病例中发病率最高的品种是泰迪犬,占22. 11%,比熊犬和贵宾犬次之,且不同品种的犬具有明显差异性;发病部位主要以面部居多(24. 03%)、其次是背部(20. 19%)和四肢(16. 34%)。表明该地区犬皮肤病的发病特点是患犬病原体以寄生虫为主,其中疥螨感染性皮肤病为寄生虫性病原引起皮肤病之首,混合感染占据一定比例;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幼龄犬为高发年龄,雄性患犬略高,皮肤患犬与品种和毛发长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武汉市犬细小病毒病(CPD)的流行情况和特点。[方法]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院门诊为依托,应用胶体金试纸条和PCR检测技术,对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的犬门诊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检测门诊犬病例2 728例,检出CPD阳性121例,阳性检出率为4.4%。从时间分布看,该期间大部分月份的阳性检出率在3%~5%之间,2015年10月的最高,2016年6—9月的最低。从群间分布看,阿拉斯加、边牧、哈士奇、比熊、萨摩耶、博美、巴哥等犬种的CPD阳性数量均占该品种就诊犬总数量的10%以上,而拉布拉多、雪纳瑞、德牧、贵宾、金毛犬则在5%以上;雄性犬的CPD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雌性;在阳性病例中,2~4月龄幼犬的占比最高,在40%~60%之间;未免疫或未按规定免疫犬的CPD阳性数量与总阳性数量的占比高达86.7%,而按规定免疫犬仅为13.3%。[结论]CPD的发生与犬的品种、年龄、性别、免疫状况和气候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其年龄和免疫状况。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并可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感染犬猫引起皮肤病变的主要真菌有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后两种真菌在犬猫中最常见,而且可以感染人类。现将犬猫的真菌病介绍如下。1发病特点 犬猫感染真菌有明显的季节性。石膏小孢子菌感染犬猫的病例在夏秋季比较多见;毛癣菌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犬小孢子菌也可以一年四季发病.但高发期是8月到次年1月份。  相似文献   

17.
健康猫被毛真菌菌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检测了40只临床健康猫的被毛真菌菌相,从31只猫被毛上共分离出11个属175株真菌,主要为交链孢霉属、芽枝孢霉属、犬小孢子菌和曲霉属等。皮肤病病原菌2个属3个种,包括犬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和石膏样毛癣菌。  相似文献   

18.
犬病二则     
该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以冬季发生较多。病犬与康复带毒犬,其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都含有大量病毒,可从尿中排毒达6~9个月之久.被病毒污染的环境及各种饲料、用具、针头(仅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染因素。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在自然条件下,犬与狐狸最易感.其中以1岁以内的幼犬、刚离乳幼犬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占就诊犬传染性肝炎病例的89.7%.成年犬感染后症状轻微.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中旬,我市某宠物门诊接诊一肉犬养殖场场主送来的1只病死犬。该犬2月龄左右,有贫血、脱水、血便及全身衰弱的症状。据场主介绍,因腹泻给幼犬投服痢特灵近1星期不见好转,最后幼犬极度衰竭而死亡。随后门诊兽医人员到现场检查其他病犬,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养犬场共饲养肉犬38只,其中1 ̄6月龄幼犬11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病犬有12只,其中幼犬9只,成年犬3只,发病率为31.6%。2临床症状患病幼犬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瘦,黏膜苍白,轻度发热,排稀软混有血液和粘液的粪便。个别幼犬有呕吐症状。有2只幼犬因衰竭死亡。成年犬多表…  相似文献   

20.
真菌性皮肤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人兽共患皮肤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但是接触被污染的美容器具、梳子、垫物等也能引起间接接触传染,幼犬、老年犬以及体质衰弱、皮肤抵抗力低下的犬易感,致病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其次是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须发癣菌,主要侵袭感染犬体皮肤、被毛和爪甲等处,在犬皮肤病中占16.86%,螨和真菌混合感染性皮肤病的感染率高达43.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