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对纳米技术的深入探索,各种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其中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高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吸附或偶联生物大分子或药物,并可穿透细胞膜,有效跨越生物屏障,发挥了其作为载体的特性,在蛋白质、基因和药物传递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越来越...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荧光材料相比较,稀土上转换材料充分利用近红外激光器,几乎没有任何荧光背景,穿透性能更为优良,对于生物组织损害程度较低,是现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热点材料。与此同时,稀土上转换材料还拥有良好的光化学特性,使用寿命较长,并且对于生物兼容性良好等等优势,能够推动检测及治疗技术的研发。本文主要对于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应用上面所存在遌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纳米技术在90年代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它给许多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它对生物医学的渗透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利用纳米技术可将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与药物一起制成纳米药物,作为靶向药物制剂,直接导入病灶部位的器官、组织甚至细胞,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将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增加某些药物的胃肠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将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可用于基因的输送和治疗.文章就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家兔具有重要的实验动物学价值,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畜牧兽医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就家兔在生物医学、畜牧兽医学领域的研究以及在生物检定与环境检测、生物制品制造和生物教学等方面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纳米技术在90年代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它给许多行业带来巨大变化,它对生物医学的渗透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利用纳米技术可将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与药物一起制成纳米药物,作为靶向药物制剂,直接导入病灶部位的器官、组织甚至细胞,达到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性的作用;将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增加某些药物的胃肠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将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可用于基因的输送和治疗。文章就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铁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几乎所有生命体中的储铁蛋白,具有储存和转化铁、维持细胞铁代谢平衡以及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等功能。铁蛋白亚基能够自组装成纳米笼,装载和运输各种金属、药物、显影剂等多种物质,并且铁蛋白具有易被修饰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靶向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潜力巨大的非病毒天然纳米材料。本文重点综述了铁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基于铁蛋白搭建的纳米载体平台在疾病检测、纳米疫苗和药物载体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旨在为基于铁蛋白纳米颗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和滥用,抗生素耐药性也随之产生,抗菌肽作为新型抗菌剂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随着对抗菌肽研究的深入,发现低蛋白酶抗性、溶血性以及不稳定性等缺点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限。除了在结构上对抗菌肽进行修饰和改造外,使用纳米材料作为递送系统传递抗菌肽也可以改善其不足并提高治疗效果。纳米材料能够与抗菌肽协同抗菌,对药物进行可控释放,有的还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论文概述了常用纳米材料的种类和优缺点,纳米材料作为递送载体在改善抗菌肽药理活性及不良反应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纳米抗菌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和违禁药物残留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灵敏、安全、经济的检测手段是当前制约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瓶颈,采用现代科技最新研究成果之一的纳米材料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将是一条大有希望的途径。纳米材料特别是半导体纳米晶体,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具有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其生物兼容性和超顺磁性在兽药残留分析中具有很大潜力。现就纳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纳米材料在兽药残留分析中免疫检测、免疫组化及基质净化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BAP)有利于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介于50~10 000 Da,具有生理功能的肽类化合物。多肽易消化吸收,具有降血压、降胆固醇、提高免疫力、调节激素,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还具有生理调节和生物代谢的功能,其极具发展前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食品领域、饲料生产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未来生物活性肽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它的高效制备和应用方面,尤其是其发酵制备也将成为研究热点。从生物活性肽的研究历程、生理功能,以及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生物活性肽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学研究离不开各种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条件。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对于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加深对实验动物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水平显著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近些年来,偏振反射光谱在生物医学光子学方面的运用越来越频繁,这是新时代发展速度十分迅速的一种最新型诊断细胞组织信息的手段。可以通过仪器直观的将人体的细胞以及组织的化学组分表达出来,而且还具有快捷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所以可以更好的帮助医师在肿瘤或生物上皮黏膜异常的早期治疗中做出诊断,对其中一些疾病有特别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中,主要对偏振反射光谱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根据其特点,讲述了偏振反射光谱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为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学、电化学、光学与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的一种传感新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专一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为动物疫病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新途径。目前生物传感器主要分为酶生物传感器、免疫生物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细胞生物传感器以及DNA生物传感器,每种生物传感器各有其优缺点及适应场合。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在动物疫病检测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多聚集于禽流感、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非洲猪瘟等病毒性疾病,沙门氏菌病、猪链球菌病等细菌性疾病,以及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等寄生虫病。未来生物传感器与新兴学科领域或新型材料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其检测效率、实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生物传感器在动物医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传感器因其具有灵敏、特异、快速、准确和经济实用等特点,在工业、农业、环境监测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相继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在动物医学领域,生物传感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生物传感技术为动物基础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新型方法.文章详细地综述了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及在动物医学中的应用,并对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纳米材料(nanomaterials,NMs)因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等而拥有特殊的理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研究领域。近年来,有研究者将纳米材料应用于蚕丝性能改良,以及对家蚕抗性(对病毒、细菌的侵染及农药污染的抵抗能力)和产丝、繁殖性能等的改良,同时也将蚕丝蛋白应用于NMs的合成与功能化改性中,或将家蚕作为NMs生物毒性评估中的模式生物。本文简要综述国内外研究者在纳米材料与蚕丝及家蚕之间的跨领域融合应用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兽药的广泛使用,其带来的污染环境、提高生物耐药性、危害动植物以及人类生命安全等问题备受关注,因此对药物残留进行实时、快速、有效地监测和处理具有重大意义.磁性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秀性能,如化学稳定性强、生物相容性高、吸附性能好、易于分离以及可通过表面修饰或改性的方法使其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分析方法的样品前...  相似文献   

16.
丝素蛋白独特的氨基酸组成和空间结构,使其成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生物材料,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丝素纳米纤维与丝素复合纳米纤维更是赋予了丝素纤维在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更为良好的应用性能。本文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及丝素复合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材料(包括骨组织工程材料,软骨、伤口、神经和血管修复材料,药物缓释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及改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简要展望了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研究需要创新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7.
多孔陶瓷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其具有化学稳定性、热传导性低等优良特征。多孔陶瓷被应用在了众多领域中。本文在综合分析以往对多孔陶瓷的孔隙的形成机理和形成方法的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并进一步展望了其今后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角蛋白是生物材料中角质含量最丰富的结构蛋白,是动物被毛、羽毛、角、蹄和人类头发及指甲等组织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生物材料由于其丰富的来源和优越的生物学功能,是组织工程中最有前景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在生物相容性、降解性、组织愈合和再生等多个方面已被开展研究。目前,从生物材料中提取角蛋白的技术有化学水解法、微生物消化水解法、离子液体溶解法、微波辐射法、蒸汽爆炸技术、热水解或过热法等。提取加工的角蛋白材料已用于药物传递、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工程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就角蛋白生物特性、结构、材料来源以及提取分离技术等进行总结,并论述角蛋白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为角蛋白及其相关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丝素蛋白是蚕丝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力学性能,且安全无毒、原料易获得,早已成为生物医药材料制备和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丝素蛋白在降血糖、抑菌等方面的医疗保健作用,以及在药物缓释、止血、伤口愈合、组织工程支架等生物医药工程领域及其他生物医学材料中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多孔钛由于具有低模量、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用于硬组织植入等医学应用。介绍了多孔钛的主要制备方法如等粉末冶金法、离子体活化烧结法、浆料发泡法、注射成型法、钛纤维烧结法和3D打印法。并介绍了多孔钛的表面改性,即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沉积方法如化学处理法、溶胶-凝胶法和微弧氧化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