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为供试碳源,各碳源浓度均设为10g/L、15g/L、20g/L、25g/L、30g/L;以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为供试氮源,各氮源浓度均设为6g/L、8g/L、10g/L、12g/L、14g/L。分别制作液体菌种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种,并将获得的液体菌种用于栽培蛹虫草试验。测定蛹虫草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子实体鲜重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液体菌种培养阶段,最佳碳源为25~30g/L的蔗糖,最佳氮源为6g/L酵母粉;以20g/L蔗糖作为碳源,10g/L硫酸铵为氮源培养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产量最高;以10g/L葡萄糖为碳源,12g/L蛋白胨为氮源培养基上培养的液体菌种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方华舟  李先良 《北方园艺》2016,(21):150-154
以大米为主要栽培基质,以常见的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索了不同碳源氮源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葡萄糖等寡糖类碳源及蛋白胨、蚕蛹粉等蛋白类氮源促进合成蛋白质、虫草素作用显著,葡萄糖、蛋白胨能力最强;柠檬酸铵、蛋白胨及果糖、蔗糖、葡萄糖促进虫草多糖合成,且柠檬酸铵作用显著;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及柠檬酸铵、硝酸铵、蚕蛹粉等促进虫草酸合成,且柠檬酸铵、可溶性淀粉作用显著。以葡萄糖等寡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或蚕蛹粉、柠檬酸铵等配方组合,可有效提高蛹虫草主要物质合成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深层发酵产虫草素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黎勇  徐洁  熊茂  周欣  段辉国 《北方园艺》2017,(5):134-141
以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NS-810为菌种,通过对接种量的考察,探索不同孢子浓度对蛹虫草液体一级种制作效果的影响;通过单次单因子试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深层发酵产虫草素的最佳培养基,筛选制备蛹虫草液体一级种和液体发酵生产虫草素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孢子浓度3.0×10~8 cfu·mL~(-1)时制作的母种最适合作为蛹虫草菌种扩大培养中的一级种子液;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g·L~(-1)、土豆100g·L~(-1)、鱼蛋白胨18g·L~(-1)、(NH_4)_2SO_40.8g·L~(-1)、KH_2PO_41.0g·L~(-1)、MgSO_4·7H_2O 0.5g·L~(-1)、蚕蛹粉5.0g·L~(-1)、维生素B118mg·L~(-1)、水1L。优化后虫草素的总产量为1 144.31mg·L~(-1),较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46倍。分别以价格低廉葡萄糖和鱼蛋白胨作为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有机氮源,利于蛹虫草产业化发酵生产虫草素。  相似文献   

4.
为拓宽蛹虫草栽培基质为原料开发食品的应用前景,研究了栽培蛹虫草基础基质、碳源、氮源、添加物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栽培基质配方。最终确定基础基质的较优配比为大米80%,黄豆20%,以1∶1.2的料液比添加的营养液中,含绵白糖12g/L,蚕蛹粉40g/L,VC 0.1g/L,VB 10.01g/L。在不影响蛹虫草产量、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了栽培基质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氮源和无机盐对蛹虫草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利茹  杜双田 《北方园艺》2016,(19):163-167
以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通过添加不同的氮源和无机盐,选用优质蛹虫草菌株CM-16进行人工培养,探索这2个因素对蛹虫草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过程中选用6g·L~(-1)的蛋白胨作为最佳氮源,子座干样质量、虫草素和腺苷的生成量均较高,分别为43.1g·盒~(-1)、3.95mg·g-1和2.35mg·g~(-1)。无机盐则选择1.0mg·L~(-1)的硫酸亚铁最为合适,此时子座干样质量、虫草素和腺苷的生成量分别为48.8g·盒~(-1)、4.98mg·g~(-1)和2.10mg·g~(-1)。  相似文献   

6.
田雪梅 《浙江食用菌》2012,(4):229-230,238
采用人工栽培法,比较2个蛹虫草菌株在生物转化率、多糖含量、虫草酸含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蚕蛹粉添加量对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处理在生物转化率、多糖含量及虫草酸含量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蚕蛹粉的加入量与蛹虫草子实体、培养料中多糖及虫草酸的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综合各项数据,得出2号蛹虫草菌株与培养基A的组合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选用大米和桑蚕蛹基质栽培蛹虫草,比较子实体生长情况并分别测定子实体和基质部分的虫草素、腺苷及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桑蚕蛹基质蛹虫草子实体色泽金黄、密度大,生物转化率高,达95.72%,其子实体虫草素、腺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23.41 mg/100 g、294.78 mg/100 g和254.91 mg/100 g;大米基质蛹虫草子实体呈浅黄色、分散,生物转化率为22.78%,其子实体虫草素、腺苷和多糖含量分别为246.73 mg/100 g、118.43 mg/100g和999.55 mg/100 g;栽培后桑蚕蛹基质的虫草多糖、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分别为3 785.27 mg/100 g、446.19 mg/100g和120.52 mg/100 g;栽培后大米基质的多糖含量高达8 852.23 mg/kg,虫草素、腺苷含量低。建议对基质中的高含量有效成分进行针对性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啤酒糟栽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通过单因素试验培考察培养基中啤酒糟与大米组成比例、培养基含水量、培养基起始pH、培养温度和光照对蛹虫草子实体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选出啤酒糟栽培蛹虫草最佳的栽培条件为培养基啤酒糟与大米比例1∶1,含水量65%,瓶底转色后于23℃,光照强度700lux下培养,在此条件下每瓶产量为3.24g(每瓶培养料30g)。  相似文献   

9.
利用蛋白纤维平板法对1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菌株液体发酵产生纤溶酶的碳氮条件进行系统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最佳碳源和氮源,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产纤溶酶的最佳碳源为乳糖,纤溶酶活性达118.69U/mL,其次是不加碳源的空白对照,活性为109.12U/mL;蚕蛹粉是该菌株产纤溶酶的最佳氮源,活性可达118.69U/mL,其次是酵母浸膏,活性为29.10U/mL;纤溶酶产量与菌丝体生物量之间无必然相关性;产纤溶酶的最佳培养基为乳糖10g/L、蚕蛹粉10g/L、酵母浸膏5g/L,获得的纤溶酶活性高达142.26U/mL。  相似文献   

10.
以蛹虫草为试材,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锌,利用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测定菌丝体和子实体锌含量,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定子实体多糖和还原糖含量,探究了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生长和生理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富锌蛹虫草培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锌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均有一定的影响,适量浓度促进生长,过高则抑制生长,最适合蛹虫草生长的培养基锌浓度为678 mg·kg-1,该浓度下蛹虫草子实体生长良好无退化现象,干质量出现最大值为3.56 g,多糖含量为7.32%,锌富集率达6.45%。  相似文献   

11.
以蛹虫草为试材,研究蛹虫草生长过程中子实体鲜重、培养基pH值、胞外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蛹虫草酸性蛋白酶的活性大小受氮源的影响,由112U/g提高至213U/g,但形成规律基本一致。胞外中性和碱性蛋白酶的活性高低及形成规律均受到氮源的影响。中性蛋白酶活性在氮源培养基中第30天达到最高峰,为10.2U/g,而在空白培养基上却未检测得显著的峰值。碱性蛋白酶活性受氮源的影响在第10天开始上升,至第50天达到最大值(10U/g)。在空白培养基上,碱性蛋白酶活性在第50天开始上升,培养结束时达最大值(6.5U/g)。这3种蛋白酶中,酸性蛋白酶活性与子实体的生长趋势相关性最大。该研究将为蛹虫草子实体生产的营养生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工厂化栽培北虫草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北虫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两种培养基主料、蛹粉含量和营养液添加量进行了对比试验。根据出草时间、北虫草产量、质量以及生长周期各项指标对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最适宜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培养基为:每盘300g麦粒培养基,蛹粉15%和料液比为1:1.7。营养液配方: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用自来水配制。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添加营养液,最终确定以大米为主料的代料栽培蛹虫草的营养液配方:玉米粉200 g/L,酵母膏8g/L,MgSO41.5 g/L,KH2PO4 2.5 g/L.添加此营养液,蛹虫草瓶产量(干)5.26 g,比对照增加了1.83倍.  相似文献   

14.
以大米与小麦粒作为主要材料,设计4组培养基栽培双梭孢虫草(Cordyceps bifusispora),比较子实体干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子实体中虫草菌素和腺苷含量,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室内自然条件下,依据子实体干重,双梭孢虫草较适宜的栽培培养基为小麦粒加营养液1(20g葡萄糖,5g蛋白胨,3g KH2PO4,1.5g MgSO4,5 mg VB1);子实体的虫草菌素含量(103.1±15.7~122.1±18.6μg/g)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依据子实体腺苷含量,适宜栽培培养基为小麦粒加营养液2(10g葡萄糖,10g酵母膏,1g CaCl2,0.5g MgSO4,0.5g ZnSO4,0.1g VB1),为1337.5±75.2μg/g;依据子实体多糖含量,适宜栽培培养基为大米加营养液2,为251.1±0.7mg/g。  相似文献   

15.
肇莹  马晓颖  陈珣  肖军 《北方园艺》2021,(8):99-105
以小麦、大米和柞蚕蛹为培养基质的子实体为试材,对比其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并测定漆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滤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以此分析各胞内酶活性与多糖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以期为获得高蛋白和高多糖的蛹虫草子实体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以柞蚕蛹为栽培基质的蛹虫草中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利用双重检验分析发现蛹虫草子实体中多糖的累积与纤维素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蛹虫草子实体中蛋白质的累积与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蛹虫草菌株母种的表层菌皮、母种基内菌丝和成熟的待分离的新鲜子实体顶端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进行液体培养,分析比较栽培所获得不同蛹虫草子实体的有效成分得出:以母种表层菌皮接种液体培养所获得的子实体虫草素和硒元素含量最高;以母种培养基的基内菌丝接种培养栽培所获得子实体的虫草酸、腺苷、虫草多糖、SOD酶、蛋氨酸、酪氨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的富硒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时,能明显提高子实体中硒的含量,但对菌丝体和子实体的生长有一定的延迟与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一株采自云南昆明的野生虫草进行鉴定和培养,通过利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有性型与无性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采集的虫草为粉被虫草,且分离得到其无性型菌种粉被玛利亚霉。对无性型菌株进行碳源、氮源的培养试验表明,菌丝体培养最适的碳源为乳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过硫酸铵。用小麦和大米培养基进行粉被虫草的出菇培养均能获得子实体,粉被虫草在2种培养基上的产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碳源和氮源对分枝虫草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并分析栽培所获得子实体的主要成分。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分枝虫草子实体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是甘油、硝酸钾;其子实体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17.9%、13.3%、1.02%和2.5%,腺苷、多糖、虫草素和虫草酸的含量分别为1.1%、0.01%、0.005%和4.82%,含有17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铁、锰、铜、锌、镍和铬含量分别为16.7 mg·g^-1、8.0 mg·g^-1、9.6 mg·g^-1、49.9 mg·g^-1、1.4 mg·g^-1和0.15 mg·g^-1,铅、砷、汞的含量符合国家食用菌相关标准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分枝虫草人工栽培技术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并显示分枝虫草子实体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利用蓖麻蚕蛹人工接种蛹虫草菌种,在适宜条件下,可长出子实体,子实体丛生,经过30~40d,子实体成熟,测定虫草素与腺苷含量分别为640mg/kg,146.5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