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6种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培养料对白灵菇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生育期、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白灵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培养料(棉籽壳80%,麸皮13%,玉米面5%,石灰1%,石膏1%)的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最强,出菇较快且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可达50.73%)。  相似文献   

2.
鸡腿菇夏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采用3个培养料配方,对鸡腿菇夏季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用棉籽壳为主料,菌丝生长最好,现蕾期较短,感染率最低,产量最高,但发菌期最长;用棉籽壳、玉米芯为主料,菌丝生长较好,现蕾期较短,感染率较低,产量较高;用玉米芯、白灵菇废料为主料,菌丝生长较差,发菌期最短,现蕾期较长,感染率最高,产量最低。夏季,在日光温室前屋面上加盖草苫,周围种植长蔓植物,可将温度控制在25℃以下,创造适宜鸡腿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不同配方培养料对茶薪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配方培养料茶薪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个配方中,使用以棉籽壳为主料的培养料栽培茶薪菇优于以玉米芯、木屑为主料的培养料;其中配方①(棉籽壳77%,麸皮17%,玉米面3%,石膏粉1%,磷酸二氢钾1%,白糖1%)最好,菌丝生长势强,子实体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到62.3%;其次配方②用12%玉米芯和配方③用12%木屑代替棉籽壳栽培茶薪菇产量也较高,生物学效率分别为54.6%、50.7%.  相似文献   

4.
鸡腿菇塑料大棚栽培培养料配方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籽壳为主料,设置4个不同的培养料配方,研究了鸡腿菇塑料大棚栽培的有关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棉籽壳含量96%或85%时,菌丝长势均较好,产量也较高,但颜色较差,发菌、现蕾天数较长,感杂率及畸形菇率也较高;棉籽壳含量50%,玉米芯含量30%与棉籽壳含量42%,玉米芯含量40%时,菌丝长势较差,产量较低,但颜色较好,发菌、现蕾天数较短,感杂率及畸形菇率也较低.各地可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瓶栽猴头菇高产培养料配方,试验比较了木屑主料、木屑+棉子壳主料、棉子壳主料三个配方。结果表明:木屑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45~5.48 mm/d,平均产量最低68.38 g/瓶;棉子壳主料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最慢3.44~5.46 mm/d,平均产量最高132.6g/瓶,生物学效率也最高,达90.6%,收益∶成本达2.98∶1。瓶栽猴头菇棉子壳主料配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在6种栽培配方上菌丝生长速度及工厂化出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上,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形状和生物学效率均存在差异。配方⑤(棉籽壳53%,玉米芯33%,麸皮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19mm/d,但产量较低,平均生物学效率仅为27.30%;配方③(棉籽壳47%,玉米芯29%,麸皮1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36.47%,一级菇成品率达88.74%。综合试验结果,配方③适宜在工厂化白灵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辽杏鲍2号"杏鲍菇为试材,研究比较了不同工厂化瓶栽培养基配方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瓶栽杏鲍菇的配方。结果表明:30%棉籽壳,20%木屑,34%玉米芯,10%麦麸,5%玉米粉,1%石膏配方为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最佳基质配方,其生物学效率达到85.4%。  相似文献   

8.
急支糖浆药渣栽培野生平菇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瓶栽试验研究了急支糖浆药渣主料四季青(Euonymus japonicus)药渣和苦养头(Fagopyrum tataricum)药渣对野生平菇(Pleurotusoslreatus)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平菇丰野一号在以四季青、苦荞头混合药渣为主料的D配方和以四季青药渣为主料的A配方培养料上,菌丝长势强,子实体圆整、产量高,鲜菇产量(66.1g/瓶和59.1g/瓶)分别比以棉籽壳为主料栽培的野生平菇提高29.10%和15.43%。  相似文献   

9.
我省秸秆来源丰富,成本很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春进行了玉米芯和高粱壳瓶栽猴头菇配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猴头菇菌种,由山西生物所提供,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原种用棉籽壳培养基培养。栽培料设五个配方:A 主料(下同)棉籽壳87%(对照);B 和C玉米芯87%;D 玉米芯50%,棉籽壳37%;E 高粱壳50%,棉籽壳37%。各配方均加辅料麦皮10%,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培养料栽培杏鲍菇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三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干品)的氨基酸、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以棉籽壳、玉米芯和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72mg/g、13.06mg/g和13.03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23%,42.27%和43.36%,鲜味氨基酸(Glu,Asp)占氨基酸总量的24.84%、25.88%和25.48%,甜味氨基酸(Ser,Gly,Ala)占氨基酸总量的16.27%,16.77%和17.04%,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蛋白质、脂肪,总糖和粗纤维含量比较接近,以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其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锌和硒含量在三种培养料栽培的杏鲍菇中无明显差异,但钙含量差异显著。在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中,VC,VB1和VB2含量相差无几,但VB2含量略低于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VC含量亦低于玉米秸秆为主料栽培的杏鲍菇。  相似文献   

11.
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鲜菇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高粱粉、棉籽壳、玉米芯和麸皮用量的培养基对海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体产量高、品质优、菇型好的海鲜菇工厂化瓶栽配方为棉籽壳1.00kg、麸皮4.00kg、高粱粉0.55kg、玉米芯1.50kg、干木屑2.50kg、添加剂0.20kg;在含水量65%时,生物学转化率最高可达89.10%。  相似文献   

12.
晋北高寒区柠条与玉米芯栽培白灵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柠条木屑与玉米芯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及栽培白灵菇试验。结果表明,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配方栽培白灵菇,其产量、形态、品质与棉籽壳栽培区别不大,而且口味更好。因此,用柠条、玉米芯组成的复合培养基代替棉籽壳栽培白灵菇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研究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渣分别与苜蓿秸秆、玉米芯复混,对平菇生长发育、产量和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与苜蓿秸秆复混时,随着苜蓿秸秆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和原基萌发时间推迟,原材料成本呈上升趋势,生物学效率显著提高;当苜蓿秸秆添加比例为30%时平菇产量与棉籽壳基质配方基本相同,生产收益最高;菌渣与玉米芯复混时,随着玉米芯添加量增加,菌丝满袋时间和原基萌发时间均提前,原材料成本升高,当玉米芯添加量为50%时,供试配方的产量和收益均达到最高,为工厂化金针菇菌渣与玉米芯复混栽培平菇的最适配方。  相似文献   

14.
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研究影响栽培瓶培养料理化性质的6个因素,观察影响真姬菇菌丝体生长、腐熟程度、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的情况,明确配方中由玉米芯和棉籽壳2∶1组成的x含量为75%、由米糠和麸皮1∶1组成的y含量为25%,培养料含水量为63%~65%,灭菌后pH为6.2~6.6,瓶重为620±10 g,接种量为20±2 mL,使用4大孔海绵瓶盖,可使栽培瓶培养料理化性质达到最佳状态,真姬菇腐熟程度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为指标,以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6种不同试验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白灵菇。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其中,配方⑥(玉米芯45%,锯末20%,棉子壳15%,麸皮10%,豆粕5%,玉米面3%,石灰1%,石膏1%)是试验的最佳配方,该配方栽培白灵菇的生物学效率高达88.89%,与其它供试配方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配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工厂化袋栽栽培的优质配方。结果表明:配方2(棉籽壳16%+木屑5%+玉米芯46%+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和配方5(木屑35%+玉米芯32%+米糠16%+麸皮12%+玉米粉5%)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物学效率较高,可在杏鲍菇工厂化袋栽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20,(5)
为了寻求榆黄蘑高产、稳产栽培模式,提高其生物学效率,进行了6个配方及不同培养料处理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的榆黄蘑发菌速度快,但发满前期菌丝较稀疏,后期才逐渐浓白。培养料发酵后短时高温处理接种后均没有污染,而熟料接种污染率较高,尤其是含棉籽壳的培养料,污染率达75%;发酵料短时高温处理后现蕾早,比熟料提前5~10 d;混合料配方的产量总体高于单一配方料,玉米芯+木屑料经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的产量最高。玉米芯40%+木屑40%为主料,经过发酵及短时高温处理栽培榆黄蘑为试验较好配方及培养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厂化金针菇菌糠栽培秀珍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厂化栽培金针菇的废菌糠为主要基质,与棉籽壳和玉米芯等配制成不同的组合进行袋栽秀珍菇(设秀珍菇57和台湾秀珍菇2个品种)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上秀珍菇长势均良好,在金针菇菌糠含量为60%的情况下,随着培养料中棉籽壳含量的增加,秀珍菇的产量也逐渐增加,其中以配方3的投入产出比最高,成本较对照降低约26.9%,2个品种产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糙皮侧耳在玉米秸秆中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糙皮侧耳,菌丝生长规律符合逻辑斯第曲线,子实体生长规律符合指数增长曲线,菌丝生长速度优于棉籽壳培养料,子实体生长的高峰期比棉籽壳培养料滞后,出菇期比棉籽壳培养料长。将玉米秸秆和棉籽壳按1:1混合袋栽糙皮侧耳,生物学效率达145%。  相似文献   

20.
玉米芯培养料栽培白灵侧耳(白灵菇)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桂香 《中国蔬菜》2005,1(6):28-29
白灵侧耳[(Pleurotusnebrodensis(Inzenga)]又名白阿魏菇,商品名称为白灵菇。其菇体肥大洁白,味鲜美,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我国北方地区夏季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白灵菇周年生产。但是白灵菇生产常用的培养料为棉籽壳,运输不方便,生产成本较高。为了充分利用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副产品玉米芯、玉米秆,降低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