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钩吻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试管法和圆形滤纸层析法对钩吻的提取液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确定。结果:钩吻可能含有氨基酸、皂苷、有机酸、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鞣质、强心苷、植物甾醇、三萜、油脂、糖等化学成分。结论:初步确定了钩吻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为钩吻的深度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市售海藻粉、浒苔、复方中药、白花三叶草、火棘果和大叶藻6种主要原料配制成6种粉剂饲料,喂饲体长(11.46±0.08)cm,体质量(10.75±0.08)g的刺参1年龄幼参,试验期35 d,以研究不同配合饲料对幼参刺参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添加浒苔、火棘果和大叶藻的刺参特定生长率分别为1.30%/d、0.77%/d和0.50%/d,这3组生长效果要好于投喂对照组(市售海藻粉)的刺参(P0.05);大叶藻和复合中药能显著提高免疫酶活性(P0.05),添加火棘果的饲料也表现出良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确定牛心朴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试管预试法,根据要检测成分的具体情况选择水提取液、酸性乙醇提取液或甲醇提取液进行试验。结果:牛心朴子的酚性成分反应、生物碱、挥发油反应呈明显阳性,鞣质反应、甾体、萜类反应、强心苷反应和蒽醌及其苷反应也均呈现阳性。结论:牛心朴子中以生物碱和挥发油成分为主,还含有酚、黄酮、甾体、萜类等物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典籍和现代相关文献,对南沙参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并对南沙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药效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为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南沙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黑龙江中医学院对刺玫果的研究资料表明,刺玫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并具有类性激素作用,可促进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并具提高果蝇(雌蝇)产卵率作用。根据东北农学院关于刺玫果对肉仔鸡的增产试验,证明刺玫果具有促进肉仔鸡生长发育作用。1986年我们开始进行“刺玫果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的试验,并已取得初步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虎耳草主要化学成分在不同极性段提取物中的分布,我们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虎耳草提取液,得到包括母液在内的四段提取物.采用试管法对四段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化学鉴定。结果得出:石油醚萃取物中主要为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可能含有生物碱;乙酸乙酯中主要含黄酮类、香豆素类或内酯类、蒽醌类物质。可能含有酚类成分;正丁醇中可能含有糖和苷类、鞣质;水溶部分主要为糖和苷类、鞣质,可能含有皂甙和生物碱。由此推断.虎耳草中大部分活性成分分布于中等极性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在国际市场,黑参被认为是人参中的高端产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国内外对黑参相关研究相对于红参与生晒参较少,笔者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黑参的炮制方法、化学成分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黑参及其相关黑参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PEPC家族蛋白在植物光合碳同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具有多种非光合生物学功能,目前杧果中尚未报道。本研究对杧果MiPEPCs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分析了它们在不同组织(包括成熟叶片、成熟树皮、种子、根、花、果肉和果皮)和两个品种(高糖品种‘台农1号’和低糖品种‘热农1号’)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4个杧果MiPEPC基因家族成员,其理化特征较为相似,且所有MiPEPCs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存在与细胞质中。基因组定位发现杧果MiPEPCs分布于4条不同的染色体。联合拟南芥,水稻,菠萝的PEPCs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可分为2个亚组,MiPEPCs分布在第I(PTPC)和II亚族(BTPC)。杧果植物型MiPEPCs和细菌型MiPEPCs分离时间早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分离时间,两者蛋白序列差异大,但仍具有一定的保守性。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MiPEPCs含有数量较多的光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转录组表达分析结合qPCR实验验证发现,MiPEPCs在不同杧果组织中的表达具有偏好性,可能参与杧果的多个生物学过程(包含光合和非光合过程),并初步推测MiPEPC1、MiPEPC3可能与杧果果实成熟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MiPEPC家族在杧果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和专项预试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草场的蒙古虫实地上部分全草进行了化学成分预试验.结果表明,蒙古虫实中含有生物碱、糖、甙类、氨基酸及多肽、皂甙、鞣质、有机酸、黄酮、挥发油、蒽醌;可能含有甾体和三萜类物质、强心甙、香豆素或萜类内脂、酚类物质;不含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金刺梨黑斑病主要于开花期危害幼嫩的果梗,果梗受害后产生黑色干腐病斑,导致整个花序从果梗处脱落。对黑斑病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通过形态学特性、致病性测定、rDNA-ITS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该病主要由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Sacc.)的Phomopsis.capsici真菌引起。  相似文献   

11.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对藏橐吾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藏橐吾地上部分含有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挥发油、油脂、强心苷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生物碱、醌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羊乳参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中药,含黄酮、多糖、生物碱、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有耐缺氧、抗疲劳、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为了充分了解羊乳参,开发、利用羊乳参药用资源,笔者对其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羊乳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沙棘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多营养性植物类添加剂,含有的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对禽类的生产性能、免疫机能、抗氧化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作者主要综述了沙棘含有的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及其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知火桔橙单果间及不同果瓣间风味品质的具体差异,以不知火桔橙果实为试材,对来源于不同结果母枝的单果及同一果实不同果瓣的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间内质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TSS/TA差异都很大,单果间TSS和TA极差分别达4.5和0.4个百分点;同一果实不同果瓣间TSS差异更大,果瓣间TSS极差达8.5个百分点。不知火桔橙单果间和果瓣间的内质差异大,口感风味悬殊,商品均一性较差。总体而言,来源于秋梢结果母枝的果实品质总体优于来源于春梢结果母枝的果实,且单果间和果瓣间的品质差异也更小。因此,不知火橘橙栽培管理上应尽量实现秋梢结果母枝结果,改善果实品质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5.
刺角瓜     
刺角瓜是一种比较另类的葫芦科植物,它的外皮坚硬带刺并且凹凸不平,切开之后,果实呈翠绿色凝胶状,如同"山寨版"的黄瓜. 刺角瓜原产于非洲南部的沙漠地区,此名的由来是因为其果子的表面具有坚实而规律分布的肉刺.在引入我国栽培之后,该水果又有了更多的俗名,例如火星果、海参果、火参果、非洲角瓜,火天桃等. 虽然刺角瓜在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及其原产地区的多个国家早已种植多年,但是在国内尚且还属于新兴水果,除了在极少数大城市的超市中偶尔能够见到外,大多数人还无缘得见.  相似文献   

16.
火棘     
火棘(野生果树),别名火把果、纪子、红果子、救兵粮、救军粮、救命粮、水沙子等。主要产于我国东南和西南各省(区);如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福建、西藏等。火棘含有比例适宜、种类齐全的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矿质元素和脂肪酸。如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全部具备,且含量高;达总氨基酸的43%左右。此外,还有适量的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火棘果实成熟时香气浓郁、酸甜略涩,风味独特,可鲜食,也可干后磨粉代粮或作饲料。火棘果药用名称为赤阳干,10月份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紫荆果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紫荆果中总黄酮,初步探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这4个单因素对紫荆果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紫荆果中总黄酮提取的较佳试验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5∶60、浸提时间为2.5 h、浸提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的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高达2.910%。说明优化的提取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作为开发紫荆果药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牛初乳营养浓度高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奶牛分娩后1周内牛初乳的化学成分、免疫因子和促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牛初乳产品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牛初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并对新疆牛初乳资源作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海南10份槟榔干果类型进行品质性状测定及评估检验评分,旨在筛选出不同功能用途的槟榔果类型。结果表明,10份槟榔干果纵径、横径及单果重变异范围较小,而化学成分组成变异范围较大,特别是多酚类物质含量,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采用评估检验法评价不同干果类型,表明椭圆形果综合评分较高,商品指标符合加工优品标准,其次为长椭圆形果、卵形果等,近圆形果和枣形果综合评分较低,不适用于加工干果。但枣形果具有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槟榔碱含量低的特点,是开发保健品和鲜果嚼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0.
党参茎叶化学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系桔梗科植物,其根是补气药,功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了用现代科学理论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国内外学者对党参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含有糖、磷酸盐、挥发油、脂肪、皂甙、氨基酸和无机元素等多种化学物质,认为是补益作用的物质基础。但是,对于党参地上部分——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