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省隆化县2002年至2006年启动退耕还林项目,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31.9万亩。从树种上看,栽植的树种有落叶松、杨树、山杏和部分果树品种,其中,山杏面积16.5万亩,占总退耕面积的50%以上;从坡度看,10度至40度坡不等;从土壤肥力上看,亩产100公斤、250公斤、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全省现有经济林3275.86万亩,其中”十五”期间新增面积1037.08万亩。新增的干果类面积570.07万亩,水果类181.28万亩,调料类122.96万亩。在“十五”期间经济林建设有几个特点:首先,栽植规模迅速扩大,栽植呈现区域化格局。  相似文献   

3.
巴林左旗山杏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曾是全国27个山杏重点基地旗县之一。现有山杏林149万亩,其中天然林70.8万亩,人工林78.2万亩,分布比较集中,产量较高。特别是从l998年开始实施百万亩山杏林建设工程以来,增加山杏林面积70万亩,建成了一批山杏精品园、高产园、丰产园。2004年全旗山杏核产量达300万公斤,创产值1500万元,山杏核深加工实现产值112万元。2005年产山杏核400万公斤,创产值1200万元。  相似文献   

4.
“八五”期间,我省经济林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资源量年增幅达80~100万亩,全省经济林面积已达2197万亩,比1979年增长2倍多。其中,干果类419万亩、水果类823万亩、工业原料类364万亩、香料类59万亩、木本药材类69万亩、特用杂果类381万亩;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林利用现状与前景1.综合利用干果资源作为干果食品的树种有红枣、山杏、柿子、茅栗等。其中以红枣、山杏资源最多。枣子是陕北最大的干果优势,主要分布在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延长和宜川等县。榆林地区有红枣林22.3万亩,总产鲜枣1633.5万公斤,约占全省红枣总面积、产量的63%和53%。榆林、延安两地区杏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51%以上。杏仁为重要的木本油料和传统出口物资,远销西德、美国、荷兰、瑞士等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近年来,志丹县已加工生产出糖渍杏仁和盐渍杏仁。当地生产的杏干还销往内蒙古等地。发展山杏的综合利用,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  相似文献   

6.
一、公益林林分现状 敖汉旗现有公益林456.26万亩,占拿旗现有林面积的83.3%,其中重点公益林279.84万亩,地方公益林176.41万亩。从公益林资源分布上看,南部匠陵区,除有少部分天然次生林外,大部分以油松、沙棘、山杏等人工林为主;中部丘陵区以杨树、榆树、桑树、山杏人工林为主;北部沙区以杨树、樟子松、柠条、踏郎、黄柳等人工林为主。人工林占绝大部分.纯林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7.
赤峰市开发山杏成效大赤峰市山杏林面积近38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沙区、山区和丘陵区,年产杏核约750万公斤,居我国杏仁六大产区之首。过去山杏核只以原料出口,价格低廉,群众发展山杏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山杏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
敖汉旗现有国有、集体、个体苗圃30处,其中国有苗圃和场属苗圃18处。全旗共有育苗面积4000亩,其中国有苗圃面积3100亩;标准化苗圃2处,面积600亩。全旗年产优质合格苗木4000万株左右,除满足全旗造林供苗需求外,还有一部分支援其它地区生态建设。全旗林木采种基地初具规模,面积已达10万亩,其中万亩杨柴采种基地2处;万亩山杏采种基地4处;万亩柠条采种基地3处;万亩沙棘采种基地1处。这些采种基地林分大多已进入结实盛期,年采种量最高年份可达100万公斤。敖汉林业的发展与林木种苗建设密不可分。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辖7区5市,其中2区5市为城郊农业区。全市现有经济林面积107.41万亩,其中水果林81.31万亩,干果林26.1万亩。1991年全市果品总产319946t,其中水果294349t,干果25597t。 从青岛市经济林现状看,水果林的主栽树种有苹果、桃、梨、葡萄等,干果林有山楂、板栗、大枣等。经济林品种整体老化、质劣;个别树种发展“过剩”,经营粗放;某些地方  相似文献   

10.
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境内分布着近万亩天然山杏林资源,经过几年的人工封育,现已有4000多亩基本成林,已获得经济效益。从1990年到现在,共产山杏核5万余公斤,给当地群众增加  相似文献   

11.
发展的现状武汉市现有林地面积1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12%。7个经济林主产区共有经济林面积3.15万公顷,经济林产品2000年总产量12.1万吨,产品年总产值2.64亿元。干果类1.16万公顷,水果类1.4万公顷,茶叶0.5万公顷,其他(油料等)0.13万公顷。在水果中,梨0.73万公顷,桃0.38万公顷,柑橘0.17万公顷,葡萄0.04万公顷,其他0.05万公顷。经过“八五”和“九五”时期的建设,我市经济林生产基地发展较快,综合分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面积增长较快;二是产量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芮城县地处陕、晋、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地带,位于黄土高原第一台阶。昔日,这里荒山秃岭,沙尘蔽日,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如今,这里30万亩水果林成方连片,10万亩花椒林遍布山川,山上万亩天然林四季常青,滩涂万亩生态林郁郁葱葱;这里既是山西省的苹果十强县之一,又是全国最大的“大红袍”花椒生产基地;既是“全国干果经济林生产先进县”,又是“中国名特优花椒经济林之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7.8%,到2010年,22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后,森林覆盖率将超过50%以上。这一切成就,凝结着一名共产党员的…  相似文献   

13.
石屏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山区面积占95%、全县9.8方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全县的贫困问题根本的是山区问团。山区经济得不到发展,石屏经济就不可能快速健康发展;山区脱贫致富,石屏才能脱贫致富.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把*3%的山区作为开发的董点,经科学论证后制定实施了“21广工程,即到本世纪末发展烤烟三3万公顷(ZO万亩),水果6J)()()方公顷(1万亩),干果63O{)公顷(IO万亩)。在实施”“211””工程的基础上,县委、政府还进一步分析研究I县情、山清、林情,决定全面实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项目。这个项目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4.
柴亚军 《绿化与生活》2005,(1):F002-F002
怀柔区果品产业发展坚持“干抓板栗,鲜抓观光”的思路,2004年,全区果品产量4621.2万公斤,鲜果产量3213万公斤,干果产量1408.2万公斤,全区人均果品产量264.4公斤,人均鲜果183.8公斤,干果80.6公斤。全区人均果品收入694.8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075.2元。2005年,该区将进一步加大果品产业发展力度:一是抓好点,即加强观光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5.
涿鹿县是全国水果百强县,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龙眼葡萄生产基地,现有葡萄面积9.5万亩,其中龙眼葡萄面积6.5万亩,红地球葡萄1万亩,酿酒葡萄2万亩,其他新优品种3000多亩,年产葡萄0.65亿公斤,总产值1.6亿元.形成了沿桑干河两岸河川葡萄带和丘陵半山区葡萄带两个大面积集中连片的葡萄产业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农业系统工程角度分析市场需求,热区资源及环境条件后提出热区发展的八类经济作物;2000年发展达920万亩,较1989年增加242.9万亩。其中重点发展水果、咖啡、香料、冬烟及茶;并提出八类作物的所占比例和各生物资源开发生态区应发展的重点作物、布局。  相似文献   

17.
地处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射阳县,土地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其中滩涂109·70万亩。县属土地2393平方公里,耕地13763万亩,人口101.88万。是人多地少的平原农区。截止1996年,全县保存的25O356亩成片林地中,经济林占41.3%,其中杜仲7000亩,银杏10865亩,占成片林地71%;梨25097亩,桃4873亩,柿2200亩,苹果937亩,占成片林地13.2%。在用用万株村庄树木中,水果3104万株,银杏120多万株,杜仲60多万株,占村庄树木总数的24.l%;在133.三万亩农田林网保存的372.6万株树木中,银杏、杜仲、水果占5%。从现状分析,射阳经济林业的特…  相似文献   

18.
河南东村坐落在喀喇沁旗锦山镇东南部,有荒山1.3万亩,现已治理1万亩,其中:栽果树4500亩,共有果树15万株,现已坐果的3000亩;种植山杏5000亩,其他500多亩,仅果树一项1998年全村人均收入350元,果树大户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现在河南东村的万亩经济沟已基本形成,果树业初具规模,尤其是当地的苹果梨已经小有名气。河南东村林果业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成效,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做法:一、干部能带头。河南东村的果树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早在1982年以前,前生产队长李洪喜就开始带领群众治山,当…  相似文献   

19.
“九五”期间,邢台市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完成人工造林77.3万亩,封山育林110万亩,飞播造林40万亩。总投资达1.5亿元。目前,全市太行山区有林地面积达到192.18万亩,其中防护林110.18万亩,经济林70万亩,用材林12万亩;基本实现了人均一亩果的奋斗目标,果品产量达到1.1亿公斤。森林覆盖率达到28.2%,  相似文献   

20.
山杏是蔷薇科、李亚科、杏属灌木经济树种。山杏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不论平原、高山、丘陵、沙荒,都能生长结果;其管理容易、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大力发展山杏,能增加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是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重要途径。宁夏彭阳县属于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多年来,该县立足实际,狠抓生态环境建设,把杏树作为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主栽树种。目前,全县山杏资源累计面积达到45.2万亩,是当地农民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