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现将一例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奶牛焦虫病是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明显降低为其特征。本病呈季节性流行,多发生于7~9月份。但是在11月份到次年1月份期间,笔者发现接诊的奶牛发热且久治不愈的病例当中,通过临床症状与兽医实验室诊断综合分析确诊发现其中约有50%为奶牛焦虫病,其在冬季的反常发病,在当前奶牛疾病诊疗中成为不可忽视的问  相似文献   

3.
牛焦虫病是由牛蜱(壁虱)通过吸血传播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主要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  相似文献   

4.
牛泰勒焦虫病(theileriasis of cattle)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1],以高热稽留、贫血、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使养牛业遭受严重损失。2013年6月份湖北省某个体养牛场患病肉牛,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血液涂片检查、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为泰勒焦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焦虫病又称梨形虫病、血孢虫病,是由多种无色素血孢虫--焦虫引起的、由蜱传播寄生于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消瘦、黄疸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肉牛梨形虫病是指血液中寄生泰勒科和巴贝斯科的梨形虫而导致的一类血液原虫病。该病的发生呈现季节性,主要通过蜱传播。外来纯种牛、杂种牛具有较高的易感性,症状严重,病死率高,而本地牛具有较低的易感性。我国牛梨形虫主要包括环形泰勒虫、瑟氏泰氏虫、牛巴贝西虫、双芽巴贝西虫4种,虫体在红细胞内寄生,可分泌毒素使红细胞发生破裂。病牛临床症状是发热、黄疸、贫血以及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会发生死亡,应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7.
巴贝斯焦虫病是牛的一种原虫病。主要是靠硬蜱传播,以急性发热、贫血、血红蛋白尿为临床特征。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在我国南方各省发病较重,一般在4~9月为发病高峰期,北方发病较轻,是一种世界性的血液原虫病。本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若防治措施不当,死亡率很高,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2003年入夏以来,新疆鄯善县地区有19头牛呈稽留热,且伴有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症状,通过临床和实验室综合检查诊断为牛环形泰勒虫病。该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引起的急性季节性血液原虫病,经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奶牛焦虫病是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显著下降为特征,常给畜牧业,奶农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既影响奶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又降低生产性能,严重者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0.
<正>牛泰勒焦虫病(theileriasis of cattle)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1],以高热稽留、贫血、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使养牛业遭受严重损失。2013年6月份湖北省某个体养牛场患病肉牛,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血液涂片检查、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为泰勒焦虫感染。该牛场共有夏洛  相似文献   

11.
大理市暴发奶牛焦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奶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其形状有环形、椭圆形、梨形和变形虫形等。梨形虫体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两个虫体常将其尖端成锐角相连,潜伏期为8-15d,有时更长些。首先表现为体温升至40℃~41.5℃,可持续一周或更长。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反刍停止。贫血明显,可有75%红细胞被破坏,通常有血红蛋白尿出现。在病初,红细胞染虫率一般为10%~15%,  相似文献   

12.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  相似文献   

13.
1特征贫血是宠物诊疗中较常遇到的血液异常现象。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量低于正常值时,称贫血。贫血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伴有的综合症。临床表现以黏膜苍白,心率和呼吸加快,全身无力等为特征。贫血按原因分为,急性出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14.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数量和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水平的综合病症。临床特征主要是黏膜苍白、心率加快和肌肉无力。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他疾病所伴发的一种综合症。  相似文献   

15.
一般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指数及网织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形态及骨髓穿刺检查等。血常规是判断贫血的基本检查方法,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可初步反映贫血与否及贫血的程度。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浓度与红细胞计数的比值应为:每克血红蛋白相当于33~34万个红细胞。若贫血患畜这一比值正常时,为正红细胞性贫血;若这一比例下降,为大红细胞性贫血,反之为小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16.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厌食、贫血、黄疸及四肢、耳尖和腹下出血为主要特征,易感动物有猪、牛、羊、猫和其他动物,在不同宿主中存在不同的虫种(如猪附红细胞体、羊附红细胞体)。人也可感染附红细胞体。近年来猪附红  相似文献   

17.
《山东饲料》2008,(4):42
贫血是指血液中缺少红细胞或红细胞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 造成贫血的原因主要有红细胞过度破坏,造血不良和失血。 我国是世界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生率达到15%~20%,其中妇女儿童贫血率高达20%以上,贫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18.
高金辉 《兽医导刊》2016,(2):219-219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值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黏膜苍白、心率和呼吸加快、全身无力等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焦虫病又称梨形虫病、血孢虫病,是由多种无色素血孢虫——焦虫引起的、由蜱传播寄生于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性疾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消瘦、黄疸和体表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本病以1-3岁牛多发,由硬蜱吸血而传播,发病后期造成细菌感染,许多组织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给牛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是继传染性法氏囊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死亡率高,对养鸡业威胁很大.就鸡传染性贫血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