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项目治理段府河河道底泥有光缆横穿的实际情况,设计研发出一体化修复设备来实现底泥原位生态修复的目的。该设备通过物理过滤、曝气增氧、复合微生物菌剂投放和生物挂膜等多种工艺的组合利用,实现局部水域的水体循环,改善微生物种群结构,完善微观生态系统,实现对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优化水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体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期大量的工农业污水排向河道,河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如何高效经济地修复污染底泥,并拓展资源化利用路径是个难点问题.目前采用的传统的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大多借用污泥处置或者土壤修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有pH值偏高等固有的弱点.本次实验研究采用了新型改性剂,对重金属稳定后,浸出浓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修复后土壤偏中性,表明产品适合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土壤中铬污染加剧,开展铬治理方法的研究尤显重要。介绍土壤中重金属铬污染的现状及来源,分析铬污染的危害,阐述并比较物理修复方法、化学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等各种治理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治理土壤中铬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感潮河道重金属污染底泥为对象,研究了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环保清淤及稳定化资源化处置方案.“绞吸挖泥+机械脱水+固结”工艺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底泥的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处置路线.对河涌底泥环保清淤,快速脱水减量化,对环境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可以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有效固化、稳定化,使主要重金属离子毒性浸出均匀,改性固结后可以作为建筑用土进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硝酸钙在底泥修复中的作用机理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受污染底泥的修复已经成为水环境修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底泥中注入硝酸钙则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染底泥原位处理技术。全面分析了硝酸钙在底泥修复中去除有机物、抑制磷的释放以及消除水体黑臭现象的机理,并介绍了这一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状况。研究成果表明:在底泥中注入硝酸钙的技术已从实验室和中试研究阶段发展到了实际的工程动作阶段,并且在有机物PAHS的降解和硫化物的去除方面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蓝藻水华及其综合治理的完整定义,紧密结合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和蓝藻水华治理两个角度讨论蓝藻水华治理问题。前一部分涵盖以控制点源面源污染为核心的陆上治理和以生态修复生态调控为核心的水系治理两个方面,并分析了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治理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讨论蓝藻水华治理时,笔者在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方法以及资源化利用这几个方面列举了各种常见方法,着重讨论了其中实用性较强的诸多方法,分别阐述其原理以及应用案例,并作分析和评价,给出应用建议或改进建议。国内外治理实践说明: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理蓝藻水华,必须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治理技术,综合采用中短期和长期治理策略才能有效控制当前的蓝藻水华问题并最终达到基本消除之的目标。还讨论了综合治理案例,最后讨论了我国当前蓝藻水华治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以及治理工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7.
沼液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养殖沼液具有污染成分复杂、浓度高、可生化性差及潜在风险不明等特点,同时其富含营养元素、微量矿物质元素与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沼液的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工艺、自然生态处理及深度处理技术)与资源化利用途径(如浸种、营养液、改善土壤肥力、饲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处理工艺的不足以及资源化利用方面的限制因素,并对其未来在深度处理、资源化利用及其结合方向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刘海龙 《南方农机》2023,(22):96-98+122
耕地土壤污染是导致我国耕地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率降低、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一大主要因素。为了修复污染土壤,提高耕地质量,笔者从我国土壤污染的现实状况出发,分析了耕地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并重点分析了工业领域和农业领域产生土壤污染的主要诱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方式,主要有物理修复方法、化学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联合修复方法四种,并简要介绍了不同修复技术的应用原理、优缺点和适用方向。除此之外,还应当继续加大科技在土壤污染修复工作中的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整合企业、高校以及群众等各方资源优势,协调工业和农业等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以期从根本上缓解耕地土壤污染问题,为我国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9.
生物修复是指通过特定的生物清除、吸收、降解或转化污染物,使受污染的环境可以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当前在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时主要采用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生态节能、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生态修复技术.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为例对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生态修复设计理念,并重点从水质净化、水体生态系统构建两个方面对生态修复措施进行了讨论,希望能为接近条件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近年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显得相对滞后,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造成空气、水体以及土壤的污染,危害身体健康.养殖废弃物污染防治迫在眉睫,其资源化利用是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的有效手段.为此,本文对养殖业废弃物的污染状况、资源性质、技术状况等进行总结,对各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如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等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我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农田灌溉系统中的立体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尚不到15%,全国30%~40%的水源已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农民不得不引用污水进行灌溉,加之灌溉排水方法不当,使一些灌区的土壤、农作物以至于地下水被严重污染,对这些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农田灌溉系统中的立体污染成因及有害物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防治灌溉污染的对策与措施,对于减轻农田环境污染,修复农田生态,保障我国农产品供给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发了一套对河道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实用技术,通过将高含水率的污泥进行脱水后,与各种辅料及复合菌剂按比例加入混合均匀进行堆垛发酵,最终充分腐熟,可有效去除病原微生物、蛔虫卵等有害物,有机污染物被充分降解.经发酵后所得的发酵产物与当地禽畜粪便堆肥产物经合理配比及深加工后,可应用于园林绿化、花卉种植和矿山修复等...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桑干河流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矛盾十分突出,同时水资源供需矛盾形势十分严峻。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指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是地表水体维持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所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在此概念基础之上,构建计算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方法。以桑干河为例,分河流生态基流、水面蒸发量、入渗需水量、输沙需水量以及污染物自净需水量五部分,概算了桑干河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结果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雨水集蓄与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资源紧缺制约着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而兴建骨干水利工程不但投资大,工期长,施工难度大,生态环境问题多,且难以全面解决灌溉问题,而充分利用当地降雨资源,发展节水灌溉,提高作物产量,促使农牧民脱贫致富,则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就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途径和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污水资源农业安全高效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安全高效利用污水资源进行灌溉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缓解农业用水紧缺的有效措施之一。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污水灌溉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总结了污水灌溉在理论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从哲学的理念出发,给出了污水资源化定义,提出了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从开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技术、节水工程技术、园艺节水技术及灌溉管理技术几个方面探讨了山区果园的灌溉管理措施。在平阴县果园的灌溉管理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7.
绿色材料选择是绿色制造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绿色制造技术或工艺的研究范畴。绿色材料是指具有良好实用功能和性能,对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的材料。本文以轮式拖拉机前置动力输出结构中的动力输入、输出轴为研究对象,选取了5种不同的材料,综合考虑疲劳强度、屈服点、硬度、韧性、工艺性、成本和绿色度等7因素,采用模糊数学对轴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45为最优材料。  相似文献   

18.
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莲  张维江 《节水灌溉》2012,(5):19-21,25
选取了"水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经济社会协调"、"生态环境协调"的21个指标构建了宁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将熵值法与物元模型相结合,对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来的2005-2009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规划资料对2015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预测,并与模糊AHP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其结论能为宁夏的水资源利用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黑土区坡耕地施加生物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的水土保持作用效果,于2015年在东北黑土区典型黑土带上的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3°坡耕地上的径流小区内,开展了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25、50、75、100 t/hm~2)对土壤结构、持水性能、径流泥沙控制等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有效改善黑土区土壤结构,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容重随之减小,而土壤孔隙度则会明显提高;土壤饱和含水率、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储水能力均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当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降雨径流及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75 t/hm~2处理具有最好的径流泥沙控制效果,其中径流控制效果好于泥沙控制;施加生物炭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并可以改善养分的空间分布,4种生物炭用量处理的养分含量不仅在数量上高于对照处理,而且在均匀程度上有较大的改善,减缓了坡度对土壤养分造成的坡上与坡下的差异。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秸秆资源的高效、绿色、循环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为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