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花粉单倍体育种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新的育种技术。它与常规育种相比,能大大缩短育种年限,简化育种程序和提高育种效率。尤其对于无性繁殖为主的杨树来说,是一种快速育种的好方法。1975年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首先对欧洲黑杨成功地诱导出单倍体植株。1976年黑龙江林科院林业研究所、东北林学院、营口市杨树研究所先后报导在小×黑、中东杨、大青杨、健杨、加×钻、小×钻等杨树品种中诱导出花粉植株。我所于去年开展杨树单倍体育种试验,一年来,诱导成功红光杨(P.nigra varitalica×P.simonii)花粉植株70多株。部分花粉植株正进行移栽观察。  相似文献   

2.
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Marsh.)是北美的一个重要杨树种,69杨(P.deltoid-es CV.‘I-69/55’或者 P.deltoides CV.‘L-ux’是意大利从美洲黑杨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无性系。各国杨树育种工作者用美洲黑杨与欧洲黑杨杂交培育出许多欧美杨品种,也用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培育出不少品种。近年来,一些国家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的杂交尤为重视,如比利时、新西兰等国用美洲黑杨与毛果杨(P.tricoca-pa)、滇杨(P.yunnanensis)等杂交,选出了一些较好的无性系。我国青杨派树种的种类多,分布广。育种工作者曾用小叶杨(P.simonii)、青杨(P.cathayana)等与欧洲黑杨(P.nigra)  相似文献   

3.
群众杨(P.popularis)是以小叶杨(P.simonii)为母本,授以旱柳(Salix mutsudana)和钻天杨(P.nigra var.italica)混合花粉(8:1)而选出的优良品种。由于其有轻微的旱柳特征,也称为小钻旱。然而旱柳花粉是否真的起了作用呢?对此争议很大。为了弄清其遗传基础,我们用免疫化学方法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4.
泰青杨为小叶杨(P.simonii)与美杨(P.nigra var.italica)的自然杂交种,是我省在1972年选育出来的。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盐碱、耐干旱瘠薄,在山东各地广泛栽培,已成为鲁北及滨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 为培育壮苗提高苗木质量,我们于1982、1983两年在肥城县苗圃进行了泰青杨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育苗密度是提高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现将2年的试验结果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5.
千百年来,杨树一直是华北平原农村绿化的主要树种,在杨、柳、榆、槐四大用材树种当中,杨树毋庸置疑居于首位。新中国成立前,中原地区主要栽植的杨树品种是以毛白杨(白杨派),小叶杨(青杨派)为主的乡土树种;50年代初,以钻天杨(美洲黑杨)取代中原地区的小叶杨,很快由于光肩星天牛的猖獗危害而被欧美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所代替;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同样的原因,欧美杨被中原地区本地选育的大官杨(小叶杨×美杨)所代替,大官杨广泛推广的结果,使中原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引种NL-80105、NL-80106杨育苗试验初报曹其文,丰广泰(盐城市苗圃,盐城224002)(盐城市林业站)为改变盐城市杨树品种单一和淮北地区I-69,I-72杨造林成活率不高等问题,于1991年在盐城市苗圃引种美洲黑杨(I-69杨)×小叶杨的...  相似文献   

7.
杨树花粉植株的诱导和培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3年以来,我们开展了杨树花药离体培养的研究,先后从13种杨树花粉的离体培养中获得了愈伤组织。1975年得到了草杂一号杨、黑杨、小×黑、加×钻、健杨和小×钻的完整植株,其中部分植株移栽到花盆里;1976年又获得了银×小的完整植株;1977年成功地将小×钻、小×黑、黑杨和银×小四种杨树移  相似文献   

8.
小黑杨灰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树灰斑病是由杨捧盘孢菌(Coryneumpopullinum Breso)引起的重要病害,危害多种杨树,尤其青杨派的杨树易感病,如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小青杨(P·pseudo simonii)年年都有发生。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推广的杨树优良品种小黑杨(P·simonii×P·nigra)也普遍发生灰斑病,并且病情逐年加重,已给育苗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对其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全国新农药林间试验,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四年收集国内外部分新杀菌剂、国内正在研制的新农药、新剂型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几年来的调查、试验  相似文献   

9.
A_(98)杨(P.simonigra×P.nigrasimonii)是黑龙江省林业研究所1975年以小黑杨做母本,以欧洲黑杨和小叶杨的杂种为父本,经过人工控制授粉所得的杂交种。1975~1981年在肇州杨树良种繁育圃进行无性系选择和繁育,1981~1987年参加黑龙江省林业厅组织的为期7年的区域栽培试验。试验证明,A98杨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当土壤PH6.0~7.5,较肥沃时,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杨树新品系美黑3号与黑小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美黑 3号是以美杨 ( Populuspyramidalys)为母本 ,黑杨 ( Populusnigra)为父本的人工杂交种 ,黑小 2号为中国林科所以欧亚黑杨 ( P.nigra)为母本 ,小叶杨 ( P.simonii)为父本的杂种无性系 ,这两个无性系主要是在林区条件下选育的 ,在黑龙江东部山区的江山娇林场、东方红林业局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 ,并引种至苇河、海林、双城等地。1.2 试验方法根据选种目标和自然条件的特点 ,主要对冻害、病害、虫害、干形、冠幅、高生长、径生长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材性分析。2 结果与分析2 .1 美黑 3号、黑小 2号主要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展不同品系的杨树亲本来源、干部物理特性与抗性关系研究,为抗杨干象新品系的选育奠定一定基础.[方法]本研究连续2年研究了10个亲本51个不同杨树品系10~11年生杨树的被害株率、杨干象虫口密度与杨树木质部硬度、树皮硬度、树皮厚度、胸径等的关系.[结果]免疫品系、高抗虫品系、抗虫品系、感虫品系和高感虫品系木质部平均硬度分别为(47.38±1.71 ) HD、(46.07±1.17) HD、(44.64±1.61) HD、(41.84±1.66) HD、(40.73±2.04) HD;树皮平均硬度分别为(40±3.53) HD、(39.99±0.96) HD、(37.63±0.46) HD、(32.35±1.54) HD、(31.7±0.52) HD;平均胸径分别为(361.64±13.8) mm、(313.8±6.19) mm、(309.98±5.27) mm、(289.56±10.73) mm、(287.67±17.49) mm,亲本为美洲黑杨×青杨、马氏杨、美洲黑杨×马氏杨、小叶杨×胡杨的品系为抗虫品系;亲本欧洲黑杨×美洲黑杨、欧洲黑杨×小叶杨、美洲黑杨的多数品系为感虫品系.[结论]杨树木质部硬度与树皮硬度越大抗杨干象能力越强;胸径生长相对较快的品系抗性强;青杨、马氏杨、小叶杨为亲本抗虫性强,美洲黑杨、欧洲黑杨为亲本抗虫性差.在抗杨干象品系育种工作中应选择青杨、小青杨或甜杨做为亲本;避免以美洲黑杨或欧洲黑杨为亲本.  相似文献   

12.
中金系列杨树新品种特性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中金系列杨树概述中金系列杨树是中国林科院黄东升教授等用速生性的美洲黑杨与抗性、干形优良的欧洲黑杨、青杨进行杂交后 ,在省杨树林局铺设试验林 ,从 30 0 0多个杂交单株中选育出来的。中金 2号杨由美洲黑杨× (美×黑 )杂交 ,中金 3号、中金 8号由 I- 69×青杨杂交 ,中金 7号由美洲黑杨×箭黑杂交 ,中金 10号由美黑×青杨杂交。这些杨树品种已于 1999年 12月 1日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 ,并颁发了“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晋科鉴定〔1999〕第 2 31号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该项研究在杨树多样性选育和选育方法上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全世界黑杨派杨树主要有2个种,即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和欧洲黑杨P.nigra,而中国只有新疆阿尔泰地区有欧洲黑杨分布,美洲黑杨却没有天然分布。上世纪70年代从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引进100多个黑杨无性系,其中3个表现最为优异的品种‘Ⅰ-63杨’、‘Ⅰ-69杨’和‘Ⅰ-72杨’的成功引种栽培,大大促进了杨树速生丰  相似文献   

14.
以夏季的降水量与平均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林地B层土壤容重、林龄、林分感病指数为杨树烂皮病Valsa sordida Nit的主要测报因子,利用吉林省通榆县向海林场10年生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和小青×黑杨P.pseudo-simonii×P.nigra人工林感病指数连续8年的统计数据,微机进行线性回归,建立预测预报回归方程(y=14.8366+1.6673x_1+0.0293x_2-16.1140x_3+1.4257x_4。复数关系数R=0.99>R_(0.05)=0.95,回归剩余标准差SE=2.47)。  相似文献   

15.
在龙江县、富裕县、讷河市等地,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和当地选育的杨树品种(品系)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和测定,利用造林综合评价技术,筛选出适合齐齐哈尔地区生长的中短轮伐期杨树纤维用材林良种青山杨(Populus pseudo-cathayana×P.deltoides)、银中杨(Populus alba×P.berolinensis)和黑青杨(Populus eu-ramericana‘N3016’×P.ussuriensis)等,综合评价指数在2.75~3.00之间,为Ⅰ级,这些品种速生、材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综合指标均好于对照品种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项目)小胡杨(P.opulus simoniiP.euphratica)是由辽宁杨树研究所通过小叶杨(P.simonii Carr.)与胡杨(P.eu-phratica O liv.)杂交再与速生欧洲黑杨(Populus nigraL)复合杂交而选育出的新品种,在当地具有速生、耐盐碱的特性。平罗县及周边地区宜林盐碱地面积较大,急需速生且耐盐碱树。小胡杨繁育及造林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为201 6年中央财政林业科  相似文献   

17.
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decastigma Fabr)属于鞘翅目吉丁虫科。该虫在我区主要危害小叶杨(Populus simonii)、箭杆杨(P.nigra var.therestina)、旱柳(Salix matsudana)等主要造林树种,故对林业发展威胁极大。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均发现此虫。1972年以来我区在青铜峡县树新林场、银川市园林场、银川市绿化队、平罗园林场、贺兰县洪广林场、石咀山市大武口地区、中卫县沙坡头、陶乐县苗圃等地均有发现,有的地区业已危害成灾。  相似文献   

18.
鲁×山、山×哈、72×山杨树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克斯杨(Populus deltoides cv. ‘Lux’)×山海关杨(P. delioides cv. ‘Shanhaiguan’)(简称鲁×山),山海关杨×哈佛杨(P. deltoides cv. ‘Harvard’)(简称山×哈),圣马丁诺杨(又称Ⅰ-72)(P.×euramericana cv.‘Sanmartino’)×山海关杨(简称72×山),是1982年人工切枝水培杂交集团选择的。它们的特点生长快、主干直、抗病性强,是当前速生丰产林和造纸林的优良品种,深受群众的欢迎。这3个优良品种均属美洲黑杨类,目前国内外美洲黑杨类的品种,硬枝扦插成活率较低。例如,意大利卡萨列蒙菲拉托的杨树栽培研究,在1957~1969年的哈佛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41%,鲁克斯杨扦插成活率平均为62%,  相似文献   

19.
引言据报道,芽枝霉菌(Cladosporium humileJ.J.Davis)是引起北方邦、喜马偕尔邦、查谟和克什米尔等地区绿毛杨(Populus cil-iata Wall.)、黑杨(P.nigra Linn.)和银白杨(P.alba Linn.)苗圃和人工林提早落  相似文献   

20.
<正> 杨树灰斑病危害多种杨树,尤其是青杨派的杨树。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推广的杨树优良品种小黑杨(Populus simonii x p.nigra)也普遍发生灰斑病。此病蔓延迅速,病情逐年加重。1981年讷河苗圃育小黑杨苗18万亩,普遍发生了灰斑病,严重地块折头率达19.6%。影响了苗木和幼林的正常生长,给育苗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1981—1984年我们对杨树灰斑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