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甘薯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面积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居第五位.甘薯以其高产、耐旱、耐瘠薄及多用途而受到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重视.甘薯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物之一,也将成为最重要的生物能源原料之一.牧稿日期:2009-014-05  相似文献   

2.
我国甘薯育种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甘薯育种的发展方向刘庆昌,陆漱韵(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100094)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据国家农业部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每年甘薯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hm2左右,年总产量超过1000亿kg,仅次于水稻、小麦和...  相似文献   

3.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其营养丰富,产后加工利用率高,具有良好的健身防病功效。甘薯深加工是一项简便易学、易于推广的适用技术,其中甘薯精制全粉可用来作为食品原料制作多种食品。如做窝头、馒头、煎饼、发糕、花卷、面包、面条等,制作方法有蒸、煮、油炸。近年来,还有甘薯冰淇淋、甘薯奶油蛋卷等冷食推出,为甘薯的食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现将甘薯精制全粉的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饲料作物.然而由于受到病毒的感染,造成了生产上多年使用的品种发生了大幅度的退化减产,品质下降.我国现在已发现的主要的病毒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病株症状表现为皱缩花叶型,并为高温隐症现象.调查表明,大多数甘薯田块植株的病毒感染率达到60%~70%,有的甚至达到90%,感病的品种减产幅度达30%~50%,甘薯病毒病已成为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制约因素.在目前植物病毒病仍无特效药防治的情况下,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苗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为了使甘薯脱毒技术在生产中得以更为广泛的普及,现对甘薯脱毒薯的整个生产技术体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丰富,具有抗癌、抗氧化及增强免疫等功能,在国内外均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明星食物"之一。随着对甘薯的深入研究和人们对甘薯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甘薯加工制品。对甘薯营养保健及我国甘薯食品的加工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脱毒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甘薯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无公害脱毒甘薯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新途径。河南省社旗县是全国有名的无公害“3粉”(即甘薯粉条、粉面和粉皮)之乡,全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现将该县无公害脱毒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引言甘薯曾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有所压缩,作为主食的比重明显降低,而用作淀粉开发利用和生猪饲料的比重则明显提高。但是,就现有甘薯品种如何通过常规栽培措施,增加其生物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方面的报道,笔者尚不多见。为此,自1987年起,在石桥乡进行了甘薯饲用栽培试验,初步探讨了甘薯饲用栽培技术,以求促进甘薯生  相似文献   

8.
小麦在世界粮食作物里,面积最大,占粮食作物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全世界有十五亿人以食麦为主。由于小麦主要分布在欧、美洲(水稻主要在亚洲)故有“西食面东食米”之说。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面积仅次于水稻(占粮食作物面积的四分之一)。小麦在我国  相似文献   

9.
程义华 《种子》2002,(2):85-85
1 甘薯的发展与利用甘薯在浙江省种植历史悠久 ,通过人们对甘薯生产的实践认识 ,甘薯全身都是宝 ,地下的薯块可作粮食 ,地上的茎叶即可做蔬菜食用又可作饲料。由于时代在发展 ,农业生产随着发展而变化 ,70年代末杂交水稻生产的突破 ,从 80年代以来 ,水稻产量跃进性提高 ,尤其是浙南山区以水稻替代甘薯作粮食 ,以粮食为主的甘薯转向发展畜牧业的饲料粮为主。致使农村种植结构的观念重水稻忽视旱粮 ,甘薯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指引下 ,农业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 ,农民种植积极性得到发挥 ,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调整。 90年代以…  相似文献   

10.
甘薯属无性繁殖作物,在大田生长期间很容易被病毒侵染。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毒就会在薯苗或薯块内不断增殖积累,并代代相传,致使甘薯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据报道,能够侵染甘薯的病毒有10余种,而在我国普遍发生的有3种,即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育出高抗病毒病的实用甘薯品种,也无防治甘薯病毒病的高效农药。因此,利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毒甘薯已成为防治甘薯病毒病,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河南省甘薯常年种植面积在70万hm^2左右,目前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已达20余万hm^2,增产幅度达22.3%-93.6%。随着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脱毒种薯(苗)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脱毒甘薯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不同级别种薯(苗)的增产效果不同,各地的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茎尖苗、原种、生产种,有的称R0代苗、R1代苗……这就给种薯的生产和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制定和统一各级种薯(苗)的名称和质量标准,规范种薯(苗)生产程序,实现脱毒种薯(苗)生产的标准化,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根据几年来在脱毒甘薯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极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模式和脱毒甘薯种薯分级标准,总结出了脱毒甘薯的四级种薯生产程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西的甘薯种植面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最大,约有10万hm2,到80年代面积下降到4万hm2左右,9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种植结构的调整,面积略有回升。近几年的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6万hm2左右,还出现了不少的甘薯种植专业乡、专业村。并不属于甘薯种植大省的山西,甘薯生产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该如何有效突破与创新?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采访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武宗信,棉花研究所甘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解红娥等专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较大,约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70%~75%。甘薯生产及其加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据调查,我国甘薯消费比例为:工业加工用约45%,饲用35%左右,食用28%。近年来加工用的比例有所提高。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薯已由粮食作物转为经济作物,其加工产品也变成保健食品。国际上对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倍加重视,在中国也正被人民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甘薯生产,对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促进畜牧业和轻化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推广优良品种,特别在茎线虫病严重危害的地区,如…  相似文献   

13.
鲜食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甘薯在我国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其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既是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饲料和工业原料之一,茎尖可作为蔬菜,在我国被广泛种植.20世纪70年代鲜食甘薯种植面积占邹城市耕作面积的50%以上;80年代以后,由于种植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鲜食甘薯种植面积逐年锐减:90年代鲜食甘薯仅在邹城市东部土地较为贫瘠的香城、城前、张庄、田黄、大束等镇种植,种植面积远远少于花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4.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西地区是河南省甘薯的主要种植区 ,常年种植面积在 2 0万hm2 左右。为了有效地提高甘薯产量 ,稳定甘薯种植面积 ,调整种植结构 ,我们开展了“甘薯脱毒快繁及产业化开发应用研究” ,经我们脱毒成功的甘薯品种有徐薯 18、北京 553、豫薯 4号、豫薯 7号、豫薯 8号、豫薯 11、豫薯 12、鲁薯 8号等。在脱毒甘薯的试验、示范、推广过程中 ,我们总结出了适合豫西丘陵地区脱毒甘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介绍如下。1 起垄种植甘薯属块根作物 ,土层深厚、通气性好的沙壤土最适宜甘薯生长 ,为了给脱毒甘薯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最好采取起垄种…  相似文献   

15.
1 脱毒甘薯研究与推广现状 脱毒甘薯的引进示范始于1996年,由农技推广部门率先引进并做了小面积示范种植,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重视.至1999年河南省推广脱毒甘薯面积已达3.5万hm2,平均产量7458kg/667m2,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脱毒甘薯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脱毒种薯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目前,脱毒甘薯的开发应用一改以往封闭式自繁自留自用的留种方式为集中繁殖、统一供种的留种方式。因此,如何进一步搞好脱毒种薯的大量安全贮藏,减少烂种,已成为甘薯生产...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甘薯育种现状及今后工作设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代夫 《作物杂志》1998,14(4):8-10
甘薯兼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特点,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用途广泛等优点。国际上近年来对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倍加重视,有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食用甘薯热。因地制宜稳定甘薯栽培面积,提高甘薯生产水平,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综合加工产品,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促进……  相似文献   

18.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19.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肖利贞,王裕欣(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汝阳县农技中心471200)河南省甘薯种植面积约80万hm2,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其中80%以上分布在丘陵及平原旱地。春薯面积约33.3万hm2,主要分布在豫西、豫西北……  相似文献   

20.
甘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含热量高,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现在甘薯作为保健佳品得到广泛承认,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安全储藏是增值的重要环节,熟悉掌握甘薯的安全储藏技术,对农民增收致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