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毛纺织品向轻薄、柔软、挺括方向发展,毛纺工业对低支毛(60 ~64支)需求量减少,66支以上毛又供不应求,因此,当务之急,是把我国的细型细毛羊尽快地发展起来.90年代以来,我们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关心与直接指导下开展了细型美利奴羊的选育工作,在引入羊毛细度70支以上公羊配种的同时,重点使用了刘守仁院士课题组分发的8025、8054号优秀公羊,这种羊改良速度快,效果明显,到2000年我场细型美利奴羊已发展到10 000只.在这几年羊毛大滑坡的情况下,我场的羊毛一直畅销 ,每公斤羊毛价比其它场高3~5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多胎肉用细毛羊的培育过程中,改进肉用性能是育种的主要指标,但是羊毛品质的提高也不能忽视。提高肉用性能的同时,改进羊毛品质和提高净毛量,符合当前市场对羊肉和羊毛的需求。本文对2004年和2005年培育的中国美利奴多胎肉用细毛羊的羊毛品质作了综合分析,毛丛自然长度断奶公羔为4.17 cm,母羔为3.75 cm,周岁公羊为9.63 cm,周岁母羊为10.18 cm;羊毛的伸直长度周岁公羊为14.55 cm,周岁母羊为14.92 cm;羊毛纤维直径周岁公羊为19.85μm,周岁母羊为19.30μm;羊毛密度周岁公羊为5 052根/cm2,周岁母羊为4 600根/cm2;羊毛净毛率周岁公羊为60.08%,周岁母羊为65.10%。由上可知,除羊毛密度外,中国美利奴多胎肉用细毛羊总体上符合品种培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垦科学院从1992~1997年,选择优秀的美利奴公,母羊,运用超数排卵、人工授精、手术采卵、同期发情、胚胎移植和B超妊娠检查等现代技术,培育出了在羊毛长度、密度、细度、强力、伸度和产毛量等方面均高于原中国美利奴羊的“U”系新类群,并已在兵团6个师,局扩繁和改良一般细毛羊,获得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2004年,农九师绿翔牧业公司引进一批德国美利奴羊,其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羊毛综合品质优良、耐粗饲、适应性强,几年来,已广泛用于各团细毛羊的杂交改良和经济杂交,使农九师细毛羊生产由单向的羊毛生产向肉毛结合型方向发展.本试验对德国美利奴羊与细毛羊杂交1代的生长发育、育肥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养羊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产业。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从国外引进优良绵羊品种,用于发展毛肉兼用细毛或半细毛羊,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细毛羊、东北细毛羊等优良品种。从国内、外绵羊的培育来看,品种培育中种公羊的利用至关重要。现在  相似文献   

6.
绵羊KAP1.1基因多态性与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68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材料,采用测序和PCR技术分析KAP1.1(B2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纤维直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KAP1.1基因存在30个碱基的插入/缺失和6种基因型,分别为(341 bp)AA基因型、(311 bp)BB基因型、(281 bp)CC基因型、(341 bp/311 bp)AB基因型、(341 bp/281 bp)AC基因型和(311 bp/281 bp)BC基因型。AA、BC、AC、AB和CC基因型间的毛卷曲度、细度离散、毛长、污毛重、净毛率和密度差异不显著(P>0.05),而BB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显著小于AA、BC、AC、AB和CC基因型羊只的平均纤维直径(P<0.05)。以上结果表明,KAP1.1基因可作为绵羊毛纤维直径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BB基因型可作为分子标记用于预测绵羊毛纤维直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兵团第九师庙尔沟种羊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公羊培育方法与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依据中国美利奴后裔理想性能指标选择公羔,采取断奶羔羊早期培育、放牧与补饲相结合,使周岁公羊体重、毛长、产毛量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效益显著,为今后育成公羊的培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5个绵羊品种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PCR-SSCP方法,对不同繁殖力的5个绵羊品种(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小尾寒羊、藏羊)BMPR-IB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5个绵羊群体均存在2种基因型,AA型和AB型;测序结果表明:AB型个体在该基因编码区第846位点发生C→T的突变,出现C/T的杂合。5个绵羊品种的优势基因型均为AA型,优势等位基因均为A基因。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多态信息含量均处于0.25~0.5之间,属于中度多态,小尾寒羊、藏羊属于低度多态(PIC<0.25);χ2适合性检验表明:除特克赛尔羊之外,其余4个绵羊品种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显著性检验分析表明:该突变位点在不同繁殖力母羊群体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以及德国美利奴羊3个品种的绵羊相互之间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特克赛尔羊、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之间差异显著(0.010.05)。该突变位点可以作为控制绵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9.
信息选萃     
<正>32年前细毛羊冻精在新疆受胎产羔尚属国内首例由自治区畜牧总站、新疆美利奴细毛羊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试验中,保存了32年零7个月的细毛羊冻精被输入到142只发情的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体内,有46只母羊产下活蹦乱跳的羊羔,其中6只产下双羔,受胎率为32.39%。按照常规,牛、羊冻精一般用于当年或次年的动物受精,冻精的受胎率最高也只有  相似文献   

10.
农八师一四二团畜牧总场2003年从浙江杭嘉湖地区羊场引进湖羊3481只,其中母羊3467只,公羊14只。利用引进湖羊繁殖力高、多胎性强、羔羊早期生长发育快等特性与本地羊或细毛羊杂交,探索高效养羊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对湖羊1年多的饲养观察,现将湖羊在本地适应性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IB)基因对绵羊排卵控制的作用,进一步寻找与多胎绵羊相关的遗传标记,为中国地方绵羊品种繁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影响Booroola Merino高产性能的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内蒙古地方品种,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细毛羊与中国美利奴多胎品系共206只绵羊个体的基因多态性,以及BMPR-IB基因多态性与绵羊进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繁殖力的中国美利奴羊多胎品系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与Booroola Merino绵羊相同的突变(A746G),而低繁殖力的蒙古羊、呼伦贝尔羊、内蒙古细毛羊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最新的分子改良技术将小尾寒羊与阿勒泰羊进行多胎基因(F_ec B)导入杂交,对F_1代公、母羊实施多胎基因(F_ec B)精准横交,产生F_2代多胎基因(Fec B)纯合子公羊,并将其做为F_1代、F_2代群体多胎性状维持者参与配种,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建立了阿寒羊多胎导入自繁群体。经过2012—2015年放牧实践表明,阿寒多胎羊群体完全能够适应阿勒泰地区的气侯、草场和放牧方式,节省了大量饲草料成本,降低了养殖户的经营风险。阿寒多胎羊群体具有良好的多胎性能,产羔率170%,羔羊成活率85%,显著提高了肉羊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李振 《科学种养》2008,(2):34-34
1.选择优良的杂交后代育肥羔羊可选自多胎、生长快且肉质好的国外优良品种与国内品种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的后代。绵羊可用夏洛莱、萨福克和无角陶赛特等公羊与小尾寒羊母羊杂交的后代;山羊可用波尔山羊公羊与当地母山羊杂交的后代。农民在选择或购买时,要注意羊的纯种性,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崇明白山羊实验动物化应用和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本研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上海市崇明地区不同性别和生理状态的185只健康崇明白山羊19项主要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后备母羊,妊娠母羊,哺乳母羊,成年母羊,成年公羊,断奶小母羊,断奶小公羊,哺乳小羊之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指标差异显著(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SO),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ASO%)3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15项指标差异均极显著(P<0.01)。说明不同性别和生理状态的崇明白山羊部分血液学指标波动范围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勇等 《科学种养》2014,(2):37-38
<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为促进肉羊养殖业发展,引进了国外优质肉羊品种多赛特和当地母羊进行杂交改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进一步掌握多赛特公羊和当地母羊进行经济杂交后所产羔  相似文献   

16.
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影响Invedal和Hanna绵羊多胎性状的BMP15基因作为多胎候选基因,旨在探索该候选基因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为开展蒙古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1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Polymor-phisms,RFLPs)分子标记技术对BMP15的FecXI位点突变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PCR-SSCP技术对BMP15的B1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蒙古羊单羔群体以及多胎类型小尾寒羊群体中均不存在该位点的突变。即BMP15的FecXI位点不是影响蒙古羊和小尾寒羊多胎性状的主效基因;在三种群体中存在相应的B1突变28~30 bp(CTT缺失),并发现了3种基因型,蒙古羊双羔群体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020(++),0.940(B+),0.040(BB);蒙古羊单羔群体只检测到了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22(++),0.278(BB);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00(++),0.667(B+),0.033(BB)。B+基因型蒙古羊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83只,差异极显著(P0.01),推断BMP15的B1突变有可能是控制蒙古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小尾寒羊群体中3种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不显著(P0.05)。经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该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蒙古羊单羔群体及小尾寒羊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  相似文献   

17.
2014—2015年先后从澳大利亚西奥谷河育种公司引进萨福克和肉用美利奴肉羊冷冻胚胎773枚。解冻后可用于移植的胚胎为739枚,移植受体羊739只。其中,A级胚胎553枚,B级胚胎186枚,且A级胚胎移植受胎率为50.27%(278/553),明显高于B级胚胎的39.25%(73/186),差异显著。同时,对比了大尾羊和细毛羊2种受体羊品种间的受胎率,结果为差异不显著。不同饲养条件下胚胎移植受胎率结果显示,全舍饲羊受胎率为39.56%(178/450),放牧羊受胎率为49.48%(143/289),两者差异显著。大规模进口肉羊冷冻胚胎进行移植在基层生产单位的成功应用,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李连任 《科学种养》2008,(10):32-33
一、抓好放牧 秋季气候凉爽,正值牧草结籽期,草质营养丰富,是放牧羊的最佳时期,应结合气候、羊的采食量等优势,尽量延长放牧时间,让羊多食增膘。经夏季放牧后,羊的体况明显恢复,精力旺盛,活动量大,再加之逐渐进入繁殖季节,公羊吃草不专心、游走范围增大,争斗增加,常对母羊进行骚扰,影响母羊采食。因此,放牧过程中应控制好羊群的游走速度和游走范围。同时要注重放牧场地的选择,避免在以有芒、有刺的植物为主的草场上放牧,以免带刺的种子落入羊的被毛而刺伤皮肤和内脏器官,造成损伤。此外,要充分利用农作物收获后的茬地,使羊能吃到鲜嫩的牧草。  相似文献   

19.
绵羊规模化胚胎移植试验效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 个绵羊品种(德克赛尔和道赛特)作为供体羊,采用当地的小尾寒羊作为受体羊,进行规模化胚胎移植试验研究,以探索规模化胚胎移植的效果。通过供体羊的超数排卵、人工授精、采胚以及受体羊的同期发情和胚胎移植等,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母羊的平均可用胚胎数和可用胚胎率受供体公羊的影响;移植1 枚鲜胚可获得68.1%的妊娠率、移植2 枚鲜胚可获得71.9%的妊娠率的效果;移植2 枚冻胚可获得43.2%的妊娠率的效果。同时移植2枚胚胎的受体羊能获得51%以上的双羔率。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区试情公羊主要采用结系试情布和结扎输精管两种方法.1998年 3月我们随机对15只2齿公羊进行了阴茎移位术,通过3年的实用观察,效果比结系试情布和结扎输精管两种方法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