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6月上、中旬,杭州动物园4只豺和3只狼相继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大肠埃希氏菌、液化沙雷氏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豺、狼巴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 1 995年 9月下旬长春动植物园豺、狼突然发生死亡 ,其中豺 2只 ,狼 2只 ,经临床、病理和细菌学检查确诊为巴氏杆菌病。后经实行综合性防治措施 ,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该病。  相似文献   

3.
我校獭兔场经常发现家兔脱毛的现象,虽不会使其致死,但如不及时诊治,将会逐渐消瘦,严重影响毛皮质量。经对发现的11只病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10只痊愈(其中1只因肺炎而死),取得了满意效果。1病因本病由真菌引起,主要是须发癣菌和许兰氏发癣菌,由菌丝和孢子...  相似文献   

4.
豺伤诊治     
正豺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是凶残和灵活的犬科动物。1发病情况公豺散放饲养,日常以喂鸡架和白条鸡为主,每周投喂一次活鸡,每周禁食一天,其无既往病史,并定期驱虫及防疫。该豺在饲养过程中被一年轻公豺咬伤尾巴、头面、脖颈等处,并跌入水池呛了水,受伤公豺出  相似文献   

5.
光滑念珠菌分离及对禽类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野生动物园3只病死丹顶鹤心、肝、脾及小肠粘膜,首次分离到光滑念珠菌。经实验研究确定其为丹顶鹤致死病原。将其种于鸡、鸭、小鼠,被接种动物均有较一致的眼观病变和显微组织学病理变化。其病变与丹顶鹤原发病变相符。说明该菌对禽 类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6.
小鼠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检测分析有助于沙门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从扬州市某屠宰场猪胴体表面采样分离出了一株沙门菌,通过生化鉴定及血清型分析,判断该菌株为鼠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性分析表明,该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高度耐药,而对头孢类等药物敏感。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5×105CFU/只的剂量即可致死小鼠,1×104 CFU/只的剂量感染后,虽然不能致死小鼠,但能引起小鼠肝脏和脾脏的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脏器系数升高,肝脏抗氧化系统紊乱;细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殖能力较强,4周以后肝脏和脾脏中仍能分离到;感染小鼠血清生化指标(ALT、AST、ALP、TP、ALB)异常,部分细胞因子(IFN-γ和TNF)升高。说明该菌株能诱导脾脏中T淋巴细胞的活化。通过以上分析,对该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正> 金钱豹〔Panth?ra pardus linna〕、豺〔Cuon al?inus〕的妊娠诊断,特别是早期妊娠诊断,一直是猫、犬科没有明确解决的问题之一。准确的早期妊娠诊断,能使我们及时确定配种效果,对于合理安排饲养管理和实施正确的产期护理,提高繁殖存活率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同时,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金钱豹和豺的早期妊娠诊断,在国内未见报道,笔者于1991年2月~1992年6月先后对我园展养的金钱豹和豺,进行了妊娠诊断试验的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金钱豹2只,豺4只,均为本园展  相似文献   

8.
金鱼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江西某地发病死亡金鱼体内分离到6株呈D-溶血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其进行鉴定、生化试验、动物试验,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对该菌的致病性和敏感药物试验发现6株菌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均能致死小鼠;该菌对氯霉素、链霉素、诺氟沙星等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等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蜡样芽胞杆菌BC983的鉴定及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鹿的粪便中分离到一株需氧的产芽胞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经生理生化鉴定确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uscereus)。小鼠腹腔感染25亿菌不致死。给育成鹿口服10亿菌无异常反应。该菌的芽胞能耐受100℃30分钟煮沸。实验确定该菌在7%的氯化钠、40%的牛胆汁中生长,生物夺氧试验表明,该菌能争夺环境中的氧,促进厌氧菌生长,用8亿活菌给育成鹿口服治疗大肠杆菌腹泻,治愈率为916%,据此,该菌可作为生态菌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细菌性腹泻病。  相似文献   

10.
从送检的1份因腹泻致死的病料中分离培养得到1株菌,经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动物致死试验,鉴定该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实验证实了分离株该菌对杆菌肽、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氯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中敏;对青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1.
<正> 犬瘟热系由副粘属病毒引起犬科动物的一以种粘膜系统侵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死亡率高,对犬科动物危害极大。1981年1~4月我园的豺、狼狗、墨西哥无毛狗等犬科动物相继罹病。主要表现为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炎症和皮疹共死亡无毛狗4只、豺4只、灰狼3只、小花狗1只(见表)。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犬  相似文献   

12.
犀牛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突然死亡的犀牛肠管中,分离到一株套氧菌,经鉴定为致病性A型产气荚膜梭菌。该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在血平皿套氧培养,产生双环溶血的菌落,用产毒培养基培养,其上清液静脉注射0.2ml可致死小白鼠。证明该菌是造成犀牛死亡的病原。血清中和试验结果中A型产气荚膜梭菌,该分离物鉴定为致病性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  相似文献   

13.
某猪场哺乳仔猪及断奶猪临床表现喘气、咳嗽、皮肤发绀以及胸膜肺炎的病理特征,从病猪体内分离出3株菌,根据细菌培养特性、CAMP试验及生化反应等鉴定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该菌对小白鼠有一定毒力,回归猪可致死猪只,对常用治疗药有一定的抵抗力,用分离菌制备自家苗可预防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2)
从福建省某猪场发生以呼吸道病为主要特征的病死猪脏器中分离到1株可疑菌,通过细菌分离和纯培养、涂片镜检、生化试验、小鼠致死性试验、药敏试验,并设计1对检测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对可疑菌做PCR检测。结果表明,可疑菌对小鼠有致死毒力;PCR检测结果与生化鉴定结果符合,可疑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该菌对先锋霉素Ⅴ、阿米卡星、氟哌酸、氯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QL251弱毒株是我所保存的猪丹毒强毒菌种C43009的变异株,对其进行了毒力和免疫原性的测定,该菌株毒力原来是3-5个活菌可致死小白鼠,现在对小白鼠皮下注射7.4×10~8活菌,小白鼠全部健活,对敏感猪皮下注射9.4×10~(10)活菌均健活且无任何反应;小白鼠免疫9-12个活菌72%保护,对猪免疫290-590×10~4活菌100%保护。  相似文献   

16.
周煜华 《广西畜牧兽医》2002,18(1):11-12,20
从广西凭祥市浦寨边贸点截获偷运入境的东南亚某国甲鱼发现以甲部出血糜烂,继而脱落而呈火山口样病变,经实验实检验分离出一株细菌,生理生化符合气单胞菌特性,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并水解七叶苷,定为嗜水气单胞菌。该菌株能在24小时内对小白鼠致死,将该菌回归甲鱼可复制出类似于上述病变的疾病,该菌对氯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8):107-110
为确定南宁金陵镇某竹鼠养殖场发生竹鼠化脓性肺炎的原因,从发病竹鼠肺中分离得到可疑细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分离菌为大肠杆菌,经小鼠回归试验证实该分离菌可致死小鼠。该菌16S rRNA与大肠杆菌(DQ337503,FJ418574,KR189581)同源性高达100%。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克肟、卡那霉素、大观霉素、奈替米星、氟苯尼考和米诺环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亚胺培南、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四环素、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等药物有抗性。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是南宁金陵镇某竹鼠养殖竹鼠致死的病原菌。该菌的分离鉴定为其感染引起的传染病防治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鸭源阿培依姆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雏鸭的致病性,本实验将本研究室前期分离到的1株阿培依姆沙门菌BJ1999分别接种至不同培养基测定菌落生长特征,接种至LB肉汤培养基测定细菌生长特性,通过生化反应试验测定其生化反应特征,结果显示,分离菌BJ1999株在Rambach培养基、XLD培养基、亮绿琼脂培养基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中均生长,且呈典型沙门菌菌落颜色和形态;在LB肉汤中生长良好;生化反应结果也符合沙门菌属细菌的特征。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该分离菌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结果显示,分离菌在LB肉汤中培养48 h和96 h的BF形成能力均极显著弱于鼠伤寒沙门菌ATCC14028株(P<0.001)。采用PCR方法检测该分离菌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扩增到胞内存活(msg A、spiA等)、Ⅲ型分泌系统结构和功能(invA、hilA等)、菌毛结构和功能(lpfA、lpfC)、铁代谢(sitC)等相关的毒力基因共18个。进一步选用健康雏鸭,以109cfu/只、108cfu/只皮下注射和109cfu/只口服感染该菌,评估分离菌对雏鸭的致病性。结果显示,109cfu/只和108cfu/只皮下...  相似文献   

19.
《广东饲料》2021,30(5)
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BLCC2-0015为研究对象,发酵对数前期处以不同温度、pH、2%不同盐离子亚致死处理,以期提高发酵液活菌数。结果表明,在对数期20℃及pH6.0处理1h发酵液活菌数分别可以达到3.23、3.95×109cfu/mL,与对照组相比活菌数分别可以提高14.73%、31.67%,且差异显著(P0.05)。2%的NaCl、CaCl2、MgCl2亚致死处理不能提高发酵液活菌数。植物乳杆菌BLCC2-0015发酵对数期进行温度、酸处理亚致死处理可以提高发酵液活菌数,以期提高该类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2006年5月14日,长春市动植物公园从外地引进11只11月龄绿孔雀,因感染鸡新城疫病毒,在发病1周内全部致死,现将该病历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