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破伤风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通常由伤口感染含有破伤风梭菌芽孢的物质引发本病。在伤口小而深、创伤内发生坏死或创口被泥土、粪便、痂皮等封盖,创伤内组织损伤严重、出血、有异物,或在需氧菌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破伤风梭菌才能生长发育,产生毒素,  相似文献   

2.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而引起,病原可产生神经毒素,对感染羊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破伤风梭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以芽孢体的形式进行感染,羊体表皮肤或黏膜一旦出现伤口就很容易受到侵染;感染羊主要表现神经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对羊群的保护,防止体表出现损伤,按时免疫,疫区羊群最好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治疗本病要尽早,对创面进行清洗、消毒和抗感染处理,神经症状明显的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简称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后产生毒素,毒害了羊的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性反应增强、全身或局部肌肉呈现出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由于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尘土、粪便中,随时都可经创口感染易感动物而发生破伤风病,因此羊破伤风病是农村养羊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给养羊业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自2008年以来,共诊治本病102例,其中治愈97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将本病的诊治技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破伤风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肌肉强直、知觉过敏、牙关紧闭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常由于断脐、去势、断尾、消毒不严或外伤感染所引起.多为散发,死亡率高,若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往往造成家畜死亡.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大小家畜破伤风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镇口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文从破伤风梭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方面对该病做了详细的阐述,并通过临床病例,总结出了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一些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破伤风是指破伤风梭菌感染伤口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强直症,俗名锁口风。1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破伤风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能产生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和溶纤维素等三种外毒素。本菌繁殖体抵抗力弱,芽孢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100℃蒸气中能耐受60分钟。10%碘酊、10%漂白粉液中约需10分钟死亡,3%甲醛溶液需24小时才可将其杀死。破伤风梭菌对青霉素敏感本病主要经创伤感染,尤其创口小,创伤深,创内组织损坏严重,有出血,有异物,创伤内具备缺氧的条件,适合破伤风芽孢发育繁殖的伤口,如钉伤、挫伤、刺伤、脐带伤、阉割伤、鞍伤、笼头伤等。此外,还有部分(占40%左右)病例见不到外伤,或因潜伏期内创伤已痊愈,或经胃肠道粘膜损伤感染而致病。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又称锁口风、强直症等。本病在临床上以牙关紧闭、局部或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性增高为特征。该病常见于外伤、戴耳标、阉割和脐感染。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是一种人、畜共患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镇口风、脐带风、干疤风、七日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无季节性,各种家畜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本病的特征是病畜呈“木马症”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强。该病症状明显,容易诊断,但无特效疗法。目前,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病,又名"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产生毒素,毒害了运动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共诊治该病110多例,现将其诊治技术报告如下:1病因分析1.1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偶有发生,为掌握治病时机,提高治疗效果,本人总结我县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破伤风的一些临床经验,简介如下。1病因破伤风梭菌是一种能产生芽胞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牛常因外伤、阉割、分娩、断脐、穿鼻以及各种外科手术等而感染。在感染伤口小而深,组织发生坏死,或创口被粪土、痂皮封盖,或与需氧菌混合感染等缺氧环境下才发病。该菌可产生三种外毒素:痉挛毒素引起该病特征症状和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  相似文献   

11.
破伤风是人、畜的一种经创伤感染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锁口风、脐带风等。病原体是破伤风梭菌。在创伤内发育繁殖、产生外毒素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病。本病的特性是病畜全身骨骼肌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强直性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兴奋性增高。1病原破伤风梭菌为细长的大杆菌,长2~4?m,宽0.5~1?m,大多单独存在,间有短链。周身有鞭毛,能运动。能形成芽孢,其直径较菌体大,位于菌体的一端。  相似文献   

12.
刘俊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129-129
猪破伤风是经由创伤传染的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高。病原为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以仔猪多发。本病与猪只阉割、外伤或脐部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病,又名"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口感染产生毒素,毒害了运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  相似文献   

14.
破伤风病又叫"强直症",俗称"锁口风"、"脐带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外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临床上以牙关紧闭、局部或全身肌肉持续性强直和阵发性痉挛、对外界刺激反射性增高为特征。2006年6月份讷河市讷河镇由于实施免疫加戴耳标发生了羊破伤风病并引发  相似文献   

15.
桦川县申家店林场,于8月10日陆续有9只绵羊发生破伤风,死亡3只,6只治愈。破伤风是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1 基本情况8月2日申家店林场组织对绵羊开展口蹄疫疫苗注射,8月10日开始有绵羊表现破伤风症状,并出现死亡现象。经调查,属于操作不当,防疫员在打耳标时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耳标、钳钉及打标部位没有进行消毒,以至于后来羊只感染破伤风梭菌。2 临床症状耳标部位感染,起初羊只不能自主卧下或起立,中后期颈部肌肉强直不能左右摆动,背部肌肉强直,四肢僵硬,各关节屈曲困难,步态不稳,不能自然转弯,牙关紧闭,应…  相似文献   

16.
羊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的传染病,该病为散发,没有季节性,必须经创伤才能感染,特别是创面损伤复杂,创道深的创伤更易感染发病。(一)病原与发病特点破伤风梭菌又称强直梭菌,是厌氧菌,两端钝圆、细长、正直或略弯曲的杆菌,多单在,周生鞭毛,无荚膜。能形成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一端,芽孢体呈鼓槌状。革兰氏阳性,培  相似文献   

17.
猪破伤风又称强直症或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传染病。本病临床上以牙具紧闭,全身肌肉全国僵硬,形如木马,对外界反应为敏感等症状为主要特征。本病虽属传染病,但该病只有在因创伤、阉割不当、分娩断脐等外伤条件下,病菌经伤口感染导致发病,故猪与猪之间互不传染,常是以个别、偶尔散发形式出现。本病如及时诊断,治疗得法可获得理想治愈率,否则可引起病猪死亡。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体会以及参阅相关资料之后,  相似文献   

18.
马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中兽医称为箍嘴风或锁口风,幼畜破伤风又叫脐带风。本病是由强直梭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深创、去势(特别是雄性家畜)之后或出生后7~10d的仔畜。主要特征是病畜全身肌肉或某些肌群呈现持续性的痉挛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射性增高。  相似文献   

19.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创伤感染后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是运动神经中枢应激性增高和肌肉强直性痉挛,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发展的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病.作者在临床上曾见过一例驴骡的破伤风病,经过消除病原,清理创口,中和毒素,解痉镇静,消炎和加强护理等一周时间的综合性治疗而痊愈.  相似文献   

20.
牛破伤风也叫强直症,或称锁口风、脐带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外伤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肌肉痉挛、反射性增高。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肥育场中青年牛像繁殖牛一样,在春季发病率高。除牛感染本病外,其他家畜与家禽也可感染。所有的品种、性别、年龄的牛均能感染本病。但3岁以内的牛比大龄群的牛多发。肥育场的牛比牧场和草原上放牧的牛发病率高。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草食动物的粪便中,如果牛受到创口狭小的外伤时,病菌通过创伤的小口而进入牛体感染发病。本病多为散发。犊牛多于去角、阉割、带鼻环、断脐感染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