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验室鉴定和农村试养,对夏秋用雄蚕品种秋华×平30在云南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云南省蚕业生产条件下,该品种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茧丝质较好,且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可在云南省夏、秋蚕期和部分地区春蚕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省农科院蚕研所运用现代家蚕遗传育种技术,培育出华夏×平八等多对雄蚕品种,在省内部分地区试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了解决这些品种在江苏省特别是苏中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我们在海安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于2001年春蚕期,在海安县首次开展了专养雄蚕品种华夏×平八的试养,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多丝量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在云南省的适应性,给品种引进推广提供参考,2012春蚕期和2013年春蚕期在云南省蒙自市对该品种进行了与菁松×皓月的实验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蚕体强健、茧层率高、丝质优良等特点,是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茧用蚕品种,适宜春蚕期饲养。华菁×平72虫蛹率、茧层率、解舒丝长、干茧出丝率这4个性状指标分别达到98.98%、26.67%、980.5 m、44.8%,SPSS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华菁×平72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存在显著性差异,优势明显。但因华菁×平72为雄蚕,全茧量、万蚕收茧量分别比菁松×皓月低15.49%、12.57%,蚕茧产量较低,建议依据优质优价的原则适当提高华菁×平72蚕茧的收购价格,以保障饲养雄蚕品种的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普通蚕品种。  相似文献   

4.
雄蚕秋丰×平28是浙江省农科院培育的雄蚕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茧丝质良好的特点。近年来我县在饲养秋丰×白玉品种单一的情况下,受湖州市吴兴区及淳安县茧丝绸公司等饲养雄蚕成功的启发,于2007年晚秋期和2008年春期在湖州市蚕桑站的支持和指导下,在乾元镇幸福村、城北村进行试养,并与现行品种秋丰×白玉作了比较。现将雄蚕秋丰×平28农村试养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雄蚕品种具有强健好养、叶丝转化率高、出丝率高、生丝品位高等优点,专养雄蚕品种能较大幅度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为了解雄蚕品种鲁菁×华阳在云南省高原蚕区的适应情况,提高楚雄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2014年春、秋2期,在楚雄州以菁松x皓月为对照进行了实验室饲养和农村试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蚕品种鲁菁×华阳的实验室饲养成绩...  相似文献   

6.
限7×平48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一对夏秋用雄蚕品种。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农村生产中的性状和经济效益,根据蚕品种农村区试计划安排,分别于2007年中秋和2008年晚秋在海宁市硖石街道联和村进行了雄蚕新品种限7×平48的农村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茧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淳安县的蚕茧质量综合指标虽然已连续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但部分指标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雄蚕品种的优势正好弥补了本县蚕茧质量的短处.为探索雄蚕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我们于2004年春期、早中秋两期在梓桐镇杏坡村、富石村进行了雄蚕品种饲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顾锦华 《中国蚕业》2006,27(2):94-95
专养雄蚕是传统农业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雄蚕的繁育和推广已成为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21世纪蚕业发展的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提高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海盐县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雄蚕品种进行繁育并试养推广,至2005年秋期已饲养了6年12期,期间先后试养了8对雄蚕品种共计6500余张。秋华×平30是经过多年试养选育出来的优良雄蚕品种,到2005年秋期全县共试养了5年8期计4725.5张。同时海盐县蚕种场也于2000年开始了雄蚕的自繁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年生产雄蚕种2万张的生…  相似文献   

9.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云蚕7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云蚕7×红平2。经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且具有强健好养,产量稳定,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其中在四川、湖南、贵州、浙江4省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0.63个百分点、155 m、154 m、1.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到97.2分。该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经近10年的研究,育成了一系列实用型雄蚕品种,其中秋丰×平28是2004年通过省级实验室鉴定的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性状水平及经济效益,以及在本市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我们在2005年的春期及中秋期对该品种进行了对比试养。试养结果表明: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具有抗性强、好养、高产、茧丝质优等特点,其各项产质量指标都优于对照种,现将试养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用雄蚕品种秋丰×平28是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由海宁市新兴蚕种有限制造公司提供。春期秋…  相似文献   

11.
丝茧育生产正在逐步推广专养雄蚕的品种,研究雄蚕生丝的热学性能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高品位的雄蚕生丝。以不同试验点雄蚕专用品种生产的生丝和普通家蚕品种生产的生丝为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微商热重法(DTG)、静态热机械分析(TMA)、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等多种热力学分析方法,比较2种生丝的热性状。结果表明:雄蚕生丝的热分解温度约为316℃,略高于普通生丝(312℃);雄蚕生丝的热分解温度区间比普通生丝窄5~7℃,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也较高,说明雄蚕生丝的热稳定性较好;雄蚕生丝经热分解反应后最终的质量损失率较普通生丝低,即雄蚕生丝的热分解残余量较多。依据检测结果认为:雄蚕生丝的储能模量高,刚性好,不易发生形变,并且损耗模量高,损耗角正切值高,损耗因子大,阻尼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湖州市从1997年春期率先引进雄蚕系列品种并在农村进行试养推广,至今已推广数对雄蚕品种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2000年春期开始,塔山蚕种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外第-个批量繁育雄蚕种的生产单位开始接受一代杂交种的繁育,以后其他蚕种制造企业都陆续参加了雄蚕系列品种的繁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对雄蚕繁育积累了一定的体会,在此与各位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雄蚕农村试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较雌蚕具有较高的生命力和叶丝转化率,因此培育雄蚕品种,专养雄蚕一直是蚕业科研人员努力的一个方向。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从俄罗斯引进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品种,很有重要意义。使专养雄蚕的设想变成现实,有助于丝厂生产高品位茧丝,提高市场竞争力,还能增加蚕农养蚕收入。1999年春,我们在市区重兆镇桑树港村的小蚕共育室进行了雄蚕饲养,现将该期试养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饮品种雄蚕品种是春日×平一。由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提供,共13.5张,分散在8户饲养:对照种是华峰×雪松。由嘉兴蚕种场生产。1.2试…  相似文献   

14.
周海明 《蚕桑通报》2012,43(2):35-36
雄蚕品种与常规品种柑比,具有强健好养、高产稳产、食桑省、茧层厚、出丝率高等优势。为了探索雄蚕品种在实际饲养中的性状水平及经济效益,以及本市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嘉兴市从2003年开始引进秋华×平30等雄蚕品种在海盐、海宁两地进行了多点试养,经过几年的推广实践,完成了从用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生产的原种,本地化繁育雄蚕杂交种,农村的示范推广,丝厂试缫的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76为受体亲本,以丝质优良的普通蚕品种皓月为基因供体材料,采用杂交、自交和回交三步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华阳;以限性皮斑蚕品种857为母本,以茧丝质优良、茧层率高、配合力优的蚕品种菁松为父本,转育成限性皮斑蚕品种鲁菁。两者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鲁菁×华阳,其雄蚕率达到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和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高3.42%、0.46 kg和3.52个百分点,是一对经济性状优良的春用多丝量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的新型雄蚕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性别控制技术实现"农村专养雄蚕,蚕种场多养雌蚕"对提高蚕茧生产的茧丝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育成的高发生率和高孵化率雌蚕无性克隆系与平衡致死雄蚕杂交,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成31个雄蚕杂交组合,通过3年5期的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型雄蚕品种雌35×平28和雌29×平28,并在浙江主蚕区成功试养。新型雄蚕品种与现行雄蚕品种相比,张种产量提高8.53%,解舒丝长增加45m,鲜茧出丝率提高0.7个百分点。新型雄蚕品种的育成有望进一步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加速专养雄蚕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家蚕新品种苏雄×荧晓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雄×荧晓是根据苏州大学发明专利“具荧光茧色判性的蚕品种的培育方法”,由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浒关蚕种场、江苏省苏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单位联合开发的一对生产优质雄蚕丝春秋兼用中丝量蚕品种。2007年参加江苏省家蚕新品种联合审定鉴定,2008年8月通过品种审定初审。  相似文献   

18.
董国英 《北方蚕业》2003,24(4):23-24
为探讨雄蚕 F1代在农村饲养的适应性与实用性 ,以 2年 4期的时间 ,在农村以当前当家品种作对照 ,进行了同室同处理对比饲养 ,调查其生物学、经济、工艺性状。结果表明 ,雄蚕 F1代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均优于或接近现行当家品种 ,而工艺性及饲育规模上需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以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保存的七个优良品种与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平30"进行杂交组配,筛选出了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川山×平30。川山×平30在四川省家蚕新品种鉴定中表现良好,综合性状稳定、雄蚕率高、发育齐一、产量稳定、饲养及丝质成绩优良,尤其在雄蚕率、发育整齐度、健康性及茧丝质等重要指标中表现优异,达到雄蚕品种的生产实用化要求,是一对春秋兼用的雄蚕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四川蚕区春、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20.
曾光远  潘玮  陈诗 《蚕桑通报》2001,32(2):52-53
华夏×平8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新育成的春秋兼用雄蚕品种。该品种经农村试养 ,各项经济性状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受到蚕农欢迎。该品种的原蚕具有抗病性强 ,发育整齐 ,繁育容易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市场发展潜力。2000年中秋期 ,杭州蚕种场首次引进原种400g,其中雄蚁蚕130g,雌蚁蚕270g,试繁杂交种 ,获得成功 ,共繁育杂交种3666张。现就雄蚕杂交种繁育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谈些体会。1雄蚕杂交种制种特点雄蚕杂交种繁育技术与常规品种杂交种繁育技术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 :利用平衡致死系生产雄蚕杂交种只能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