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多见于绵羊,该病起病急、死亡快,对羊的健康安全危害极大,严重降低了羊的养殖效益。分析了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和症状表现,就如何诊断与治疗该病提出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1)
正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使机体中毒所致,是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羊肾脏多软化,故又称"软肾病"。1病原羊肠毒血症的病原体是D型产气荚膜梭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及病羊的肠道和粪便中,在健康动物的肠道也有发现。该菌为无运动性的粗大杆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6,(10)
正绵羊"三病"是指链球菌病、焦虫病、羊肠毒血症这三种病。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绵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交替之期。本病常继发焦虫病、肠毒血症而加重病情,致使羊死亡率升高,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临床症状:病羊初期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  相似文献   

4.
周宁芬 《畜禽业》2008,(6):87-88
<正>羊肠毒血症(Enterotoxaemia)又叫软肾病或过食症,主要发生于绵羊的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典型病变是肾脏松软,像脑髓那样,小肠粘膜急性出血、充血,故也有"血肠子病"之称。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由于D型魏氏梭菌的芽孢广泛散布于土壤中,随饲料和饮水被健康羊食入,成为胃肠道的常在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发病,在一些应激条件  相似文献   

5.
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报道了一起笔者接诊的羊肠毒血症的防控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羊肠毒血症又叫"软肾病"(因为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主要是侵害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又叫血肠子病。1病原病原为D型魏氏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氧。能形成荚膜和芽胞的大梭菌,能存在土壤、草料和污水中。羊采食了被本菌芽胞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后,芽胞进入消化道,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病,但当饲料改变后,瘤胃里正常分  相似文献   

7.
詹晋贤 《畜禽业》2015,(2):79-80
羊肠毒血症俗称血肠子病,又叫软肾病、过食病、类快疫等,是由D型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通过对羊肠毒血症的病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主要病变的分析,结合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总结了该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以供兽医养殖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尤其对于膘情好的羔羊来说发病率更高,具有病程短、死亡快、危害重等特点,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在生产过程中羊发生肠毒血症的症状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十分类似,极易造成误诊,影响治疗时机,因此准确诊断对疾病防治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4)
<正>羊"软肾病"是绵羊及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季节,多因吃了大量幼嫩青草或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而发病。1发病症状多为急性,突然发生死亡。病程缓慢者,常表现神经症状,一般体温不  相似文献   

10.
<正>破伤风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中毒性的传染病,又称"强直症"、"缩口风"、"脐带风",其特征是全身骨骼肌呈现持续性的痉挛收缩,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增强。绵羊患此病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5):24-25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病快,病程短,以特征性病症不明显而发生死亡。临床上以真胃黏膜出血性、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在诊断中与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黑疫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这些疾病都能够造成羊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较大。总结一例羊快疫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和预防,以期给广大养殖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正>绵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绵羊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常发于冬春交替季节。羊链球菌存在于病羊各组织器官和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主要危害绵羊,山羊发病较少,气候突变加上羊只瘦弱,病情就会加重,小羊死亡率高于大羊。该  相似文献   

13.
山羊瘤胃积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瘤胃积食即急性瘤胃扩张,俗称"宿草不转",亦称瘤胃阻塞。为羊最易发生的疾病,是由于过量的饲料滞留在瘤胃内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性疾病。本病以反刍、嗳气停止,瘤胃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及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尤以舍饲情况下最为多见。山羊比绵羊多发,年老母羊较易发病。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血源、垂直和吸血昆虫媒介等传播,以贫血、黄胆和发热为特征。羊肠毒血症又称类快疫,主要是由自然界中土壤常在菌-D群魏氏梭菌芽孢污染饲料、饲草和饮水等,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毒血症。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血源、垂直和吸血昆虫媒介等传播,以贫血、黄胆和发热为特征.羊肠毒血症又称类快疫,主要是由自然界中土壤常在菌-D群魏氏梭菌芽孢污染饲料、饲草和饮水等,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饲草和饮水后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毒血症,以突然发病和"猝死"为特征.因病羊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似脑髓样,故俗称软肾病.笔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一例羊群同时感染这两种疾病的病例,导致羊群发病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羊群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7,(Z1)
<正>羊链球菌病俗称"嗓喉病"、"大胆病",是由C群的羊败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山羊次之,马、牛、骆驼不感染本病。其临床特征是下颌淋巴结与咽喉肿胀、肺炎、败血症等。如果呈急性经过,一般没有表现临床症状即死亡,严重损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1流行特点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冬、春季流行,尤以2—3月份为多见。气候恶劣(如严寒、气候骤变等)、草质不良、羊  相似文献   

17.
牛恶性卡他热是一种对牛有致死性的淋巴增生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狷羚疱疹病毒I型,对环境抵抗力弱,普通消毒方法即能将其杀灭;带毒绵羊是该病主要传染源,病毒不能通过牛与牛之间相互传播;临床常见的有最急性型、慢性型、头眼型、良性型和消化道型5种类型,病牛表现全身症状和黏膜炎症;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管理和消毒,避免牛群接触绵羊,该病目前暂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临床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8.
浅谈球虫病对畜禽生产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羊球虫均为多种艾美耳科其中之一,而寄生于牛羊肠道引起的,牛多为急性过程。犊牛和羔羊易感染发病、羊为慢性经过。其特征是发生急性或慢性肠炎、水牛体温升高40~41℃。黄牛、山羊、绵羊可更高。初期食欲减退而废绝。瘤胃蠕动、反刍停止、病畜体质虚弱、喜躺卧。肠蠕动增强、排出黑  相似文献   

19.
杨志娟 《畜禽业》2003,(11):12-13
本试验采用标准添加法由离子计配氨气敏电极测定天祝白牦牛、绵羊瘤胃游离氨浓度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瘤胃游离氨浓度采食青草的绵羊高于采食青干草的牦牛,平均值分别为13.56、5.88mg/100ml;2.牦牛、绵羊瘤胃游离氨浓度日内变化白天高于夜晚,牦牛白天为4.5mg/100ml,夜晚为3.77mg/100ml,绵羊白天为8.13mg/100ml,夜晚为4.81mg/100ml;3.绵羊瘤胃游离氨浓度日间变化晚8时高于早8时,分别为24.19、10.91mg/100ml。4.在现场用氨电极测定游离氨浓度的方法方便、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9,(12)
羊群出现链球菌病,主要是由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发,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绵羊最易感,山羊次之。羊链球菌病主要以出血性败血症、纤维素性和浆液性肺炎为病理特征,怀孕母羊表现为胃肠功能不良和流产。简单分析链球菌引起的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