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病经过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许某饲养本地草鸡1 860羽,采用地面育雏,鸡群31日龄时,许某发现雏鸡群中有部分雏鸡排浅红色水样粪便,从本村个体医疗诊所购回人用药品痢特灵,按0·04%(0·2 g/kg饲料)的比例拌料饲喂患病雏鸡群,经投药治疗6 d后,雏鸡群病情有所好转,死亡减少,但一直不彻底,断断续续仍有雏鸡死亡,因此再用人用药品痢特灵按0·06%(0·3 g/kg饲料)的比例拌料饲喂雏鸡群,用药的第2天下午2时许发现病死雏鸡比前几天有所增加。2临床症状鸡群排黄色水样稀粪,采食量减少,饮欲增加,流涎,有的病雏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闭眼缩…  相似文献   

2.
黄芪多糖增强雏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抵抗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3日龄雏鸡皮下注射黄芪多糖悬液0.41ml/羽、0.2ml/羽、于19日龄用IBDV强毒株感染雏鸡,21日龄至49日龄试验组雏鸡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且0.4ml/羽剂量组效果优于0.2ml/羽剂量组。表明黄芪多糖能发挥免疫促进剂作用、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2年5月,长沙地区某单位饲养一群7日龄AA肉雏鸡,暴发以呼吸困难、拉稀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临床观察,病死鸡的创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鸡曲霉菌病,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单位于1992年5月18日购进一日龄AA肉雏鸡2000羽,一日龄长沙黄雏鸡1000羽,分别饲养在18平方米和15平方米的平房内。为了保温,室内所有门、窗都紧闭着.雏鸡购回后全部用青、链霉素滴界一次(每雏约为4000单位),0.1%土霉素混词3天,4日龄时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因长时间下雨,育雏室内温度较大,经仔细观察,因有的饮水器漏水.使水泥地面…  相似文献   

4.
本地皋埠、马山二镇三位专业户饲养的同批红宝雏鸡共2800羽于5日龄同时发生念珠菌病,经综合诊治,鸡群于10-16日龄停止死亡,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苗鸡进入育雏室后1-2天,发现雏鸡有水样下痢,分别自投以下抗菌药物:第一户(800羽),1-2天用0.03%的痢特灵拌料,3-4天用sform浓度的氟哌酸饮水,5-6天每1.5公斤水中添加8万单位的庆大霉素。第二户(1000羽),1-3天用0.1%的氯霉素原料拌料,4-5天停药。第三户(1000羽),1-3天用50ppm的氟哌酸饮水,4-5天每2公斤水中加人100万单位的氨苄青霉素。效果均不明显,雏鸡死亡…  相似文献   

5.
某鸡场购进雏鸡 43 0 0羽 ,表现正常。第 2天全群雏鸡精神不佳 ,有些雏鸡食欲废绝 ,停止饮水 ,有的突然死亡 ,达2 0 0多羽 ;第 3天又死亡 70 0多羽。截止于出壳后 96h ,共死亡 15 0 0羽 ,死亡率达 3 4 88%。现场调查 :育雏室为地面散养 ,垫料干燥 ,室温 3 2~3 4℃ ,室内无不良气味 ,饲料为雏鸡全价粉状料。饲料中按0 15 %拌入氯霉素原粉 ,饮水中按 2 %~ 5 %加入葡萄糖粉。雏鸡精神萎靡 ,大部分伏卧地面 ,闭目不动 ,不吃不喝 ,部分雏鸡靠近火笼或墙角挤堆压垛。雏鸡被毛膨松、杂乱无光 ,嗉囊中饲料很少或无饲料 ,粪便略软 ,未见排白粪及…  相似文献   

6.
我公司孵禽场于 2 0 0 2年 4月上旬分别售给 3个养鸡大户 2 0 0 0套罗曼父母代种鸡 ,其中 2 0 0 0套售给了我县曲塘镇某特禽养殖场。雏鸡入舍后禽主用庆大霉素给其饮水 ,以防白痢病的发生 ,次日雏鸡发生死亡 2 1 0羽 ,第 3日死亡 32 5羽 ,第 4日死亡2 0 5羽 ,第 5日死亡 1 2 0羽 ,累计死亡 860羽 ,死亡率达 43%。笔者到现场剖检数只雏鸡 ,均发现体内有大量尿酸盐沉淀物。经了解 ,禽主按每羽 5 0 0 0 IU的庆大霉素给雏鸡饮水 ,由于用量过大引起中毒。当时禽主认为是由胚胎带来的白痢病引起的死亡 ,坚持将死雏送县兽医站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 ,…  相似文献   

7.
1发病经过 2005年3月柘荣县城郊乡陈山村养鸡大户赵某从省内一个种鸡场调入肉用仔鸡1500羽,一星期后又从该种鸡场调入1000羽,放在同一栋育雏舍内地面平养,用保温灯保温。2批雏鸡分别于调入7d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因育雏室不够和气温低,为达到32℃以上的保温目的,育雏室四周采用塑料薄膜包围,上面加盖塑料布.室内温度33.1℃,相对湿度95%,塑料薄膜上挂满水珠,氨气、霉味重。雏鸡从5日龄时开始发病,到15日龄左右死亡达到高峰,每天死亡最多时在120多羽。至15日龄以后发病死亡数开始下降,每天死亡10-15羽。2批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完全相同,共死亡1137羽,死亡率达45.5%。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乡姚某于2008年12月24日引进海兰灰雏鸡1800羽。进雏后分别于3日龄、7日龄接种2倍量的新支二联、法四株活疫苗,16日龄、21日龄又重复以上操作,并在16日龄加用新城疫灭活苗0.5mL,28日龄皮下注射H5禽流感灭活苗0.5mL,35日龄用新城疫C30疫苗3倍量饮水免疫,雏鸡长势一直良好。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是能经蛋传播的病原菌,二者混合感染,对雏鸡危害很大。我们遇到一起1日龄雏鸡发生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病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天津某鸡场于1996年5月13日从北京购进13000羽1日龄海赛克斯雏鸡,鸡群大小不均,部分鸡有脐炎症状,当日死亡23羽。次日病情加重,打蔫者达50%以上,死亡60多羽。我们立即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同时用思诺沙星预防量饮水。第3天根据药敏结果继续用思诺沙星治疗,同时加强护理,第7天基本控制病情,6天内死亡373羽。2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1临床症状:病雏表现为厌食、嗜睡…  相似文献   

10.
对固始鸡自然群研究得知,快羽占8.60%,慢羽占91.40%,说明固始鸡的原始种群主要以慢羽为主。其羽型分布结果为:快羽中R1型占68%,R2型占32%;慢羽中,倒长型占58.8%,等长型占16.5%,未长型占24.7%,未出现微长型。依据鸡的快慢羽显隐性关系以及伴性遗传的原理,通过个体选择、测交和纯繁扩群等方法建立了固始鸡快、慢羽纯系。将建立起来的固始鸡快、慢羽纯系进行纯繁,其后代快羽及慢羽比例分别达到了99.5%和99.7%以上。经两系自别配套知,其后代雏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到了99%以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规模养鸡的发展,寄生虫的防制日趋重要。1982年以来,我们在指导专业户发展养鸡的同时,对雏鸡寄生虫的感染和危害情况进行了长期调查和监测,掌握了雏鸡主要寄生虫病的侵袭规律,为防制提供了依据。调查材料与方法1.体表检查表现异常的16群雏鸡中的220只,每群约抽检了5~10%。对零星死亡及因外寄生虫感染严重宰杀的雏鸡仔细检查和计数。羽虱按常规处理,制作玻片标本、鉴定、摄影。2.检查地面散养的雏鸡440只的粪便,采用直接涂片法和炮和盐水漂浮法。对患球虫病死亡的雏鸡,采集肠管病变部刮屑,加2.5%重铬酸钾溶液培养后,根…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60羽14日龄罗曼雏鸡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羽。对照组颈部皮下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的ND—Lasota弱毒冻干苗0.2mL/羽,试验I组颈部皮下注射用10%黄芪多糖(APS)溶液稀释的ND—Lasota弱毒冻干苗0.2mL/羽,试验Ⅱ组颈部皮下注射用10%淫羊藿多糖(EPS)溶液稀释的ND—Lasota弱毒冻干苗0.2mL/羽。分别于免疫后第10、20、30、40天采血测定ND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表明,试验用药鸡血清中HI抗体效价比对照鸡明显提高,而且雏持时间延长。此外,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与HI抗体效价有相应的消长趋势。由此可见,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对鸡新城疫疫苗者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某养殖户饲养蛋鸡500羽.雏鸡、饲料及疫苗均有雏鸡供应方提供。该批鸡的免疫程序为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V系苗及IBD苗.1倍量饮水;25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V系苗,1倍量饮水;42日龄时,养殖户使用兽医站提供的鸡新城疫I系苗.1倍剂量,腿部肌肉免疫注射。免疫后的第2天.鸡群的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发生少量死亡。  相似文献   

14.
乳杆菌LB—9703制剂对雏鸡白痢预防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乳杆菌(LB-9703)微生态制剂对出壳雏鸡进行鸡白痢预防试验,使用剂量0.1ml/(羽.日),连用7天,同时设土霉素饲料添加剂组和对照组。8日龄时实施鸡白痢沙门氏菌强毒攻击,并观察至30日龄,结果证实:LB-9703组雏鸡存活率(96.97%)与土霉素对照组存活率(93.94%)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对照组存活率(45.45%)差异极显著(P<0.01)。野外区域试验,共预防出壳雏鸡101825羽,30日龄时检查育雏鸡存活率。结果:应用LB-9703制剂雏鸡存活率(98.12%)与使用土霉素饲料添加剂雏鸡存活率(96.44%)差异不显著(P>0.05)并与实验室研究结果(96.97%)一致(P>0.05)。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某养殖场饲养的两批海兰商品代雏鸡共约1万羽,同时发生以拉黄白色稀粪、张口呼吸为特征的急性疫病,经临论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一、发病值况该场于3月10日引进海兰揭5200羽,3月17日引进海兰白6200羽。后者引进当日因鸡苗箱叠放过紧,在运输途中死亡1400多羽。两批鸡共同饲养于一面积约200米’的棚舍内,采用塑料薄膜保温,煤炉加温,由于管理不善,每日皆有10多羽的雏鸡死亡。4月对日突然死亡达143羽,并有许多鸡出现张口呼吸。该养茵户用喉支净治疗,但每日仍有200羽左右的雏鸡死亡。笔者于25日接诊后采…  相似文献   

16.
尤溪县西城镇—养鸡户于1998年9月2日购进尤溪本地土鸡苗1930羽进行脱温饲养,翌日就有雏鸡发病并死亡11羽,以后鸡死亡数逐日增多,至9月16日止共死亡714羽,死亡率高达37%。经笔者询问,该养鸡户曾先后用过痢特灵饮水、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并饮水,土霉素拌料进行治疗,但都无效。后来根据病原鉴定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后,改用中药三黄汤给鸡群自由饮用,每天1剂,连饮3天,第1天死亡数就由头天的87羽降为24羽,第2天降至12羽,第3天仅死亡3羽,随后该病得以控制。现将诊断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雏鸡…  相似文献   

17.
乳杆菌LB—9703制剂防治雏鸡白痢的野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999年,使用本室研制的禽源乳杆菌LB-9703制剂,在邯郸、邢台两地进行了雏鸡鸡白痢病(PD)防治的野外区域试验:治疗雏鸡285518羽,存活率94.25%;预防出壳雏鸡53467羽,30日龄时存活率98.12%。统计学分析表明,使用LB-9703制剂防治雏鸡PD,野外区域试验效果与实验研究结果一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研制的鸡败血支原体(MG)油乳苗对雏鸡和成鸡均安全,免疫效果好.现地试用超过2000万羽份表明,该苗能防制本病及减少诱发其它疫病,增加蛋鸡产蛋量,特别是种鸡经二次免疫能切断MG经卵传递.对培育无支原体的鸡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选取320羽1日龄健康无病的蛋用雏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试验l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150,200mg/kg大蒜素。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大蒜素对蛋雏鸡日采食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3和4组的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26%和10.00%,成活率分别提高6.44%和6.6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料重比均有所下降,分别降低3.10%、6.98%和7.75%。结论为添加适量的大蒜素具有促进蛋雏鸡生长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人工感染IBD的罗曼商品代雏鸡180羽,给予不同剂量的禽康一冲灵进行治疗,结果表明:0.4%禽康一冲灵饮水对IBD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增重明显高于感染对照组(0.01<P<0.05);0.2%饮水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药物相似(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