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电解质鸡热应激时,呼吸加快,二氧化碳排出增多,碳酸根比例发生改变,血液中pH值升高,可引起蛋鸡呼吸性碱中毒。在日粮中添加0.5%碳酸钠时,应同时添加1%氯化钾。热应激时,鸡的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加强了保钠离子排钾离子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鸡的饲养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内在或外在因素使鸡产生应激,如运输、转群、噪音、惊吓、拥挤、炎热、防疫接种等因素,均可引起应激反应,尤其因炎热引起的应激反应最为常发。鸡群发生应激后应根据应激因素选择相应的抗应激药物,方可取得良好效果。1热应激1.1调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鸡热应激时,呼吸加快,二氧化碳排出增多,血液中pH值升高,可引起蛋鸡呼吸性碱中毒。热应激使鸡的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加强了保Na+排K+作用,使机体内K+水平下降,易出现低血钾。故应补H+、K+,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在鸡日粮或饮水中添加0.3%NaHCO3+1%…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湘黄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30日龄80只湘黄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养室温度(22±1)℃,相对湿度40%~50%;热应激组饲养室温度(31±2)℃,相对湿度80%~90%。试验期为15 d。试验结束时,翅静脉采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热应激组血清葡萄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Mg~(2+)及C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总蛋白、球蛋白、K~+、磷、CO_2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热应激导致湘黄鸡血清离子浓度及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碳酸氢钠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体液中缓冲体系是由弱酸和弱酸强碱盐组成的,缓冲系统在体内物质代谢中非常重要,因为许多代谢产物如CO_2、H_2SO_4、H_3PO_4和某些有机酸,必须有碱性物质来中和。血浆中的缓冲体系占体液中缓冲体系的1/4。血液中有多对缓冲系统,在这些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是NaHCO_3/H_2CO_3这对缓冲系统,因为它的数量大,缓冲能力强。例如,正常情况下,家禽体内血浆中NaHCO_3,浓度为27mEg/L,H_2CO_3浓度为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发展,饲养密度在逐渐增加,环境温度也随之提高。高温导致的热应激时有发生,不仅影响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而且影响鸡的免疫机能,造成疾病流行,给养殖带来损失。高温时节,应采取有效防暑降温措施,预防鸡热应激的发生。1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1呼吸性碱中毒平衡鸡通过提高呼吸频率,加大肺通气量来增加散热,使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血液p H值升高,从而造成呼吸性碱性中毒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蛋鸡抗热应激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洁  杨雪峰  陈永耀 《中国家禽》2002,24(10):41-42
1电解质 鸡热应激时,呼吸加快,二氧化碳排出增多,NaHCO3和H2CO3比例发生改变,血液中pH值升高,可引起蛋鸡呼吸性碱中毒.在日粮中添加0.5%NaHCO3时应同时添加1%NH4C1.极显著提高产蛋率和血清T3浓度,并显著降低T4/T3,对采食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29周龄单冠白来航产蛋鸡,给予33、37和41℃维持6小时的热应激时,对母鸡羽毛喷水分别每隔90、60或45分钟进行一次,可使热应激的体温维持在42.1℃以下,血液pH和二氧化碳分压(P CO_2)均不超出鸡在25℃环境温度时所测量到的正常范围.但是.未喷水的阳性对照鸡在上述热应激时体温均明显高于喷水鸡(P<0.05),血液pH在33和37℃热应激时及PCO_2在37和41℃热应激时亦分别明显高于或低于喷水鸡(P<0.05).在37℃维持6小时的热应激时,应用15、25和35℃的水分别喷羽毛,15℃的水减少热应激鸡体温上升的效果明显(P<0.05)好于25和35℃的水.这些结果表明,羽毛喷水时产蛋鸡有良好抗热应激效果。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鸡热应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11 热应激 鸡作为恒温动物,仅在严格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保持体温。10~32℃是鸡维持正常体温的环境温度范围,21~26℃是鸡生存的适宜环境温度,此时鸡用于维持体温所付出的代谢能最少;26~32℃是尚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温度范围;高于32℃则是鸡生理功能趋于紊乱的温度范围,即出现热应激。12 鸡热应激时的组织、生理、生化及免疫反应121 呼吸频率提高,肺通气量加大,发生热喘息,CO2排出量增加,致使血液中CO2分压下降,pH值升高,严重时出现呼吸性碱中毒。122 心律加快,肝、肾、胃肠道血液流量相对减少,血钙、血钾、血磷…  相似文献   

9.
1热应激对鸡只的危害 干扰鸡只的正常生理功能。热应激可使鸡的心跳速率增加,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喘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血液pH值上升,血钠升高,血钾下降,钠钾比例失调(可促使心脏兴奋性增强),血液中葡萄糖、总蛋白质、球蛋白及白蛋白浓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适当的应激反应能使机体的生理环境发生稳定性改变,产生新的适应。但过强或时间过长的应激,使机体失去适应能力,从而出现衰竭现象和病理状态。1 应激因素及其危害1.1 环境因素引起的应激1.1.1 热应激和冷应激外界温度在10~32℃范围内鸡的体温可维持正常,但高于32℃或低于10℃就会出现热应激或冷应激。热应激时鸡呼吸加快,血液中H+浓度降低,严重时发生呼吸性碱中毒;血钙、血钾、血磷、血糖浓度下降;肾上腺释放出的糖皮质激素增加。鸡的行为也发生变化,表现为采食量减少等,新陈代谢降低进而影响生产性能。热应激使鸡的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是反映血液碱储的重要指标。健康家畜因其体内存在正常的缓冲体系,血浆CO_2CP可维持在正常恒定的范围之内。如果机体因代谢紊乱等原因造成碱储的增减或因呼吸异常而造成碳酸的增减都可使平衡失调,引起酸中毒或碱中毒,从而导致血浆CO_2CP的改变。临床上,许多疾病的后期往往导致酸碱平衡的紊乱。因此,测定家畜血浆CO_2CP的正常指标,为诊治疾病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  相似文献   

12.
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对鸡的采食量、生产性能、饲料转换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鸡出现热休克和死亡。1热应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原因:①夏季高温天气,②规模化养殖,饲养密度大;③舍内通风不良。2热应激对鸡的危害2.1干扰鸡只的正常生理机能。热应激可使鸡的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呼吸加快、喘息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血液pH值上升,钠钾比例失调。2.2降低鸡只的生产性能。①高温时,采食量下降,试验表明,环境温度在21~31℃时,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7%,在32~38℃范围…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评估急性高温下肉鸡的热应激反应、体温调节和代谢变化及其潜在激素调节机制。选取900只1d的公雏(Ross 708)饲养至31日龄;然后,随机分成热应激和无热应激2个处理中。于热应激开始前收集血液样品;随后将一半的笼子移入2个高温房间(35℃)处理8小时;其余笼子留在常温房间(22℃)。热应激处理5小时后收集血液样品,屠宰并收集下丘脑和垂体样品(每个处理16只肉鸡),保存至-80℃,比较下丘脑和垂体中关键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基因的m RNA水平。结果发现:HS组肉鸡采食量和体重及血浆碳酸氢根离子、钾离子、CO_2和T_3水平显著降低(P 0.05),而其死亡率及血浆葡萄糖、p H、T4和皮质酮水平显著增加(P 0.05)。HS组中肉鸡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基因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0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基因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01)。热应激提高了垂体甲状腺激素受体β(P=0.01)(2.8倍)和甲状腺刺激激素β(P=0.009)(1.4倍)基因m RNA表达;而对下丘脑相关基因m RNA水平无影响。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影响促甲状腺激素轴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轴激素分泌反应,期望通过营养策略调节此通对缓解热应激。  相似文献   

14.
1氯化钠即食盐,是饲料的风味剂,又是鸡体内阴阳离子平衡剂。由于氯化钠引起咸味,它可增强食欲,提高鸡的采食量。热应激条件下,在肉鸡饮水中添加0.15%~0.3%的氯化钠溶液可显著增加鸡的采食量和饮水量,缓解热应激造成的影响。正常情况下饲料中添加0.15%左右的食盐即可满足鸡对氯离子的需要。2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是一种弱碱,在养鸡生产中应用广泛。2.1抗应激碳酸氢钠是血液中的主要缓冲物质,可以维持鸡体内酸碱平衡。夏季气温高,鸡呼出CO2增多,使体液pH降低,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加碳酸氢钠可消除此影响,…  相似文献   

15.
1钠离子的吸收 钠占体液阳离子总量的90%以上,肠内容物中95%-99%的钠均可被吸收。小肠各段都能吸收钠,但空肠对钠离子的吸收最快,回肠较慢,结肠更慢。钠协同转运系统,即与葡萄糖、氨基酸等相协同的主动转运系统。钠、氯同时吸收,此机制可能是由于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存在着与钠、氯转运有关的两个独立的离子转运系统。为发动此过程,肠上皮细胞内的水和二氧化碳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生成碳酸,后者很快分解成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细胞膜上的一个离子通道进行氢离子和钠离子交换,同时,另一个通道进行碳酸氢极离子和氯离子的交换。因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以相同的速度透出细胞,所以肠上皮细胞内的pH值保持不变,进入肠腔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又重新合成碳酸。进入细胞内的钠离子被钠泵酶主动转运至细胞间隙,氯离子则在细胞内蓄积并通过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特殊通道排入细胞间隙。钠和氯的吸收速度取决于氯通道的通透性,通透性大,氯能很快离开上皮细胞,允许氯的继续吸收。此机制在回肠和结肠较为活跃。钠离子的单纯扩散,正常情况下肠腔内和血液内钠离子的浓度都是150毫摩尔/升,而肠上皮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是15毫摩尔/升,钠离子可以顺电化学梯度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钠离子通过基底膜进入血液则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此过程由钠泵钠泵协助进行,并由三磷酸腺苷分解供能。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泌乳中后期热应激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试验奶牛32头分为4组,每组8头,日粮DCAB分别为对照组83 mEq/kgDM、试验Ⅰ组172 mEq/kgDM、试验Ⅱ组217 mEq/kgDM、试验Ⅲ组357 mEq/kgDM.研究结果表明:DCAB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血液的缓冲能力,缓解奶牛热应激,随DCAB增加,血液的pH值及HCO3-浓度升高,CO2分压下降,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的DCAB能增加血液Na+、K+浓度,K+显著增加,Cl-显著下降(P<0.05);高水平的DCAB日粮,能使泌乳中后期血液ALP含量增加, CK、ALT含量减少,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DCAB对血液缓冲能力、血液生化指标等方面考虑,在泌乳中后期DCAB为217 mEq/kgDM时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在诸多应激因素中是最常见又是持续时间较长的一个因素,对鸡的行为、生理、生产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甚至引起休克死亡。本文就热应激对鸡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结合多年来笔者夏季高温季节养鸡所采取的综合性技术措施作一介绍。热应激对鸡的影响生长鸡和产蛋鸡最适宜温度是18~24℃。当气温超过适温上限时,鸡散热困难。由于鸡无汗腺,主要依靠呼吸进行散热,为了及时散发热量,鸡会减少运动,张口呼吸,增加呼吸次数。当气温升高到35℃时,呼吸次数可达150次/min,当气温达到41℃时,呼吸次数可达到180次/min,血液pH值上升。据…  相似文献   

18.
对4周龄肉鸡在热应激中出现的呼吸性碱中毒及其治疗的潜在效益进行了研究。热应激中喘气鸡的血液PH值(7.395)比非喘气鸡(7.28)或饲养在24℃环境中的鸡(7.28)高(P<0.5)。而急性热应激(即把舍温从32℃提高到41℃,应激20分钟)使肉鸡的血液PH值升得更高(7.521),P<0.5)。肉鸡受慢性热应激时,喘气期间出现间歇性呼吸性碱中毒;急性热应激时,出现持续性喘气而产生碱中毒。在慢性热应激肉鸡的饲料中加入0.5%碳酸氢钠,虽然无喘气的肉鸡血液PH值有升高的倾向,但可使肉鸡增重9%。日粮中加入0.3%或1%氯化铵,则血液PH值降到7.194(P<0.1),体重分别增加9.5%和25%。饲料中加入1%氯化铵时,其效果与剂量成线性关系;但是加入3%氯化铵时,由于使非喘气的肉鸡产生酸中毒(PH7.09),所以肉鸡仅增重8%。在含1%氯化铵的饲料中加入0.5%碳酸氢钠,可使体重再增加9%。通过饲料中加入氯化钙来调节钠:氯比率,可使体重增加8%,并使碱中毒的程度略有减轻。本研究的数据表明,在慢性热应激环境中所产生的血液碱中毒限制了肉鸡的生长率。由热应激所造成的呼吸性碱中毒和体重下降,可通过饲料中添加某些成份得到部份的缓和。  相似文献   

19.
正常条件下,机体通过血液中的缓冲对以及肺脏、肾脏及细胞的调节,使血液的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热应激条件下,为了维持热平衡,肉仔鸡必须增加机体热量的散发。但因其没有汗腺,只有通过提高呼吸率,加大肺通气量以增加呼吸道的蒸发散热。因此热性喘息蒸发是肉仔鸡散热的一条重要途径。但CO2排出过多。血液pH值升高,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相似文献   

20.
《广东饲料》2021,30(6)
热应激是家禽业最主要的环境应激源之一。急性或慢性热应激均可引起肉鸡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化效率下降、免疫系统受损、肠道菌群紊乱及肉质下降。影响肉质方面,主要涉及3种机制:(1)屠宰应激和屠宰后,糖原转化导致乳酸积累增加,特别是在肌肉温度较高时,pH值迅速下降,引起肌浆蛋白变性,导致肌肉持水能力降低;(2)热应激加速肉鸡呼吸以散热,引起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pH值下降,进而引发骨骼肌代谢性酸中毒。呼吸频率增加与高浓度皮质类固醇激素释放有关;3)热应激诱导活性氧产生,加速肉鸡机体氧化应激,从而破坏调节肌肉肌浆钙水平酶活和功能。本综述介绍了热应激介导酸碱状态、氧化反应和皮质酮激素分泌变化方面影响鸡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